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解除海禁動議

葉景出門之後,先從陸路到了德州,然後取道京杭運河,乘船進京。用了半個多月,終於到了達虎踞龍盤的京師。

葉景在客棧中休息了一天,便急不可耐的帶着重禮去拜會當朝戶部侍郎程國祥。程國祥和葉景是同一屆進士,以前又同在大理寺任職,很有些交情。

程國祥乃是一部侍郎,可謂位極人臣,一般人想見,那是難上加難。但是葉景的名剌遞進去之後,沒過多久,程國祥竟親自跑出來迎接。想當年,程國祥被閹黨打壓的時候,還是葉景仗義執言,才挽救了程國祥的政治生命,爲此,葉景連官都丟了。

程國祥拉着葉景的手,熱情的說道:“文揚(葉景的字)兄,小弟都想死你了。”程國祥在葉景面前口稱小弟,可見他對葉景的尊重。

“我也很想仲若賢弟啊!”葉景客氣道。

“文揚兄請進,我們到屋裡說話。”程國祥不由分說,拉着葉景進了客廳。

下人爲客人奉上茶,葉景品了一口,高興的叫了一聲好,說:“是上好的毛尖峰,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味。”

“文揚兄,這可是小弟專門備着等你來品的。”程國祥笑着說道。

葉景拱手,說:“仲若賢弟費心了。”

“不知道文揚兄此次進京住在什麼地方?”程國祥關心的問道。

葉景說自己住在客棧中,程國祥當場就惱了,這不是看不起兄弟嗎?立馬讓下人去把葉景的東西搬回來,讓葉景住在自己的家裡。葉景知道程國祥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也就沒有推遲。

兩人先是敘舊,想起以往閹黨當道的日子,兩人都是頗多感慨。

程國祥知道他這個恩人的性格,那絕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今天來拜會自己,那一定不是來找自己敘舊的,而是有重要的事情要找自己商量。

程國祥見葉景不開口,於是便主動問道:“文揚兄此次進京所爲何事啊?”

“兄弟今天來,是給賢弟添政績的。”葉景笑得很神秘。

程國祥矜持的笑了笑,說道:“文揚兄多年不在官場,可官場裡的東西倒是沒有落下。你就別繞彎彎了,直截了當的給小弟說了還不成嗎?”

葉景問道:“仲若賢弟,你身爲戶部侍郎,可知當今朝廷最缺什麼?”

程國祥的笑容僵住了,攤攤手,說:“那還用說,當然是銀子。也不瞞着你,今年戶部只有一百萬兩的進項,若不是當今聖上拿出內帑救濟,朝廷可就真的揭不開鍋了。”

“那你們想到辦法沒有?”葉景皺着眉頭問道,其實他也沒有想到朝廷的財政居然緊張到快要揭不開鍋的地步了。

程國祥說:“還能有什麼辦法?老辦法,派人去查江南的賦稅。這不剛把你的小舅子唐先瑞派去江南嗎?”

“先瑞去了江南查賦稅?”葉景的眉頭緊鎖。

程國祥嘆了口氣說:“是啊!朝廷內部黨爭嚴重,肥缺都被各個黨派的人瓜分了。像江南稅務司衙門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地方,就只有派先瑞這種四六不靠的人去了。”

“先瑞此去江南,前途莫測啊!”葉景擔心的說。

程國祥搖着頭說:“不僅如此,聖上還給先瑞下了死命令,命他三年之內必須查清楚江南的賦稅,否則就致仕回家。”

“誰出的餿主意,他是不是和先瑞有仇啊?”葉景憤怒了,“江南的賦稅,別說三年了,就是三十年,也不能查出個所以然。那些個鹽商、茶商、海商,可都是一羣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先瑞一個文弱書生,怎麼能鬥得過那些奸商?”

