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

這樣漫長的對峙和不斷交戰,對奧斯曼帝國而言,是非常不妙的,畢竟歐洲方向和沙俄方向不可能真的一點都不防備,而且漫長的對峙,損耗的國力是無與倫比的,就算是最後奧斯曼帝國能夠打敗滿清,也必然元氣大傷,有被沙俄帝國和歐洲方面趁虛而入的危險。

只不過,奧斯曼帝國想決戰,滿清不配合,他們也沒有任何可行的辦法,只能跟滿清拖着。

奧斯曼帝國皇帝咬着牙,就算對峙,可他就不信了,他奧斯曼帝國建國數百年,疆域廣大,人口衆多,難不成消耗國力還消耗不過崛起不到二十年的滿清?

然而,奧斯曼帝國皇帝想錯了,這樣漫長的消耗國力的對峙,奧斯曼帝國或許拖不起,但滿清卻完全能夠拖得起。

因爲滿清邊境的敵人,除了東面的大明,便只有西面的奧斯曼帝國的。

大明方向,由於大明太強大了,多爾袞很清楚,如果大明下決心進攻大清的話,當前的大清派多少兵力駐守邊境都沒有任何作用,所以多爾袞就賭,幾乎半點都不防備大明,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和奧斯曼帝國的對峙當中。

另外,印度的富庶是不容置疑的,這裡擁有世界上最廣袤的糧倉,和衆多的人口,只不過前幾年滿清攻滅莫臥兒帝國,很多生產因爲戰亂而被毀滅,不過現在莫臥兒帝國已經滅亡,所有毀滅的生產都可以漸漸恢復。

比如當下,多爾袞已經開始恢復印度境內對盔甲和兵器的生產了,只要再有一段時間,盔甲和兵器以及兵源就能夠源源不斷的從印度增援敘利亞戰場。

最後一點,滿清是純掠奪式的,純奴役治下各族作戰,其核心是滿八旗,只要滿八旗未損,其他各族損失再多的兵源也傷不到滿清的根本,奧斯曼帝國卻不行,部族勢力很多,各族死傷過多,便容易引發大規模叛亂。

所以說,有這麼好的條件,這樣漫長時間的國力消耗,滿清佔據絕對的上風。

果然,隨着時間的推移,前兩年清軍還處於完全的守勢,第三年,清軍已經能夠攻守互助了,第四年的時候,清軍更是開始了局部的反攻,過半的清軍士兵身上都披上了鎧甲,戰鬥力大增。

第五年,大半的清軍士兵身上都披上了鎧甲,反觀奧斯曼帝國方面,新補充上來的士兵全部都沒有鎧甲,只有簡單的兵器,如果繼續這樣消耗下去的話,情況會演變成爲奧斯曼帝國大軍鎧甲越來越少,而清軍鎧甲卻越來越多,雙方的綜合實力在漸漸發生轉變。

五月,清軍數量達到九十萬人,而奧斯曼大軍依舊只能維持在七十萬左右的數量。

清軍不斷開始主動對奧斯曼大軍發動進攻,雙方的攻守態勢一下子就互換了過來,變成清軍攻勢,而奧斯曼大軍守勢。

這一日,是對峙五年來第一次大規模交戰,雙方都投入了超過三十萬士兵的數量,來爭奪敘利亞東部重鎮拉卡城。

奪取拉卡城,意味着能夠攻佔敘利亞近半的區域,對於整場戰役的意義非同一般,幾乎能夠算得上是一場轉折戰役。

爲了取得這場局部大戰的勝利,清軍出動過半的滿八旗,近半的燧發槍隊等戰鬥力最強大軍隊,以及將近四百門仿製神武野戰大炮。

奧斯曼大軍方面爲了守住拉卡,也出動重甲軍團,部分鐵騎軍團,火繩槍隊等奧斯曼精銳力量,以及六百多門各式鐵炮進行爭奪。

“轟!轟!轟——”炮彈互轟,每時每刻都有雙方的士兵被炸死。

“咻咻咻——”箭矢如雨,穿透一名又一名雙方士兵的身體。

鮮血流淌,鏖戰整整三天,圍繞着拉卡城的城外,浮屍一片,血流成河,血腥的氣息遍佈整個卡拉城方圓幾十裡的天空,清軍死傷十八萬,奧斯曼大軍死傷十五萬,但清軍卻也成功殺進了拉卡城內,爭奪的焦點隨之轉到了城內。

漸漸的,哪怕奧斯曼大軍不斷增兵也沒有能夠將清軍趕出拉卡,因爲奧斯曼大軍不斷增兵的同時,清軍也一樣在不斷增兵。

“該死的多爾袞!”奧斯曼帝國大軍統帥登尼塞裡一臉鐵青,滿含憤怒。

他知道,拉卡已經保不住了,再繼續在拉卡城激戰下去,吃虧的只會是他們奧斯曼帝國。

這是一場關乎兩國存亡的龐大戰役,任何一點不必要的折損都可能危害整個戰局的勝敗。

拉卡城是陷落了,但他們卻還有另一個更加堅固的大馬士革城。

這幾年,奧斯曼帝國漸漸顯露不支,奧斯曼統帥登尼塞裡憂心之下,有先見之明,早早便在大馬士革一帶,依託堅固的大馬士革城建立好了大量的防禦。

“元帥有令,全軍撤向大馬士革城!”隨即,奧斯曼帝國統帥登尼塞裡下令奧斯曼大軍撤出拉卡城,同時爲了避免清軍騎兵追擊,還留下了一支一萬人的奧斯曼精騎斷後。

不過,清軍顯然沒有追擊撤退的奧斯曼大軍繼續廝殺的想法。

事實上,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大戰,清軍士兵也已經疲憊不堪,加上拉卡城剛剛攻佔下來,還需要鞏固,各種軍需物資也需要補給,所以多爾袞放棄了追擊撤退的奧斯曼大軍想法。

