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永曆遭受到攻擊

李過看着藺養成笑了,說:“我明白國雄的意思了!他派你來就是想要寬解我們,還想把我們之間綁得更牢吧?老朋友,實話說吧,我這是給國雄將軍面子,而不是給什麼永曆皇爺的面子!”

藺養成則是一笑,不過知道事情成了,因爲李過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就在這時,永曆皇帝還不傻,雖然他聽從了馬吉翔的話,加強了湖廣的防務,以提防李過等大順軍是假降,從而襲取地盤。

他一面要耍硬的手段,一面還得來個軟的手段才行。瞿式耜是南明的大臣,他的地位崇高,如今被派來了李過這裡。

瞿式耜向李過宣讀了永曆帝的詔書,這是冊封李過爲【注】興國侯,命名爲赤心,意思就是說,希望李過能赤心爲國,從而興盛國家。並且封高桂英爲節孝貞義一品誥命夫人。

【注】:歷史上封李過爲興國侯並且改名爲赤心的應該是隆武帝,而不是永曆帝。只是在我的小說中,隆武帝已經死了,那就只好是張冠李戴到了永曆帝的頭上了,特此聲明。

………

瞿式耜對李過說:“侯爺,皇上可是對你寄予了極大的厚望啊!要是有什麼不利的,或者請兵舉動的,大可向何督師說明,何督師會立即揮師以助侯爺的!我們要共同復興大明!做大明的中興之臣!”

高桂英便對李過說:“過兒啊,你看到了嗎?永曆皇爺對你可謂是厚待了!不能知恩不報啊!要如所改的名一樣,赤心爲國。從而興盛國家!”

李過一聽便是拱手。應道:“嬸孃教訓得是!過兒緊記教誨!敢不誓死效忠永曆皇爺!”

瞿式耜一聽。他很是高興呢,便說:“好了!只要能聽到一品夫人所言和侯爺所言,我就放心了!”

“哈哈!”藺養成過來了,說:“瞿大人,您好!”瞿式耜一看他,便說:“哦!藺將軍!你不是在武威侯那裡嗎?怎麼來了?”

藺養成便說:“我是來興國侯這裡請兵的!侯爺一聽非常高興,立即就答應了,並且要派兵出征!”瞿式耜一聽。太高興了,便說:“好!好極了!那我準備回去向皇上報告這一好消息!哈哈!”

李過和高桂英是互視一笑,藺養成啊,你可真會挑時間啊,一來,就碰上了瞿式耜的到來,並且是促成了這一件事。

瞿式耜一走,李過便是點起了三萬精兵,他知道既然已經按李自成的遺詔辦,投了明朝。那麼他就得爲明朝效力,更要忠於李自成的遺詔。把韃子給驅除,他自然要不遺餘力地作戰。如今大順軍因爲襄陽之敗,劉宗敏之敗之後,兵力損失很大,所以就不能分兵以定陝西了,只好是把有限的兵力全用到和張必武一起攻破韃子上面。

藺養成把這一消息迅速地去報告給張必武,好讓張必武也高興高興。

張必武是喜不自勝的,相反於有一個人卻是一點也不高興,反而是板起了臉來,似乎他想到了什麼!這個人就是禤建豪。

張必武便問:“漢興,你這是怎麼了?爲什麼沒有一點高興的樣子?我要是再增大軍的話,就能剋制太原了!”

禤建豪實話實說了:“主公啊,我怕滿清這是有計!會有什麼不幸的事發生啊!”

“是嗎?不幸的事發生……”張必武看着禤建豪。禤建豪便實說了:“據可靠的消息清軍的人馬大多已經是南下了!”

