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章 物流業

031章 物流業

“麥頭黃,黃魚旺;一網拉金,一網投銀;黃魚咕咕叫,漁船裝滿艙”

這是一首流行於舟山、台州附近的漁家歌謠,它所描述的場景就是靠打漁爲生的漁民們,一年當中可以依靠辛勤勞動獲得財富的幾次大機會。

從春分到立夏,海里的小黃魚就會跟着海流洄游到舟山羣島附近,這就是麥頭黃,黃魚旺;一網拉金,說的就是捕撈黃魚,一網投銀則是另一種海產品,帶魚。它的漁汛從九月底開始,一直持續到十一月底。每條漁船隻要別犯懶,一網一網撈上來的,真是和銀子差不多。

九月下旬,杭州灣附近的漁民們迎來了當年的最後一次漁汛,幾百艘漁船從周邊的各州各縣彙集到了舟山羣島附近海域,準備再大幹一場,然後舒舒服服的過個好年,這一年就算是過去了。對於東海的漁民們來講,這些年的日子倒是一天比一天好過了,甚至比南海那邊的同行還要舒服一些。

爲什麼這麼說呢,按說南海的魚羣、漁汛也不少,憑什麼東海漁民的日子要更好過呢?其實這和魚的多少無關,主要是陸路交通決定的。漁民們打再多的魚,賣不出去也是枉然。南海附近氣溫高,捕撈上了的新鮮海產品無法長期保存,在當地又沒有非常大的銷售市場。所以這裡的漁民都成了兼職,打幾天魚就曬幾天網,平時更多的給大貨船充當內河搬運工,在主要的江河航道里替商戶運輸貨物。

東海這邊則不同,一是貿易活動沒有南邊的港口城市發達,二是氣溫沒南邊那麼高,三是有了一條沿江水泥官道,可以把漁獲儘可能多的向長江以南的內陸地區運送,哪怕新鮮的送不了那麼遠,做成鹹魚或者風乾的魚乾,也能賣個不錯的價格。如果是可以用海水短時間養殖的海產品,比如螃蟹、海膽、海螺什麼的,能活着送到內陸地區去,價格更會高一些。

有了銷路,漁民們自然不會吝嗇體力。每年的夏初和深秋,都是他們大幹一場的時候,能不能給兒子湊夠彩禮風風光光的把兒媳婦娶進門、能不能把家裡的木板土坯老房子翻蓋成青磚大瓦房、能不能添購一艘更大的漁船、能不能幾家人湊在一起弄個海產品加工作坊,自己也當一回老闆,就看這兩次漁汛裡能打上來多少魚了。

臨安、明州港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也會雲集着一大批海產品採購商。這些商人都有自己的四輪馬車,可以沿着官道日夜不停的把海貨運往內陸,在較低的採購價和較高的出售價中賺得鉢滿盆滿。如果是買賣做得比較大的老闆,還會有從金河帝國進口來的鋼軸大馬車,同樣的三匹馬,一車能比別人的木軸馬車多拉一半還多。

“鄭兄,別來無恙啊。您的買賣是越做越大了,去年還是兩架土車,今年這是又加了一架金河車,徽州的海貨生意全快被鄭兄搶光嘍!”臨安城竹車門外的海貨市場裡,聚集着一羣一羣的外地商人,市場外面的大馬車更是一輛接着一輛的連成了片。這些都是販運海鮮的商戶,用後世的話講,他們就是二道販子。

“哈哈哈,馮老三,你還說我呢,進來之前我可看到你馮家的車隊了,好嘛,一水兒的金河大車,連拉車的馬都是一個顏色的。徽州再好,終歸離臨安太近,幹這一行的可不止我一家。可江州馮家可就是獨一號了,雖然路程遠一些,但售價也高不少,一來一去賺的比爲兄我可多多了啊。”又黑又瘦的鄭老闆原本是黃山附近的小商販,五年前才發現了這門生意,在族裡借了不少錢,購置了大車和馬匹,專門往家鄉販運海貨。別看他的本兒不大,只有兩輛車,但好在他有固定的銷售地區,別人運過去也是白搭,當地人不買賬,利潤還算不錯。

乾貨運這個買賣,尤其是販運鮮果、海貨,都需要非常穩定的下家,否則運回去沒人買,再現找買家,就晚了。因爲這些貨物不能存放時間太長,稍微耽誤是個十天半個月的,基本就等於賠得一乾二淨了。原本之所以沒有幹這種買賣的商人,不是人們不想幹,而是條件不具備。

以前的官道就是黃土地,碰上雨水到處都是坑窪,連人走路都費勁,更別說載重大車了。而且前些年馬匹這個東西還屬於戰略物資,普通百姓就算有錢也沒地方買去。

自打沿江水泥官道修好之後,交通問題就解決了,不管下多大雨,官道上依舊是平坦的,只要不發洪水,大車就能一直跑下去,一天百十里沒問題。再加上北方戰事平定了,從前線運回來的戰利品裡數量最大的就是蒙古馬。朝廷用不了這麼多,也養不起這麼多馬,更看不上這些矮小的馬匹,乾脆就在民間售賣。這下不光路有了,運輸工具也有,這才衍生出來貨物這門生意。

