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俊傑匯京城

求訂閱!

*

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天下舉子聚會京城。這是大熱鬧,有不服的,有慕名的,有惺惺相惜的……

在這種大熱鬧期間,怎麼可能沒有文會?

不僅有文會,而且舉辦文會的規模還不小,頻率還很快,甚至有的文會還能夠邀請到一些翰林出席文會爲一衆舉子評判文章。一旦有這樣的文會出現,便會立刻成爲京城內舉辦的最大文會之一。

這是因爲凡是翰林,都是曾經在會試中名列前茅的才子,這樣的人學識自然淵博,他們的評判對每個人的文章都有着提升的價值。

翰林!

實際上就是一個清貴的工作,平時的工作很輕,粗俗地講就是一批閒着蛋痛的人,這些人也樂得參加這些文會,在文會中體現自己的存在價值。當有人提出請翰林們預測誰會是本屆會試的會元,還有一甲名次的時候,這些人也毫不顧忌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只不過大明文風鼎盛在南方,往屆這些會元都會出現在南方,那些翰林之間的爭執只會在發生在幾個南方舉子中間。

這種爭執往往帶有很明顯的傾向性,每個翰林都會比較傾向於自己家鄉的舉子,今年也是如此,不過是在衆南方候選舉子中多了一個北方人,那就是羅信羅不器。

雖然如今的羅信被士林視爲大儒,但是依舊有很多人不服,尤其是大明翰林。這些翰林都是學識過硬之人,而且自視甚高,他們不否認《孔孟合璧》經義深奧,《陽林百篇》篇篇精妙,《陽林詩詞集》更是妙筆生花。但是,這只是聞名,卻並沒有見人。

這個世上多的是見面不如聞名!

而且從大明的傳統來看,這爭奪狀元的人也從來沒有北方舉子什麼事情。究其根本來說,羅信的年齡還是太小了,成名的速度也太快了,雖然士林對羅信的三本書沒話說,但是心中對羅信卻不服,甚至有着懷疑,懷疑那三本書是不是他所寫,只是因爲之前《孔孟合璧》問世之後,羅信的一個陽林居士的名字讓天下士林沒有想到會是羅信而大加讚賞,到了知道是羅信的時候,卻也收不住口了。

所以,他們依舊傾向於是他們南方舉子獲得會元,甚至在心中渴望南方舉子獲得會元,狠狠地扇羅信的臉。

怎麼樣?

你一個大儒也考不過我們南方舉子吧?

今年爭奪一甲三人的候選人經過了翰林們的爭執,最後基本統一,總共有五個人具有競爭力。南方四人,北方一人。

南方四人分別是徐時行,王錫爵,餘有丁和戚元佐,而北方一人爲羅信。

徐時行即申時行,蘇州府長洲人,後世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喜劇,喚作《庵堂認母》說的就是徐時行。

蘇州南濠鉅富申貴升娶吏部尚書張國勳之女爲妻,婚後感情不和。一日申貴升去虎丘遊玩,偶遇法華庵尼姑志貞,二人一見鍾情,於是申就留住庵中不思歸家,最後不幸病死庵中。此時志貞已身懷六甲,最後產下一子,取名申時行。志貞因畏人言,在申時行襁褓中裹上血書及申貴升遺物玉蜻蜓扇墜,讓庵裡幹什活的婆婆深夜送子歸還申府。但婆婆在路上受驚,竟將孩子棄于山塘街桐橋頭。豆腐店店主朱小溪恰好路過,便將其抱回撫養。不久豆腐店毀於大火,因生活困苦,朱小溪無奈將孩子賣給蘇州離任知府徐上珍,徐無兒子因而視爲己出,即改名爲徐時行,後又按徐氏排行取名爲元宰。

徐時行生性聰慧,在徐上珍的精心培養下,才華橫溢,遠近聞名。十六年後,徐時行得中鄉試第一名,不久,徐時行將從東陽赴京殿試,此時徐上珍將其母智貞所書血書和玉蜻蜓扇墜交給徐時行,並告訴其身世。徐時行在血書中讀出親生母親爲法華庵尼姑志貞(一作智貞),遂在赴京途中轉道法華庵,憑玉蜻蜓扇墜與親生母親相認。

也就是說,按照歷史的進程,這徐時行就是本屆會試的會元,更是本屆殿試的狀元。

王錫爵,生於明嘉靖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字元馭,號荊石,明代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人。

王錫爵出生於名門望族,太原王氏。其先祖在元末“紅巾起義”中,爲躲避戰火,棄官逃到江南,後來其中的一支在明代弘治年間進入太倉。王錫爵之祖王涌善於經營成爲當時太倉鉅富。其父王夢祥早年中過秀才,入過南監爲監生,後因官司糾紛被迫棄儒經商操持家業,但立志把兩個兒子培養成材。王錫爵不負父祖之望,在嘉靖四十一年會試名列第一(會元),廷試名列第二(榜眼)。後來其子王衡在順天鄉試名列第一,在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高中進士及第第二名,被時人譽爲“父子榜眼”。王錫爵的後代不乏科場得意者,其家族延續到清代成爲名符其實的簪纓世家。

也就是說按照歷史進程,王錫爵就是本屆會試的第二名,殿試中的榜眼。

餘有丁,寧波東錢湖,餘有丁生平性闊,尤喜賓客,不設城府。按照歷史進程應該是本屆探花。

戚元佐,字希仲,號中嶽,南方嘉興人,長於詩文,又善書、畫。本屆二甲第一名。

要不說翰林沒有白給的,這四個南方人是被衆翰林挑選出來爭奪本屆會元有力的爭奪者,而且最終也是這四個人中的徐時行奪得了會元。只是如今多出了一個羅信羅不器,一個北方人。

