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唐繼光之左臂

“主公英明!”長宗我部盛親聽到豐臣秀賴的話,自然是大肆奉承豐臣秀賴了。

大野治長自然也不甘示弱,跟在後面緊隨道:“在主公的英明下!豐臣家一定蒸蒸日上!”

不過評定室內的其他人,除了木村重成和增田長盛勉強符合幾句外,其他人對此都表示沉默。心中都不約而同的爲豐臣秀賴的短視嘆息起來。特別是毛利勝永和大野治房,他們都禁不住想道:如果義殿下還在,也肯定可以幫助主公撥亂反正!

只是這個念頭出現,立刻讓他們嚇了一驚,畢竟唐繼光現在已經是他們的敵人。想到這裡,都禁不住露出一抹苦笑。

只是當他們再看着在主座上鳴鳴自得的豐臣秀賴,卻禁不住再次搖頭嘆息。只是他們都是豐臣家的忠臣,哪怕明知事不可爲,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飛蛾撲火。很快就收拾好心態,準備堅決追隨在豐臣秀賴麾下。

經過一番相互奉承後,豐臣秀賴也回過神來,繼續之前的話題。“盛親,你知道說的唐繼光左右臂。現在只有右臂而已!還有左臂呢?”

“左臂便是在於四國、南近江兩地的武士。這些武士當中,其中不少都是當初跟隨唐繼光在彥根城作戰的野武士、浪人、山賊、村民,他們因唐繼光擅自決定的什麼八級軍功制才成爲武士,乃至豪族的。他們人數雖然分散,但卻加起來卻有五六十萬石的行知。只要唐繼光倒是派人煽動他們,說主公你不承認當初唐繼光的八級軍功制,便很容易使得他們起兵造反!”長宗我部盛親認真的說道。

“嗯,你這話有道理!”豐臣秀賴聞言,登時一驚,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了。

“主公!這些人雖然是唐繼光昔日麾下武士,但都已經過去近三年了。再加上人心分散,主公只需要稍加安撫,想必他們也沒有多大的膽子敢造反!”毛利勝永聞言,再次開口反對了。

“行了!這事情我自有決斷!”豐臣秀賴聞言,皺了皺眉頭,不滿的說道。

在一邊的大野治長和長宗我部盛親見狀,登時大樂了,他們本來還想反駁毛利勝永的,想不到豐臣秀賴已經代他們上陣了。毛利勝永雖然是譜代家臣,但見到豐臣秀賴似乎有發怒的趨勢,毛利勝永最後也唯有嘆了口氣,端坐回自己的座位上。

“只是平定那裡唐繼光餘孽麻煩不少,他們都是頗爲驍勇的人。盛親!你認爲誰去比較好呢?”豐臣秀賴此刻對上長宗我部盛親,登時彷彿換了一個人般的,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一點也沒有之前呵斥毛利勝永的模樣,見的邊上毛利勝永一陣心寒。

長宗我部盛親聞言,登時嚴重閃過一抹喜色,畢恭畢敬的跪拜道:“主公!四國方面的,臣願意自薦!臣自小就是四國長大,熟悉西國風土人情,而且四國不少豪族都曾經和我長宗我部家有舊,相信他們會願意支持臣討伐不義的叛軍!”

“很好!盛親!只要在你在三個月內平定了這些餘孽,打下的領土,一半行知歸你!”豐臣秀賴豪爽的說道。

“謝主公!”長宗我部盛親這次的回話,都明顯比平日多了三分昂揚。其實長宗我部盛親說這麼多話,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爲了這一句。

在大阪冬之陣之前,長宗我部盛親的目的是爲了恢復長宗我部家在土佐國的二十五萬五千石領地。但人的慾望毫無疑問是沒有底線的,沒有權就想要權,等得到世間最大的權力,卻又會想長生不老,就算不能夠‘不老’,至少也要長生。

毫無疑問,眼下長宗我部盛親就是這樣的心態,在恢復了長宗我部家在土佐國的傳統領地後,長宗我部盛親又想行當初他父親長宗我部元親成爲四國霸主的霸業了。這不,就想到這麼一個趁機侵吞領土的機會。

當然,長宗我部盛親也並非沒有付出代價的。接下來豐臣秀賴詢問,誰去討伐近江的餘孽的時候,長宗我部盛親就推薦了大野治長的嫡子——大野秀行。這毫無疑問是大野治長和長宗我部盛親在暗中的一次交易了。

豐臣秀賴也不傻,考慮了半響,最終任命木村重成爲主將,大野秀行爲副將,兩人共同,討伐近江的武士。

大野治長無疑對此有些不滿了,但長宗我部盛親在得到了自己的目的後,就不怎麼給力了。最後大野治長雖然反對,但並沒有改變了豐臣秀賴的意見。

當下在就有增田長盛執筆,起草了一份《唐繼光討伐令》,由豐臣秀賴看了後,再加上幾名文人潤色。在第二天,《唐繼光討伐令》就新鮮出爐,通過使者將命令傳達到日本各地。

五天後,豐臣秀賴留毛利勝永留守大阪城,親自統帥近畿等地十多路大名,共計五萬大軍親自出發征討豐前國。

另外還有三路大軍,第一路爲統率備前國、越前國、飛彈國,共計四萬大軍的明石全登,他是的目的是攻打真田幸村所在的加賀國和越中國。

第二路是長宗我部盛親,兵力比較少,不比之前的數萬,他只有土佐國爲主的武士,還有阿波國一部分豪族支援,一共是一萬四千餘。對付的自然是當初落封於四國島的唐繼光舊部。

第三路,人數最少,一共只有八千人,是由木村重成統帥的。不過他對付的唐繼光舊部在近江國一帶大概也就十六萬石左右。甭說分散在近江各地,就算聯合在一起,按照一百石出四名士兵,一共也就六千四百人。而且他們還沒有一個足夠威望的人站出來統率,基本上木村重成的難度最小的。