程國祥勸道:“文揚兄不要動怒,派先瑞去查江南賦稅,查出來了就是大功一件;查不出來,那也不是什麼殺頭的罪名,最多不過就是致仕回家。等兩年風平Lang靜了,再出來做官就是。”

葉景還在兀自生氣,唐先瑞不僅是他的小舅子,更是他未來的親家。親家公被人陰了,由不得葉景不生氣。

程國祥見葉景生氣,便岔開話題:“文揚兄不是說要給小弟添政績嗎?說來聽聽吧!”

“唉!剛纔光顧着生氣,連正事都忘了。”葉景說,“事情是這樣的,犬子思文和一羣朋友一起開了一家商號,想要做遠洋貿易,怎奈朝廷嚴令禁海,片板不得入海,生意便停頓了下來。”

程國祥笑了,說:“文揚兄是想讓小弟上書勸皇上解除海禁吧!我也研究過遠洋貿易,是一個十分賺錢的行當,若是辦成了,倒是一樁政績。”

“正是,若是能解除海禁,我們定當按章納稅,爲朝廷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也可稍解朝廷的燃眉之急。”葉景說道。

程國祥說:“文揚兄,實不相瞞,這事情有些難度,成功的機率很小,小弟也只能盡力而爲。能成則成,不能成,還望到時候文揚兄不要怪罪於我。”

葉景笑着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們把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做了,成與不成就只有看天了。”

“那好,文揚兄先去客房休息,小弟這就去寫奏摺,爭取早點讓聖上知道這件事情。”程國祥倒是一個急性子。

“那就有勞仲若賢弟了。”葉景拱手道。

第三天早朝的時候,程國祥的奏摺終於拿出來討論了。

不滿二十歲的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對下面的羣臣說道:“衆位卿家,朕昨日收到一份奏摺,所奏之事是解海禁,衆位卿家對此有什麼意見?”

“啓稟聖上,臣認爲不妥,禁海是祖上定下來的,豈能輕易解除?”一個大臣急不可耐的跳出來反對。

“可是奏摺上說,解海禁,行海商,可收取稅銀,增加戶部收入。”看來崇禎還是有些傾向於解除海禁的。

一個年長的大臣出班,搖頭晃腦的說:“啓稟聖上,臣下認爲解海禁,行海商,雖然能暫時增加一些收入,可是這無異於飲鴆止渴,不可取啊!聖上。”

“X大人,解海禁,行海商,怎麼會是飲鴆止渴?只要解除海禁能爲朝廷增加收入,我們爲什麼不去試試呢?”一個大臣反問道。

老大臣嗤之以鼻,說:“解海禁,行海商,自然是飲鴆止渴的做法,禁海是爲了幹什麼?禁海是爲了阻擋海盜侵犯沿海,若是不禁海,海盜便可以大搖大擺的上岸塗炭生靈,實在是不可取啊!再說行海商,商人逐利,若放任他們在海上進行貿易,恐怕他們便會和後金貿易,以經商之名,行資敵之實。”老大臣一字一頓,搖頭晃腦,說得很有味道,看起來正義凜然,其實他老家的人就幹着走私的勾當。

程國祥和他的上官戶部尚書是通過氣的,見有人反對,戶部尚書便出來說道:“啓稟聖上,臣下認爲,朝廷可專門成立一個衙門來管理海商事宜,收取稅銀、查處走私、查處資敵等……”

“啓稟聖上,臣下認爲不妥,新開一個衙門,又要增加一部分財政開支……”

還不等戶部尚書的話說完,一羣人便跳出來反對,巴拉巴拉的說個沒完沒了。反正都是說解除海禁害處的,而且越說越嚴重,簡直都要成了今天解海禁,明天便亡國了。

出來反對的都是江南籍的官員,究其原因,還是因爲他們老家的親戚們都幹着海外走私的勾當。若是朝廷真的成立一個衙門來管理海外貿易,那麼他們的利益必然受到影響,不能同意,堅決不能同意,反對,堅決反對,往死裡反對。