“什麼!南下?難道滿清的意圖是要攻擊永曆政權嗎?按說不會啊!要善保山西等地可是比兩廣還要好啊!怎麼會這樣呢?”張必武還是有點想不通清軍的作爲。

不過要是滿清真的移兵向了兩廣之地,能大敗永曆政權這是必然的事。

因爲南明陳兵於湖廣之地確實危險,這是不智之舉,清軍主力大多是已經移往南方了,似此情況下,就會對永曆政權造成極大的不利了。永曆政權沒有能將,兵力也不多,真讓滿清打了一記重拳的話,那是喘不過氣來的。

張必武一方面要給永曆政權以去信,希望永曆帝能提高警惕,不至於會被滿清有可乘之機。張必武還向鄭成功、史可法等去信,希望他們能提防清軍的出襲。

張必武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有一點,他要大大地失望了,因爲路途遙遠,他的信根本就來不及送到永曆帝和鄭成功等的手裡,就算是送到了,羣奸環繞的永曆帝也未必會聽信張必武的話。

張必武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清軍聚集在了廣東一帶,廣州的李成棟雖然反水效忠於永曆,可是實際上,他還是三心二意的,在他看來清軍勢大,不能攖其鋒,作爲一名軍閥,深知保住勢力纔是自己榮華富貴的保證,手裡有兵權,一切都在,不要拼沒了這些人馬。

李成棟的人馬不會枉動,這是滿清鐵騎所知曉的,除了一部分人看住李成棟軍之外,一支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桂林。李成棟的人根本就來不及報告,就讓清軍得手了,

通過梧州的時候,梧州守軍一點提防也沒有,還以爲清軍要是來的話,那麼會有李成棟等首當其衝,他們根本就不用擔心。

當清軍大隊而過的時候,一個兩個全驚了,守軍還沒來得及拿起武器以作抵抗的時候,他們就全都做了俘虜,

清軍只是留下一部分的人馬扼守梧州以求能有退路,主力人馬是風馳電掣般地衝向了桂林。

梧州城破,有人是快速地跑去通知永曆帝。永曆帝一聽整個人都傻了,清軍有如天降啊!廣州的李成棟吃糞的不成?他一沒有阻止,二更沒有急報!不是不急報,而是李成棟的人不夠清軍快!

如今要想守城已來不及了,這位落難皇帝只好是倉惶地逃出了桂林城。永曆帝下詔李成棟、何騰蛟、大順軍等迅速地前來相援救駕。

永曆帝逃啊逃的,先是經橫州到南寧,然後他聽到了湖廣的何騰蛟大軍已然南下了。

永曆帝爲此,纔敢安心地在南寧呆着,同時讓人馬在橫州、賓陽等地佈防,以求保障南寧的安全。

爲此,永曆帝又抽調了不少的人馬,卻不知道清軍突襲,認爲能擒拿永曆帝最好,不能的話,就是要消滅湖廣南下的明軍,那也是好事一樁。

這不,湖廣之軍直插向了柳州、桂林一帶,就是想要解圍,自然是遭受到了清軍的打擊,損失慘重,只好是北返。

幸好何騰蛟挺聰明的,他就是怕會受到清軍的伏擊,他沒有派出大量的兵力,派出的還是小部分兵力,哪怕是敗,也沒有傷到明軍的筋骨。只是明軍的軍力並不強,要想抵抗信清軍,然後收復失地那可就不行了。

永曆帝一聽說南下桂林和柳州的明軍戰敗了,他害怕了,因爲知道大順軍已北上在太原支持張必武作戰,遠水救不了近火。而火燒眉毛了,他又怎麼能不怕呢?

