第16章 終於說服了大家

程九伯這麼一說,衆人都是急於想看下李延的屍體了,李延的屍體擡進來了,人們不由是捂着鼻子,臭啊!

李過和李友就是急着要辨認是不是李延的屍體,他們上前一看。

李過首先是看李延的面部,因爲李延以前在作戰的時候,面部捱了一箭,要不是尚神仙救過他的話,他就死了。

尚神仙也是在旁看着的,檢驗着,尚神仙是接連點頭,確認了,這是李延的屍體。

衆人都在點頭,他們也確認了這是李延屍體無誤。尚神仙不愧爲一代神醫,他驗屍很快就能驗出來了。

尚神仙說:“如程九伯所說的先是用叉叉中了李延的身體,或者用刀砍到了李延的手以阻止李延拔刀,最後是一刀致命!李延身上的傷全是如此!證實了程九伯沒有說謊。而且屍體是會說話的,我從屍檢中看出,李延死前是驚慌的,這是符合被奇襲的可能!”

尚神仙是跟隨李自成起義多年的老夥伴,他在義軍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醫學方面,他是說一不二的!加上他的本性忠直,深得人信任。他都有此一說,誰還能反對他呢?

如此就證明程九伯的話是真的!程九伯實說:“我以爲闖進來的是山賊,要是我知道他是與韃子作戰的大順軍將領,我是絕對不會殺他的!可是錯已鑄成,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我此次前來就是想要贖罪的!把永昌皇爺的遺詔給帶回來,大家真不能到襄陽那啊!襄陽已是佈滿了清兵啊!且對襄陽是加強了防守,難以攻破的!”

張必武站了出來。說:“各位大順的將軍們。我張必武要說的一句是。我在聽聞了永昌皇帝駕崩的消息之後,我是非常難過的,可是又怕滿清會乘機對大順軍的各位不利,所以我就立即是多派了斥侯密佈於湖廣的北部,就是嚴防韃子有什麼陰謀!”

張必武說到這的時候,一指練同:“他就是我所派出的斥侯!正是他幫助我們找了程九伯,才避免了這一危險!”

張必武繼續說:“由此,我得到了很多的消息。那就是韃子要拖住我們,讓我們疲勞於襄陽城下,以等到大同的清軍主力消滅了姜瓖再移師以攻滅我們!清軍會傾全力於我們在襄陽一帶大戰。只要我和大順軍的主力覆滅了,江山就歸屬於韃子了!”

這麼一說,李過他們確實是聽進了他的話,張必武說的在理。

其實李友還是怒瞪着程九伯,很想殺程九伯,要不是你程九伯,李延說不定早就回到了大順軍中,不會出現李過與劉宗敏爭立的局面。

最終劉宗敏也不可能被擊殺。大順軍遭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損失了!只是有一點,叛徒牛金星就會一直潛伏下去了。說不定那樣危險更大呢!

高桂英懂得練同在帶程九伯來的時候,他已經向程九伯承諾,練同向程九伯許諾的,他會如實地遵守。要是李友他們真要殺程九伯的話,那樣是不利於團結的。

高桂英便說:“各位,大家看到了嗎?滿清韃子一再地想要讓我們攻襄陽,從而兵困於此,就知他們用心是多麼地歹毒了!我們可不能中韃子的計!先帝在遺詔中就說明了,暫時不能爲他報仇,要休整以待良機再復仇,就是看出了韃子的陰謀啊!我們必須遵循先帝的遺詔!”

袁宗第也出來了,說:“對啊!我們要撤退的時候,襄陽城上的敵軍不斷地騷擾,不想讓我們撤退呢!這不是說明了,韃子的用心嗎?我們現在應該先回到長安,再從長計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如此一來,就沒有人會有異議了,只是他們的心還是很難受,沒有能爲李自成報仇,也沒有能救得了李自成的兩個叔父。

雖然郝搖旗還有些不甘心,可是形勢已經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就不得不按既定的情況去實行了,退回西安。

袁宗第、劉芳亮等都看着高桂英,想要讓高桂英下令往西安撤退。高桂英卻不下這個令,而是轉向了李過,說:“過兒,皇上的遺詔說得清清楚楚,你就是皇上的繼承人!要下達撤退的命令應該由你來下!”

李過聽到高桂英所說的,他明白了。而諸將都是表示明白,他們紛紛在向李過行禮:“請新皇下達撤退的命令!”

李過當仁不讓了,值此多事之秋,他就下達全軍往長安撤退的命令,只要死守長安,一切都有迴旋的餘地。

張必武嘴動了動,他沒有說話,他現在是關注着大同那一邊的情況,由於受此折騰,現在的大順軍自保不瑕,你還想讓大順軍加入到保衛大同的戰爭,那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了!

高桂英見到張必武的樣子,就能猜出張必武心裡在想些什麼地。她便對張必武說:“國雄將軍,如今我們能做的不是怎麼去救姜瓖,而是自保!我們必須做好準備,當姜瓖被消滅之後,滿清的大舉反撲!依我所看,不用多久,就會傳來姜瓖被消滅的消息了!”