“唉……別提了,我這心裡也是七上八下的。鄭兄您沒發現嘛,今年少了好幾家大戶,他們可都是有官府背景的,突然不見了,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變故。鄭兄離臨安近,是否聽說了什麼情況,也給小弟嘮一嘮,讓小弟我安安心如何?您看,正宗的中華公司雪茄,這還是我族兄前年去廣州帶回來的,我也不會抽這個東西,索性就借花獻佛吧。”

今年的臨安城確實與往年不一樣,甚至和春天的時候比也有很大的變化。不是說季節氣候的變化,而是候潮門的城牆塌了,江面上停着十多艘誰也沒見過的怪船,原本的海貨市場也被向西遷移了幾百米,遠遠的離開了以前的碼頭。從候潮門到嘉會門一帶都成了禁區,任何人和船隻都不許靠近。

“嗯,這可是稀罕物,味道正啊!我說老弟,別怕,大戶少了對我們這些小商人是好事兒啊。往年好貨色都被他們先搶了,我們只能挑剩下的,今年他們不來,我們應該高興纔對。要說變化嘛,我還真知道點兒。知道那座城門爲什麼會塌了不?知道江面上這些船是幹嘛的不?知道今年爲什麼有些大戶不來不?”鄭老闆接過那根裝在木筒裡還用蠟封着的雪茄煙,放在鼻子下面聞了聞,很滿意。既然收了人家的禮,那就得把人家想知道的說出來個一二,也算是回禮嘛。

“鄭兄請說,兄弟洗耳恭聽!”看到鄭老闆收了自己的禮,還能回答自己的疑問,馮姓商人趕緊把姿態再放低了一點。做買賣不能光低着頭傻幹,朝廷的動向一定得掌握,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像他這種小門小戶,禁不起風浪。

“八月節的時候,朝廷裡出了大事兒,據說是有人想謀逆,要炸死官家,結果被這些船的主人發現了,這才保住了官家和一干大臣的性命。可惜城門還是沒保住,被炸塌了,否則這麼結實的城牆怎麼會倒塌?”鄭老闆很鐘意雪茄煙的味道,更喜歡給別人答疑解惑的感覺,把他知道的消息娓娓道了出來。

“啊!謀逆!這可是抄家滅門的大罪啊!只是不知這些船的主人是誰,他們又和那些大戶有什麼關係?”鄭老闆說的事兒,馮姓商人還真不知道,除了驚愕之外,更多的還是疑問。

“誰說不是呢,這一個多月朝廷砍頭砍得刀都捲刃了,那些大戶以前不就是仗着家中有人在朝爲官,才能得勢的嘛,現在別說出來繼續做買賣了,能不能活命都是問題。你要是早來半個月,就能看到嘉會門外的江邊整天濃煙滾滾,燒的全是死人啊,燒完了灰都不留,全掃進江裡。我聽這裡的漁民們說,每天到了夜裡,嘉會門外的江邊就會有魚在叫,叫的聲音和人哭一模一樣……”鄭老闆也不是臨安人,他只不過是在臨安城裡有族人,能聽到一些外地人不知道的傳言。傳言嘛,說着說着就跑偏,總會往神鬼那邊出溜。

“……嘶……”馮老闆聽得後背直髮涼,不由自主的向東邊看了看,就好像真聽到了什麼一樣,趕緊把頭又轉了回來。

“江裡那些大船是官家請來的援兵,聽說是來自東洋,比日本還遠的地方,是要和南邊的海賊打仗用的。這些人你可千萬躲遠點,一個個都是殺神。”鄭老闆一看自己講的故事真把馮老闆鎮住了,非常得意,又指了指江中的大船和東邊那些站崗的陸戰隊員,把聲音還壓低了許多。

“唉……朝廷剛把蒙古人打跑,這怎麼又和南邊的海商打起來了。我族弟以前還經常去廣州販貨,這兩年也斷了財路。看樣子這個仗是停不了了,我這次回去得好好勸勸他,還是跟我一起先跑官道吧,這兩年是別指望再去販貨回來賣了。”馮老闆此時已經大概搞明白了臨安城的變化,什麼謀逆不謀逆的,殺再多人也是當官的,影響不到百姓的生活。可是打仗這件事就不一樣了,如果朝廷打贏了還則罷了,一旦戰事向北蔓延,那首當其衝的就是百姓。

