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章 後浪推前浪

125章 後浪推前浪

大宋朝廷此時應該已經有點後悔了,他們也沒想到這些商人會有如此大的能量,更沒想到一言不合就開打,還能用錢買來這麼多兵馬。,.︾.o這些事情他們以前都沒聽說過,當然也不會想到,這就是見識的問題了。

不管是什麼問題吧,事情到了這一步,連談都沒法談了,誰先服軟誰就沒底氣唄,必須要打一仗看看互相之間的力量對比,然後再琢磨談判的事情。於是從一二五一年上半年開始,南北就開始對峙,北方的朝廷玩了命的把當初北伐的軍隊往回調,南邊的海峽公司國則是拼了老命的從海外僱傭更多的軍隊,慢慢向北擴張。一場幾萬人對幾萬人的大戰迫在眉睫,一觸即發。

這時候還有一個對戰局起決定性因素的國家卻一直沒出聲,既沒說要支持大宋朝廷,也沒說要支持海峽公司國。金河帝國從一二五零年底開始,就一直處於對外沉默狀態。

不過這種沉默只是表象,外人看不出來,但是帝國內部卻也是一片風聲鶴唳。泊蛟領導的政府不想讓帝國直接參與大宋內亂,他的意思是繼續充當調停者,逼着大宋朝廷收回那些不太靠譜的政令,然後讓商人們也退一步,大家坐在一起好好談。最終結果很可能就是自治城市再多幾個,朝廷再找個背黑鍋的,把當初撕毀約定的事情抹過去就算了。

這種思路很符合洪濤的一貫作風,文南也是這麼認爲的。他覺得改變大宋不一定非要流血打仗,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用不了幾十年,大宋朝廷就沒什麼用了。到處都自治了,大宋的政體自然就會改變,而且是和平轉變,形成一個類似聯邦的模式。到底要不要皇帝這個東西,到時候再說。

可是這種決議一出臺,立馬就引起了在野黨的不滿,他們在議會裡也有議員,只不過並不佔多數,但是已經有了發言權。青年黨在議會裡提出了對現任政府的不信任案,說白了就是要把泊蛟領導的政府趕下臺,提前一年半進行選舉,起因就是大宋的政局突變。

其實在大宋朝廷剛剛決定要遷都、徵調商船的時候,國防部裡就有人提出了大宋恐怕要內亂的猜測,也贏得了很多軍官的支持。

青年黨的主要力量就是政府中下層官員和大部分青年軍官,於是這件事兒就被他們提到了政府工作會議上,要求帝國政府早作準備,趁着大宋內亂的機會,一舉拿下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然後從殖民地大量調集軍隊,開始向北推進,最少也要打到長江一線,並且就此佔據不走了,和大宋朝廷劃江而治。

用他們的話說,土地這麼富饒、人民如此勤勞的地方,給大宋朝廷統治真是白瞎了,不如帝國自己管理。有了這幾千萬人民,用不了十年,從日本到馬六甲海峽西口的地盤,就都是帝國的了。再過十年,連印度半島都是帝國的。

然後大軍一路北上,直到洪皇帝說的終年積雪不化的海邊爲止,什麼蒙古、大宋、高麗、真臘、日本,這片大陸和大陸下面的海洋,都將是帝國的版圖。他們要爲帝國開創第二次輝煌,成績還得比開國皇帝強,因爲洪皇帝從小就告訴他們,超不過老師的學生,都是笨蛋!

這種論調在帝國政府和議會中不乏支持者,誰不想在自己的參與下見證一個大帝國的興盛,這是要被寫在史書上的,金河帝國的史書!而且最重要的是,帝國皇帝也明確表態了,他也希望超過自己的老爹,當一個爲帝國開疆拓土的皇帝。不希望整天被拿來和自己親爹相比,然後自行慚愧。

理想這個玩意吧,有時候會讓人充滿動力,有時候卻也讓人更加盲目。金河帝國自從三國海戰之後和平了十多年,那些二代、三代們是聽着老皇帝如何帶領十幾艘戰艦與敵人幾百艘戰艦拼殺,最終換取了和平的故事長大的。他們從小也被老師無數次的灌輸和平是靠大炮換來的思想、

現在他們覺得,帝國身邊不能總待着一個虎視眈眈的大國,這樣對帝國不安全,如果能趁着對方虛弱把這個大國吃掉,哪怕只是咬下來一大塊呢,對帝國也只有好處沒壞處。至於說大宋和帝國之間的關係,這些年輕一代根本不會去考慮,他們只知道自己是帝國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祖輩的故事。再說了,他們的祖輩也不全來自大宋,數量連五分之一都佔不到,更談不上對大宋會有什麼感情。

