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達禮屢立戰功,然而到現在也只是一個蒙古正白旗都統,雖然品級上也是從一品,但和達素這種從一品的內大臣比起來,還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所謂“滿蒙一體”,很多人都以爲滿洲和蒙古是朋友,但從清廷對蒙古各部實行的“減丁”政策和多次征伐便可以輕易看出,其實這只是滿人喊出來的名義上的口號而已。
滿是滿,蒙是蒙,二者從來就沒有一體過,滿人對蒙人一方面是拉攏利用,另一方面又防備、打壓。
明安達禮早在順治七年便積功授兵部尚書,卻隨後又因“坐徇興安總兵任珍擅殺”而被降爵並罷尚書之位,十一年率部伐鄂羅斯班師之後也沒有得到任何擢升,因此他常懷憤懣之心也是正常。
古人云“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又道是“驕兵必敗”。作爲一名統兵大將,明安達禮既存“憤氣”,又有“驕氣”,此未戰而先敗矣!
不過這也沒有多大區別,就算他聽了管效忠的勸告據城固守,也不過是多撐一兩天時間!
大興軍的火槍火炮已經超出了這個年代的人的認知,沒有親身體會過難以想象那種威力,包括管效忠在內,都只是聽別人說過大興軍如何厲害,所以他纔對守城抱了一絲幻想。
明安達禮留下三千老弱士卒守城,然後率管效忠、高謙及各州府守備綠營兵近兩萬,出城來徑往城東二十里處,在必經之路上尋了一處地勢開闊的地方準備迎擊大興軍。
“放着好好的城不守,偏偏要來城外浪戰!狗日的嫌自己命長還要拉上老子!”
管效忠對前面勒馬而立的明安達禮無比厭惡,但卻知道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他將馬鞭往左右一指開始下達命令:“兩側各埋鐵桶炮二十門,擲彈手立即整理炮彈、檢查引信和火繩!”
守城用的紅夷炮太過笨重不好搬運,清軍只帶了四十門鐵桶炮以及數百枚石榴炮、萬人敵。看着迅速到兩側緩坡上去挖坑埋炮筒的士卒,管效忠才覺得心裡稍微有了一些底氣。
不一會斥候來報,大興軍已至前方二十里外,明安達禮連忙下令各軍列陣備戰。
清軍兵力少過大興軍,他也曾想過設伏,只是江南地勢平坦,找不到埋伏的地方。
清明兩軍對戰,韃子以弱勝強之例多不勝數,戰陣之上幾千人追殺幾萬人的情形也不罕見,明安達禮以兩萬人對戰大興軍三四萬人,他並不覺得這是狂妄,反而是信心百倍。
此時在他的腦海之中,已經開始幻想麾下馬軍衝破敵陣,賊軍血肉橫飛、亂成一團的情形。
清軍共有九隊,明安達禮麾下兩千京軍作爲前隊,管效忠督撫標兵爲第二隊,高謙鎮江綠營爲第三隊,其餘諸州府客軍拈鬮,禇元標拈到第七隊,後面是無錫、江陰兩營。
總共兩萬士卒,有馬八千,用了將近半個時辰,方纔鬧哄哄列陣完畢。
此時已過午時,雖然還未進三月,但太陽卻十分毒辣,衆兵卒站在那兒,心情各異。前軍京軍全部着鐵甲,汗出如雨,燥熱難耐之下,對大興軍是望眼欲穿。
第二、三隊的督撫標兵和鎮江綠營則是偷偷觀察四周地形,若前面京軍衝破敵陣,那便可以跟隨其後趁勝追殺,若事不可爲,就得從現在看好的地方趕快逃跑。
後面蘇、常等五營士卒昨晚得了將領們的叮囑,此時想的全是“左臂系紅綢”,有一些甚至把手伸進懷中做好了準備,只要前面一出現大興軍的身影,就要用最快的速度將紅綢拿出來繫好。
大興軍這邊李元利也得了偵騎稟報,他下令將士們在五里外喝水進食之後,才慢慢向清軍靠攏。
“王爺,鎮江不過一縣,韃子也止兩萬,這種小場面,就由標下來指揮吧?”
“行!我就不摻和了,還落得清閒!”李元利一指西北方向:“我到那個小丘上去觀戰!”
王拙道:“那標下遣人去護衛左右!”
“我帶特勤隊五百人就行,海軍陸戰隊也給你,讓他們多練練。”李元利一擺手拒絕了王拙的好意,大興軍三萬多人對戰清軍兩萬人,如果他們還抽得出人馬來攻擊自己的話,那才真是見了鬼了。更何況自己的親兵和陸戰隊員加起來也有近千人,韃子沒有五倍以上兵力,根本別想靠近自己。
大軍繼續徐徐前進,李元利停了下來,等所有人馬都過完之後,才和親兵們一起去了西北面那處小山丘。這小丘比周圍高出十來丈,離韃子選定的戰場只有兩三裡,用來觀戰卻是極好。
離得兩裡,大興軍便全部停了下來,明安達禮先前已經下達了命令,要趁大興軍立足未穩之際派馬軍衝擊敵陣,但現在見敵軍在左右兩冀馬軍護衛下絲毫不亂,槍盾兵在前,火槍手在後,另有數十門小炮也推了上來,顯得甚是有條不紊,便也對突襲沒抱多大希望。
但就算不能一舉破陣,此時衝陣也比讓敵人列好陣之後要佔便宜,明安達禮把粗黑的大手猛地向前瞻一揮,剎那間清軍陣中戰鼓齊鳴!
“咚……咚……咚……”,開始時鼓聲雖沉重有力,但卻不算急,兩千滿蒙鐵甲馬軍騎着戰馬小跑起來,管效忠的督撫標兵緊隨其後。
待得兩軍相距約三百步時,鼓聲陡然急促!韃子馬軍也開始加速!
王拙麾下一、二、三師的將士都是久經沙場之輩,此時到達戰場不過才兩三分鐘,但前排槍盾兵已經豎好大盾,後面的火槍兵也做好了準備。
一百米是第一道死亡線,一輪槍擊至少造成兩百名韃子落馬!但其餘的韃子置若罔聞,仍然不斷提高馬速向前衝刺,彷彿身邊不時翻倒掉落的只是一隻只口袋!
一百米到五米這段距離,大興軍將士只來得及開了兩槍,這還是預先在槍裡面裝了一粒子彈的情況!
五十米又是一道死亡線,因爲這是大興軍士兵投擲手榴彈最基本的距離。
大興軍沒有專門的擲彈兵,每名士兵都經過擲彈訓練,而且腰間都彆着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