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

臘月三十,四川,成都。

張獻忠起的很早,這是他多年以來養成的習慣,征伐十多年的時間,差一點就將春節這個最大的節日遺忘了,以往是不可能舒心過節的,麾下大軍遭遇到朝廷大軍的圍剿,時時刻刻都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時時刻刻都需要小心應對,根本不可能穩定下來。

今年的春節不一樣了,至少張獻忠不用擔心有大軍突然前來圍剿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張獻忠就此放鬆了,開始貪圖享樂了,相反,春節期間,他對於剿滅地方反抗勢力和軍隊防禦的事宜,抓的很緊,頗有些居安思危的味道。

前車之鑑張獻忠記得很清楚,義軍首領李自成,當初擁有最爲強悍的大順軍,兵力總數超過百萬人,比起他張獻忠,要強太多了,可惜李自成佔領了開封府城之後,就開始表現的鬆懈,開始了享樂,後來進攻北直隸,更是要彰顯自身的威嚴,清除軍隊之中的異己,導致下面的軍官離心離德,攻陷京城之後,李自成沒有能夠審時度勢,沒有察覺已經到來的危險,放鬆了警惕,不識時務的發起對駐守山海關登萊新軍的進攻,結果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被登萊新軍徹底的打敗,自己也陣亡了。

大順國曇花一現,存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就徹底泯滅了。

由此張獻忠知曉了登萊新軍的厲害,也特別關注登萊新軍的一舉一動,應該說大西王朝是無法與大吳王朝抗衡的,實力上面有差距,不過張獻忠有準備,大西國佔據的四川,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果徹底穩定了四川與湖廣兩地的局勢,得到了地方百姓的支持,不管登萊新軍多麼的強悍,想要攻陷重慶和成都等地,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所以張獻忠輕易不會去招惹登萊新軍,不會去招惹大吳王朝。

不過張獻忠自身的缺陷,還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性格過於的殘暴,對於那些反抗的勢力,從未想過招撫,一律都是以大軍來鎮壓,由此導致四川與湖廣的局勢不穩定,時不時有前朝的餘孽鬧事,甚至地方上的官府都遭遇到衝擊。

張獻忠麾下的文人也不多,特別是治理地方的文人,數量少得可憐,對於如何很好的恢復地方的穩定、發展農業生產方面,張獻忠幾乎聽不到多少的建議,他用的大臣,要麼就是前朝歸順的官吏,不會那麼貼心,要麼就是他相信的人,雖然可以信任,但能力明顯不足,而且創建了大西王朝之後,朝廷治理地方的官吏依舊以大西軍爲主,譬如說孫可望與李定國等人,都是地方上絕對的掌權之人。

這個春節,李定國依舊留在襄陽,沒有回到成都府城,孫可望也是前幾天纔回到成都。

桌案上面擺着幾份奏摺,張獻忠對於這些奏摺很是惱火,他的文化水平本就不是很高,如果麾下的大臣寫的奏摺過於的複雜,就有些看不懂了,很多時候,上朝的時候,張獻忠就因爲奏摺的事情,痛斥某些大臣,甚至是直接羞辱個別的大臣。

已經是大西王朝的皇帝了,如果在朝會的時候,看不懂文武大臣寫的奏摺,那是掉面子的事情,張獻忠不可能容忍。

孫可望進入廂房的時候,張獻忠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可望,團年飯馬上就備好了,一會你陪着朕吃團年飯,我們父子好好的聊聊,這麼多年過去,一直都是奔波忙碌,這樣的時間太少了。。。”

孫可望的臉上閃現一絲的笑容,馬上對着張獻忠抱拳開口了。

“父皇,兒臣一定陪着您好好的說說話,這麼多年過去了,父皇終於開創了天下,也是要好好的養息身體了,外面那些征伐的事情,兒臣一定會竭盡全力的。。。”

張獻忠對着孫可望揮揮手,跟着開口了。

“可望,四川各地的局勢都不是很穩定,可不是享樂的時候,而且周邊的局勢變化也很快,朕看還是要多派遣斥候,瞭解周邊局勢的變化,早些想到應對的辦法,要不然變故突然來臨的時候,朝廷就要陷入被動之中去了。”

孫可望擡起頭,還準備開口的時候,張獻忠揮了揮手。

“可望,彆着急說話,朕這裡有幾份奏摺,其中有一份奏摺,說到了廣東和廣西兩地的事情,這件事情你也知道,定國一直都有些不服氣,想着率領大軍進入廣東行省作戰,比較廣東和廣西兩地是朝廷控制的。”

“大明的鳳陽總兵高傑,現在應該是隆武朝廷的右都督、太子少保高傑,攻陷了整個的廣東行省,前些日子佔領了廣州府,廣東行省緊靠着湖廣,如果開年之後,高傑率軍進攻湖廣,朝廷不可能置之不理,當然,高傑如果進攻廣西行省,暫時還沒有什麼威脅。。。”

