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冉冉,一眨眼就是初冬的季節。
樹上的葉子已經開始落到了地上,整個建康城到處一片蕭索。
天氣也變得一天比一天的冷,拂面吹來的輕風,也會讓人臉頰有些生疼。
看來,這會是一個難過的冬天。
......
塘水郡的事並未曾了結,只是暫告了一個段落。
蕭綱依舊被關在天牢裡,經過了刑部會審,這個案件依舊無法有個了結,因爲潭水郡已經成爲了一座空城,裡面的百姓已經全部離開那裡。
既然沒有了人證,所以這個案子就無法了斷,成了個懸案,只能掛在那裡。
但是,案子掛在那裡,並不意味着不用處理蕭綱。
鑑於整個事件的殘忍性和嚴酷性,蕭衍要求所有的涉案人員,都必須按最嚴厲的方式進行處罰。畢竟這個涉及國本的事,如若處理不好,以後必將發生同樣的事件。
三皇子的主要親信和隨從,在刑部的建議下,都已全被處死。
黑壓壓的上百號人,在菜市口被處斬,場面雖然壯觀,但卻異樣的悲慘,一個個叫冤的聲音傳來,讓人不忍視聽,聞者,無不背脊發涼,心裡發怵。
三皇子的王府,自然也被搜了個遍,雖沒說是抄家,但也和抄家沒有兩樣。
裡面的東西,不管值錢不值錢,全部被當成了物證,被攫取一空。
還好,蕭衍並沒有把事情牽連到蕭綱的妃子們,嫡妃和其它衆妃也紛紛帶着自己的兒女及僕從,返回了各自的孃家。
現在,除了幾個老奴依舊守着王府外,整個屋子空落落的,死氣沉沉的王府,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生機。
蕭綱得知此事後,想到張稜、陸興等心腹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死去,心裡悲痛不已。
痛苦之下,不思飲食,最後在天牢裡大病一場,還好又活了過來,只是現在也是病怏怏的,似乎隨時就要逝去。
......
在得知蕭綱觸犯了天怒,他的生母令妃頓時心焦得茶飯不思。幾次求見蕭衍,均紛紛吃了閉門羹。於是心灰意冷,日日夜夜誦經念禱,期待上天能拯救她的兒子。
當年,蕭綱出世時,令妃生產大出血,而後身子異常虛弱。蕭衍心疼愛妃,便把蕭綱送給蕭統的阿母丁貴嬪撫養。
過了幾年,令妃接着又生下了七皇子蕭繹,也沒精力去帶蕭綱,所以蕭綱小時候幾乎是和蕭統一起成長的。加上丁貴嬪也十分寵愛蕭綱,漸漸的,大家都把蕭綱當成了丁貴嬪的親生兒子。
蕭綱打小就懂事異常,性格更是仁厚守禮,並且丁貴嬪教導有方,打小蕭綱便知要愛惜百姓,尊師敬長。所以令妃根本就不信自己的兒子會做出這等天怒人怨的事,只是即使自己心裡明白,但卻又毫無辦法。
本來想尋找自己的父親和阿兄前去勸解皇上,但又怕連累到孃家,於是思索再三,還是耐下性子,只待哪天蕭衍回心轉意。畢竟目前蕭綱也只是在獄中,目前並未有生命危險。
期間,嫡妃張氏偷偷的前來拜見丁貴嬪,雙雙抱頭大哭後,令妃再三交代,要她們帶好各自的子女,不要讓大牢裡的蕭綱再添別樣的牽掛,接着又再次叮囑她們不要再來她這裡了,以免別人看到,落人口實,再生出其它事端。
日子就這麼一日過了一日,然而蕭綱的事情卻依然沒個着落。
令妃受不了這麼長時間的煎熬,心灰意冷之下,幾次尋求自盡,但均被貼身宮女發現。
蕭衍得知此事後,更加的遷怒令妃,認爲正是她的管教不嚴,才讓蕭綱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本以爲令妃溫文淑雅,是能理解自己的做法,哪知她竟然尋死覓活的來威脅自己,如果這麼恃寵而驕,這樣的人自己又何當憐惜?
本來念在夫妻多年的情分,還打算前來探視她,見她這般的折騰,於是更加的不待見令妃,再也不去她那裡。
天氣漸漸的轉冷,鬱結難解的令妃身體愈發虛弱起來,聽到蕭綱在牢裡病怏怏的消息後,再次急怒攻心,遂病倒在牀上,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
蕭衍何嘗不是度日如年?
爲了蕭綱的事,沒人能體會他的心情,他也愈發覺得自己更加的孤獨。
因爲一直都把蕭綱當成未來大統的繼承者,可是這個逆子,竟然做出了這等禍國殃民的事情,又讓自己如何的原諒他?
如若這種動搖國本的事都可以不聞不問,那大梁的江山還能持續多久呢?自己還能放心的把江山交給這個兒子嗎?
如此的打擊,確實讓蕭衍受不了,一下子,人就老了很多。
心裡的支柱空了,人就沒了精神,身體便垮了下來。
他無法理解蕭綱的行爲,但又不願意親自去面見他,因爲他也怕見到蕭綱如此落魄的樣子。畢竟這個兒子一直都是自己的驕傲,他怕見到蕭綱後,自己會不忍心...
