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章 回訪

榮家祖上是一般的耕讀人家,出過秀才、舉人,卻沒有出過進士。入仕爲官的,最高的也就只做過教諭而已。榮箏的高祖父書讀到三十歲,依舊是個秀才。心灰意冷,便跟着行商,做的正好是布匹生意。聽說南到泉州,東到蘇杭,北至關外都走過。聽說他老人家又是個頭腦極好的人物,書讀得雖然不怎樣,但生意卻做得風生水起。漸漸的就攢下了一份厚厚的家業。

等到家裡的布行開到了京城,兜裡再也不缺銀子使,就一心想供養出能入仕的子弟來。曾祖父在高祖父的精心培養下,成爲了榮家的第一個進士,累官至正三品的刑部尚書。後來到祖父一代,不用爲生計發愁,又開設了族學,這一代出了三個進士。祖父還是榜眼出身,可給榮家掙夠了臉面。後來祖父又考中了庶吉士,入主了翰林,是一介有名的大儒,可祖父也最終只是翰林觀政,還沒有等到真正的入主內閣,到五十三歲就去世了。祖母死後,牌位上也只寫着淑人的封誥。

榮箏的父親這一代一共三兄弟,父親行二。大伯父榮海字百川,兩榜進士出身,如今已官至都指揮僉事了。父親榮江,字清河,同進士出身,才點了宿州下面一個縣的縣令。雖只是個七品的小官,但爲官清正,口碑不錯,是個能官。如今任期將滿,正等着上面提拔時,偏偏遇上了祖母去世,告了丁憂,回鄉爲祖母守制。叔父榮渝,並沒有走仕途,而是接管了家中的庶務,打點榮家的生意。

在榮箏的記憶裡,父親等到祖母的孝期一滿,得了京中伯父的舉薦,後來又得了同知的官職。從同知到知府,父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後來到榮箏去世前,父親已任了按察使。一度她在廖家很有臉面,婆婆和丈夫也會忌憚她幾分。

可是好景不長,還沒等到父親再進一步,榮家就傳來了噩耗,父親和弟弟被收監,聽說大伯父榮海也被免了職。那時候大伯父是正二品的大員了。

榮家到底是怎麼倒的?她茫然不知,細細想來莫非是父親得罪了什麼人,還是中了什麼圈套。距離家亡還有十七年,榮箏想,這十七年足夠她找到當初的真相。之前父親一直順風順水的,倒沒多少的擔憂。

榮箏去給大伯母請安。

大伯母留她吃茶。

“箏姐兒都這麼大了,時間過得真快。我上次回來還是你娘剛走。你跪在孝幔後面,慘白的小臉,不過巴掌大,倒異常的安靜不哭不鬧。”

那是她已經快五歲了,能曉事了,榮箏自然記得,想到母親的去世,她心裡猶如被針紮了一下,強忍着歡笑道:“大伯母在京裡住着,不輕易回來的。”

大伯母方太太點頭說:“你大伯父在任上,我要主持一家的中饋,還要管教幾個兒女,也實在走不開。你大伯父還說明年開春就接了你祖母上京去,哪曾想她老人家最終沒有等到開春。”

方太太說着,眼角就溼了,捏着手帕,當着榮箏的面拭了拭眼角。

榮箏聽得大伯母這樣說,忙道:“伯父、伯母孝順。只可惜祖母沒這個福分享用。”

“誰說不是呢。幾年沒見,箏姐兒也知道寬慰人了。”

榮箏記得小時候聽母親說過,大伯母和祖母不和睦,婆媳倆矛盾有些大,經常是母親出面調和,所以等大伯父去京城上任時,祖母並未跟去,而是和小兒子住一起。如今聽到大伯母這番話,心裡冷笑了兩聲。可真是人活一世,都戴着面具,看誰更會演。

正說着話,榮筠和榮笛姐妹來了。

“你們兩個哪裡去呢,妹妹來了也不陪陪。”方太太嗔怪着。

姐妹們彼此問了好。

榮筠拉着榮箏的手笑說:“母親說過了年就要回京去,只怕這一走,姐妹們就再難見面了。”

榮箏道:“可不是,不如明天我約了兩位姐姐去大相國寺逛逛?”

方太太笑道:“只是天氣太冷,這些天也沒什麼看頭,要是春天去就好了。”

“也快了,還有十來天就過年了。”榮箏抿嘴笑道,心想過完年,大伯母就會帶着堂姐們回京去,要準備明年秋天榮筠的選秀。

果然方太太道:“哎,只怕沒那閒工夫了。你大伯父說耽擱不起,等過了燈節就該起程了。京中一堆事,還得處理。你什麼時候和你娘上京城來,大伯母讓你姐姐們帶你四處逛逛。”

榮箏道:“姐妹們哪裡輕易出得去門,只怕是想逛逛也不能了。”

方太太笑了笑,並未向榮箏提及她大堂姐要準備參選之事。

榮筱帶着丫鬟過來了。

“姐姐們都聚集了。”

榮筱是叔父家唯一的女兒,她是長女,下面兩個弟弟,在家很得寵。嬸母杜氏愛若珍寶。往日裡和榮箏也十分的和睦。

“就缺你了。一兩天沒看見你了,難道你也病了不曾?”榮笛笑嘻嘻的看着她。

榮筱道:“哎,天氣冷,不大願意出門。我是從三姐姐屋裡過來的。聽說你在這邊,就趕過來了。”榮筱體弱,遇着這樣的天氣她總是藏在自己的暖閣裡。杜氏疼愛女兒,怕她凍出病來,所以一概連晨昏定省都免了。

“你找我有事?”

