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大義

葉景的莫名其妙的話讓葉唐氏一驚,把給葉景準備的早飯也打翻在地,她緊張的問道:“出山,出什麼山?”

葉景道:“我要出任朝廷新設的海事衙門尚書一職,組建海事衙門,專管海事。”

“天吶!”葉唐氏一個趔趄,幾乎站不穩了,自己果然猜中了,老爺子又要去當官了。

葉景見葉唐氏站不穩,連忙上前把葉唐氏扶住,道:“妤兒,你不要擔心,朝中的閹黨已經絕跡,我不會有事的。”

葉唐氏推開葉景,哭哭啼啼的說:“沒有閹黨,還有東林黨、齊黨、浙黨、楚黨,你難道忘了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黨爭嗎?那是一個大漩渦,你不參與,也會把你拉進去的。你難道忘了我爹是怎麼死的嗎?”

葉景不說話了,他不忍心告訴這位他深愛多年的妻子,他這次再度出山,不僅不會離開黨爭的漩渦,反而會進入這個漩渦的中心,自己將赤腳在刀尖上跳舞。

“你說話啊!你怎麼不說話了?”葉唐氏抹着眼淚問道,“你還記得當初致仕回家的原因嗎?因爲他們要殺你啊!你差點把命都丟了啊!你難道忍心讓我們娘倆成爲孤兒寡母嗎?”

當年京城被閹黨搞得人心惶惶,官場人人自危的日子,至今讓葉唐氏仍心有餘悸,若不是葉景緻仕回家得早,憑着他的性格,早就被錦衣衛丟進北鎮撫司衙門詔獄害死了。

自從閹黨禍亂朝綱之後,大明朝有能力、有骨氣的官員都走了,反觀現在大明的官場,根本沒有一個如同三楊、張居正這種可以挽大廈將傾的扛鼎之人。

“這官位,就是文兒給我謀的。”葉景苦笑。

“什麼?”葉唐氏一臉震驚,隨即她反應過來,急匆匆的往外走,道,“我這就進京找文兒,我要當面問問他,爲什麼要把他爹往火坑裡推。”

“你回來!不要激動。”葉景連忙拉住了葉唐氏。

葉唐氏回過頭,一臉的淚水,道:“老頭子,你答應我,不要去當那勞什子的官,我們就安安生生的過日子,好不好,好不好啊?”

雖然葉景很想點頭,答應妻子的請求,但是他不能。他昨晚上在書桌前坐了一夜,他已經想通了,逃避不是辦法,爲了整個國家,爲了整個民族,必須要有人站起來,必須要有人犧牲。

兒子在信中的有一句話說得很對,朝廷是朝廷,國家是國家,民族是民族。吾等不能因朝堂昏暗,而放棄生吾等、養吾等的國家。國家乃吾等之父,民族乃吾等之母,難父願見吾等之父母受人凌辱而無動於衷乎?

當葉景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幡然醒悟,對,朝廷是做過對不起自己的事情,但是國家沒有錯,爲了國家,爲了民族,自己應該站出來。

如今國事艱難,民不聊生,北有後金、蒙古,西有流賊叛軍,若是再讓前朝魏忠賢那等人物當道,這大明必定會毀在自己這一代人的手裡。

國破家何在?即使自己現在不出仕,保得一時平安,但是如果以後真如兒子說的那樣,後金入關,異族的鐵蹄將會蹂躪整個中原大地,異族的彎刀將會屠殺整個華夏民族,這等苟且偷生的平安又能保有多久?

葉景下定決心,他要改變這一切,他此次出仕,不會再畏首畏尾,他要大幹一場,實現他年輕時期的理想和抱負,他要改變整個大明江山,讓他煥發出處新的光彩,重現我華夏民族的漢唐盛世。

這一刻,葉景感到他體內冰冷多年的血液,此時是如此的炙熱。

“妤兒,你聽我說。”葉景拉住葉唐氏,冷靜的說,“現在我不出仕也不行了,文兒已經被陛下破格提拔爲正五品戶部郎中,他在官場上沒什麼人脈,經驗也不豐富,沒有我在他的身邊指點,難道你就放心嗎?”

