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

紫禁城,偏殿。

內閣首輔溫體仁幾乎都是低着頭,偶爾會擡頭看看正在閱讀奏摺的皇上。

溫體仁的日子不好過,近些年來,皇上越來越信任太監,好多的太監都開始掌握軍隊甚至是直接控制軍隊,京營之中的三千營、五軍營、神樞營和神機營,全部由太監直接掌控,京城之中的巡捕房,同樣由太監掌控,這樣的情形,對於朝中文官來說,是很不利的,誰都清楚當年的魏忠賢,在掌控權力之後,對朝中的文武大臣大肆打壓的情形。

作爲內閣首輔,溫體仁務必要提醒皇上,要不然諸多的文武大臣會將怒氣直接對準他這個內閣首輔。

可這樣的話語和提醒,又豈是能夠隨便說出來的。

也有朝中大臣提出了彈劾奏摺,影射逐漸掌控權力的太監,皇上看見這些奏摺之後,幾乎都是勃然大怒,壓根就沒有理睬,如果不是溫體仁從中斡旋,那些上奏彈劾奏摺的大臣,肯定會遭遇到皇上的責罰。

偏偏這個時候,後金派遣了十萬大軍,大舉進攻遼東。

溫體仁早就感受到了,吳宗睿出任薊遼督師之後,皇上並未完全放心,還是很關心遼東的情形,特別是遼東巡撫方一藻的奏摺,皇上更是特別的注意。

有些事情,溫體仁不能夠分析,也不可能去分析。

正當溫體仁準備告退的時候,皇上的聲音傳來了。

“溫愛卿,後金十萬大軍圍困錦州城池,你說說該如何應對啊。”

溫體仁稍稍楞了一下,不自覺的看了看身邊的兵部尚書楊嗣昌。

自打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之後,有關軍事上面的事宜,皇上幾乎都是和楊嗣昌直接交流,很少提及內閣了,溫體仁也不會多問,軍事上面本就沒有什麼好事情,不關心也罷。

成爲內閣首輔已經有數年的時間,溫體仁早就清楚什麼事情該管,什麼事情不該管。

“這個,皇上,臣以爲,遼東的諸多事宜,可諮詢薊遼督師吳宗睿大人,看看吳大人是什麼建議,臣以爲,吳大人將駐守寧遠城池的一萬多軍士,悉數調到錦州城內,這是明智之舉,頗有先見之明,現如今錦州城內有四萬多軍士,足以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轉而詢問楊嗣昌。

“楊愛卿,你有何建議。”

楊嗣昌咳嗽了兩聲,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遼東的安危,關乎到京師的安危,數年來,朝廷在遼東耗費了無數的錢糧,派遣了無數的軍士,就是爲了維護京師的安全,後金派遣十萬大軍進擊遼東,其意圖是明顯的,就是想着破壞我關寧錦防線,一旦錦州和寧遠城池有失,則關外將無法固守,關寧錦防線也將不復存在。”

“薊遼督師吳宗睿大人主政遼東的時間不長,不一定完全瞭解遼東之局勢,如此情況之下,朝廷還是要更多的關注遼東的局勢。”

“臣建議,可派遣監軍前往遼東,統領抵禦後金韃子的事宜。。。”

楊嗣昌的話語,讓溫體仁無比震驚,一直以來,遼東的事宜都是文官統領的,很少派遣中官,而且朝中的中官也不願意到遼東去,再說了,主政遼東的是吳宗睿,皇上已經賜予吳宗睿尚方寶劍,可以決定遼東的一切事宜,如果這個時候派遣太監到遼東去,決定所有抗擊後金韃子的事宜,這豈不是將吳宗睿晾在了一邊。

更加關鍵的是,大明驍勇的登萊新軍,目前的情況之下,只會聽從吳宗睿的號令,恐怕太監是無法指揮的。

十萬後金韃子進擊遼東,如此關鍵的時刻,楊嗣昌爲什麼會提出這等自毀基石的建議。

也就是一瞬間,溫體仁明白了,這不是楊嗣昌的建議,而是皇上的想法,通過兵部尚書楊嗣昌說出來,皇上接着批准,順理成章。

如果真的派遣中官到遼東去做監軍,決定遼東的一切事宜,溫體仁可以斷定,遼東一定大亂,不用後金韃子全力進攻,明軍內部就要亂成一鍋粥。

猶豫了好一會,溫體仁終於擡頭,這一次他是下定決心了。

“皇上,臣以爲楊大人的建議不妥。。。”

朱由檢的臉上,迅速佈滿了陰雲,看着溫體仁,不緊不慢開口。

“溫愛卿,爲何說楊愛卿的建議不妥啊。。。”

溫體仁對着皇上抱拳之後,眼神變得堅定。

“皇上敕封吳宗睿大人爲薊遼督師,且賜予了尚方寶劍,可以便宜行事,決定遼東的一切事宜,現如今十萬後金韃子進擊遼東,吳大人已經在傾盡全力抵禦後金韃子,吳大人調遣駐守寧遠城池的一萬多將士進入錦州城池,固守錦州城,這個決定臣以爲很不錯了,有效的護衛了錦州城池。”

