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初窺南宋

泊家、黃家、陳家還有四五家人的居住地都在振州灣,那裡是吉陽郡的治所所在地。振州洪濤知道在哪兒,它是三|亞市的古稱,至於這個吉陽郡嘛,洪濤和陳名恩、黃海這兩位在疍家人裡見識比較廣的人連比劃帶寫的聊了半天,終於知道是個什麼所在了,從而也知道了在南宋時期,海|南島行政區的大致劃分。

此時海南島並不是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它隸屬於廣南西路。至於廣南西路都包括哪些地方,陳名恩和黃海誰也說不清,他們雖然見識比較廣,但誰也沒出過海南島這塊海域,頂多是去瓊州府幫朝廷拉過大米,從對面的雷州半島把大米拉到瓊州府來。洪濤大概想象了一下,這個瓊州府應該就是後世的海|口市。

這個年代的海南島是廣南西路下面一個州府,叫做瓊州府。但瓊州府並不統轄海南島的全部,它的管轄區域只有瓊山縣、臨高縣、澄邁縣、文昌縣、樂會縣五個縣。這五個縣的名稱和後世差不多,洪濤按照自己腦子裡的地圖對照了一下,瓊山縣應該就是海|口市的瓊山區;臨高縣和後世的臨高縣應該是一個地方;文昌縣後世也有,只不過升級成地級市了;澄邁縣後世也有,唯獨樂會縣洪濤不清楚是哪兒。但是按照這個轄區分佈看來,很可能就是後世的瓊海市,等於瓊州府把海南島北部的發達地區全管轄了。

那西南東三面誰來管理呢?除了這個瓊州府之外,宋朝還海南島上設立了三個軍鎮,分別爲南寧軍、萬安軍、吉陽軍。這個軍不是郡,這些地方很不發達,當地少數民族衆多,所以不由宋朝政府管轄,而是歸軍鎮管理,有點像後世的軍區軍管。

南寧軍的轄區有三個縣,分別是昌化、感恩、宜倫,軍治爲儋州。昌化可能就是後世的昌化港;感恩洪濤也去過,就是後世的東方市,那裡有一個感恩鎮;宜倫縣洪濤還真不太清楚,估計也在島的西南部附近;儋州就好找了,後世海南島上也有儋州市。

萬安軍下轄兩個縣,分別是萬安縣和陵水縣,軍治爲萬寧。這個萬安縣洪濤沒印象,陵水縣和萬寧市是後世旅遊團必去的景點,當地有很多黎族風俗村可以參觀。

吉陽軍下轄三個縣,分別是崖縣、臨振縣、寧遠縣,軍治振州。崖縣就是陳名恩明天要去的那個崖城鎮,寧遠縣就在寧遠河西側,臨振縣洪濤知道,就是後世三亞市的一部分,而這個振州就是三亞市靠海的地方。

一州三軍,就是南宋在海南島的行政區劃分,這四個行政區互相沒有統領關係,全部向廣南西路負責。可是海南島中間還有一大塊地方呢?難道沒人管嗎?

確實,海南島中間是山區,那裡是以黎族爲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誰也管不了。之所以設了三個軍鎮把中間包圍住,就是爲了防範這些少數民族造反的。不過越是靠近島邊緣的少數民族就越溫順,疍家人與當地黎族的關係不錯,大家都是被歧視的族羣,所以也就別互相敵視了。黎人用雞鴨豬和紡織品換取疍家人的魚、鹽,很有點經濟互補的意思,疍家人穿的那種黑色、藍色的粗布,就是黎人紡織出來的。

洪濤本來還想問問這時候宋代朝廷在海南島的官員情況,但是陳名恩和黃海很不好意思的告訴洪濤,他們一輩子,能見到的最大官員,就是振州城裡的稅官,連品級都沒有,再大的官員他們也沒見過,更不知道。至於物價嘛,他們倒是知道一點點,大多是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不過這個價格也有點麻煩,因爲在南宋有兩種貨幣並行,一種叫會鈔,一種就是銅錢。

會鈔就是朝廷發的紙幣,假如官府僱傭民間勞動力,給的工資就是這種紙幣,如果朝廷要買民間的大宗貨物,給的也是這種會鈔。雖然說這種紙幣的面值和銅錢一樣,但是在民間,老百姓一般都不愛用這玩意。於是拿會鈔買東西,和用銅錢買東西,就是兩種價格了,價格差還非常大。大多少呢?別的地方不清楚,反正在振州城,這個價差可以在十倍到十五倍之間浮動。

比如說吧,今年春天的稻米是二貫八百文錢一石,這是銅錢價格,會鈔價格卻是三十貫左右。小麥的價格在海南島更貴,一石要四貫,會鈔直接到了70貫。考慮到一貫銅錢目前只有800多文,和會鈔的價格差就更大了。海南島上大米和麥子的價格要比內地貴很多,因爲這裡目前耕地不多,更不產麥子,大部分米麪全靠從大陸輸入,考慮到此時的運輸成本,估計在內地的產糧區,價格還要低不少。

至於這個一石到底有多重,黃海的船裡有個大斗,裝滿了米之後,洪濤倒在自己衣服裡兜着掂了掂,10斤多點。這個靠手稱重的本事也是釣魚練出來的,20斤以下的魚,洪濤用手提起來,就能估量個八八不離十,上稱稱,誤差不超過百分之十。還有釣魚人的技能更絕,都不用上手,拿眼一看,就知道大概重量。這都是在水邊閒的沒事兒幹,一次一次練出來的,無它,手熟眼熟耳。

