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滅亡日本,稱霸全球

秦軍先後從各地抽調約三百萬大軍去各地清剿日本武裝。雖然難度很大,但是還是需要去做,北美可不能給日本佔了去。

日本已經被空軍摧毀了工業區,海軍被殲滅,日本本土和北美的日軍被分離開來,秦軍在進攻北美的日本人,失敗是遲早的事情,那裡的人太少,空有龐大的領土和豐富的資源,日本本土則缺少資源,尤其是海軍被消滅,工業基地被炸燬,另外日本港口也被摧毀,各行各業的人都失去了生活來源

中國軍隊從登陸北海道之後,就一直沒有從日本本土其他地方登陸但是中國的空軍連青山草地都不放過,大肆的扔燃燒彈,還有秦國最新研究的一種武器,可以讓樹葉迅速的枯萎,也就是日本除了儲存的糧食,連樹葉都沒得吃。

中國是打算長期圍困,餓死日本人,要是直接進攻的話日本人研究的那麼多細菌武器必然會使用,日本人呢可是瘋子國家。

秦軍在用了一年才把日本人的殘餘武裝從北美清除,日本人藏進深山老林太難對付了。

而日本在遭到圍困一年後都沒有投降,秦國已經要求日本投降,廢除天皇了,日本拒不答應,而世界其他國家澤當沒有日本存在。

日本有三千多萬人餓死,或者被炸死,至於還有一千萬人爲什麼沒有死,說起來實在噁心,日本人的糧食消耗光了之後,開始吃死人肉,私人被從土裡扒了出來,後來餓死的人就被大家分了吃了,總之死了的兩千多萬都被吃掉了,或者……被製成人肉乾了。

日本全國沒有或者的老鼠之類的動物,蜈蚣之類的昆蟲也全部被吃掉了,水裡估計連螃蟹之類的都沒有了。

1947年8月中國軍隊從四國等南部島嶼登陸,而且秦國組織了在北美的日本人出來勸降,效果還是非常的大。

這些人餓了一年了,秦國的空軍天天在天上散傳單,上面畫着雞腿、豬腿等好吃的,而且是彩色的,他們開始還沒有感覺到什麼?但是餓的吃人吃後,就懷念這些東西了,儘管大多數人沒吃過這些東西。

中國軍隊登陸之後加上在北美投降的招募的大量的日本人勸降,接着就有大量餓的不行的日本人衝出來。

投降的人紛紛飽餐一頓,然後每天領口糧,這些人獲得好好的,吃得好,喝的好,立即有人組織去勸他們的親戚、朋友、老鄉下來投降。

中國軍隊奪取四國等南部島嶼比較的順利,軍隊基本上沒有出動,糖衣炮彈迅速的打垮了日本人,死硬的分子這個時候一部分自殺,他們覺得日本不會有未來了,更多的是殺死自己的家人,然後想中國軍隊發起豬突式不計死亡的衝鋒,明顯來送死的,當然最後他們也真的死了。

九州島四國島相繼被控制,本州剩餘的一千萬人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他們從精神上被摧殘。

中國軍隊慢慢的分割拉網式進攻,日本人被慢慢的消滅,中國軍隊知道日本有大量的細菌武器,所以不敢進攻過快。

一直到西曆1948年3月徹底佔據日本,最後日本人在秦國和中國的人口加起來剩下一千萬人,至於其他國家基本上可以忽略了。

這些日本人最後被集中在北海道這座島嶼上,其他地方中國移民過來,華夏文明在地球上的最後一個強有力的威脅也就此被解除

有人覺得基督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也是,至少對華夏文明在全球的統治還是構成威脅的,這點王九齡承認,要是秦國和中國犯重大的攻錯還有可能被歐洲國家翻盤,不過可能性很小。

以中國和秦國爲首的聯合國政府首先是確保各國不會研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諸如核彈,細菌武器,一旦發現,絕對是滅國,日本就是他們的下場。

