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

四川,成都。

張獻忠一大早就起身了,孫可望與李定國都回到了成都,四川與湖廣一些地方不是特別的安寧,這令張獻忠有些頭疼,他最爲信任的就是孫可望與李定國兩人,能夠單獨領兵出擊作戰的也就是這兩個義子。

“兒臣拜見父皇。。。”

看着跪在面前的孫可望與李定國,張獻忠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快快起身,你們率領大軍外出征伐,好不容易纔回到成都,一直都很辛苦,朕本來想着讓你們好好歇息一番,不過有一些事情,朕需要和你們商議。。。”

孫可望與李定國起來之後,相互看了看,臉上都閃現一絲詫異的神情,他們知道義父的脾氣頗爲暴躁,說話也是直來直去,想不到登基稱帝之後的義父,脾氣柔和一些了。

張獻忠心裡有事,沒有關注孫可望與李定國的表情。

“可望,定國,四川和成都的局勢都不是太穩定,好在你們領兵征伐,讓兩地大部分的地方都穩定下來,前兩天朕得到了情報,左良玉跑到福建去了,劉良佐跑到了浙江,還有那個劉澤清,留在了浙江,高傑的情況,朕還不是很清楚。。。”

說到左良玉,李定國有些來氣。

“父皇,兒臣率領大軍前往襄陽征伐,沒有想到左良玉早早的就逃走了,兒臣想着就不舒服,更可氣的是,這個左良玉撤離襄陽府城的時候,將城內的錢糧洗劫一空,什麼都沒有留下,兒臣進入襄陽府城,迫不得已拿出來部分的糧食,才穩住襄陽。。。”

張獻忠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李定國畢竟年輕,沒有細想張獻忠爲什麼會專門說及左良玉等人,他腦子裡面想到的還是襄陽府城的那些事情。

孫可望就老練很多,他已經察覺到張獻忠話語裡面的意思,也察覺到了張獻忠的態度。

艾能奇陣亡,劉文秀被登萊新軍抓獲之後,張獻忠的態度就有所改變,對孫可望與李定國和藹了一些,只不過張獻忠以前的脾氣很暴躁,這種態度上面的轉變不是很快,加之那個時候,張獻忠還在爲大西軍作戰的事情操心,有些時候因爲作戰的事宜,說話也很嚴厲。

登基稱帝之後,張獻忠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目的,脾氣自然是有所變化了。

“父皇,孩兒覺得,左良玉麾下雖然號稱有十五萬大軍,不過戰鬥力不強,三弟前去討伐的時候,左良玉不敢迎戰,逃離襄陽,就說明了一切。。。”

孫可望還沒有說完,張獻忠的臉上,就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可望,分析的不錯,繼續說。”

孫可望點點頭,對着張獻忠抱拳,再次開口了。

“高傑麾下號稱無萬大軍,劉良佐號稱六萬大軍,劉澤清號稱八萬大軍,兒臣以爲,他們的戰鬥力也不可能很強悍,加之他們都前往浙江和福建去了,距離四川和湖廣的距離有些遠,暫時威脅不到這裡。”

張獻忠頻頻點頭,臉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可望,朕問你,如果左良玉等人準備進攻廣東和廣西等地,大西軍該要怎麼應對。”

到了這個時候,李定國也明白過來了,只不過這個時候,他不好開口說話了。

孫可望略微的思索了一下。

“父皇,兒臣覺得,暫時不予理財。”

張獻忠皺了皺眉頭,好像對孫可望的回答不是很滿意。

李定國注意到了張獻忠的表情,跟着開口了。

“父皇,兒臣覺得,還是要加強廣東和廣西兩地的防禦,同時大西軍朝着雲南擴充力量,想辦法佔領整個的雲南。。。”

孫可望看了看李定國,毫不客氣的開口了。

“三弟,你的這個建議不妥,我大西軍的北面是登萊新軍,東面是左良玉、劉澤清、劉良佐以及高傑等人,登萊新軍的強悍是不用多說的,左良玉等人如果聯合起來,力量也不弱,當下我們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穩住四川和湖廣等地,積聚力量,然後觀察天下的局勢,如果局勢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我大西軍再行出擊也不遲。。。”

孫可望說完之後,李定國也沒有客氣。

“大哥,您的建議我也不贊同,北面的登萊新軍,我大西軍暫時不去招惹,我以爲,登萊新軍打敗了大順軍,斬殺了李自成,自身的損耗也是巨大的,需要一定的時間休整,而且我們得到了情報,北方赤地千里,到處都是困頓的局面,登萊新軍要穩定北方的局面,也不可能往南方進攻。”

“所以,我們就要藉着這個時機,徹底的剿滅左良玉、劉良佐、劉澤清以及高傑他們,我覺得短時間之內,他們不可能聯合起來,如果我們沒有任何的行動,等到他們真正聯合起來之後,才真正的有麻煩。”