這時候金河帝國內部和洪濤打天下建立國家的那批人除了老死、病死的,真正能在政治中心裡任職的已經沒多少了。像泊蛟、孔沛、文南、慈器、黃濤、黃沙、慄娘都已經算最老的人,大部分官員都是三十出頭的金河灣二代,軍隊裡還有很多金河帝國三代。

在這種環境下,又沒有洪濤這樣德高望重的人出來說句話可以服衆,再加上皇帝過早表態,立刻就讓泊蛟政府陷入了被動。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是該換一換政府了,這個政府好像有點軟弱,不符合金河帝國未來的發展趨勢。甚至在保皇黨內部都有了分歧,很多人認爲泊蛟過於保守,過於平庸。

於是泊蛟這位帝國第二任總理不得不主動辭職,別等着人家把自己趕下臺了。跟着他一起辭職的還有文南,這兩位是洪濤的得意門生,他們到下臺爲止,依舊不認爲自己錯了。但是沒辦法,大多數人都認爲他們錯了,在洪濤建立的這種規則下,那就是錯了。

泊蛟因爲有泊家撐着,辭去了總理職務,立刻就得到了一個麻逸城市長的職位。可是文南卻沒人願意用了,新政府裡容不下他這個老和大家唱反調的人,他也沒有背後的家族勢力可以斡旋,只好去了卡蘭巴港的帝國大學,繼續當他的老師。

孔沛沒辭職,但國防部長肯定當不了了,變成了副部長,原來他的下屬成了他的頂頭上司。這個結果對於孔沛來講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他和文南一樣沒有家族勢力撐腰,但是他比文南更實際,懂得該低頭的時候只能低頭的道理。而且他也並不太反對攻佔大宋的主張,如果可能,他想一直打到山東半島去。那裡是他的老家,讓大宋朝廷佔着,不如讓帝國佔領。反正他也不認爲自己是宋人,只是個北地漢人而已,沒必要替大宋朝庭惋惜。

黃氏兄妹和慄娘、武大郎、高小錘都留任了,他們都是專業性質比較強的職位,別人還真不敢說能比他們幹得好。慈器這個萬人不待見的臭狗屎,自打替洪濤背黑鍋之後,不光沒倒黴,還成了帝國官員的表率。這次他也沒辭職,而且還升官了,當上了監察部的部長,原來的監察部長伊一當選爲第三任帝國總理。

洪濤猜的一點沒錯,伊一在這件事兒裡又是幕後主使者,而是還是最終的最大受益者。這個第一屆航海學校畢業生並不是爲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也不是爲了榮華富貴,他和他那羣志同道合者只是在實現他們的理想。

當初在慈禧手下的時候,伊一就是航海學校畢業生中升官最快的。他由於職務之便,知道的事情也多,慢慢就成了這羣畢業生裡的領軍人物。後來他當了監察部長,理所當然的繼續當這個領軍人物,而那羣畢業生也都進入了帝國政府和帝國海軍任職。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職務越來越高,可是理想並沒變,就是要把帝國建設成爲一個巨大的國家。有海洋的地方就該有皇家海軍,就該歸入帝國版圖,就像當年洪濤給他們上課時候說的,帝國的國境線就在海軍大炮的最遠射程上。

他們也確實在爲這個理想而奮鬥,而且是百折不撓,即使他們的校長洪皇帝反對,他們也認爲是一種考驗,目標依舊不變。不光不變,還更清晰了,第一步就是北面的大宋。

這倒不是他們天生仇恨大宋,只是因爲地理位置的緣故。呂宋島南面全是荒島,一個比一個荒涼,也就文萊港和爪窪島上還有點人,基礎太差。西面倒是有一片大陸,可是中間隔着南海,距離有點太遠。那邊的條件也好不到哪兒去,山地、雨林居多,除了港口之外,也不適合做爲建立大城市的基礎。東邊更別提了,全是大海。

只有北面的大宋距離不遠,經濟發達、道路交通、城市建設都比其它地方好太多,還有金河帝國最需要的人口,不想侵略都不是合格的洪皇帝學生。

其實從道理上講,這些年輕人的選擇真沒錯。如果金河帝國能佔據大宋,對國力來講將是一個質的飛躍,馬上就變成這時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有了金河帝國的制度和科技,再加上大宋的人口和土地,真是誰也擋不住了。