葉景知道用什麼民族大義勸葉唐氏是沒有用的,唯一能勸動葉唐氏的,就是她的心頭肉,獨子葉思文。在女人家的心裡,家人,比什麼都要重要。

“什麼!”葉唐氏感覺到一陣天旋地轉。

聽到這個消息的葉唐氏連站都站不穩了,軟塌塌的倒在了葉景的懷裡,已然昏死過去。

“妤兒,妤兒……”葉景急得大聲呼喊。

很快,府裡的專職大夫便趕來了,一陣忙碌之後,葉唐氏悠悠的醒了過來,她一醒來,就開始哭起來:“我這是造了什麼孽啊!”

葉唐氏看見葉景背對着自己,她不顧大夫的勸阻,上前拉住葉景的手,道:“老爺子,你快想想辦法,讓文兒把官辭了,什麼正五品戶部郎中,我們不稀罕……”

“好了,不要說了!”葉景強忍着眼中的淚水,呵斥了一句。

葉景居然大聲的呵斥自己,葉唐氏愣了,自從兩人結婚之後,丈夫和自己從來都是相敬如賓,結婚二十多年,兩人從來沒有拌嘴,此時葉景竟爲了這件事呵斥自己。

葉景注意到自己的失態,溫言細語的對葉唐氏說:“妤兒,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陛下的聖旨恐怕已經在路上了,我難道還能抗旨不成?”

葉唐氏知道是這個理,默默的點了點頭。

葉景又細細的說了其中的利弊,雖然葉唐氏還是擔心,但是她知道此事已經無法挽回,而且兒子在朝中又孤立無援,沒有葉景這個老油條在一旁指點可不行,想通這一點,也就不再勸說,不再哭鬧了。

勸完葉唐氏之後,葉景開始交代家中的事情:“妤兒,我上京爲官之後,家裡的事情你要多擔待些。若是我沒有預料錯的話,等我進京了,文兒就會回來和婉兒完婚,婚期就定在冬月初二吧!我和先瑞都不在家,你到時候受累了。一定要把文兒和婉兒的婚事操辦得風光些,切莫讓婉兒覺得受委屈了。”

“我省得,你就放心吧!”葉唐氏擦乾臉上的淚痕答應。

葉景又道:“還有,家中的產業都交給遠洋商號打理,馬小姐這人我看不錯,她和文兒兩情相悅,等文兒和婉兒完婚之後,你就去向馬家提親吧!”

“嗯,我知道了。”葉唐氏點頭。

“等辦完這些事情,文兒也該會京上任了,到時候,你也跟來吧,家裡的事情就交給葉財,他辦事,我們都放心。”

“一切都依你的。”

“好了,你先休息一下,我去遠洋商號,讓他們帶我去遠洋鐵廠,爲陛下選幾件像樣的禮物。”

不出葉景所料,宣他進京赴任的聖旨已經在來濟南的路上了。葉景出任海事衙門尚書一職是在武英殿的小朝會上決定的,這個職位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得來的。爲此,葉思文差點和剛剛建立好關係的朝廷大佬翻臉,還好有朱由檢從中斡旋,這才最終敲定。

事情是這樣的,開海禁的方案在內閣和六部之間通過之後,就開始選定海事衙門官員的人選。葉思文直接出任海事衙門郎中,還是正五品,其餘參加制定開海禁方案的戶部人員,全部調入海事衙門任實職,幾乎所有人都升了官,這一點上到皇帝,下到內閣六部都沒有和葉思文異議。

產生異議的是海事衙門尚書的人選,朱由檢和葉思文主張由懂商業運作的人來出任海事衙門尚書一職。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條件就是爲葉思文父親葉景量身定做的,因爲整個大明朝,懂商業運作又是進士出身的人寥寥無幾,而葉景正是其中之一。說實話,葉景出任海事衙門尚書一職是一個很正確的選擇。