孫可望對着張獻忠抱拳開口了。

“父皇不用着急,兒臣以爲,高傑肯定會領軍進攻廣西行省,不可能揮師湖廣。。。”

張獻忠眯了眯眼睛。

“哦,可望你這麼肯定,說說理由吧。”

孫可望咳嗽了一聲,從容不迫的開口了。

“父皇,根據斥候的偵查,高傑麾下的軍士,不足十萬人,進入廣東行省作戰,幾乎就沒有遭遇到多少的抵抗,廣東各地貧瘠,高傑難以募集到糧草,就算是想着擴充軍隊,也難以支撐,所以,兒臣斷定,高傑麾下的軍士,依舊不足十萬人。”

“憑着十萬人的大軍,高傑想要進攻湖廣,有來無回,兒臣倒是希望高傑能夠進攻湖廣,那樣兒臣一定率領大軍,徹底剿滅高傑麾下的大軍,生擒和斬殺高傑。。。”

張獻忠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望,不能夠太大意了,如果高傑進攻湖廣,大明浙江總兵劉澤清、山西總兵劉良佐,甚至是福建總兵鄭芝龍,率領大軍也發起對湖廣的進攻,朝廷還是不好應對啊。”

孫可望臉上,依舊是篤定的神情。

“父皇,兒臣以爲,劉澤清和劉良佐根本不可能發起進攻,當初的大明朝廷,採用了太多的辦法,想要剿滅我大西軍,都沒有能夠成功,崇禎皇帝都調不動南方的軍隊,就不要說隆武朝廷了,如果劉澤清和劉良佐想要發起進攻,當初高傑進軍廣東的時候,他們就要行動了,這麼長時間過去,高傑都佔領了整個的廣東行省,劉澤清和劉良佐還是沒有任何的動靜,這已經說明一切,劉澤清和劉良佐就是想着保全實力。”

“福建的鄭芝龍,就更不用說了,福建距離湖廣距離遙遠,鄭芝龍不可能長途奔襲。。。”

孫可望的分析,讓張獻忠臉上的笑容更多了。

“可望,你這樣說,朕就放心了,朕準備給定國下旨,讓他特別注意湖廣周遭的情形,不要想着進軍廣東和廣西行省,這兩處地方太窮了,朝廷就算是控制了這兩處地方,也難以維持,還是要牢牢的守住湖廣,不要給隆武朝廷可乘之機。”

孫可望用力的點頭。

“皇上,兒臣所做的分析,其實都是父皇教誨,要不是父皇平日裡時常提醒,兒臣想不到那麼多。。。”

孫可望的話越說越好,張獻忠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其實孫可望的內心,一直都是戰戰兢兢的,義父張獻忠已經成爲大西王朝的皇帝,既然是皇帝了,那就需要有皇太子,一度時間,孫可望認爲自己是很有希望的,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自信心逐漸的動搖,張獻忠的身體非常好,後宮的嬪妃很多,生下兒子是很有可能的,可惜的是,張獻忠對於後宮的嬪妃一點都不客氣,動輒打罵,甚至斬殺也是可能的,這方面孫可望不敢多嘴,害怕自身遭受到牽連。

大西王朝究竟能夠維持多長的時間,孫可望內心沒有底,隆武朝廷他沒有看在眼裡,大西王朝的實力是強於隆武朝廷的,但是北邊的大吳王朝,如同一個巨無霸,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大西王朝都無法與大吳王朝抗衡。

所以在鎮壓四川各地叛亂的時候,孫可望竭盡全力,他和張獻忠的想法是一樣的,必須要儘早的穩定四川各地的局勢,得到四川百姓的支持,那樣朝廷就能夠有依靠了,就算是大吳朝廷決定發起對湖廣和四川等地的進攻,大西軍也能夠拼死的抵抗。

不過實際的情況,並不是很好,現如今盤踞四川的最大對手,就是原四川總兵秦良玉,孫可望已經下定了決心,開年之後,他將要率領大軍進軍石柱,徹底剿滅秦良玉及其麾下的白桿兵,根據斥候偵查到的情報,白桿兵遭遇到重創,壓根還沒有恢復。

。。。

“可望,好了,不說了,今日是大年三十,你去準備一下,和朕一同去吃團年飯,可惜啊,定國沒有在成都,要不然朕與你們一同吃飯飲酒,就算是團聚了。。。”

張獻忠的聲音有些低沉,孫可望也沒有說話,這個時候,他們想到了劉文秀,想到了艾能奇,劉文秀被登萊新軍生擒,生死未卜,艾能奇則是死於登萊新軍之手,永遠回不來了。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三十章 嚴師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四百二十九章 壞了大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八章 準族長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三十章 嚴師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四百二十九章 壞了大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八章 準族長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