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危局

但這事情還沒有完畢,紅丸案不過是大明三大案之一,還有之二!

這便是移宮案!

朱常洛駕崩當日,楊漣、劉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宮,要求哭臨朱常洛,請見皇長子朱由校,商談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選侍的阻攔。

李選侍想挾天子以令諸,不願意讓朱由校和大臣接觸。

但東林黨的人可不是吃素的,皇帝都不怕了!還怕你這個新晉妃子?當下一幫大臣唾沫橫飛,殺的李選侍毫無辦法!李選侍無奈之下,讓朱由校與大臣們見面。?? 明末小海盜289

楊漣、劉一燝等見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萬歲,並保護朱由校離開乾清宮。李選侍在一邊大呼小叫,想攔住這幫傢伙,可惜都失敗了。朱由校被大臣帶到文華殿,旋即便接受羣臣的禮拜,決定以本月六日舉行登極大典。

爲了朱由校的安全,諸大臣暫將他安排在太子宮居住,由太監王安負責保護。李選侍挾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過目,然後再交朱由校,朝臣們強烈反對。

朝臣們要求李選侍移出乾清宮,遷居噦鸞宮,遭李選侍拒絕。

李選侍又要求先封自己爲皇太后,然後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們的拒絕。

與此同時,鄭貴妃還想推舉自己兒子福王來當皇帝。聲稱大行皇帝(萬曆皇帝)在生的時候,對福王最是喜愛。現在皇太孫朱由校不過十六歲。還是讓福王來當皇帝更加適合。

東林黨那裡願意啊?他們可是爲了朱常洛爲太子的事情和萬曆皇帝抗爭了足足十五年年!這中間發生了多少波折啊?福王又有多少機會都因爲東林黨的阻擊,而被毀去啊?福王對於東林黨人的感官,想想都知道是什麼情況了。

讓福王當皇帝?那東林黨用暗無天日來形容都往小的說,十之八九是挫骨揚灰!

東林黨人堅決反對。他們反對的還有道理!大行皇帝喜愛福王不假!但朱由校可是萬曆皇帝臨終前冊封的皇太孫啊!怎麼着?

鄭貴妃沒有辦法了,對於朝臣怨恨的她,便極力慫恿李選侍和朝臣對抗。而這李選侍則是鄭貴妃獻給朱常洛的美人,原本更是李選侍身邊人,自然不會違背鄭貴妃的意願了。

朱由校御乾清宮登極大典日期迫近。至初五日,李選侍尚未有移宮之意,並傳聞還要繼續延期移出乾清宮。

內閣諸大臣站在乾清宮門外,迫促李選侍移出。朱由校的東宮伴讀太監王安在乾清宮內力驅。李選侍萬般無奈,懷抱所生八公主,倉促離開乾清宮,移居仁壽宮內的噦鸞宮。

九月六日。朱由校御奉天門,即皇帝位,改明年爲天啓元年。

至此,李選侍爭當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圖終成畫餅。

後宮和朝臣之間的明面上的對抗也落下序幕了,不過事情還沒有完全結束。

李選侍“移宮”數日後。噦鸞宮失火,經奮力搶救,纔將李選侍母女救出。

反對移宮的官員散發謠言:選侍投繯,其女投井。並說“皇八妹入井誰憐,未亡人雉經莫訴。”

以此來到指責朱由校違背孝悌之道。

朱由校在楊漣等人的支持下批駁了這些謠傳。指出“朕令停選侍封號,以慰聖母在天之靈。厚養選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爾諸臣可以仰體朕心矣”。

至此,“移宮”風波纔算暫告結束。?? 明末小海盜289

鄭貴妃也失去了她的權勢,被軟禁在後宮中。她在朝廷上苦心經營的官員,也或是叛投他人,或是被貶。在其後的日子裡面,鄭貴妃也基本退出了大明的政治格局。

唐繼光也派人來上表,希望可以覲見新皇,順便也去見一見,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大行皇帝朱常洛。

不過朝官沒有允許,主要是趙南星和劉一燝從中作梗,他們唯恐唐繼光向新皇申辯。

而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讓齊楚浙黨震怒的事情。熊延弼對於言官的攻伐憤憤不平,於是他做了一個相當不理智的動作。上表請辭!

其實熊延弼也不是想請辭的,他也就是想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滿。不過軍事上的能手的他,在官場上卻是不折不扣的新丁。東林黨那裡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十月,天啓帝登基不過一個月的時間,熊延弼革職。

東林黨以巡撫袁應泰代熊延弼,擢爲兵部右侍郎。薛國用頂替袁應泰的位置,擔任遼東巡撫。

老將李懷信不服氣朝廷的命令,臥牀稱病,乃告老還鄉。

賀世賢也對此憤憤不平,不過熊延弼也不知道是真傻,還是真的無知。對賀世賢勸說道:“我已經不在遼東了,老將軍(李懷信)也告老了!你也走了!何人來守瀋陽這遼陽屏障呢?”