最開始的時候,很多南方舉子前往徐時行,王錫爵,餘有丁和戚元佐處拜訪,這些拜訪者中有的是慕名的,有的請教的,有的是來挑戰的,有的純屬來看熱鬧的。無論是來做什麼的,這四個人都是不驕不躁,不卑不亢,漸漸地風頭日盛,被南方舉子視爲領頭人。

而北方舉子卻絡繹不絕地來拜訪羅信,不管北方舉子心中做何想,羅信已經成爲北方舉子的依仗,他們都渴盼着羅信能夠這次奪得狀元,爲北方爭一口氣,所以他們的目的很明確,並沒有像南方舉子向徐時行那般挑戰,而是前來激勵羅信,讓羅信務必奪得會元,特別是晉陽府那些舉子,更是激情澎湃,讓羅信心中哭笑不得。

*

求!求!

*

*

第1573章 勸諫第1420章 涌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徐階上本第二百三十五章 原由第六百六十四章 說服第五十二章 抓魚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借兵第八百三十二章 景王到第七百九十四章 約定第1417章 高拱上當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取得信任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渾水第三百零四章 當夜第三章 關刀第七百九十四章 約定第八百七十三章 李時珍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陸庭芳的智慧第1335章 教材第二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三百四十八章 多管火箭炮的威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割韭菜第五百八十三章 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去晉陽府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堅挺第1481章 登基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悠第七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三十四章 啊哈哈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轟鳴第八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警告第七十九章 藏拙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行動第六百八十九章 陸炳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學府生活第八百五十五章 裕王擺宴第1454章 認錯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徐階和高拱第四十九章 爲啥?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注一擲第1453章 視羣臣如仇寇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六十九章 入迷第九百七十六章 審陳洪第十章 露陷了?第1513章 不用搶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推動第九百章 他要幹什麼?第九百章 他要幹什麼?第五百五十二章 副樞密承旨(兩章和一章)第八百零八章 回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消息確定第1582章 胡宗憲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涼拌第六百四十八章 毛海峰第1284章 老君觀第149章 理念之爭第1300章 驚動胡宗憲第五百七十章 嘉靖的忌憚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相聚第一千零二章 出海第七十六章 金蘭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慌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凌雲志第1492章 一石四鳥第1344章 先禮第一百七十四章 買斷第四百九十三章 鬥第六百四十八章 毛海峰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器好手段第1459章 成品第1532章 禮部尚書第1550章 亂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結局第九百零四章 謠言第七十三章 夜談第九百六十章 醞釀第四百三十四章 臭號神器第1557章 羅信的反擊第1431章 熱鬧大了第三百九十七章陰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香香的小心思第一千一百章 嘉靖帝的猶豫第三百一十五章 兩個內閣第八百三十九章 越來越熱鬧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憤怒的嘉靖第四百八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九百二十五章 朝會第九百九十三章 興奮的裕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景王第1532章 禮部尚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中間派的躁動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不夠第二百六十五章 婉拒第一百七十四章 買斷第六百四十七章 兄弟相聚第三百八十五章大明做好準備了嗎?第七百九十六章 佈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鹹魚翻身
第1573章 勸諫第1420章 涌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徐階上本第二百三十五章 原由第六百六十四章 說服第五十二章 抓魚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借兵第八百三十二章 景王到第七百九十四章 約定第1417章 高拱上當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取得信任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渾水第三百零四章 當夜第三章 關刀第七百九十四章 約定第八百七十三章 李時珍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陸庭芳的智慧第1335章 教材第二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三百四十八章 多管火箭炮的威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割韭菜第五百八十三章 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去晉陽府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堅挺第1481章 登基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悠第七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三十四章 啊哈哈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轟鳴第八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警告第七十九章 藏拙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行動第六百八十九章 陸炳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學府生活第八百五十五章 裕王擺宴第1454章 認錯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徐階和高拱第四十九章 爲啥?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注一擲第1453章 視羣臣如仇寇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六十九章 入迷第九百七十六章 審陳洪第十章 露陷了?第1513章 不用搶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推動第九百章 他要幹什麼?第九百章 他要幹什麼?第五百五十二章 副樞密承旨(兩章和一章)第八百零八章 回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消息確定第1582章 胡宗憲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涼拌第六百四十八章 毛海峰第1284章 老君觀第149章 理念之爭第1300章 驚動胡宗憲第五百七十章 嘉靖的忌憚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相聚第一千零二章 出海第七十六章 金蘭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慌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凌雲志第1492章 一石四鳥第1344章 先禮第一百七十四章 買斷第四百九十三章 鬥第六百四十八章 毛海峰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器好手段第1459章 成品第1532章 禮部尚書第1550章 亂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結局第九百零四章 謠言第七十三章 夜談第九百六十章 醞釀第四百三十四章 臭號神器第1557章 羅信的反擊第1431章 熱鬧大了第三百九十七章陰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香香的小心思第一千一百章 嘉靖帝的猶豫第三百一十五章 兩個內閣第八百三十九章 越來越熱鬧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憤怒的嘉靖第四百八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九百二十五章 朝會第九百九十三章 興奮的裕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景王第1532章 禮部尚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中間派的躁動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不夠第二百六十五章 婉拒第一百七十四章 買斷第六百四十七章 兄弟相聚第三百八十五章大明做好準備了嗎?第七百九十六章 佈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鹹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