榮筱笑道:“能有什麼事,知道你好了,我找你玩。”

方太太見她們姐妹們言笑晏晏,留神看去,榮筠容貌最爲出衆,心下暢快。好在明年端午孝期就滿了,不耽擱榮筠待選。她一心想要替女兒謀富貴,心道要是順利就好了。

“爹爹說燈節允許我出門,到時候我們姐妹幾個好好的去逛一逛汴梁城。”

榮笛聽着心嚮往之,拿眼看着方太太。

方太太道:“我答應讓你們出去,但是可別給我惹事啊,不許亂跑。”

榮笛見母親這樣輕鬆就答應了,歡喜得上去摟住了方太太的脖子撒嬌。

榮筠笑着和妹妹們說:“你們看看她這輕狂樣,也不知道害臊,還當自己是小孩子要糖吃呢。”

榮箏冷眼看去,心想要是她母親還在,她也這般的和母親撒嬌。她想起前世的那些過往,暗想要是母親還在,她也少走多少的彎路。想到自己,眼睛有些酸澀,忙別過了頭去。

(求收藏,求推薦!)

第157章 及笄第179章 告別第151章 賞花時第45章 探望第92章 年酒第68章 不喜第99章 出事第66章 問話第174章 出氣第39章 冰釋第1章 重回第137章 伺候第155章 託付第25章 枝節第84章 出事第64章 擔憂第163章 請求第142章 插曲第144章 登門第58章 造勢第95章 準備第50章 撞破第27章 疑點第23章 元宵第134章 叵測第59章 困窘第172章 撕破第129章 大婚第77章 調任第97章 二舅母第172章 撕破第93章 赴宴第102章 紀家第37章 齊府第139章 幡然第189章 困住第5章 疏離第139章 幡然第167章 無解第80章 蹊蹺第186章 添堵第74章 鍾情第19章 說親第30章 舊人第164章 情深第8章 團圓第87章 愚蠢第6章 試探第144章 登門第2章 南柯一夢第177章 辜負第67章 奔走第44章 道謝第119章 雅事第86章 主母第19章 說親第57章 賀喜第170章 質問第170章 質問楔子第143章 新年第54章 差遣第126章 棋子第53章 正軌第110章 出遊第6章 試探第172章 撕破第49章 尷尬第46章 當年第82章 通房第55章 相中第113章 疑惑第129章 大婚第93章 赴宴第48章 春宴第137章 伺候第85章 回府第47章 長者賜第41章 觀音誕第114章 串門第144章 登門第150章 詫異第115章 緊張第82章 通房第138章 竟然是他第80章 蹊蹺第186章 添堵第68章 不喜第143章 新年第104章 作罷第189章 困住第121章 動怒第10章 拜見第42章 失蹤第32章 避雨第63章 迴音第114章 串門
第157章 及笄第179章 告別第151章 賞花時第45章 探望第92章 年酒第68章 不喜第99章 出事第66章 問話第174章 出氣第39章 冰釋第1章 重回第137章 伺候第155章 託付第25章 枝節第84章 出事第64章 擔憂第163章 請求第142章 插曲第144章 登門第58章 造勢第95章 準備第50章 撞破第27章 疑點第23章 元宵第134章 叵測第59章 困窘第172章 撕破第129章 大婚第77章 調任第97章 二舅母第172章 撕破第93章 赴宴第102章 紀家第37章 齊府第139章 幡然第189章 困住第5章 疏離第139章 幡然第167章 無解第80章 蹊蹺第186章 添堵第74章 鍾情第19章 說親第30章 舊人第164章 情深第8章 團圓第87章 愚蠢第6章 試探第144章 登門第2章 南柯一夢第177章 辜負第67章 奔走第44章 道謝第119章 雅事第86章 主母第19章 說親第57章 賀喜第170章 質問第170章 質問楔子第143章 新年第54章 差遣第126章 棋子第53章 正軌第110章 出遊第6章 試探第172章 撕破第49章 尷尬第46章 當年第82章 通房第55章 相中第113章 疑惑第129章 大婚第93章 赴宴第48章 春宴第137章 伺候第85章 回府第47章 長者賜第41章 觀音誕第114章 串門第144章 登門第150章 詫異第115章 緊張第82章 通房第138章 竟然是他第80章 蹊蹺第186章 添堵第68章 不喜第143章 新年第104章 作罷第189章 困住第121章 動怒第10章 拜見第42章 失蹤第32章 避雨第63章 迴音第114章 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