賀世賢乃安下心來,不再說辭官的事情。

賀世賢雖然被安撫了,但李懷信告老還鄉一事,還是讓袁應泰感到憂慮。袁應泰乃上表,道:“臣願與遼相終始,更願文武諸臣無懷二心,與臣相終始。有託故謝事者,罪無赦。”

袁應泰這話裡面的意思很簡單,我是想用心做事的,但恐怕手下人有不同的意見,希望皇帝你給我罪無赦的權力。

天啓帝聽從朝臣的意見,下旨對袁應泰多加讚譽,同時還賜予尚方寶劍。

手中有權,心中不慌!袁應泰乃大力排除異己。何光先,以貪污罪殺之!以無能據高位之名,裁大將李光榮以下十多人。

李光榮大爲不忿,不過另外一個人卻心頭大喜!這個人是誰呢?不是別人,正是唐繼光!唐繼光當下就派人到遼陽請李光榮,對於唐繼光這雪中送炭,李光榮非常感動,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來東江鎮任職。唐繼光也沒有虧待李光榮,李光榮擔任馬軍遊擊將軍一職。

李光榮乃是遼東邊軍當中少有的騎兵大將,騎兵大將可不必步兵。步兵可以統籌全局,不一定需要勇猛的武藝。但騎兵不同,騎兵的存在就是爲了進攻而存在的。

這使得騎兵比步兵更加講究膽氣、士氣,膽氣士氣這些都雖然自身有一定因素,但如果大將衝鋒在前面,效果更加大。

另外戰場上塵土飛揚,步兵還沒有什麼,可以步步爲營,但騎兵可以嗎?站在原地的騎兵,還不如一名步兵。騎兵需要彷彿一把利刃,『插』入敵人的弱點、要害上,將敵人分割。這就需要良好的方向感,還有敏銳的戰場直覺。

簡單一點說,一個好的騎兵大將,需要文武雙全。

李光榮就是這類人了,不過騎兵講究的是一刀致命,在高速中殺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使得騎兵的素質都可想而知了,滿口髒話,酗酒的也不在少數。拿破崙手下的騎兵大將,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當了一年輕騎兵還沒有死,一定會成爲一個惡棍!”

雖然國情不同,情況也會不完全盡同,但再怎麼不同,用惡棍來形容李光榮也不算誇張。而袁應泰則是正宗文人,靠治理地方出衆而上位的。

當初山東爆發饑荒,袁應泰就是擔任山東布政司參議,爲了有足夠的資金。袁應泰不惜挪用漕折馬價和額外稅數萬兩,爲此事後被『逼』告病回家休養。?? 明末小海盜289

『操』守上袁應泰沒有的說,不過他這傳統文人容不下李光榮,也不算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這纔有唐繼光佔便宜的事情,如果熊延弼還在,那裡有唐繼光搶人的機會。

不過唐繼光的好運也用光了,十月解決了熊延弼後,御史臺的人立刻將槍口轉移到唐繼光身上,短短十天攻伐唐繼光的彈劾奏摺都厚達一尺了!其中姚宗文最爲激動,幾乎是兩天一份奏摺。如果不是想不出太多攻擊唐繼光的話兒,恐怕一天十份的事情姚宗文都做得出來!

不過東林黨那裡也不算都是僞君子,君子還是有那麼幾個的。楊漣出言爲唐繼光解釋,認爲唐繼光於國有功。最後朝議後決定,罷免唐繼光現在的官職,讓唐繼光到京城侯補官。

簡單一點說,就是唐繼光保留級別,比如是正廳就是正廳。不過正廳擔任的市委書記,那就不好意思了!沒有你的了,看你自己運作了!運氣好,過了二三年找到個位子。

運氣不好就好像姚宗文那樣,荒廢了差不多十年時間,這才重新找到一個位子。

唐繼光聽了後,自然是勃然大怒,東林黨這幫混蛋!居然敢這樣做!他們難道就不怕沒有了熊延弼和自己後,遼東守不住嗎?

不過仔細一想,唐繼光卻苦笑,東林黨既然敢黨同伐異,恐怕已經認爲袁應泰能夠穩住遼東局勢。這說起來,還得怪熊延弼太有能力了!

什麼?有能力也怪?

沒有錯,就是因爲熊延弼太有能力了!將遼東經營得太好了!

熊延弼先是把戚繼光的侄子,戚金調來了遼東。戚金不僅僅是戚繼光的侄子,從小就追隨在戚繼光身邊,擔任親兵。參加過多次戰鬥,江南平倭,到薊北戎邊。再到獨立領兵,於萬曆朝鮮之戰中,戚金更是第一個登上平壤城頭,收復平壤。

戚金更是朝野上下,公認的戚繼光傳人。

除了再次出現的戚家軍外,熊延弼還在遼東『操』練了十三萬大軍。這個數目,可是比當初薩爾滸之戰前,遼東邊軍的數目要多上差不多四成!