而伊斯蘭一向是教派衝突大,不可能走向聯合,非洲國家就沒有強大的基礎,在一個非洲有一百個國家,非洲就那麼大,各個種族之間是不會聯合的。

其實歐洲國家還是有可能的,不過那樣也需要很長的時間,秦國和中國一直利用自己的人口優勢,去同化這些國家。

世界全球化是趨勢,他們最終會被同化,對於中國和秦國來說最重要的是儘快的消化目前控制的區域。

亞洲,美洲、大洋洲,龐大的領土需要消化,所以現在大量的生兒育女纔是重點,人口,需要大量的人口。

中國和秦國一直在努力,就像中國在秦國佔據美洲之後,本國人口不足的琴況下還是遷移了三千萬去美洲,這個時候民族利益高於一切。

而秦國自然免了貸給中國的十萬億元,之前一定要帶給他,就是擔心國共內戰,所以不直接給,但是現在不用擔心了,中國領土那麼大,就算分成了兩個國家,也是足夠的強大了,要是他們想分開,王九齡不反對,只要不用戰爭的形式,王九齡就沒有任何意見。

而秦國控制的地方被分成五個總理區,北美包括冰島一個、南美一個、大洋洲一個、東南亞一個、馬達加斯加島和秦控南非一個。

世界進入了華夏統治時代,西曆1968年王九齡六十歲,正式退休,這個時候秦國的五大總理區也發展的非常好,也非常穩定,所有的東西早就進入了高速發展的軌道。

王九齡退休後,開着螺旋槳飛機,帶着田丹和趙情周遊世界,不過主要還是在秦國和中國的範圍內,因爲太多的國家的命運因爲王九齡改變,想殺王九齡的人太多。

在王九齡65歲的某一天,王九齡在意開着飛機從美洲飛往大洋洲時經過太平洋的龍三角時,突然一整強烈的氣流襲來,幾分鐘之後才穩定,王九齡差點以爲今天要命喪於此了,不過還不知道那個時代的人到處在找他,都沒有找到。

而王九齡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後居然已經身處五百年後的地球,離奇的是王九齡和兩個老婆居然變回了二十多歲,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五百年後的地球又是個什麼樣子呢?