結果一出來,朝中最大的黨派東林黨不幹了,爲什麼?因爲葉景出任海事衙門尚書不符合他們的核心利益。雖然葉景和許多有骨氣的東林黨都有很好的私交,比如程國祥,可是他畢竟不是東林黨黨內人士,東林黨的大佬們都信不過他。

東林黨的意思是讓程國祥出任海事衙門尚書一職,原因很簡單,程國祥也是參與制定開海禁方案的人,應該升官,而且程國祥還是東林黨的元老級別人物,由他出任海事衙門尚書一職,東林黨的大佬們纔有信心把新建的海事衙門握在東林黨手裡。

若是其他人出來鬧,朱由檢根本不會理會。可是是東林黨出來鬧,這讓朱由檢很爲難,因爲他剷除閹黨,靠的就是東林黨一班人馬在背後幫襯,可以這麼說,沒有東林黨,他的皇位根本坐不穩。

雖然東林黨不好應付,可是葉思文這邊也不好交代啊!葉思文已經把五十萬兩白銀送進宮了,全都是硬通貨,一斤重一根的銀條,足足拉了幾十車。

一邊是交情,一邊是白銀,窮怕了的朱由檢自然倒向了白銀這一邊,可是得先應付東林黨,這白銀才能拿得穩當啊!

於是小朝會上又吵了起來。

而問題的焦點葉思文又不說話了,面對別人的質問也好,攻訐也罷,他只有一個態度,沉默。葉思文之所以選擇沉默,是因爲他相信兩個人,一個人是當今的皇帝,一個是父親的老朋友程國祥,也就是東林黨內定的海事衙門尚書。

葉思文之所以相信皇帝,是因爲他知道皇帝的能力。一個在位十七年,罷免了將近五十名內閣大臣的皇帝,沒有一點能力那是騙人的。內閣大臣都是說任就任,說免就免,更何況一個小小的二品海事衙門尚書?

葉思文之所以相信程國祥,那是因爲他和程國祥早有約定,讓葉景出任海事衙門尚書,程國祥出任海事衙門左侍郎。其實程國祥這兩年對東林黨內部頗有微詞,因爲東林黨幫皇帝剷除閹黨之後,自信心極度爆發,做了很多有違東林道義的事情,比如說任人唯黨,把持朝政話語權等。這些事情讓程國祥這個鐵骨錚錚的老東林有些生氣。

葉思文不僅準備把程國祥拉進海事衙門,還準備把程國祥拉進新黨,讓他成爲東林黨內部倒戈的典範。

事實上,朱由檢和程國祥兩人的確沒有讓葉思文失望,正當朱由檢被東林黨逼到絕路上去的時候,程國祥突然跳出來說自己對海事不熟悉,並不適合出任海事衙門尚書一職,還是讓業務更加精煉的葉景出任爲好,自己從旁協助就行了。

程國祥的話一說出口,東林黨們急得嘴角冒泡,這邊都要成了,你當事人出來說不敢,那還有什麼辦法?東林黨的人不斷給程國祥使眼色,可是程國祥根本不爲所動,堅持讓葉景出任海事衙門尚書。

朱由檢抓住機會,立刻接受了程國祥的建議,讓王承恩立刻擬旨,重新啓用葉景,升任海事衙門尚書。

朱由檢的動作太快,根本沒有讓東林黨有所反應。

等東林黨反應過來,準備重新推薦東林黨內部人士,出言反對葉景就任的時候,皇帝的聖旨已經出了皇城。

生米做成熟飯,東林黨們也不好再說什麼,既然皇帝堅持要這樣做,他們也沒有辦法不是。畢竟大明江山都是他老朱家的,只要不太過分,皇帝想幹什麼都行。

東林黨的人個個是人精,斷不會學昨天那個老御史那般死諫。

事實證明,只要是皇帝陛下認定的事情,死諫是沒有用的,比如說昨天那個老御史,屍骨未寒,他反對的事情就已經通過了,你說他死得冤不冤?