於是永曆帝不敢再在南寧呆下去了,他是逃往了百色,似這樣的話,他自認爲安全了。

孫可望、李定國等大西軍殘部原先在蜀地是風生水起的,可是因爲張必武等不攻襄陽,反而移師北上,蜀地的清軍驟然間增大了,增多了。

似此,孫可望和李定國的壓力就備增了。他們在與清軍的作戰之中,是節節敗退的,地盤越縮越小。

偏偏孫可望還不能與李定國團結一致,相反還在背後不斷地捅李定國的刀子,致使李定國更是痛苦子。

李定國不想彼此之間自相殘殺,他聽聞了永曆帝遭受到了清軍的攻擊,他便從雲南揮師直入廣西來護駕。

永曆帝得此生力軍自是非常高興的,他也安心了。

這時的廣州已成了一座孤城,李成棟要想再住可就難了!李成棟這人,並不會真的是要保護廣州人。他只有先想到自己,保住自己的性命纔是最爲重要的。

李成棟做好了準備撤退的情況,卻將整個廣州城面臨着巨大的危機……

張必武聽說到了清軍突襲永曆皇帝,明軍不堪一擊,迅速地敗退,永曆先是從橫州到南寧,隨後又逃到了百色。一點也不敢與明軍作戰,更沒想到要收復失地,真是讓人失望啊!

看得出,滿清的打算是哪怕放棄山西和陝西,也可將廣東和廣西攻下,把永曆政權逼入絕地。

東進北京?難啊!北京城早就佈置好了一切的防務措施,多爾袞本人都在北京坐鎮了,可以說,他不怕你來攻,就怕你不攻。

現在能做的就是多擴張地盤,多攻拔一地算一地。張必武能做的就是分兵以攻取山西各地,從而讓太原城變成一座孤島。

張必武總在想着,該有什麼法子纔好過現在的危局呢?雖說永曆皇帝的聖旨來,想要讓張必武退出,以南下。

簡直是開玩笑!在太原再馳援到廣西的話,張必武與大順軍都會成一支疲老之師了,那時再與清軍作戰,可就難了,會有被消滅的可能!(……)

