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常郢論勢

bookmark

…………李煜見此,瞬間眼睛一酸,眼淚不自覺的落下,他卻是不曾想,一場仗下來,竟使得他的威望和在士卒心中的位置提升到如此地步。

看着這些老實而又淳樸的士卒們堅定的神色,李煜三步並做兩步,伸出雙手,扶住一個斷了一條腿身上裹滿白布,已然起身的士卒的身體,用力的撫着受傷士卒的後背。

李煜淚流滿面的望着衆人,朗聲道:“朕的好兒郎們!你們每一個都是好樣的!朕要謝謝你們!若非你們捨生忘死的與宋軍作戰,朕何以得保周全!我大唐又何以得保周全!是朕害苦了你們!讓你們遭的此罪!朕對不起你們!”

李煜身前的斷腿士卒聞言,略帶哭聲的對着李煜道“聖上,我牛阿大此生能得以追隨聖上左右,爲聖上征戰沙場,是我莫大的榮幸,阿大不恨爲聖上傷殘了身體,爲了聖上哪怕是這條小命豁出去了又如何,阿大隻恨斷了一條腿,此生不得再追隨聖上左右,不能再爲聖上征戰沙場,討伐惡賊了!”

李煜聽罷,不禁感嘆萬分,心潮澎湃,當即承諾道,“諸位弟兄,休要氣磊,你們爲朕付出了這麼多,朕此生此世都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的。

而今勝利在即,你們每一個人是都是精銳,都是朕最寶貴的財富,都給朕好好養傷,腿斷了,你們還有手,手斷了,你們還有頭腦,四肢全斷了,你還有一口氣,只要你們願意繼續爲朕效力,朕的軍營大門會永遠向你們敞開!”

頓了口氣,李煜繼續道:“朕意建立虎賁軍,爲唐國最精銳之大軍,屆時,此次隨朕出征的所有人都將併入此軍。

以後,凡欲入此軍者,至少需立功三次以上,並且通過虎賁軍的入軍測試,方可得入。

虎賁軍全軍皆爲職業軍種,終身以軍爲職,若有傷殘,可申請調爲軍職教頭,若有陣亡,家屬由朕供養,虎賁軍中的所有人到四十也可轉爲軍職教頭,到五十可自行退伍,由國家供養下半生。

同時,朕會設立新的軍銜制,建立新的軍職,三日後,朕會召集所有大軍一同宣佈,並且,對所有出征士卒論功行賞!”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衆士卒聞言,激動之色溢於言表,一時不知如何言語,唯有不停的嘶啞着高呼萬歲,以示自己對李煜的感激之情。

李煜腦袋嗡的一聲,突的感到一陣暈厥襲來,天旋地轉,李煜的意識漸漸模糊起來。

衆人見李煜暈了過去,頓時大驚失色,急忙圍到李煜身側,嚴醜一把扶住李煜,驚慌失措的狂呼道:“醫官,快宣醫官!”

不多時,白髮蒼蒼的醫官程元被幾個士卒慌忙的架進了帳內,衆人主動的讓開了一條通道,程元,一見到李煜蒼白的神色,便明白了是何事,驅散了衆人,又安撫了一衆見李煜暈倒正在拼命圍過來的重傷士卒,讓他們安靜養傷,莫要打擾自己給李煜治傷。

程元,顫抖着雙手解開了李煜的滾龍披風,將李煜平躺於帳內的木板之上,見李煜的身前並無傷口,忙輕輕的將李煜翻了過來。

在李煜的身子被翻過來後,一丈長的道猙獰的傷口暴露在衆人眼前,傷口深可見骨,周圍的鮮血早已凝固,程元和一衆人等的眼瞬間紅了。

誰都不曾想到,受了如此重傷的李煜,竟還能萬軍之中斬敵主將,還能一槍滅敵,攝人心魄,逼降八萬餘宋軍,還能談笑風生,前來傷兵營安慰衆人。

無數士卒霎時失聲痛苦,想到李煜自己已是身受重傷,還想着來安慰他們,來關心他們的傷勢,所有士卒頓時覺得自己哪怕是死,也無法報答李煜的恩德。

……

翌日,午時,唐軍大營。

中軍帳內,李煜緩緩的睜開雙眼,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常郢那滿頭的白髮,常郢拿着一卷不知名的古籍正在專心致志的讀着,並未察覺到李煜的醒來。

“咳咳!”李煜輕咳兩聲,沉思片刻,輕聲道:“先生,這是何時了?”

常郢聞言,並無太大的反應,輕輕的放下手中的書,淡然道“翌日,午時了,”

“哦,”李煜微眯着眼,應了聲,默默的望着畫着精美圖畫的帳頂,不再做聲。

帳內,一時沉默下來,片刻之後,常郢一臉嚴肅的望着李煜,沉聲道:“聖上是想要守住這唐國富饒之地,還是想全取南方,據江南而以長江爲界,與趙匡胤平分天下,”

說着,常郢頓了頓,“亦或,全取天下,”

“朕之志,決不止於天下,”李煜望着帳頂,輕聲道,似是對常郢說,又似是在自言自語。

常郢聞言神色一振,起身,躬身向李煜行了一禮,復坐下,沉思片刻道:“而今之天下,亂世已末,十國去七國,而我唐國勢頹,若直面宋國兵鋒,則必敗無疑,所以,唐國若要起勢,則需讓宋國亂起來,無暇南顧。

宋軍新取楚國,蜀國,南漢,等國,根基未穩,一旦北方有變,必然窮餘應付,屆時,我軍可先取吳越,再收楚國,以楚國爲跳板,取北漢等國,蜀中等地民風彪悍,地勢,形勢皆是複雜,故,可留至最後解決。

待我軍全據整個南方之時,宋軍必然已經因北方之亂,而國力衰弱,其勢已頹,則我軍勢盛,哈哈,若然無誤,當可輕破宋國,一統天下之日,不遠矣!”