這場鬥爭的主角葉思文,保持了一貫的沉默方針,在小朝會上,除了講述和解釋開海禁方案的條陳之外,根本不和這些大臣們爭論什麼。

讓大臣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葉思文話說得最少,可是每次都是大贏家,只要是他決定辦的事情,都是在朝堂上能通過的。

這讓這些朝廷的大佬們感受到了一絲危機,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啊!

其實葉思文之所以每次都能成爲大贏家,首先靠的是皇帝無條件的信任和王承恩的通風報信;第二就是靠的制衡之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葉思文謹記於心;第三靠的是對手內部人員的倒戈,人是一個個體,都有不同的思想,無論是什麼黨,永遠都不可能是鐵板一塊。比如說平臺召對時的李標、今天的程國祥。

散朝的時候,除了程國祥和一班參與開海禁方案制定的人,其餘的大臣都有意無意的遠離了葉思文。

剛剛和東林黨建立的關係,在不經意間,出現了一絲裂痕。

第二十三章、福王世子第十六章、虎父無犬子第二十四章、俺們去當綁匪第六十一章、封王送頂白帽子第六章、這個教官不太冷第六十三章、衆叛親離的袁育才第二十一章、李巖要玩大的第二十六章、我們是一路的第五十九章、給後金準備的第二份禮物第三十三章、什麼生意最賺錢,軍火第三十七章、刀槍油鍋陣第五十七章、逮捕盧象升第四十五章、還我葉首輔第一章、滿清的使者第四十一章、官商密議第七章、老頭子是個奸商第十七章、駙馬進宮第十四章、激怒鄭芝龍第十七章、光榮的叛徒第二十一章、攻入漢城第四十二章、要不要和老葉玩硬的第二十二章、海盜們的遊戲第七十一章、夜遊秦淮河第五十二章、流賊的聚義大會第五十三章、裝,繼續裝第三十六章、告別單身第十六章、對峙釣魚島第二十九章、羣情激奮第四十六章、把暴動掐滅在萌芽狀態第十六章、老葉犯了生活作風錯誤第四十七章、出來混要還的第六十九章、李自成的末路第三十九章、全城戒備第四十七章、揚帆出海去倭國第二十三章、家主之爭第三十七章、彈劾葉景第十七章、駙馬進宮第四十九章、繼續演戲第七十四章、新政第一步,拿倭國開刀第六十五章、坐實罪名第十二章、國之干城第五十一章、渾水摸魚第六十三章、伯爺重傷垂危第四十六章、罪惡之寨第三十七章、葉公子也要無恥一把第四章、吃乾飯的督師第五十八章、姑爺,老丈人有請第二十五章、黑奴和軍火第五十章、一千破一萬第十七章、高陽孫承宗第四十九章、三個膽大包天的傢伙第十九章、很無賴的打法第五十四章、青山見我應如是第四十三章、攻入總督府第二十三章、一定要抓住機會第三十五章、要坑就往死裡坑第六十四章、衆將聚首第四十五章、再敢說跑,我劈了你第五十四章、葉思文攤牌第六十七章、勸說無效第十六章、化干戈爲玉帛第二十六章、我們是一路的第六十八章、開始收網了第十二章、老丈人的老丈人第九章、關門打狗第六十七章、漏網之魚第五十三章、不是偷營,是踏營第三十七章、南北噩耗第四十一章、官商密議第十九章、不良少年葉子明第三十四章、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十八章、葉公子砍價第五十八掌、葉昇的結局第四十二章、反間計第四十八章、老葉在吹牛第二十二章、浙江獨立第三十六章、大逮捕第二十九章、呂宋的逃難者第二十二章、海盜