張必武認可高桂英所說的,大同要想守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張必武還要回去,好好地聯絡一下山西、陝西各個反清勢力,如今就算是滿清佔據了襄陽等地區,可是陝西和山西都有地盤落入了張必武和大順軍的手中,只要善加地經營,保護這些地方,還是大有可爲的。

哪怕姜瓖被滅,整合反清勢力,這是重中之重,由於大順軍已是做好了佈置,滿清想要攻擊也不行。

李過他們準備撤退的時候,有大順將領代表着大順軍的將士們來請求了,他們想要在撤退的時候,刻碑,沿途以立碑,讓世人知道他們的闖王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也寄託他們心中無限的悲痛之情。

高桂英一聽,這是正理,想得很好,她自然是不會反對了,立即就贊成了,讓人去實行吧!想好,該用什麼樣的內容。

當然也不能操之過急,制碑還是需要時間的。內容是搞好了,李過便將其呈給高桂英看,是否能採納。其內容是這樣的:

【注】明季三秦多苦難,遼東八旗妄稱天。羣雄並起共逐鹿,洪盧揮刀困好漢。大順軍

明公舉劍起銀川,揮灑英豪震九邊。闖王迎祥恨就義,當仁不讓軍心安。大順軍

既佔關中議遠謀,稱王建祚復改元。揮軍北上搗京師,所向披靡無敢戰。大順軍

一日北京龍椅坐,正當奮力安天下,不幸漢奸引虎狼,神州變色辱皇漢。大順軍

三軍既頹返關中,一戰滿清敗潼關。皇天不佑勢難起,亡我闖王襄京城。大順軍

一身戎馬攜刀劍,救世安民志自遠。時不我濟身先死,青史載名百代傳。大順軍

【注】這套碑刻發現於江西修水縣與銅鼓縣交界的練兵場(據傳大順軍在此練兵而得名)附近的三位村民家。碑石每塊之間大小、厚薄、輕重不一,高在40—45cm之間,寬在28—40cm之間,厚在2—3cm之間,碑石每塊均爲四句詩文,落款均署“大順軍”,共186字。

這套碑刻記載了李自成的興衰和功德,但其中的“亡我闖王九宮山”只能排除李自成殉難九宮山以外的所有說法,還不能肯定這個九宮山在通山或在通城,還需要相關的文物和史料作佐證。

作者鄭重聲明一下,在我的小說中,爲與小說中的內容相符,我把“亡我闖王九宮山”這一碑文,改成了“亡我闖王襄京城”。襄陽被李自成改成襄京,故稱襄京城。

………

高桂英見到這一詩文,她是非常滿意地,因爲把闖王的功績全部給表達出來了,歌頌了闖王的英雄事蹟。留下這一石碑,也能讓世人知道闖王是什麼樣的人!高桂英便是批准了,讓李過快點去辦好。

正當李過要興奮地拿着紙前去找石匠的時候,“呼”一陣刺骨的風吹了過來,李過手中的紙拿不穩被吹走了。

“不要走!”李過是追着紙的,紙快速地鑽進了石縫裡,雖然是可以撈出來的,不過然赫然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字“亡”字!

“亡字!”李過大驚!高桂英也看見了,同時宋獻策覺得這不是一個好的兆頭啊,剛剛說要爲闖王刻碑以記他的功德如今就出現了這樣的事來!怎麼能讓人不擔心呢?

宋獻策捏指一算,頓時一驚!不祥之兆啊!於是宋獻策便說:“不好!此兆頭十分地兇險!今晚會不會有事?”

就在這時,張必武急忙而來了,說:“各位,你們認爲今晚會不會敵軍有可能來劫營呢?我就怕極有這一可能!”

高桂英見到張必武都擔憂到這一條了,況且剛纔在爲李自成歌功頌德的時候,發生了這樣的事,就不得不讓人小心才行!

高桂英便叫:“過兒!你快去讓人做好準備,提防敵軍今晚會來劫營!”李過自然清楚是要提防的,他便是把頭一點,應道:“是!我馬上就去!”(……)