怪不得東林黨對於遼東局勢如此樂觀了。

第224章 國分川會戰(2)第285章 矛盾第43章 莫師爺第24章 小澤瑪利亞要侍寢第194章 霹靂火第374章 破虜堡大戰(15)第378章 破虜堡大戰(19)第407章 漳州海戰1第27章 航海日記第43章 莫師爺第103章 八目町口之戰(2)第42章 傲人戰績第244章 震懾第395章 沉船第258章 城牆激戰(上)第398章 雨夜第142章 決戰彥根城(8)第125章 彥根城第248章 朝鮮屈服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315章 軍議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第303章 背水死戰(11)第64章 和茶茶不得不說的故事第147章 搶親(下)第316章 缺馬第308章 面聖第267章 大發貢炮第218章 四國變故第6章 比試第90章 說服(上)第371章 破虜堡大戰(12)第379章 破虜堡大戰(20)第209章 關門海戰(3)第393章 在琉球第280章 東江火銃第380章 停戰(中)第367章 破虜堡大戰(8)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第115章 ‘好’兄弟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第281章 宣州攻略(上)第231章 日本息兵,遼東煙起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404章 備戰上第264章 斬獲第59章 與茶茶的第一次見面第344章 袁崇煥第219章 出兵四國第368章 破虜堡大戰(9)第389章 千八鐵騎陷海州第397章 荒島第314章 建奴兵駐鎮江第180章 小冰河的影響第212章 城頭血戰(上)第403章 荷蘭暴行第385章 荷蘭艦隊來了!第167章 護院需綠林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27章 航海日記第339章 屈服第215章 村上之策第257章 城上城下第337章 進退維谷第189章 招兵買馬第283章 黃楊村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第45章 我特意讓海盜來搶的第348章 上策下第244章 震懾第102章 八目町口之戰(1)第303章 背水死戰(11)第196章 多事之秋第10章 平戶第347章 上策上第401章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第72章 火器所(下)第397章 荒島第135章 決戰彥根城(1)第241章 爭功之判第393章 在琉球第380章 停戰(中)第102章 八目町口之戰(1)第324章 鐵模法第62章 鬥地主的魅力第338章第255章 炮擊第34章 田舍翁非吾所願第148章 松子的情義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29章 海島雖小,仍有寶第332章第263章 馬軍第175章 松子的下落第40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5)第49章 大賺特賺第327章 平壤城下上第303章 背水死戰(9)第218章 四國變故
第224章 國分川會戰(2)第285章 矛盾第43章 莫師爺第24章 小澤瑪利亞要侍寢第194章 霹靂火第374章 破虜堡大戰(15)第378章 破虜堡大戰(19)第407章 漳州海戰1第27章 航海日記第43章 莫師爺第103章 八目町口之戰(2)第42章 傲人戰績第244章 震懾第395章 沉船第258章 城牆激戰(上)第398章 雨夜第142章 決戰彥根城(8)第125章 彥根城第248章 朝鮮屈服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315章 軍議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第303章 背水死戰(11)第64章 和茶茶不得不說的故事第147章 搶親(下)第316章 缺馬第308章 面聖第267章 大發貢炮第218章 四國變故第6章 比試第90章 說服(上)第371章 破虜堡大戰(12)第379章 破虜堡大戰(20)第209章 關門海戰(3)第393章 在琉球第280章 東江火銃第380章 停戰(中)第367章 破虜堡大戰(8)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第115章 ‘好’兄弟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第281章 宣州攻略(上)第231章 日本息兵,遼東煙起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404章 備戰上第264章 斬獲第59章 與茶茶的第一次見面第344章 袁崇煥第219章 出兵四國第368章 破虜堡大戰(9)第389章 千八鐵騎陷海州第397章 荒島第314章 建奴兵駐鎮江第180章 小冰河的影響第212章 城頭血戰(上)第403章 荷蘭暴行第385章 荷蘭艦隊來了!第167章 護院需綠林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27章 航海日記第339章 屈服第215章 村上之策第257章 城上城下第337章 進退維谷第189章 招兵買馬第283章 黃楊村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第45章 我特意讓海盜來搶的第348章 上策下第244章 震懾第102章 八目町口之戰(1)第303章 背水死戰(11)第196章 多事之秋第10章 平戶第347章 上策上第401章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第72章 火器所(下)第397章 荒島第135章 決戰彥根城(1)第241章 爭功之判第393章 在琉球第380章 停戰(中)第102章 八目町口之戰(1)第324章 鐵模法第62章 鬥地主的魅力第338章第255章 炮擊第34章 田舍翁非吾所願第148章 松子的情義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29章 海島雖小,仍有寶第332章第263章 馬軍第175章 松子的下落第40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5)第49章 大賺特賺第327章 平壤城下上第303章 背水死戰(9)第218章 四國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