第112章 大軍虎視中登上馬車逃第75章 決定前往瀋陽第35章 濟爾哈朗秘密進行計劃第110章 穩定江南第27章 滿清勾結沙俄第57章 攻擊淮噶爾軍第4章 李自成戰死第121章 詩社第28章 孔有德自焚第30章 坤興公主遭受襲擊第15章 彈劾第121章 順治入套了第90章 行軍詭異第5章 夏承德投降第130章 吳三桂的準備第84章 自責中的永曆第140章 祭黃帝第94章 迎多鐸第140章 聯繫天字一號第110章 大同起事第113章 突發奇變!王牌已失!第120章 侯方域第90章 饑民多帶來的煩惱第154章 多鐸窮途末路第13章 落馬後被敵兵圍擊第97章 日不落國家的夢想第21章 信中內容引發將士們共鳴第53章 校閱士兵第25章 提防後路被截第96章 一切爲了東進第72章 威名懾敵膽第92章 水淹敵軍第51章 人虎大戰第41章 嘲笑多爾袞第92章 慌亂的清廷第122章 秦淮名妓柳如是第36章 嶽志成來投靠第42章 海盜撤退像是有詭計第48章 兵困堅城南陽下第114章 擊退嶽託第22章 明軍的鳥銃手是好樣的!第115章 誘敵第110章 成功挾持皇太極第98章 敗豪格第144章 吳三桂歸天第39章 劉妃進讒言第47章 兵變第33章 突擊!與死神共舞!第66章 乘船出發第22章 攻破太原城第17章 敗敵之後再行撤退第51章 各國的不安第140章 三條路該走哪條?第57章 擊退濟爾哈朗第56章 打敗駝城戰術第6章 除奸細第40章 不再猶豫,振作起來!第9章 劫法場第11章 救不救洪承疇?第47章 爲錢而愁苦第6章 受阻堅城之下第54章 鳳陽祭帝陵第115章 洗脫冤屈第50章 各方勢力都想奪寶第44章 捨命追擊第28章 鬥輸了的張必武第36章 見李自成第48章 殊死搏鬥第119章 離京第59章 無能的倭寇第120章 再無瓜葛!第40章 沮敵軍士氣第120章 南北齊起,抗清局勢大好!第82章 提親第49章 安定變兵情緒第53章 瞞天過海第85章 數落第69章 危急!城門被打開!第116章 好兄弟的尷尬碰面第116章 中了洪承疇的計被套話了第42章 海盜撤退像是有詭計第117章 夢話泄露了天大的秘密第17章 重賞之下海盜亢奮第37章 攻取錦州第13章 救出郝搖旗第2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52章 張獻忠的寶藏不存在?第127章 張必武獻計第91章 大水啊,去吧!淹死敵人!第130章 百萬大軍行進的震撼第48章 以石頭冒充銀子騙變兵第67章 噶爾丹末路第96章 各懷鬼胎第160章 李巖來解圍第13章 程九伯成關鍵第40章 一死保貞潔第79章 騎洋馬爲國爭光第97章 謀害豪格第50章 敵人識破,追擊而來第125章 甜蜜蜜
第112章 大軍虎視中登上馬車逃第75章 決定前往瀋陽第35章 濟爾哈朗秘密進行計劃第110章 穩定江南第27章 滿清勾結沙俄第57章 攻擊淮噶爾軍第4章 李自成戰死第121章 詩社第28章 孔有德自焚第30章 坤興公主遭受襲擊第15章 彈劾第121章 順治入套了第90章 行軍詭異第5章 夏承德投降第130章 吳三桂的準備第84章 自責中的永曆第140章 祭黃帝第94章 迎多鐸第140章 聯繫天字一號第110章 大同起事第113章 突發奇變!王牌已失!第120章 侯方域第90章 饑民多帶來的煩惱第154章 多鐸窮途末路第13章 落馬後被敵兵圍擊第97章 日不落國家的夢想第21章 信中內容引發將士們共鳴第53章 校閱士兵第25章 提防後路被截第96章 一切爲了東進第72章 威名懾敵膽第92章 水淹敵軍第51章 人虎大戰第41章 嘲笑多爾袞第92章 慌亂的清廷第122章 秦淮名妓柳如是第36章 嶽志成來投靠第42章 海盜撤退像是有詭計第48章 兵困堅城南陽下第114章 擊退嶽託第22章 明軍的鳥銃手是好樣的!第115章 誘敵第110章 成功挾持皇太極第98章 敗豪格第144章 吳三桂歸天第39章 劉妃進讒言第47章 兵變第33章 突擊!與死神共舞!第66章 乘船出發第22章 攻破太原城第17章 敗敵之後再行撤退第51章 各國的不安第140章 三條路該走哪條?第57章 擊退濟爾哈朗第56章 打敗駝城戰術第6章 除奸細第40章 不再猶豫,振作起來!第9章 劫法場第11章 救不救洪承疇?第47章 爲錢而愁苦第6章 受阻堅城之下第54章 鳳陽祭帝陵第115章 洗脫冤屈第50章 各方勢力都想奪寶第44章 捨命追擊第28章 鬥輸了的張必武第36章 見李自成第48章 殊死搏鬥第119章 離京第59章 無能的倭寇第120章 再無瓜葛!第40章 沮敵軍士氣第120章 南北齊起,抗清局勢大好!第82章 提親第49章 安定變兵情緒第53章 瞞天過海第85章 數落第69章 危急!城門被打開!第116章 好兄弟的尷尬碰面第116章 中了洪承疇的計被套話了第42章 海盜撤退像是有詭計第117章 夢話泄露了天大的秘密第17章 重賞之下海盜亢奮第37章 攻取錦州第13章 救出郝搖旗第2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52章 張獻忠的寶藏不存在?第127章 張必武獻計第91章 大水啊,去吧!淹死敵人!第130章 百萬大軍行進的震撼第48章 以石頭冒充銀子騙變兵第67章 噶爾丹末路第96章 各懷鬼胎第160章 李巖來解圍第13章 程九伯成關鍵第40章 一死保貞潔第79章 騎洋馬爲國爭光第97章 謀害豪格第50章 敵人識破,追擊而來第125章 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