們的遊戲第十三章、釣魚島第五十六章、各方勢力第十二章、專治不服第十五章、攻佔江華島第五十五章、老葉很囂張第十六章、化干戈爲玉帛第六十八章、開始收網了第十七章、戮戰釣魚島第十六章、化干戈爲玉帛第四十九章、混天王衆叛親離第七十章、說實話的報紙第六十章、誘殺聶雲第十九章、陰謀詭計第二十五章、黑奴和軍火第十六章、想當皇帝的李倧第十二章、國之干城第六十章、侯爺,這不關你的事第三十七章、頻繁的刺殺活動第四十六章、愛麗絲公主第十六章、想當皇帝的李倧
第二十三章、福王世子第十六章、虎父無犬子第二十四章、俺們去當綁匪第六十一章、封王送頂白帽子第六章、這個教官不太冷第六十三章、衆叛親離的袁育才第二十一章、李巖要玩大的第二十六章、我們是一路的第五十九章、給後金準備的第二份禮物第三十三章、什麼生意最賺錢,軍火第三十七章、刀槍油鍋陣第五十七章、逮捕盧象升第四十五章、還我葉首輔第一章、滿清的使者第四十一章、官商密議第七章、老頭子是個奸商第十七章、駙馬進宮第十四章、激怒鄭芝龍第十七章、光榮的叛徒第二十一章、攻入漢城第四十二章、要不要和老葉玩硬的第二十二章、海盜們的遊戲第七十一章、夜遊秦淮河第五十二章、流賊的聚義大會第五十三章、裝,繼續裝第三十六章、告別單身第十六章、對峙釣魚島第二十九章、羣情激奮第四十六章、把暴動掐滅在萌芽狀態第十六章、老葉犯了生活作風錯誤第四十七章、出來混要還的第六十九章、李自成的末路第三十九章、全城戒備第四十七章、揚帆出海去倭國第二十三章、家主之爭第三十七章、彈劾葉景第十七章、駙馬進宮第四十九章、繼續演戲第七十四章、新政第一步,拿倭國開刀第六十五章、坐實罪名第十二章、國之干城第五十一章、渾水摸魚第六十三章、伯爺重傷垂危第四十六章、罪惡之寨第三十七章、葉公子也要無恥一把第四章、吃乾飯的督師第五十八章、姑爺,老丈人有請第二十五章、黑奴和軍火第五十章、一千破一萬第十七章、高陽孫承宗第四十九章、三個膽大包天的傢伙第十九章、很無賴的打法第五十四章、青山見我應如是第四十三章、攻入總督府第二十三章、一定要抓住機會第三十五章、要坑就往死裡坑第六十四章、衆將聚首第四十五章、再敢說跑,我劈了你第五十四章、葉思文攤牌第六十七章、勸說無效第十六章、化干戈爲玉帛第二十六章、我們是一路的第六十八章、開始收網了第十二章、老丈人的老丈人第九章、關門打狗第六十七章、漏網之魚第五十三章、不是偷營,是踏營第三十七章、南北噩耗第四十一章、官商密議第十九章、不良少年葉子明第三十四章、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十八章、葉公子砍價第五十八掌、葉昇的結局第四十二章、反間計第四十八章、老葉在吹牛第二十二章、浙江獨立第三十六章、大逮捕第二十九章、呂宋的逃難者第二十二章、海盜們的遊戲第十三章、釣魚島第五十六章、各方勢力第十二章、專治不服第十五章、攻佔江華島第五十五章、老葉很囂張第十六章、化干戈爲玉帛第六十八章、開始收網了第十七章、戮戰釣魚島第十六章、化干戈爲玉帛第四十九章、混天王衆叛親離第七十章、說實話的報紙第六十章、誘殺聶雲第十九章、陰謀詭計第二十五章、黑奴和軍火第十六章、想當皇帝的李倧第十二章、國之干城第六十章、侯爺,這不關你的事第三十七章、頻繁的刺殺活動第四十六章、愛麗絲公主第十六章、想當皇帝的李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