第19章 打賭第25章 被困賈莊第128章 郝搖旗來逼戰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129章 說服左良玉第27章 李定國大敗孔有德第31章 揮淚斬妻弟第76章 打小人打得痛快啊!第100章 張必武和多爾袞並肩作戰第2章 戰車出陣!輾壓敵人!第22章 安撫張獻忠以滅弘光政權第43章 多爾袞的還擊第18章 危在旦夕,仇人的劍已拔出第112章 大軍虎視中登上馬車逃第7章 是男人也是軍人就去參戰!第12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75章 不懷好意的冊封第89章 悲壯!可敬的老人們第99章 撕破臉皮第45章 架梯登城第23章 聯合張獻忠成關鍵第45章 面聖第126章 最後的溫存第5章 冒充第82章 辱罵第145章 警告葡萄牙退出澳門第124章 作詩第59章 隨着軍旗前進第84章 追殺敵軍!第83章 聯合吳三桂成關鍵第114章 與名豔的三年之約第128章 郝搖旗來逼戰第19章 打賭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8章 留在虎穴第21章 水師進軍順利第82章 綜觀天下之勢第126章 博穆博果爾篡位第55章 死裡逃生第17章 從男孩向男子漢的轉變第78章 崇禎皇帝動怒第78章 敗蒙古軍第49章 講故事說服顧炎武第32章 死士出發第63章 攻擊瑞典軍團第45章 面聖第96章 計議第150章 急援李自成第41章 外國聯軍敗退第22章 假山中的哭聲第86章 借刀殺人第37章 死守新野(上)第70章 衝向野戰炮第21章 被追殺第63章 好兄弟之死第91章 孫傳庭孤軍深入第20章 快意恩仇第149章 兩路進軍第68章 攻防激烈戰第44章 捨命追擊第84章 緊急求救第15章 真相第20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62章 苦酒下肚,恩斷義絕!第65章 誣陷與自辯第142章 吳軍將領紛紛陣亡第93章 大玉兒啓程第60章 明軍必勝!!!第5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3章 公主私自出宮第50章 爭取變兵第88章 探聽消息第42章 以身卡城門,不讓城門關上!第67章 退讓襄陽以釀形勢惡化第123章 死死地護住順治第44章 順治封賞第16章 軍魂覺醒,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180章 被押解上京第95章 破寧武第110章 御駕親征第17章 敗敵之後再行撤退第120章 侯方域第12章 被仇恨遮住了眼睛第84章 自責中的永曆第94章 李自成建都立國第65章 誣陷與自辯第77章 邂逅美女第52章 張必武單挑鰲拜第98章 謠言始作俑者——滿清第43章 多爾袞的還擊第93章 大玉兒啓程第6章 擊殺敵騎第68章 討論要以何處爲根基?第49章 去尋寶藏第118章 教導第80章 栽贓第86章 勸說吳三桂(上)第72章 兄弟成敵人第49章 停止自相殘殺第36章 又熬過了一天
第19章 打賭第25章 被困賈莊第128章 郝搖旗來逼戰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129章 說服左良玉第27章 李定國大敗孔有德第31章 揮淚斬妻弟第76章 打小人打得痛快啊!第100章 張必武和多爾袞並肩作戰第2章 戰車出陣!輾壓敵人!第22章 安撫張獻忠以滅弘光政權第43章 多爾袞的還擊第18章 危在旦夕,仇人的劍已拔出第112章 大軍虎視中登上馬車逃第7章 是男人也是軍人就去參戰!第12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75章 不懷好意的冊封第89章 悲壯!可敬的老人們第99章 撕破臉皮第45章 架梯登城第23章 聯合張獻忠成關鍵第45章 面聖第126章 最後的溫存第5章 冒充第82章 辱罵第145章 警告葡萄牙退出澳門第124章 作詩第59章 隨着軍旗前進第84章 追殺敵軍!第83章 聯合吳三桂成關鍵第114章 與名豔的三年之約第128章 郝搖旗來逼戰第19章 打賭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8章 留在虎穴第21章 水師進軍順利第82章 綜觀天下之勢第126章 博穆博果爾篡位第55章 死裡逃生第17章 從男孩向男子漢的轉變第78章 崇禎皇帝動怒第78章 敗蒙古軍第49章 講故事說服顧炎武第32章 死士出發第63章 攻擊瑞典軍團第45章 面聖第96章 計議第150章 急援李自成第41章 外國聯軍敗退第22章 假山中的哭聲第86章 借刀殺人第37章 死守新野(上)第70章 衝向野戰炮第21章 被追殺第63章 好兄弟之死第91章 孫傳庭孤軍深入第20章 快意恩仇第149章 兩路進軍第68章 攻防激烈戰第44章 捨命追擊第84章 緊急求救第15章 真相第20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62章 苦酒下肚,恩斷義絕!第65章 誣陷與自辯第142章 吳軍將領紛紛陣亡第93章 大玉兒啓程第60章 明軍必勝!!!第5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3章 公主私自出宮第50章 爭取變兵第88章 探聽消息第42章 以身卡城門,不讓城門關上!第67章 退讓襄陽以釀形勢惡化第123章 死死地護住順治第44章 順治封賞第16章 軍魂覺醒,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180章 被押解上京第95章 破寧武第110章 御駕親征第17章 敗敵之後再行撤退第120章 侯方域第12章 被仇恨遮住了眼睛第84章 自責中的永曆第94章 李自成建都立國第65章 誣陷與自辯第77章 邂逅美女第52章 張必武單挑鰲拜第98章 謠言始作俑者——滿清第43章 多爾袞的還擊第93章 大玉兒啓程第6章 擊殺敵騎第68章 討論要以何處爲根基?第49章 去尋寶藏第118章 教導第80章 栽贓第86章 勸說吳三桂(上)第72章 兄弟成敵人第49章 停止自相殘殺第36章 又熬過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