完本了,完本了,,完本了,,,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170章 援助阿比西尼亞第30章 行蹤敗露第405章 爭奪外蒙第99章 滇緬公路計劃第171章 大獨裁者(一)第451章 越過烏拉爾山脈第47章 收網(二)第273章 電視臺開播第447章 美國滅亡第264章 新德里揚漢旗(一)第378章 英國要講和第342章 朝戰第363章 猶太人想建國第433章 僵持戰第161章 出擊西藏(一)第105章 聶耳歸來第117章 整編師第146章 中正式步槍推廣第38章 諜影重重(三)第389章 波蘭亡國第413章 嚴寒到來第312章 申奧(二)第300章 王九齡的非洲戰略第52章 矢野小條的逃亡之旅(一)第199章 交趾叛亂(二)第306章 日本的反應第10章 人慾兩失的飯島(三)第361章 羅斯柴爾德的瘋狂行爲第73章 又買槍第104章 大練兵第340章 奪取平津(五)第393章 英、美的反應第393章 英、美的反應第347章 秦國的世界爭霸第180章 MG42通用機槍第290章 南海風雲(五)第454章 滅亡日本,稱霸全球第7章 高橋中隊覆滅第202章 交趾叛亂(五)第446章 登陸佛羅里達第171章 大獨裁者(一)第404章 收復故土第252章 戰鬥開始第440章 希特勒發現了第44章 諜戰風雲(三)第393章 英、美的反應第357章 油田開發第389章 波蘭亡國第369章 制海權第101章 狂毆洋鬼子第48章 收網(三)第47章 收網(二)第232章 閃擊暹羅(七)第438章 兵出南美洲第262章 巴基斯坦建國第121章 閃電戰、我閃第403章 兵出東北第417章 被遺棄的蘇俄第128章 智取成都(一)第245章 密支那攻防戰第88章 男人確實是用下半身思考問題第238章 帝國崛起(五)第442章 日軍攻進美國本土第433章 僵持戰第103章 聶耳到來第195章 誰是最後的勝利者第160章 金融改革(二)第321章 東北風雲第331章 奪取東二省第384章 偉大的科學家特斯拉第382章 亞特蘭蒂斯預言第401章 德國進攻蘇俄第157章 亮劍(一)第118章 戰爭準備第437章 秦軍遠征第98章 拜見雲南王第87章 要剿匪了第308章 梅津美治郎第151章 要建鐵路(二)第444章 白人聯合第167章 華北局勢(二)第308章 梅津美治郎第255章 進軍尼泊爾第182章 納粹閱兵(二)第231章 閃擊暹羅(六)第349章 日本的野心第196章 王者歸來第68章 跟土匪不能講人性第320章 共黨的選擇第103章 聶耳到來第135章 驅逐艦爭奪戰(一)第194章 談判第267章 新德里揚漢旗(四)第373章 最輕鬆的戰鬥 -(07)第443章 奪取中美洲第90章 抵達目的地第433章 僵持戰第47章 收網(二)第219章 天朝的文化入侵(一)第256章 橫掃恆河
第170章 援助阿比西尼亞第30章 行蹤敗露第405章 爭奪外蒙第99章 滇緬公路計劃第171章 大獨裁者(一)第451章 越過烏拉爾山脈第47章 收網(二)第273章 電視臺開播第447章 美國滅亡第264章 新德里揚漢旗(一)第378章 英國要講和第342章 朝戰第363章 猶太人想建國第433章 僵持戰第161章 出擊西藏(一)第105章 聶耳歸來第117章 整編師第146章 中正式步槍推廣第38章 諜影重重(三)第389章 波蘭亡國第413章 嚴寒到來第312章 申奧(二)第300章 王九齡的非洲戰略第52章 矢野小條的逃亡之旅(一)第199章 交趾叛亂(二)第306章 日本的反應第10章 人慾兩失的飯島(三)第361章 羅斯柴爾德的瘋狂行爲第73章 又買槍第104章 大練兵第340章 奪取平津(五)第393章 英、美的反應第393章 英、美的反應第347章 秦國的世界爭霸第180章 MG42通用機槍第290章 南海風雲(五)第454章 滅亡日本,稱霸全球第7章 高橋中隊覆滅第202章 交趾叛亂(五)第446章 登陸佛羅里達第171章 大獨裁者(一)第404章 收復故土第252章 戰鬥開始第440章 希特勒發現了第44章 諜戰風雲(三)第393章 英、美的反應第357章 油田開發第389章 波蘭亡國第369章 制海權第101章 狂毆洋鬼子第48章 收網(三)第47章 收網(二)第232章 閃擊暹羅(七)第438章 兵出南美洲第262章 巴基斯坦建國第121章 閃電戰、我閃第403章 兵出東北第417章 被遺棄的蘇俄第128章 智取成都(一)第245章 密支那攻防戰第88章 男人確實是用下半身思考問題第238章 帝國崛起(五)第442章 日軍攻進美國本土第433章 僵持戰第103章 聶耳到來第195章 誰是最後的勝利者第160章 金融改革(二)第321章 東北風雲第331章 奪取東二省第384章 偉大的科學家特斯拉第382章 亞特蘭蒂斯預言第401章 德國進攻蘇俄第157章 亮劍(一)第118章 戰爭準備第437章 秦軍遠征第98章 拜見雲南王第87章 要剿匪了第308章 梅津美治郎第151章 要建鐵路(二)第444章 白人聯合第167章 華北局勢(二)第308章 梅津美治郎第255章 進軍尼泊爾第182章 納粹閱兵(二)第231章 閃擊暹羅(六)第349章 日本的野心第196章 王者歸來第68章 跟土匪不能講人性第320章 共黨的選擇第103章 聶耳到來第135章 驅逐艦爭奪戰(一)第194章 談判第267章 新德里揚漢旗(四)第373章 最輕鬆的戰鬥 -(07)第443章 奪取中美洲第90章 抵達目的地第433章 僵持戰第47章 收網(二)第219章 天朝的文化入侵(一)第256章 橫掃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