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是一個愛情故事,也許是一個悲劇故事。也是是一個愛情悲劇故事。
或者只是單純的權力的遊戲。誰知道呢,反正當事人都已消散於歷史的塵埃之中。
故事的起因還要從某一位拜占庭帝國皇帝的家務事說起。
年輕皇帝陛下娶了一位美貌的皇后,但是兩人的關係並不好,畢竟政治婚姻不需要什麼感情。可是女人都是很感性的,孤單寂寞的時候總是需要感情的慰藉,很快王后就和某位宮廷巫師發生了超友誼關係。
巫師憑藉着高超的巫術,使得兩人很好的隱瞞了他們的秘密。直到皇帝陛下又找來一位法力更強大的白巫師入住皇宮。
這是一位實力近乎於大魔導師般的存在,這讓那位與皇后私通的宮廷巫師產生了威脅感。
皇后與巫師商量之後,他們決定遠走他鄉。當然習慣了錦衣玉食的他們不可能隻身離開,他們決定帶走皇宮寶庫中的財寶,以滿足他們逃跑的花銷。
開始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在犧牲了幾個心腹之後,他們成功騙開了寶庫,帶走了裡面的大半財富。
事後被戴綠帽子的皇帝陛下雖然很憤怒,但卻並沒有失去理智,畢竟他並不是真的愛惜他的皇后。甚至對於失去的財富也無所謂,畢竟那是全盛時期的戰庭帝國,那些金銀財寶對於一個帝國來說真的不算什麼。
真正讓皇帝陛下難以忍受的是,皇后竟然帶走了傳承的藍色鑽石項鍊。
項鍊上的寶石可不只是看上去光鮮,那是城牆防禦法陣上的樞紐,也是一把鑰匙,可以關閉整個拜占庭帝國的魔法防禦陣。
寶石本來是用於關停魔法陣,方便對城牆進行維護用的,畢竟再強的魔法陣也有時效。每隔100年左右的時間就要找尋魔法師,對整座城市的防禦魔法陣進行重新的修復和加強。
正是通過近千年來的不斷強化,才讓拜占庭的城牆防禦魔法有了如今的威力。而失去了這個鑰匙,不要說對魔法陣的日常維護,要是落在有心人的手裡,那些耗費大量物力人力的魔法陣可能就如同形成虛設。
這種關乎於自家身家性命的事東西。絕對不能落入外人之手。皇后在明知道項鍊的重要性的情況下,還要將其帶走就是做爲威脅,讓皇帝不敢輕易的追殺他們。
也正是這一點,徹底激怒了皇帝陛下,他不惜耗費珍貴的魔法原石又做了一顆寶石,同時找來哪位新晉的強大宮廷魔法師,要他通過藍寶石項鍊對逃走的兩人施放詛咒。
雖然對於釋放惡咒哪位魔法師是不屑一顧的,但是爲了國家的安全,他還是用盡自己的魔力下了一個惡咒,詛咒的內容也很簡單。
“不論是在相愛的兩人,在面對鉅額的財富時也會心生疑慮,而這一絲疑慮也會如同燎原的業火般燃燒他們的心靈,最終失去對方的信任拔刀相向。”
詛咒的效果是明顯的,他們逃跑的船隻還沒有駛出愛琴海。佩戴着寶石項鍊的前皇后陛下就開始懷疑,那位曾經與自己如膠似漆的巫師是否真的,如同自己愛着他那樣的愛着自己,是否只是爲了船艙裡的那些財富纔會與自己私通。
甚至在一次爭吵之後,皇后甚至想命人將那些財寶全都扔到海里,以示他們的愛情純潔無瑕。
被王后的無理取鬧徹底惹怒的巫師,控制不住自己隨手發出一擊魔法,竟然將其殺死。
抱着深愛女人的屍體,同樣是強大魔法師的他已經明白過來,自己可能中了惡咒,而一切的根源就是在那項鍊。
雖然痛恨皇帝的狠毒但是他也清楚自己沒有能力復仇,便拿起閃耀着藍色光芒的項鍊,巫師發下最惡毒的詛咒,用自己的生命與靈魂釋放了持續數百年的詛咒。
“凡是覬覦皇帝寶物的人,都將變成可怖的殭屍,將自己和同伴的靈魂永遠留在暗夜珍珠號上。除非君士坦丁的城牆倒塌,這些貪婪的往死者靈魂才能解脫,迴歸冥河之中。”
就這樣帶着他們逃跑的暗夜珍珠號成爲了這片海域上,令人聞風喪膽的幽靈船。
巫師雖然死了,但是皇帝陛下讓宮廷魔法師下的詛咒,因爲項鍊的存在依舊有效。兩道惡毒的詛咒因爲皆由同一個項鍊釋放,而相互糾纏變得牢不可破,即使經歷數百年依舊威力強大。
想要破除詛咒只能實現巫師死前的願望,毀滅君士坦丁堡。可這本是無解的詛咒,在今天之前沒人,哪怕是那些侵略的奧斯曼人也不認爲自己有能力毀滅君士坦丁堡。
巫師的本意也只是爲了給皇帝找些麻煩,畢竟爲了這些寶物還是會有人去暗地裡破壞君士坦丁堡的魔法陣的。
可事實就是這麼出人意料,讓人望而生畏的高大城牆在禁咒魔法的攻擊下轟然倒塌,數十萬人將慘死於屠刀之下,而他們的死卻在最後一刻救了海外孤船上的幾十個人。
今夜隨着拜占庭帝國的淪陷與滅亡,幽靈船也徹底消失在這片海域上,連同船上裝載的無數財寶沉入海底。那些被其束縛着的靈魂得以解脫,也讓海盾號上剩餘的幾人得以倖存下來。
聽完了亞瑟的講述,身爲傭兵團長的葉連娜心情難以平復,誰能想到遙遠的汪洋之中已經絕望的僱傭軍們,竟然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因爲一座城牆的倒塌而得救。
對於亞瑟講述的故事葉蓮娜並非沒有疑慮,可她也清楚亞瑟的出身。一個鄉村野小子僥倖遇到自己成爲傭兵,根本不可能編出這樣的故事來騙自己。
其實還有很多疑問沒有解答,那個給亞瑟提示讓他儘快逃離的小女孩是誰?用來釋放詛咒的藍寶石項鍊去了哪裡?是否同暗夜珍珠號一起沉入海底。
最重要的是這個記載一切的羊皮卷從何而來,爲什麼一個普通的小傭兵亞瑟可以輕易的讀取上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