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到晉省的現狀,王珂心裡憋着一口天大的氣,直衝雲霄。回到龍城后王珂便一個人關在辦公室苦思冥想,思考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幾天後王珂便召集衆人開會,隨後在會議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末世喪屍橫行,現在晉省全部收復,百廢待興,需要制定一個經濟復甦的政策,經濟的重心是商業,商業的發展需要貨幣,而現在環境因素和自身能力不足以發行紙幣,因爲紙幣能買東西是背後有國家機器在撐腰,在背書。
所以需要另一種方式,那就是發行糧票。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華夏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華夏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爲一種實際應用的有價證券,在華夏使用達40多年,隨着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爲收藏者的新寵。
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北方的惡熊國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漂亮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
“票證經濟”曾影響了我國幾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憑票吃糧喝湯的年代,也是靠糧票、布票等票、證過日子的計劃經濟時代。
與票證時代相配合的,還有嚴格的戶籍管理以及城鄉二元分割的制度。農村人不可能像今天一樣自由進城打工,因爲每月定量供給的糧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沒有城裡人的身份,就拿不到這些票證,因此農民離開了土地,根本就無法生存。
不僅城鄉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遷移,同樣由於糧食關係的束縛而相當麻煩。當時的糧票分爲全國通用和地方流動兩種。只有全國糧票才能在華夏大地都有效。出差的人必須持單位介紹信去糧店換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
而現在社會秩序崩壞,生產體系停止,物資短缺,紙幣變成廢紙,又不可能用黃金和白銀來進行日常交易,這種條件下糧票應運而生非常合理,可以取代以物易物的原始落後的交易方式!
更爲重要的是利用糧票王珂可以有效的控制經濟命脈,在自己的統治區域發行認可自己的糧票,其他的一切都是非法的!
以前自己有個疑惑,誰纔是世界上最有錢的?然後就上網查了一下,像那個福榜上富豪排名多少,當時一看好羨慕!後來在社會上經歷多了,慢慢的自己動腦筋琢磨,後來才悟出來一個道理,發行紙幣的人或者機構纔是最有錢的主!
古代有一個人,叫鄧通,蜀郡南安人,漢文帝男寵,憑藉與漢文帝的親密關係,依靠鑄錢業,廣開銅礦,制“鄧通錢”,富甲天下。
可以想象個人或者機構發行的紙幣可以流通國內,擁有購買力,要多錢有多錢,那是多麼的富裕啊!如果這個人或者機構不考慮通貨膨脹和社會穩定等因素造成的嚴重後果,那麼它想發行多少紙幣就發行多少紙幣,是真正的隱形富豪啊!
王珂提出了糧票的構想,衆人一臉懵逼,畢竟大家都是大老粗,打架鬥毆最拿手,搞經濟金融實在是強人所難。也只有孫怡貞若有所思而後點頭贊同,衆人見首領夫人認同,連忙紛紛符合。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是該招攬一些專業的金融人才來處理這些事情,幸好龍城的財經大學衆多,不缺人。”
王珂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講下去。
這次提到了房地產,這是末世前人人關心的大事情,可望而不可即,望而生畏!
房地產不是今天才有的,有了私有制就有房地產買賣。當然,今天的房地產業算是登峰造極了,土地還是國有的,價格卻炒得高高的,還不能投資。今人比古人玩得洋。宋朝時候,房地產交易就活躍了。不僅能拿錢買,還能拿東西換。
古代重農抑商,房地產不算“朝廷支柱產業”,在民國之前,一直都沒有商業化的房地產公司。但類似現在房地產商的商人在唐代是有的,宋人編的《太平廣記》裡就記載了唐德宗時期一個叫竇乂的房地產大亨。這竇乂是個商業神童,以他的社會關係,走仕途並非難事,但他的偶像是子貢——一個靠經商而“富可敵國”、能與諸侯“分庭抗禮”的富豪。
只是像竇乂這樣的房地產商並不多,因爲搞房地產開發需要大資金,古代雖有錢莊,但並不像現在得銀行能貸款,沒有一定的現金流,很難搞大規模開發。再說了,“住宅用地”也不是那麼容易獲批的。
有買有賣。說了這賣房的,再來說說買房的,那心酸跟現在的房奴有得一拼。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官史,記載的平頭百姓的事少得可憐,皇家、官僚的事比比皆是,要蒐羅古代買房的一點事,還是官員買房那點兒事。不過,按慣例,官員爲皇帝打工,當然是“包食宿”的。“食”就是免費公款吃喝,“宿”就是提供住房,古代叫官舍或廨舍,或免費居住,或廉價租住。這些官舍大多可以“拎包入住”,傢俱雜物都由朝廷配好。因此,官舍再好,也是公家的,鐵打的房子流水的官,一旦退下來,就得搬出去。如此,哪個官員不希望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呢,只是買房哪兒是那麼容易的事。
所以在中國古代,許多人都和現在一樣,有的人通過大肆購房置地開始暴富。也有許多人因爲買不起房而當了一輩子“房奴”。這與當前社會的現狀極其相似,可謂是巧合中帶有一定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