第168章 捨不得燒第100章 有想法第19章 水撈飯第227章 力量懸殊第41章 導航術第169章 明州故人四百二十八章 想逃跑的皇帝第21章 變魔術063章 打仗忽悠兩不誤第54章 檳城和普吉島四百三十一章 笑面虎二百四十五章 疫情和質問第61章 商業154章 北上波羅的海第84章 我不是這樣設計的111章 免費勞動力第200章 短暫的假日第80章 搬家137章 和半個歐洲作戰191章 火藥桶炸了131章 點子很扎手保底二第144章 維和部隊第25章 橫渡印度洋第96章 無風帶四百八十一章 都老了三百九十九章 以國家的名義044章 新玩法067章 中都城107章 圈地運動四百二十三章 我要石油封推四百七十三章 一折就撓三百零三章 數量懸殊三百五十六章 逼良爲神24三百五十五章 天火飄紅加更二第167章 深入內陸四百四十六章 新概念三百五十九章 還得走480第68章 被輔佐二百九十四章 爲什麼當皇帝三百四十六章 江竹意的本領二百三十六章 去巴黎見路易第67章 不一樣的城市第208章 卡爾到家了三百二十一章 有關文浩三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189章 北非諜影4133章 用知識坑人保底一第203章 近鄉情怯第149章 攪屎棍子來了101章 以後啥樣第112章 恐怖斯萬第23章 分工合作150章 天火161章 驅狼吞虎095章 波瓦坦族三百一十九章 援軍來了第116章 慢!025章 新制度四百四十章 民族衝突第84章 反向弩第137章 國之重器第188章 未來和城市003章 不一樣的國家第86章 宋朝媳婦第166章 襲擾戰186章 北非諜影第7章 我會捕魚第20章 大海的殘酷三百四十章 不同以往的出航第90章 第一個考驗第59章 又斷片了第52章 技術上的碾壓第42章 互相琢磨第9章 理論和實際第192章 網織好了048章 不錯的女婿保底一二百八十章第89章 香港村第9章 怕憋死第14章 合作社二百六十九章 直布羅陀總督二百九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21章 採珠郎第166章 襲擾戰四百章 內鬼123章 好事兒變壞事兒082章 兵發薩巴城054章 終身大法官24四百四十五章 害蟲第106章 一招鮮第13章 對或錯第130章 第一任總督第152章 皇帝來了也沒用第23章 分工合作三百零六章 鬥智鬥勇第226章 封建主的幫兇四百五十二章 國號大清保底一二百八十九章 回國參戰二百六十七章 殖民的腳步第7章 霍奇基斯榴彈
第168章 捨不得燒第100章 有想法第19章 水撈飯第227章 力量懸殊第41章 導航術第169章 明州故人四百二十八章 想逃跑的皇帝第21章 變魔術063章 打仗忽悠兩不誤第54章 檳城和普吉島四百三十一章 笑面虎二百四十五章 疫情和質問第61章 商業154章 北上波羅的海第84章 我不是這樣設計的111章 免費勞動力第200章 短暫的假日第80章 搬家137章 和半個歐洲作戰191章 火藥桶炸了131章 點子很扎手保底二第144章 維和部隊第25章 橫渡印度洋第96章 無風帶四百八十一章 都老了三百九十九章 以國家的名義044章 新玩法067章 中都城107章 圈地運動四百二十三章 我要石油封推四百七十三章 一折就撓三百零三章 數量懸殊三百五十六章 逼良爲神24三百五十五章 天火飄紅加更二第167章 深入內陸四百四十六章 新概念三百五十九章 還得走480第68章 被輔佐二百九十四章 爲什麼當皇帝三百四十六章 江竹意的本領二百三十六章 去巴黎見路易第67章 不一樣的城市第208章 卡爾到家了三百二十一章 有關文浩三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189章 北非諜影4133章 用知識坑人保底一第203章 近鄉情怯第149章 攪屎棍子來了101章 以後啥樣第112章 恐怖斯萬第23章 分工合作150章 天火161章 驅狼吞虎095章 波瓦坦族三百一十九章 援軍來了第116章 慢!025章 新制度四百四十章 民族衝突第84章 反向弩第137章 國之重器第188章 未來和城市003章 不一樣的國家第86章 宋朝媳婦第166章 襲擾戰186章 北非諜影第7章 我會捕魚第20章 大海的殘酷三百四十章 不同以往的出航第90章 第一個考驗第59章 又斷片了第52章 技術上的碾壓第42章 互相琢磨第9章 理論和實際第192章 網織好了048章 不錯的女婿保底一二百八十章第89章 香港村第9章 怕憋死第14章 合作社二百六十九章 直布羅陀總督二百九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21章 採珠郎第166章 襲擾戰四百章 內鬼123章 好事兒變壞事兒082章 兵發薩巴城054章 終身大法官24四百四十五章 害蟲第106章 一招鮮第13章 對或錯第130章 第一任總督第152章 皇帝來了也沒用第23章 分工合作三百零六章 鬥智鬥勇第226章 封建主的幫兇四百五十二章 國號大清保底一二百八十九章 回國參戰二百六十七章 殖民的腳步第7章 霍奇基斯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