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老師學生言歸老

“不一樣。”藍玉沉聲道:“先帝是創業之君,陛下是守業之君,職責不同,又豈可同日而語?”

皇帝平淡道:“此心同,此理同,殊途而歸。”

藍玉喟嘆一聲,沒有說話。

蕭玄低頭望着酒樽中的一層薄薄落雪,忽然道:“老師,其實你早就知道今日之事。”

不是疑問,而是肯定。

藍玉沒有否認,反問道:“難道陛下不知道?”

蕭玄笑了笑,“朕當然知道,不過朕自己知道是一回事,老師將此事告知於朕,又是另外一回事。”

圜丘壇上陷入一片靜默之中。

有些事情,雙方都是心知肚明,可一旦挑破了,就是另外一番光景。

此時無雪,風卻越來越急。

藍玉白色的鬍鬚在風中微微顫抖着,沉默許久之後,緩緩開口道:“陛下……是要問罪於老臣?”

蕭玄終於轉過身來,直視這位授業之師,緩緩說道:“這種事情,可大可小,往大了說,是欺君罔上,圖謀不軌,往小了說,不過是大家都心知肚明之事罷了,旁枝末節,不足道哉。”

藍玉似乎不想再恪守君臣之道,直言問道:“那麼陛下是想往大了說,還是往小了說呢?”

蕭玄也不動怒,平靜道:“有句古話叫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朕若要問罪於老師,結黨妄行四字足矣。”

藍玉忽然笑了笑,道:“大鄭正明十年六月二十,太師、內閣首輔張江陵身故,神宗皇帝贈上柱國,諡文忠。九個月後,正明十一年三月,神宗下詔收回張江陵的上柱國、太師封號,接着又下詔剝奪‘文忠’諡號。這還不夠,一年以後,正明十二年四月,神宗下詔查抄張江陵的家產,並將其子發配充軍。有鄭一朝,抄家者有三,一謀反,二叛逆,三奸黨,而神宗給張江陵定下的罪狀卻是誣衊親藩、鉗制言官、專權亂政、謀國不忠,先不說這些罪名有多少污衊之詞,就算全數爲真,也不足以行抄家之事,歸根究底,何也?無非江陵相公分皇帝之權柄,引皇帝之忌諱,方有如此之災禍。”

蕭玄平靜道:“內閣之制,始於大鄭太祖皇帝,當初大鄭太祖廢黜丞相而設內閣,留有兩條祖訓,一條是‘後世有敢言設丞相者,殺無赦!’,另一條是‘六部分理天下事,內閣不得侵’。故而內閣本無宰相權柄,只因在宣宗時,六部尚書陸續入閣,六部之臣不得不聽命於內閣,內閣這纔有了宰相之實,自此之後,內閣首輔多兼任吏部尚書之職,行宰相之事。及至神宗年間,張江陵出任內閣首輔,又大不一樣,此時神宗皇帝初登帝位,權位不固,張江陵先以天官和帝師之尊把持朝政,繼而以考成法挾制六科,以六科監察六部,以六部考察地方,最後操縱百官,一切軍政大事皆由他一人而決,甚至於首輔均旨更甚於皇帝聖旨,如此之權柄,又豈是宰相二字可以囊括?”

藍玉輕聲道:“陛下看得透徹。”

蕭玄接着說道:“萬國仰大鄭天子,四方頌江陵相公。這是當時的一副對聯,時人將張江陵與大鄭天子相提並論,可見他名爲首輔,實爲攝政,自古以來,攝政者又有幾人善終?”

藍玉輕聲道:“老臣不是張江陵。”

“老師當然不是張江陵。”皇帝陛下笑道:“本朝以來,先帝有感於前朝內閣與六部相爭之弊,增設內閣轄制六部之權,使得內閣凌駕於六部之上,內閣首輔、次輔已與宰相無異,老師爲相一甲子,恪守本分,勞苦功高。”

藍玉沉默片刻,感慨道:“當年江陵相公曾言,‘慨然以天下爲己任,念既已忘家殉國,遑恤其它,雖機阱滿前,衆鏃攢體,孤不畏也,以是能稍有建立。’張江陵何嘗不知走攝政一途,便是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可他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

蕭玄輕聲道:“帝王心術,從來都是封無可封時,便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無關乎天下,也無關乎兆民之好惡,只關乎一姓之尊榮,當年張江陵說‘如入火聚,得清涼門。’何嘗不是早已經看透?”

藍玉身上的公服被大風吹動,如同他的鬍子一般顫抖着,緩緩說道:“陛下是要老臣退。”

這句話同樣是肯定,而非疑問。

蕭玄一字一句道:“此時此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有些話的確可以說清楚了,朕與老師之爭,從不在細枝末節,也不在治政方針,甚至不在於道門,而是在於權柄,老師自先帝起事之初就輔佐左右,時至今日已有六十餘載。方纔老師說自己不是張江陵,朕也不願效仿鄭神宗,所以朕想請老師告老。”

藍玉老嗎?