(。

第68章 力量第179章 襄陽城下137章 和半個歐洲作戰第84章 反向弩第74章 宋代教育體系088章 圖拉城第130章 第一任總督第177章 打仗爲什麼?第210章 人配衣裝馬配鞍059章 皇家無情40第24章 馬六甲二百四十六章 晚改不如早改142章 苛刻條件第203章 近鄉情怯三百九十章 農藥960第70章 辯論第20章 大海的殘酷二百七十九章 尋藥第141章 仇人二百三十六章 去巴黎見路易第179章 襄陽城下四百一十章 蒙古鉅變086章 挺進高原060章 敞開懷抱二百七十章 一拍即合第89章 又到海商南下時三百九十四章 菜鳥第199章 波斯鼠第5章 補給點和原油第37章 有目標了二百九十三章 戰雲密佈二百九十四章 爲什麼當皇帝第138章 門徒076章 最後的瘋狂086章 挺進高原190章 各懷鬼胎第15章 海上輕騎108章 聯盟和杯賽第124章 大炮一響四百一十七章 歷史軌跡亂了第44章 男秘書006章 孩子大了119章 技術擴散011章 老奸巨猾076章 又一個金河城045章 政黨制度058章 文武雙全四百六十八章 運氣敗光了44第29章 我的浮標呢?127章 土皇帝的能量8066章 三種炮閂四百六十四章 又顯靈一次36054章 偷閒四百七十九章 各取所需187章 北非諜影2039章 另一種忠誠三百五十三章 趁熱打鐵16044章 倒黴蛋第89章 香港村第204章 闖入地中海146章 仇人三百二十三章 軟刀子042章 教壞兒子第53章 我不是海鷹!四百一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是敵人二百六十二章 蒙古水師有火炮第66章 趕大海171章 科學怪人第6章 我會啥?第22章 樸素經濟學四百零四章 紙老虎第102章 好人有好報第201章 羅有德的新歡190章 各懷鬼胎四百章 內鬼第70章 辯論第36章 南宋移民制度055章 瞬息萬變28二百四十七章 我要當皇帝第53章 我不是海鷹!190章 各懷鬼胎103章 綁匪大學第21章 變魔術第217章 命運多舛的皇帝四百二十二章 見面不如聞名二百八十三章 客隨主便037章 蛀蟲第140章 江竹意第44章 男秘書三百二十八章 海上君王號第157章 國庫券二百四十章 準備打臉第121章 挖礦第2章 疍民053章 北上二百五十章 目前的國際形勢061章 她來了070章 黑白雙煞第34章 公務車第210章 人配衣裝馬配鞍
第68章 力量第179章 襄陽城下137章 和半個歐洲作戰第84章 反向弩第74章 宋代教育體系088章 圖拉城第130章 第一任總督第177章 打仗爲什麼?第210章 人配衣裝馬配鞍059章 皇家無情40第24章 馬六甲二百四十六章 晚改不如早改142章 苛刻條件第203章 近鄉情怯三百九十章 農藥960第70章 辯論第20章 大海的殘酷二百七十九章 尋藥第141章 仇人二百三十六章 去巴黎見路易第179章 襄陽城下四百一十章 蒙古鉅變086章 挺進高原060章 敞開懷抱二百七十章 一拍即合第89章 又到海商南下時三百九十四章 菜鳥第199章 波斯鼠第5章 補給點和原油第37章 有目標了二百九十三章 戰雲密佈二百九十四章 爲什麼當皇帝第138章 門徒076章 最後的瘋狂086章 挺進高原190章 各懷鬼胎第15章 海上輕騎108章 聯盟和杯賽第124章 大炮一響四百一十七章 歷史軌跡亂了第44章 男秘書006章 孩子大了119章 技術擴散011章 老奸巨猾076章 又一個金河城045章 政黨制度058章 文武雙全四百六十八章 運氣敗光了44第29章 我的浮標呢?127章 土皇帝的能量8066章 三種炮閂四百六十四章 又顯靈一次36054章 偷閒四百七十九章 各取所需187章 北非諜影2039章 另一種忠誠三百五十三章 趁熱打鐵16044章 倒黴蛋第89章 香港村第204章 闖入地中海146章 仇人三百二十三章 軟刀子042章 教壞兒子第53章 我不是海鷹!四百一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是敵人二百六十二章 蒙古水師有火炮第66章 趕大海171章 科學怪人第6章 我會啥?第22章 樸素經濟學四百零四章 紙老虎第102章 好人有好報第201章 羅有德的新歡190章 各懷鬼胎四百章 內鬼第70章 辯論第36章 南宋移民制度055章 瞬息萬變28二百四十七章 我要當皇帝第53章 我不是海鷹!190章 各懷鬼胎103章 綁匪大學第21章 變魔術第217章 命運多舛的皇帝四百二十二章 見面不如聞名二百八十三章 客隨主便037章 蛀蟲第140章 江竹意第44章 男秘書三百二十八章 海上君王號第157章 國庫券二百四十章 準備打臉第121章 挖礦第2章 疍民053章 北上二百五十章 目前的國際形勢061章 她來了070章 黑白雙煞第34章 公務車第210章 人配衣裝馬配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