總而言之,經過這場戰役,奧斯曼帝國和滿清的戰略對比已經處在了劣勢。

“呵呵,奧斯曼帝國,你們註定要再一次被我大清所擊敗!”清軍大營內,多爾袞冷笑了一聲道。

擊敗個奧斯曼帝國,大清便能夠再一次吞併奧斯曼帝國大片領土,甚至於吞併整個奧斯曼帝國,大清只有不斷強大,最終纔有可能取得和大明平起平坐的地位,終極目標還是要打敗大明,殺回中原去!

在拉卡城整整休整了五天,各項物資全部運來之後,多爾袞率領清軍繼續進攻敘利亞,殺向敘利亞最大的城堡,也是敘利亞的中心大馬士革城——

第6章 城破第996章 文明論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810章 大海戰陰雲(二)第167章 劉宗敏戰死(下)第959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七)第925章 五國聯盟軍第378章 兵臨成都第792章 呂宋島之戰(二)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663章 準格爾投降(三)第714章 中興九年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40章 李自成敗亡的前兆第533章 準格爾之敗第580章 朝鮮人的恐懼第510章 勢如破竹第615章 東京灣海戰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168章 李自成敗入河南第788章 統一四國(二)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917章 悽慘的奧爾朗侯爵第688章 決戰伊斯法罕(三)第660章 和親?第535章 大明中央銀行(一)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114章 再次吐血第659章 殺戮第694章 波斯帝國滅亡(一)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245章 清軍退兵(一)第174章 全力備戰第523章 結束與朝鮮的藩屬關係第113章 龍旗飄揚第362章 多爾袞的命令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264章 鄭森和錢初瑤(一)第550章 激戰烏蘭察布第1057章 輕易碾壓二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924章 攻佔墨西哥城(四)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95章 戰雲密佈(下)第1045章 鰲拜的挫敗一第20章 絕世美人的仇恨(中)第246章 清軍退兵(二)第364章 一石三鳥第457章 尚可喜的驚恐第279章 霹靂(上)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975章 多爾袞的毒計?第83章 貪污根源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175章 全力備戰(二)第131章 驚險襲營(下)第185章 沿途伏擊(一)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兒公主(一)第1045章 鰲拜的挫敗一第721章 陳秀秀的恨意第390章 黎州城陷落第332章 激烈海戰(上)第315章 改革成功第26章 意外巨財第498章 混亂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668章 迎擊沙俄大軍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721章 定計第419章 張獻忠最終的下場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572章 鴨綠江口海戰(二)第441章 東關鎮之戰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744章 易服與滔天巨浪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二)第937章 悽慘潰敗(二)第408章 慘烈(三)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299章 福王敗亡的先兆第876章 戰事完結第567章 大清國再立第866章 馬六甲大海戰(四)第40章 李自成敗亡的前兆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7章 城外遇險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357章 ****突破第721章 陳秀秀的恨意第325章 鄭森回泉州(二)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124章 縣衙泣血
第6章 城破第996章 文明論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810章 大海戰陰雲(二)第167章 劉宗敏戰死(下)第959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七)第925章 五國聯盟軍第378章 兵臨成都第792章 呂宋島之戰(二)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663章 準格爾投降(三)第714章 中興九年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40章 李自成敗亡的前兆第533章 準格爾之敗第580章 朝鮮人的恐懼第510章 勢如破竹第615章 東京灣海戰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168章 李自成敗入河南第788章 統一四國(二)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917章 悽慘的奧爾朗侯爵第688章 決戰伊斯法罕(三)第660章 和親?第535章 大明中央銀行(一)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114章 再次吐血第659章 殺戮第694章 波斯帝國滅亡(一)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245章 清軍退兵(一)第174章 全力備戰第523章 結束與朝鮮的藩屬關係第113章 龍旗飄揚第362章 多爾袞的命令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264章 鄭森和錢初瑤(一)第550章 激戰烏蘭察布第1057章 輕易碾壓二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924章 攻佔墨西哥城(四)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95章 戰雲密佈(下)第1045章 鰲拜的挫敗一第20章 絕世美人的仇恨(中)第246章 清軍退兵(二)第364章 一石三鳥第457章 尚可喜的驚恐第279章 霹靂(上)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975章 多爾袞的毒計?第83章 貪污根源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175章 全力備戰(二)第131章 驚險襲營(下)第185章 沿途伏擊(一)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兒公主(一)第1045章 鰲拜的挫敗一第721章 陳秀秀的恨意第390章 黎州城陷落第332章 激烈海戰(上)第315章 改革成功第26章 意外巨財第498章 混亂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668章 迎擊沙俄大軍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721章 定計第419章 張獻忠最終的下場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572章 鴨綠江口海戰(二)第441章 東關鎮之戰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744章 易服與滔天巨浪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二)第937章 悽慘潰敗(二)第408章 慘烈(三)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299章 福王敗亡的先兆第876章 戰事完結第567章 大清國再立第866章 馬六甲大海戰(四)第40章 李自成敗亡的前兆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7章 城外遇險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357章 ****突破第721章 陳秀秀的恨意第325章 鄭森回泉州(二)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124章 縣衙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