“後金韃子正在圍攻錦州城池,臣相信,吳大人一定會有所安排的,若是突然的調整遼東的部署,臣以爲,對於抗擊後金韃子是不利的。”

“由此,臣以爲楊大人的建議不妥。”

溫體仁回答的很乾脆,絲毫不拖泥帶水。

一邊的楊嗣昌低下頭,怕是沒有思索好反駁的話語。

溫體仁說完,朱由檢也有些發愣,看了看溫體仁和楊嗣昌,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沉默的時間不長,朱由檢站起身來。

“朕知道了,此事下次再議,你們退下吧。”

。。。

走出偏殿,溫體仁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爲什麼會幫着吳宗睿說話,按說兩人之間的交情還沒有到這一步。

遼東的局勢,一直都是朝中禁忌的話語,誰也不願意提及,崇禎元年以來,朝廷在遼東節節敗退,現如今僅僅控制了關外的錦州和寧遠等城池,其餘地方完全丟失,基本被後金韃子佔據或者是控制,如果不是依靠山海關,大明的京城早就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

這一次,朝廷派遣吳宗睿前往遼東,其實是想着徹底扭轉朝廷在遼東之被動局面的。

溫體仁也是這個想法,而且他覺得,吳宗睿到了遼東,一定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來。

萬萬想不到的是,吳宗睿壓根沒有來得及施展,皇上就改變主意了。

在關乎朝廷安危的事情上面,身爲內閣首輔的溫體仁,還是不能縮頭,否則形成了災難性的後果,他這個內閣首輔難辭其咎。

回到官署,溫體仁看着桌上的奏摺,沒有了翻閱的心情。

朝中的事情太多了,不僅僅十萬後金韃子進擊遼東,還有陝西一帶的流寇,也是躍躍欲試,也不知道是怎麼了,登萊新軍調遣到遼東之後,流寇的力量彷彿一夜之間壯大起來,五省總督洪承疇好幾次寫來奏摺叫苦了,要求朝廷保證他的糧草和軍餉,否則無法徹底的剿滅流寇,要知道當初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剿滅流寇的時候,壓根沒有提過這方面的問題。

吳宗睿年紀輕輕,就被敕封爲從一品的太子少保,朝中肯定是有人嫉妒的,而且吳宗睿壓根不摻和到黨爭之中,在朝中沒有什麼支持,也註定會成爲某些人關注和彈劾的對象。

溫體仁看不慣這一切,他覺得朝中有些風氣很不好,在外面拼命做事情的人,總是被關注被彈劾,相反那些無所事事的人,倒是什麼事情都沒有。

當然,出現這樣的局面,作爲內閣首輔的溫體仁,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麼多年,爲了穩固自身的地位,溫體仁也做了很多拿不上臺面的事情,但有一點,牽涉到朝廷穩固的大事情方面,溫體仁還是堅持原則的,譬如說這一次牽涉到遼東的事宜,溫體仁就仗義執言。

。。。

王承恩進入了偏殿。

朱由檢指着桌上的一疊奏摺,對着王承恩開口了。

“承恩,這都是彈劾溫愛卿的奏摺,朕都看過了,朕是真的不敢相信,溫愛卿居然也在朝中結黨了,這些年以來,朕很信任溫愛卿,言聽計從,想不到溫愛卿揹着朕結黨營私。。。”

王承恩對着朱由檢鞠躬行禮之後,跟着開口了。

“皇上,溫大人身爲內閣首輔,辜負了皇上的信任,臣以爲皇上應當懲戒,也讓朝中其他的大人看看,無論是誰,只要牽涉結黨營私的事宜,都是要被嚴懲的。。。”

朱由檢點點頭,沒有馬上開口。

朱由檢的確很信任溫體仁,溫體仁進入內閣已經有八年時間,做了六年的內閣首輔,做了不少的事情,幾乎所有的決定都得到了朱由檢的支持,按照道理來說,朱由檢應該是繼續信任溫體仁的。

這麼多年過去,朝中的文武大臣陷入到黨爭之中,爭權奪利,不在乎朝廷的利益,在乎個人和集團的利益,讓朱由檢心寒,對朝中的文武大臣逐漸不是很信任,開始重用身邊的太監,這個轉變現在已經非常明顯。

讓朱由檢惱火的是,身爲內閣首輔的溫體仁,不僅不予支持,還時不時的表示反對。

朱由檢當然不高興,也要多疑,當看到溫體仁也摻和到黨爭事宜之中的時候,朱由檢的看法就完全改變了。

儘管朝廷面臨兩面夾擊,北面是十萬後金韃子進擊遼東,南面是流寇作亂,需要穩定,可朱由檢最爲看重的,還是權力的掌控,所以說,他準備要動手了。

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八百三十一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報(3)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四章 圍屋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九百二十八章 定鼎之戰(12)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
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八百三十一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報(3)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四章 圍屋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九百二十八章 定鼎之戰(12)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