蕭統和蕭綱一直都是自己最看重的兒子,雖說他們不是一母同胞,但也算差不多,以前也一直以爲他們相互仁義友愛...蕭綱真是太讓人失望了。
鬱結氣悶下,幾乎就要生病了,每日都昏昏沉沉,和以前完全就是判若兩人。
還好,國事最近也不多,所以也沒有其他的什麼煩惱。
上次魏國無端的在邊境上陳列兵力,只是過了幾天,又迅速的撤離。本來是要好好研究一下北魏的行動的,但目前的狀況,他根本就是無心再去理會。
渾渾噩噩之下,蕭衍現在更加頻繁的去太廟祈願,只希望太子的身體能趕緊好轉起來,否則他的大梁,甚至連個安心的接班人都沒有。
不過也算安慰,太子蕭統的身體倒是越來越好。
人也變得結實了一些,不再那麼容易生病了。現在也經常來宮裡看望他的父皇,父子之間的關係,加深了好多。
蕭衍也鼓勵蕭統儘量出去走動,別再把自己閉在太子府裡。幾個月下來,蕭統人也開朗了許多,甚至看去就像換了一個人。
......
蕭怡菲從塘水郡回來後,整個人都變了樣,變得焦慮憂愁,哪有之前快樂的樣子。
塘水郡的遭遇,完全出乎她的意料,本來是前去調查陳慶之關於蕭俊和凰兒的消息,怎知竟然就看到三兄的如此行徑。
蕭綱的形象在自己的心裡,已經轟然的倒塌。但三兄目前的慘狀,還是讓她難過了好久。
現在所有的人性就這麼坦然的放在面前,讓她如何接受得了?
蕭綜說凰兒也是陳慶之所害,本來完全就不相信的蕭怡菲,現在也開始將信將疑了。但她並不相信蕭俊和凰兒真如蕭綜所說的那樣-死了,畢竟沒看到屍體,她就是無法相信。
接連不斷的
打擊,對她來說就如同累積在胸口的大石,時間久了,大石越來越多,就會支撐不住,垮塌而落。
只是心裡也有了鬱結,看到什麼都不順心,心情容易煩躁,人也消瘦下來。
終於生了一場大病,這次病的時間很長,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讓她的阿孃淑妃擔心了好久。
病好後,蕭怡菲總算恢復了一絲理智,於是便開始着手調查蕭俊和凰兒的去向。
去了武威將軍府幾次,不過幾乎都是陳琅接待的她,偶爾見到陳慶之幾次,也是來去匆匆。但即便陳慶之在家,依照他的性格,狡猾得就像一隻狐狸,又豈是蕭怡菲可以隨便探聽出消息。
時間就這麼緩緩的溜走,漸漸的,來到了冬天。
蕭怡菲也習慣了一個人的日子,只是時常在傍晚的時候,傻傻的看着滿天的星星,一個人在發呆。
武威將軍的夫人在上個月也去世了,畢竟也拖了幾個月的時間,因爲凰兒依舊沒有任何的消息,所以最後便在思念中斷了氣。
陳夫人走後,蕭怡菲連武威將軍府也不去了,整個人變得慵懶起來,甚至連門都不想出,只是偶爾去見見淑妃。
......
淑妃倒是一如往昔,或者說,比以前開朗了許多。
莫名其妙的,蕭綱就入了大牢,這不禁讓淑妃又有了一絲的想法:
現在能繼承大統的皇子中,也只有蕭綜是最適合的人選了。或者天見可憐,自己的孩子還真要成爲大梁的國君?如若那樣的話,那也一定是齊王在天之靈的庇佑。所以在夜靜之時,淑妃便會一個人,對着窗外自言自語,神情虔誠得無人敢去打擾。
她也把蕭綜叫了過來,再三叮囑他切勿輕舉妄動,然而蕭綜卻表現得無所謂的樣子,一臉的不在乎,這不禁又讓淑妃有些擔心。
不但如此,蕭綜甚至還露出了極大的悲觀情緒,寫一些詩詞也是讓人不忍看讀。
就比如昨天來倚霞殿裡寫的那首詩,淑妃現在想着那些句子,心裡還會隱隱作痛,這個兒子到底是在想什麼呢?
想到這裡,心裡再次細細的品味起這首詩句:
悲落葉,
聯翩下重疊。
落且飛,從橫去不歸。
悲落葉,落葉悲,
人生譬如此,零落不可持。
悲落葉,
落葉何時還?
夙昔共根本,無復一相關。
莫非兒子是在告訴自己什麼?想了想,心裡更是深深的不安。
......
蕭綜確實依舊不快樂,不但如此,人也變得更加的疑神疑鬼,總覺得有鬼魂在跟蹤自己,無端的就會尖叫,如同失心瘋一般。
以前認爲最大的對手就是蕭綱,現在蕭綱已然沒落,但他卻仍然沉悶不已。
因爲他知道,自己根本就沒機會繼承大統,即使沒有了蕭綱,也還有其他的皇子,任蕭衍選擇。
這不,最近七皇子蕭繹和八皇子蕭紀,藉故就回到了建康城,更是往皇宮裡跑得歡。
不過蕭綱卻也無所謂,自己既然是前朝遺孤,自己當然就有自己的計劃,只是機會依舊很難捕捉,所以他也是一直告誡自己,不要輕舉妄動。
ωwш● ttκǎ n● C〇
不過,在他的千呼萬盼之下,今天,前往北魏的樑話和苗文寵已經悄悄的潛了回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