不過也有那喜歡看江南籍官員吃癟的北方籍和內陸籍官員,他們紛紛跳出來支持解除海禁,開設一個管理海外貿易的衙門。

“啓稟聖上,臣下認爲不妥……”

“啓稟聖上,臣下認爲可開海禁,爲朝廷增加收入……”

“啓稟聖上,海禁堅決不能開……”

……

一時間,偌大的朝堂變成了菜市場,朝臣們分成三派。一派反對,一派支持,一派打醬油。反對派和支持派互相噴着口水,打醬油派則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表情,小聲的討論着昨晚上去哪裡逍遙了一番。

看着朝堂上吵吵嚷嚷,崇禎皇帝痛苦的閉上了眼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爲什麼每次上朝,這些大臣們都要吵上一架才甘心呢?

等到朝臣們吵累了,崇禎帝才又發話:“程愛卿,這個奏摺是你呈上來的,說說你的意見吧!”

“啓稟皇上,臣下要彈劾程侍郎!”

還不等程國祥出班,一個相當敬業的御史便跳出來彈劾程國祥。

崇禎皇帝皺了皺眉頭,有些忿怒的問道:“你要彈劾程愛卿什麼?”

“啓稟皇上,臣下彈劾程侍郎妖言惑衆,侮辱聖聽,不尊祖先!”小御史夠狠。

另外一個和這個御史不對付的御史也跳出來,道:“啓稟陛下,臣下彈劾X大人,彈劾他污衊程侍郎。”

“啓稟聖上……”

“啓稟聖上……”

朝堂上又亂了……

程國祥和上官戶部尚書對望一眼,都是暗自搖了搖頭,知道這件事算是黃了。這幫殺千刀的大臣,再好的事情拿來給他們議,也議不出個結果來。他們擅長的事情,不過是互相攻訐罷了,爲國爲民那是皇帝老兒的事情。

看着互相攻訐的朝臣,崇禎皇帝終於不耐煩了,他的貼身太監王承恩扯着尖銳的嗓音喊道:“退朝!”

葉景正在程府中品茶看書,看見程國祥愁眉苦臉的走進來,他笑着說:“仲若賢弟,讓我來猜猜你爲何事煩憂。”

“哪還用猜嗎?”程國祥無奈的說道。

葉景說:“仲若賢弟不必灰心,我早就料到不會這麼容易。朝中多爲江南籍的官員,他們老家的人,哪個不幹點走私的勾當?我們提出解除禁海,徵收稅銀,必定觸犯他們的利益,他們想不跳出來反對都不行。”

“這些官員,當真是可惡。”程國祥激憤的說道,“文揚兄,你看看現在的朝廷都快成什麼樣子了。大小官員,都只知道以權謀私,貪污,結黨營私,在上則矇蔽聖聽,在下則與民爭利,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仲若賢弟噤聲,小心隔牆有耳。”葉景連忙阻止程國祥發飆。

程國祥不住口,反而繼續說道:“現在朝堂上盡是小人當道,像文揚兄這樣有大才的人,居然被排擠出了朝堂……”

“仲若賢弟!”葉景打斷了程國祥的話,“枉議朝政,可是死罪。”

“唉!”激情高昂的程國祥軟弱下來。

葉景說:“其實,朝臣們再怎麼反對,我們都可以不在乎。關鍵還在於皇上怎麼想,皇上要開海禁,無論朝臣們再怎麼反對也無濟於事。仲若賢弟可知道當今聖上的想法?”