面對豐臣家的來勢洶洶,唐繼光卻給了豐臣秀賴一個當頭棒喝。使得豐臣秀賴知道,他唐繼光並非是那麼好欺負的。

第314章 建奴兵駐鎮江第91章 說服(下)第129章 以一當十第172章 巡視臺北第283章 黃楊村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第337章 進退維谷第329章 密謀第77章 泡溫泉第275章 英雄救美第183章 請戰(下)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第230章 國分川會戰(8)第395章 沉船第45章 我特意讓海盜來搶的第252章 火炮第168章 用人之道第334章 漢城謀上第150章 扯虎皮第144章 李國助的窺視第126章 混入第396章 生死時速第268章 煉獄第97章 出兵和謠言第146章 搶親(上)第283章 黃楊村第4章 打白旗第404章 備戰上第229章 國分川會戰(7)第395章 沉船序章第9章 質子第244章 震懾第281章 宣州攻略(上)第89章 信任與權力序章第380章 停戰(中)第136章 決戰彥根城(2)第72章 火器所(下)第315章 軍議第6章 比試第158章 紅夷現臺灣第351章第400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海島雖小,仍有寶第11章 圓滑的蔡志父第137章 決戰彥根城(3)第47章 松江徐家,徐學海第273章 寧完我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176章 出雲阿國第108章 八目町口之戰(7)第350章 在京中第328章 平壤城下下第19章 古代日本的一條龍服務第133章 大戰的序幕第395章 沉船第74章 自來火銃第369章 破虜堡大戰(10)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249章 開鎮東江第397章 荒島第409章 出兵澎湖第290章 潛伏第274章 承恩寺序章第278章 休養生息第405章 備戰下第354章 主動出擊第36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1)第298章 三必敗(上)第264章 斬獲第353章第265章 戰後的巖山堡第77章 泡溫泉第11章 圓滑的蔡志父第375章 破虜堡大戰(16)第343章 東江造船廠下第364章 破虜堡大戰(5)第186章 欺人太甚!第17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218章 四國變故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336章 漢城謀下第303章 背水死戰(3)第9章 質子第305章 西平堡第296章 除夕宴第386章 朝鮮軍議第138章 決戰彥根城(4)第97章 出兵和謠言第232章 薩爾滸之戰(1)第353章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80章 玩火自焚第404章 備戰上序章第108章 八目町口之戰(7)第145章 砸場子第162章 臺灣攻略(下)
第314章 建奴兵駐鎮江第91章 說服(下)第129章 以一當十第172章 巡視臺北第283章 黃楊村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第337章 進退維谷第329章 密謀第77章 泡溫泉第275章 英雄救美第183章 請戰(下)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第230章 國分川會戰(8)第395章 沉船第45章 我特意讓海盜來搶的第252章 火炮第168章 用人之道第334章 漢城謀上第150章 扯虎皮第144章 李國助的窺視第126章 混入第396章 生死時速第268章 煉獄第97章 出兵和謠言第146章 搶親(上)第283章 黃楊村第4章 打白旗第404章 備戰上第229章 國分川會戰(7)第395章 沉船序章第9章 質子第244章 震懾第281章 宣州攻略(上)第89章 信任與權力序章第380章 停戰(中)第136章 決戰彥根城(2)第72章 火器所(下)第315章 軍議第6章 比試第158章 紅夷現臺灣第351章第400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海島雖小,仍有寶第11章 圓滑的蔡志父第137章 決戰彥根城(3)第47章 松江徐家,徐學海第273章 寧完我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176章 出雲阿國第108章 八目町口之戰(7)第350章 在京中第328章 平壤城下下第19章 古代日本的一條龍服務第133章 大戰的序幕第395章 沉船第74章 自來火銃第369章 破虜堡大戰(10)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249章 開鎮東江第397章 荒島第409章 出兵澎湖第290章 潛伏第274章 承恩寺序章第278章 休養生息第405章 備戰下第354章 主動出擊第36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1)第298章 三必敗(上)第264章 斬獲第353章第265章 戰後的巖山堡第77章 泡溫泉第11章 圓滑的蔡志父第375章 破虜堡大戰(16)第343章 東江造船廠下第364章 破虜堡大戰(5)第186章 欺人太甚!第17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218章 四國變故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336章 漢城謀下第303章 背水死戰(3)第9章 質子第305章 西平堡第296章 除夕宴第386章 朝鮮軍議第138章 決戰彥根城(4)第97章 出兵和謠言第232章 薩爾滸之戰(1)第353章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80章 玩火自焚第404章 備戰上序章第108章 八目町口之戰(7)第145章 砸場子第162章 臺灣攻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