李煜聽完常郢的話,雙眸精光一閃,心潮澎湃,對這個時代的認識再一次加深,對自己即將走的路,也看的越發的透徹,對天下的大勢也是掌握的越加詳細,不禁對常郢越發的信服。

思索片刻,李煜還是選擇將自己讓張洎派人出使遼國,利誘北漢國和遼國伐唐之事,告知了常郢。

常郢聽罷,臉上卻是不喜不悲,沒有任何表情,頓了片刻,常郢淡然道:“聖上此舉倒是與郢不謀而合,不過聖上早已派人去做了此事,倒是讓郢有些驚訝。”

“先生難道不怪朕引外族入侵,禍害我中原漢族百姓嗎?”李煜陷入一種空靈的沉思狀態,吶吶道。

“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矣!”

…………

第87章 五百鐵騎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80章 袞州張合第128章 數路大軍並進第54章 晉陽帝第40章 宣武軍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12章 北地狼煙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146章 後唐第108章 文昭獻策第40章 宣武軍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112章 死期將至第16章 對峙第60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108章 文昭獻策第9章 大軍出征(下)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144章 伐蜀蠢蠢欲動第151章 蘇南形勢第124章 中計也!第30章 延定往事,楊門秘辛第25章 山越敗亡第121章 朝秦暮楚第49章 汴軍第127章 南越重甲第48章 徹底交惡第49章 好主意第80章 民爲國之本第162章 南漢亡國第92章 月黑風高第38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27章 虎賁立軍第32章 軍情走漏第77章 張洎拜相第34章 十面埋伏第91章 金沙渡口第4章 南唐變法之軍械第103章 以牙還牙第130章 借刀殺人第156章 上古關第87章 一網打盡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57章 鬥將第7章 黃雀在後第5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五)第78章 沱尾城第3章 常孟第34章 十面埋伏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5章 南唐變法之夜話第81章 不留活口第25章 鹽神第160章 伐宋第25章 鹽神第90章 陳洪進卒第68章 天意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23章 趙光義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164章 逝去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96章 金沙城第19章 大戰起第78章 土地隱患第152章 收兵第125章 借刀殺人第49章 汴軍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153章 破城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126章 吳越一統第27章 漳泉史事(上)第57章 鬥將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48章 實戰演練第60章 伏兵第6章 神邸,不可戰勝的神邸!第97章 大敗吳越第100章 糧草被焚第165章 天下第48章 徹底交惡第93章 初戰湖州軍第139章 後蜀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24章 大戰尾聲(下)第10章 江家之禍第69章 血戰昌黎第102章 內鬨第144章 將軍百戰死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19章 軍令如山第98章 火燒叛軍
第87章 五百鐵騎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80章 袞州張合第128章 數路大軍並進第54章 晉陽帝第40章 宣武軍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12章 北地狼煙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146章 後唐第108章 文昭獻策第40章 宣武軍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112章 死期將至第16章 對峙第60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108章 文昭獻策第9章 大軍出征(下)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144章 伐蜀蠢蠢欲動第151章 蘇南形勢第124章 中計也!第30章 延定往事,楊門秘辛第25章 山越敗亡第121章 朝秦暮楚第49章 汴軍第127章 南越重甲第48章 徹底交惡第49章 好主意第80章 民爲國之本第162章 南漢亡國第92章 月黑風高第38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27章 虎賁立軍第32章 軍情走漏第77章 張洎拜相第34章 十面埋伏第91章 金沙渡口第4章 南唐變法之軍械第103章 以牙還牙第130章 借刀殺人第156章 上古關第87章 一網打盡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57章 鬥將第7章 黃雀在後第5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五)第78章 沱尾城第3章 常孟第34章 十面埋伏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5章 南唐變法之夜話第81章 不留活口第25章 鹽神第160章 伐宋第25章 鹽神第90章 陳洪進卒第68章 天意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23章 趙光義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164章 逝去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96章 金沙城第19章 大戰起第78章 土地隱患第152章 收兵第125章 借刀殺人第49章 汴軍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153章 破城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126章 吳越一統第27章 漳泉史事(上)第57章 鬥將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48章 實戰演練第60章 伏兵第6章 神邸,不可戰勝的神邸!第97章 大敗吳越第100章 糧草被焚第165章 天下第48章 徹底交惡第93章 初戰湖州軍第139章 後蜀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24章 大戰尾聲(下)第10章 江家之禍第69章 血戰昌黎第102章 內鬨第144章 將軍百戰死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19章 軍令如山第98章 火燒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