孫可望鼻子裡面哼了一聲。

“三弟,這麼多年了,你什麼時候見過大明的那些總兵能夠真正聯合起來作戰,我大西軍與他們交鋒無數,他們相互之間不拆臺就算是不錯了,怎麼可能聯合起來。”

“我可以斷定,左良玉、劉澤清、劉良佐和高傑他們真的到一起了,馬上就會開始互掐,他們真的聯合起來,兵力有三十多萬,誰能給統領這三十多萬人啊。”

“還有,左良玉本來是湖廣總兵,劉良佐本來是江西總兵,高傑本來是鳳陽總兵,他們不留在自己的地盤,全部都跑到浙江去了,浙江總兵劉澤清怎麼想,眼看着自家的地盤被這些人佔去了,心裡會舒服嗎。。。”

孫可望與李定國兩人爭執的時候,張獻忠一直都沒有開口,眼看着兩人說的差不多了,他才緩緩開口。

“可望,定國,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還有兩股力量,你們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唐王朱聿鍵,以及福建總兵鄭芝龍,朱聿鍵在福州稱帝了,打着光復大明的旗號,左良玉、劉澤清、劉良佐、高傑和鄭芝龍,他們都是大明的總兵,如果朱聿鍵能夠將這些兵力糅合到一起,那就很有可能成爲大西軍強悍的對手啊。”

李定國用力的點頭,孫可望微微的搖頭。

“可望,你有什麼看法,儘管說就是了。”

孫可望看了看身邊的李定國,語氣堅定的開口了。

“父皇,兒臣在大昌一帶聽到了傳聞,這個唐王朱聿鍵,得到了鄭芝龍和鄭鴻逵的支持,才登基稱帝的,根本也做不了什麼主。”

“當初的大明朝廷,都無法調遣南方的這些總兵,朱聿鍵怎麼可能調的動,大明王朝已經滅亡了,這些總兵一定是各自爲政,朱聿鍵沒有錢財沒有糧食,不可能給這些人什麼好處,人家憑什麼賣命啊,要是麾下的軍士拼光了,那就什麼都不是了。”

孫可望說完,李定國本來想着開口,卻不知道說些什麼,他還真的沒有辦法反駁。

張獻忠頻頻點頭。

“可望,你說得不錯,朕還真的沒有想到這一層,大明的這些總兵要是真的賣力的拼殺,李自成和朕也不可能堅持那麼長的時間,左良玉等人到浙江去了,兵力增加了,表面上看力量增強了,其實不然,他們很難聯合起來,能夠穩住就很不錯了,甚至可能內訌,到了那個時候,大西軍的機會就來了。”

“至於說唐王朱聿鍵,外界傳聞有一定的能力,可惜沒有錢也沒有糧食,誰會給他賣命。”

“福建總兵鄭芝龍,以前是海盜,這做海盜的人,還不是爲了錢財,要是沒有錢財,他纔不會領兵去作戰呢。”

“好了,朕想明白了,暫時按兵不動,可望,穩定四川各地局面的事宜,朕就交給你了,定國,你暫且歇息一段時間,陪着朕熟悉這朝廷裡面的事情。。。”

孫可望臉上閃現一絲笑容,連忙對着張獻忠抱拳開口了。

“兒臣遵旨。。。”

李定國也抱拳開口了。

“兒臣遵旨,父皇,只是這朝廷裡面的事情,兒臣不是太熟悉。。。”

張獻忠揮揮手。

“定國,不熟悉多學學就是了,你先退下,朕還有事情和可望說。”

李定國退出去之後,張獻忠的臉色變得嚴肅。

“可望,你處理事情比定國老練,這是不用多說的,不過定國畢竟是你的弟弟,你平日裡要多教教他,你們兄弟一心,朕才能夠放心。”

“四川和湖廣兩地,是大西軍的大行營,不能夠出現閃失,朕讓你穩定四川的局面,也是趁機讓你多多熟悉四川各地,等到四川完全穩定下來之後,朕就要派遣定國前往廣東和廣西等地了。”

“你的建議朕仔細想過,的確是不錯的,分析也很有道理,朕決意不理睬浙江和福建等地,不過你要時刻關注浙江與福建的局勢,一旦察覺到左良玉等人又異動,就要思考大西軍接下來該要如何的應對。”

“朕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也不想將局勢攪得太亂。”

“朕還是有些擔心登萊新軍。。。”

走出大殿,孫可望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父皇張獻忠肯定是護着李定國的,不過他可不會護着,當然,剛剛父皇提醒過了,表面上,孫可望還是要表現出來一定姿態的。

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沒有餘地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開朗(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九百二十八章 定鼎之戰(12)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九百三十三章 定鼎之戰(17)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
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沒有餘地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開朗(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九百二十八章 定鼎之戰(12)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九百三十三章 定鼎之戰(17)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