不過洪濤還是不清楚宋朝這個重量單位,因爲這個鬥是容積,你用它裝米一斗是十多斤,你用它裝石頭一斗就不是十多斤了。度量衡這個問題洪濤必須要搞清楚,既然想造船去遠海,那沒有統一的度量衡,至少是自己能換算出來的度量衡,就永遠沒法把船造出來,造出來也不太靠譜。現在宋朝的尺和後世米之間的換算關係,洪濤基本搞清楚了,下午在船上洪濤用繩子比劃這船幫上那兩道刻痕搗鼓了半天,如果這兩道刻痕準確的話,那一宋尺差不多等於後世的一尺,稍微短一些,可以忽略。

138章 萊茵河口海戰第134章 我有辦法第137章 國之重器129章 出師不利20125章 後浪推前浪四百六十一章 神國神鼠24第157章 國庫券四百四十二章 開放010章 潮神來了第110章 想多了069章 落差四百六十四章 又顯靈一次36第68章 力量059章 美女是我的第223章 好學的皇帝三百六十二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640第73章 爭執四百四十八章 趕鴨子上架029章 人心散了四百七十九章 各取所需四百五十六章 新皇莊飄紅加更二第36章 南宋移民制度114章 故鄉的河第11章 實戰演練第48章 規矩就是規矩二百八十八章 戰爭狀態三百二十二章 戰俘也是生意071章 開灤礦區二百四十五章 疫情和質問第67章 不一樣的城市126章 皇室醜聞4第126章 一招鮮四百四十六章 公私兼顧四百七十六章 又一攤038章 忠誠的禍害170章 鋼鐵汽船第58章 改變思想很難第113章 馬六甲大屠殺三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120章 董事會二百五十章 目前的國際形勢四百六十七章 調整方向保底一第156章 建設兵團第110章 想多了第44章 大秦奴隸四百四十二章 開放二百六十章 建軍第215章 皇帝的顧慮四百二十六章 勞倫斯二百八十三章 客隨主便第66章 趕大海055章 瞬息萬變28三百一十九章 援軍來了第163章 用來用去就一招第168章 捨不得燒四百三十八章 殘忍等於善良第209章 頭銜很多的皇帝131章 點子很扎手保底二第117章 連綁帶騙四百五十章 全民持槍第73章 航海學校042章 重磅炸彈第99章 桌山登陸第68章 力量三百二十四章 被問責124章 失去了控制第19章 水撈飯086章 挺進高原三百四十四章 麻風病074章 鋼鐵孫子046章 都別閒着第26章 以少打多第126章 一招鮮068章 大叔們的聚會053章 北上129章 出師不利20053章 北上第202章 背風羣島第194章 海盜父女二百九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45章 人口問題第36章 南宋移民制度二百三十八章 騎士比武大會018章 奸臣三百一十六章 決戰四百六十九章 嚇人的玩意48二百九十三章 戰雲密佈147章 槍林彈雨第18章 大彈弓子第64章 新玩具四百三十一章 笑面虎152章 破城第45章 人口問題第112章 恐怖斯萬四百零七章 兔子急了第151章 皇家水師四百三十四章 第二個卡蘭巴第103章 跟蹤三百九十一章 本土擴張153章 該擦屁股了
138章 萊茵河口海戰第134章 我有辦法第137章 國之重器129章 出師不利20125章 後浪推前浪四百六十一章 神國神鼠24第157章 國庫券四百四十二章 開放010章 潮神來了第110章 想多了069章 落差四百六十四章 又顯靈一次36第68章 力量059章 美女是我的第223章 好學的皇帝三百六十二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640第73章 爭執四百四十八章 趕鴨子上架029章 人心散了四百七十九章 各取所需四百五十六章 新皇莊飄紅加更二第36章 南宋移民制度114章 故鄉的河第11章 實戰演練第48章 規矩就是規矩二百八十八章 戰爭狀態三百二十二章 戰俘也是生意071章 開灤礦區二百四十五章 疫情和質問第67章 不一樣的城市126章 皇室醜聞4第126章 一招鮮四百四十六章 公私兼顧四百七十六章 又一攤038章 忠誠的禍害170章 鋼鐵汽船第58章 改變思想很難第113章 馬六甲大屠殺三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120章 董事會二百五十章 目前的國際形勢四百六十七章 調整方向保底一第156章 建設兵團第110章 想多了第44章 大秦奴隸四百四十二章 開放二百六十章 建軍第215章 皇帝的顧慮四百二十六章 勞倫斯二百八十三章 客隨主便第66章 趕大海055章 瞬息萬變28三百一十九章 援軍來了第163章 用來用去就一招第168章 捨不得燒四百三十八章 殘忍等於善良第209章 頭銜很多的皇帝131章 點子很扎手保底二第117章 連綁帶騙四百五十章 全民持槍第73章 航海學校042章 重磅炸彈第99章 桌山登陸第68章 力量三百二十四章 被問責124章 失去了控制第19章 水撈飯086章 挺進高原三百四十四章 麻風病074章 鋼鐵孫子046章 都別閒着第26章 以少打多第126章 一招鮮068章 大叔們的聚會053章 北上129章 出師不利20053章 北上第202章 背風羣島第194章 海盜父女二百九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45章 人口問題第36章 南宋移民制度二百三十八章 騎士比武大會018章 奸臣三百一十六章 決戰四百六十九章 嚇人的玩意48二百九十三章 戰雲密佈147章 槍林彈雨第18章 大彈弓子第64章 新玩具四百三十一章 笑面虎152章 破城第45章 人口問題第112章 恐怖斯萬四百零七章 兔子急了第151章 皇家水師四百三十四章 第二個卡蘭巴第103章 跟蹤三百九十一章 本土擴張153章 該擦屁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