程國祥說:“當今聖上當真是爲國事操盡了心,開海禁能爲朝廷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聖上自然是有些心動的。”

“只要聖上有這個意思就好。”葉景胸有成竹的說,“這件事情先冷上幾天,等我聯絡一下朝中的舊友,讓他們在朝堂上幫你說話。”

“也只能如此了。”程國祥唉聲嘆氣的說。

葉景和程國祥忙活了一個多月,開海禁的議案在朝堂上議了三次,每次不是吵吵嚷嚷沒有結果,就是程國祥被御史們彈劾,然後支持程國祥的御史反彈劾,總之,每次動議都是無疾而終。

程府的後堂,程國祥對葉景說道:“文揚兄,小弟看此事還是作罷吧!這一個多月,小弟都被御史們彈劾了無數次了。”

“罷了、罷了,站在我們對立面的官員太多,根本不是我們能撼動的。我看我還是趁早收拾東西回家吧!”到了此時,葉景也是有心無力了,從家中帶來的錢財大把的撒了出去,可是一點效果也沒有。

程國祥聽葉景要走,連忙挽留:“文揚兄,好不容易來一趟京城,就在小弟這裡多住幾日。想來這一個月忙於朝事,也沒有好好的陪文揚兄敘話,明天小弟就去告假,回來陪文揚兄好好的遊覽一下京城。”

葉景笑道:“我都在仲若賢弟家白吃白喝一個月了,若是還賴着不走,弟妹該拿雞毛撣子趕我走了。”

程國祥知道葉景去意已決,便不再挽留,說道:“既然這樣,小弟這就去安排酒宴,今晚上爲文揚兄踐行。”