以普通人而言,他的年齡的確可以算是垂垂老矣,但如果以一位地仙大修士而言,他不算老,就算再做六十年內閣首輔也綽綽有餘。

然而就在此時的圜丘壇上,在這個晦暗的天氣裡,在大敵當前的處境中,在承平二十二年的最後一天,大齊的皇帝陛下請自己的老師告老。

藍玉沉默許久,沒有開口。

徐北遊說世人總爲勢位所誤,這句話說的很對,哪怕是十八樓上的秋葉也不例外,否則他此時應該證道飛昇,而不是躲在紫霄宮中彌補道行。

藍玉是修爲境界超凡脫俗的大地仙、大修士,但他不是看淡了功名利祿的脫俗之人,在他的一生中,伴隨了無數的名利興衰,現在要讓他放下,又是談何容易。

l=3?首◇發w-

正所謂置身事外,何人都可心靜。身處其中,何人安可淡然?所勿易論人,因汝未在其中。

沒有坐在藍玉這個位置上,就說什麼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雲煙,都是屁話。

大和尚勸人放下得自在,只因拿起的物事不在他的手中。

儒家先生勸人安貧樂道,只因貧賤二字沒有壓在他的肩上。

道門方士勸人丟掉富貴求長生,只因富貴非是他的富貴。

天底下所有的道理,都逃不過知易行難四字。

說別人,容易。自己做,難。

過了許久,藍玉輕聲道:“現在大敵當前,陛下卻要老臣告老,就不怕自毀長城?恐非智者所爲。”

蕭玄輕輕旋轉着手中的三足酒樽,“朕今日所說的這些話,老師早該心中有數纔是,老師乃是心志堅定之人,一旦下定決心,等閒不會改變初衷,所以朕是否說這番話,都不會影響到老師如何去做。”

藍玉輕笑一聲,“這個天下,是老臣陪着先帝打下來的,也是老臣陪着陛下治理的,所以老臣絕不會讓它落到蕭瑾那些人的手中。”

他頓了一下,望向腳下的圜丘壇,嘆息道:“此事之後,若是陛下無恙,老臣無恙,我大齊無恙,老臣會上書告老。”