第六十章、天雄軍第十二章、皇帝親自迎接老葉第一章、回京之路第五十三章、老葉就是喜歡管閒事第十七章、駙馬進宮第五十七章、找點廉價炮灰第六章、大明最大的蛀蟲第四十四章、沈如不辱使命第五十二章、鳳凰城第五十七章、新王登基第五十章、一千破一萬第二章、還有個未婚妻是表妹第五十章、葉侯爺也不過如此第五十一章、誘餌要當得專業第三十一章、團滅土匪第三十章、葉思文的怒火第九章、關門打狗第四十八章、出事誰負責第八章、大玉兒第六章、找錢謙益要說法第三十二章、山賊窩裡的奴隸第七十二章、都去讀書吧第四十三章、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第七十三章、老葉發飆,誰與爭鋒第九章、掌握皇室新軍第四十章、招降沈如第十六章、化干戈爲玉帛第四十六章、把暴動掐滅在萌芽狀態第五十九章、給後金準備的第二份禮物第三十章、母子平安第二十一章、決戰、激戰第十三章、葉思文要造反第七章、大明第一奸官第四十三章、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十一章、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第四十章、招降沈如第一章、密議第四十章、換營地、漲工錢、娶媳婦第二十五章、鄭家歸降第六章、漢奸的父親和兒子第四十六章、愛麗絲公主第十章、馬家那些事第四十二章、前因後果第三章、先斬後奏第六章、大明最大的蛀蟲第十四章、丟槍案第四十章、招降沈如第四十九章、和平協議是廢紙第十四章、大明的制海權第二十章、選拔賽第四十章、招降沈如第五十二章、帶壞小公主第四十九章、和平協議是廢紙第三十五章、先議和第二十七章,招來羨慕嫉妒恨第二十三章、一定要抓住機會第三十五章、封鎖馬尼拉第十五章、有賞必有罰第二十一章、決戰、激戰第五十章、一千破一萬第三十六章、大逮捕第九章、血色村莊第八十章、新政第六步,軍隊第四十三章、攻入總督府第五十四章、連戰連捷第六十章、逼反袁育才第四十五章、戰鬥將來臨第六十二章、如何扭虧爲盈第八章、葉思文發飆第三十一章、上當了吧第七十四章、新政第一步,拿倭國開刀第十四章、傳說中的女強人第五十三章、攻心爲上第三十九章、去討要軍餉吧第二十四章、解除海禁動議第五十九章、高迎祥殺人立威第四十七章、葉景之死第五十七章、老葉偏偏要往陷阱裡跳第四十八章、黃海蛟龍宋海龍第六十五章、坐實罪名第二章、什麼叫咆哮公堂第八章、李巖的蛻變第三章、先斬後奏第五十章、一千破一萬第六十章、鬼谷傳人第四十三章、導火索第四十三章、導火索第三十六章、軍戶的悲哀第十一章、真情第二十七章、二月二,龍擡頭第四十一章、剛來就槓上了第五十三章、戰爭一觸即發第二十九章、呂宋的逃難者第五十章、精心編織的情網第四十四章、剿匪開始第五十七章、深明大義的苟大壯第十一章、下馬威第六十三章、伯爺重傷垂危第六十章、天雄軍
第六十章、天雄軍第十二章、皇帝親自迎接老葉第一章、回京之路第五十三章、老葉就是喜歡管閒事第十七章、駙馬進宮第五十七章、找點廉價炮灰第六章、大明最大的蛀蟲第四十四章、沈如不辱使命第五十二章、鳳凰城第五十七章、新王登基第五十章、一千破一萬第二章、還有個未婚妻是表妹第五十章、葉侯爺也不過如此第五十一章、誘餌要當得專業第三十一章、團滅土匪第三十章、葉思文的怒火第九章、關門打狗第四十八章、出事誰負責第八章、大玉兒第六章、找錢謙益要說法第三十二章、山賊窩裡的奴隸第七十二章、都去讀書吧第四十三章、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第七十三章、老葉發飆,誰與爭鋒第九章、掌握皇室新軍第四十章、招降沈如第十六章、化干戈爲玉帛第四十六章、把暴動掐滅在萌芽狀態第五十九章、給後金準備的第二份禮物第三十章、母子平安第二十一章、決戰、激戰第十三章、葉思文要造反第七章、大明第一奸官第四十三章、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十一章、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第四十章、招降沈如第一章、密議第四十章、換營地、漲工錢、娶媳婦第二十五章、鄭家歸降第六章、漢奸的父親和兒子第四十六章、愛麗絲公主第十章、馬家那些事第四十二章、前因後果第三章、先斬後奏第六章、大明最大的蛀蟲第十四章、丟槍案第四十章、招降沈如第四十九章、和平協議是廢紙第十四章、大明的制海權第二十章、選拔賽第四十章、招降沈如第五十二章、帶壞小公主第四十九章、和平協議是廢紙第三十五章、先議和第二十七章,招來羨慕嫉妒恨第二十三章、一定要抓住機會第三十五章、封鎖馬尼拉第十五章、有賞必有罰第二十一章、決戰、激戰第五十章、一千破一萬第三十六章、大逮捕第九章、血色村莊第八十章、新政第六步,軍隊第四十三章、攻入總督府第五十四章、連戰連捷第六十章、逼反袁育才第四十五章、戰鬥將來臨第六十二章、如何扭虧爲盈第八章、葉思文發飆第三十一章、上當了吧第七十四章、新政第一步,拿倭國開刀第十四章、傳說中的女強人第五十三章、攻心爲上第三十九章、去討要軍餉吧第二十四章、解除海禁動議第五十九章、高迎祥殺人立威第四十七章、葉景之死第五十七章、老葉偏偏要往陷阱裡跳第四十八章、黃海蛟龍宋海龍第六十五章、坐實罪名第二章、什麼叫咆哮公堂第八章、李巖的蛻變第三章、先斬後奏第五十章、一千破一萬第六十章、鬼谷傳人第四十三章、導火索第四十三章、導火索第三十六章、軍戶的悲哀第十一章、真情第二十七章、二月二,龍擡頭第四十一章、剛來就槓上了第五十三章、戰爭一觸即發第二十九章、呂宋的逃難者第五十章、精心編織的情網第四十四章、剿匪開始第五十七章、深明大義的苟大壯第十一章、下馬威第六十三章、伯爺重傷垂危第六十章、天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