第六十一章 摩輪寺不動金身第二百七十八章 意欲重整劍宗新第八章 定後軍同處一船第五百五十章 拳通造化如有神第三百八十一章 燕趙地亂象將起第五百零二章 蕭知南和虞美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帝滅佛的道理第五百一十六章 女子間相顧而言第三百三十八章 氣運滿溢功德池第七十九章 我今日問劍於你第四百九十二章 見崇寧大長公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石門開圖窮匕見第八十六章 走龍蛇殺心已起第三十八章 雪中兩女子而言第三百七十章 一劍四相血染裳第三十八章 隻手遮天定輸贏第十三章 墓中有金山銀山第十五章 膽大包天直言問第二十五章 鎮魔道人三十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下之間第二人第四十二章 母子間促膝而言第二十六章 也無風雨也無晴第二十二章 龍門客棧風雲動第七十四章 大國手落子一鎮第五十六章 天策都督趙無極第十三章 前塵過往天機閣第四百一十章 百金購得一胭脂第四十七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陵重鎮已失陷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破草原十萬騎第三百三十五章 殺人誅心言如刀第六十一章 是志向還是野心第六十四章 青雲步步江南亂第六百一十七章 九印成陣壓勝法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三百一十三章 三尺破甲如破竹第八十五章 再落子先手收官第七百零三章 一甲子春去秋來第九十四章 上官青虹秦廣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結盟合力伐無道第七十章 一人一劍即劍宗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千光芒如海洋第五十七章 秉筆太監陳知錦第三百七十章 一劍四相血染裳第五章 朱顏辭鏡花辭樹第七百零三章 一甲子春去秋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結盟合力伐無道第四十三章 一顆金丹吞入腹第九章 張龍王重歸病虎第三百五十四章 女子女子說女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劍氣凌空議圍城第一百一十章 那年做的兩個夢第三十二章 見督主百歲長生第一百零五章 九大法劍之南漓第六百三十章 朝會議定登基禮第八十三章 複姓完顏名北月第二章 井底之蛙望井口第八十一章 茶攤之間比氣力第六十一章 老儒首輔孫世吾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聖十人換舊人第三十一章 大真人起手一劍第四十四章 秋雨中再赴中都第五十七章 秉筆太監陳知錦第五百三十章 步步登山莫擡頭第六十六章 一碗素面半江都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身所求唯長生第十六章 殺一警百儆效尤第八十一章 茶攤之間比氣力第十九章 棋枰之間先後手第四百八十四章 此生未敗真無敵第二百九十四章 南疆舊事再重提第二百三十五章 幾人醉臥幾人醒第一百章 頃刻間無邊煉獄第七十二章 欲設局請君入甕第二十七章 若豪取必先豪予第三十章 塵埃落定步青雲第一百零八章 說道門五十二載第二百五十章 張雪瑤言慕容萱第一百零三章 那人從不曾來過第一百章 未央宮御前議事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六百三十四章 父子夫妻共此時第三百七十九章 井底蛙坐井觀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四人打牌誰坐莊第五百一十六章 女子間相顧而言第四百七十八章 念起舊情舊故人第四十四章 世事如棋局局新第八十四章 老儒生結伴而行第五十一章 江都城內轉輪王第一百零四章 四人激戰十八樓第八十九章 正月二十鴻門宴第六十七章 十四劍齊出而戰第一百零二章 散華落幕身後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六百四十九章 十三代宗主許麟第四十八章 一姓尊榮兩世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鎮魔井下魔頭來第六十章 又何謂意通諸天第四百一十三章 小女子與佛說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七裡鎮內行屍現
第六十一章 摩輪寺不動金身第二百七十八章 意欲重整劍宗新第八章 定後軍同處一船第五百五十章 拳通造化如有神第三百八十一章 燕趙地亂象將起第五百零二章 蕭知南和虞美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帝滅佛的道理第五百一十六章 女子間相顧而言第三百三十八章 氣運滿溢功德池第七十九章 我今日問劍於你第四百九十二章 見崇寧大長公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石門開圖窮匕見第八十六章 走龍蛇殺心已起第三十八章 雪中兩女子而言第三百七十章 一劍四相血染裳第三十八章 隻手遮天定輸贏第十三章 墓中有金山銀山第十五章 膽大包天直言問第二十五章 鎮魔道人三十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下之間第二人第四十二章 母子間促膝而言第二十六章 也無風雨也無晴第二十二章 龍門客棧風雲動第七十四章 大國手落子一鎮第五十六章 天策都督趙無極第十三章 前塵過往天機閣第四百一十章 百金購得一胭脂第四十七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陵重鎮已失陷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破草原十萬騎第三百三十五章 殺人誅心言如刀第六十一章 是志向還是野心第六十四章 青雲步步江南亂第六百一十七章 九印成陣壓勝法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三百一十三章 三尺破甲如破竹第八十五章 再落子先手收官第七百零三章 一甲子春去秋來第九十四章 上官青虹秦廣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結盟合力伐無道第七十章 一人一劍即劍宗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千光芒如海洋第五十七章 秉筆太監陳知錦第三百七十章 一劍四相血染裳第五章 朱顏辭鏡花辭樹第七百零三章 一甲子春去秋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結盟合力伐無道第四十三章 一顆金丹吞入腹第九章 張龍王重歸病虎第三百五十四章 女子女子說女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劍氣凌空議圍城第一百一十章 那年做的兩個夢第三十二章 見督主百歲長生第一百零五章 九大法劍之南漓第六百三十章 朝會議定登基禮第八十三章 複姓完顏名北月第二章 井底之蛙望井口第八十一章 茶攤之間比氣力第六十一章 老儒首輔孫世吾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聖十人換舊人第三十一章 大真人起手一劍第四十四章 秋雨中再赴中都第五十七章 秉筆太監陳知錦第五百三十章 步步登山莫擡頭第六十六章 一碗素面半江都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身所求唯長生第十六章 殺一警百儆效尤第八十一章 茶攤之間比氣力第十九章 棋枰之間先後手第四百八十四章 此生未敗真無敵第二百九十四章 南疆舊事再重提第二百三十五章 幾人醉臥幾人醒第一百章 頃刻間無邊煉獄第七十二章 欲設局請君入甕第二十七章 若豪取必先豪予第三十章 塵埃落定步青雲第一百零八章 說道門五十二載第二百五十章 張雪瑤言慕容萱第一百零三章 那人從不曾來過第一百章 未央宮御前議事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六百三十四章 父子夫妻共此時第三百七十九章 井底蛙坐井觀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四人打牌誰坐莊第五百一十六章 女子間相顧而言第四百七十八章 念起舊情舊故人第四十四章 世事如棋局局新第八十四章 老儒生結伴而行第五十一章 江都城內轉輪王第一百零四章 四人激戰十八樓第八十九章 正月二十鴻門宴第六十七章 十四劍齊出而戰第一百零二章 散華落幕身後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六百四十九章 十三代宗主許麟第四十八章 一姓尊榮兩世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鎮魔井下魔頭來第六十章 又何謂意通諸天第四百一十三章 小女子與佛說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七裡鎮內行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