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拒絕

要與大明聯姻?

原來神聖羅馬帝國的目的是這個!朱慈踉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要說兩國聯姻,朱慈踉並不反對,但僅限於別國將自己的公主嫁到大明,但要大明嫁公主過去,那就不行了。不說做爲一個父親,朱慈踉絕不希望自己的公主嫁到歐洲那麼遙遠的異國他鄉,就以他大明皇帝的身份而言,大明開國以來便奉行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的鐵骨銘志,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公主嫁到異國聯姻的。

“不行,朕拒絕這個請求,朕不會將自己的公主嫁到遙遠的異國!”朱慈踉斷然拒絕,瞬間給斐迪南太子關於兩國的聯姻判了死刑。

翻譯一將朱慈踉的話翻譯過去,斐迪南太子立刻大驚,臉色一瞬間就難看了起來。

大明皇帝拒絕這麼快,而且語氣這樣堅決,那兩國聯姻豈不是很難成了,這怎麼行,這可是他此行必須要達成的目的,娶不回大明公主,他帝國太子,家族嫡系繼承人的地位可是會被動搖的。

原本,斐迪南太子是帶了十足的信心來的,不僅是因爲珍寶的獻上,還因爲他們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的地位,大明與哈布斯堡家族聯姻,幾乎等同於與半個歐洲聯姻,只有利益,而絕沒有半點危害。

斐迪南太子想不通朱慈踉爲什麼會拒絕這麼快。

“偉大的大明皇帝陛下,您就不問問我想求婚的是哪位公主就拒絕嗎?”斐迪南太子不甘心的問道。

“哦?哪位公主啊?”雖然心裡已經堅定的給斐迪南太子的求婚判了死刑,不過見斐迪南太子這麼說,朱慈踉還是順道開口問了一句。

“我想求婚的是陛下的七公主,陛下只要答應,我以上帝的名義發誓,七公主一定是神聖羅馬帝國未來最尊貴的皇后,神聖羅馬也是大明在歐洲最忠實的盟友,這對我神聖羅馬和大明兩國都有利益。”斐迪南太子說出了人選,並且一番鄭重的承諾。

在求婚之前,斐迪南太子特意瞭解過大明剩餘兩位未嫁公主的情況,便是七公主和八公主兩位。

其中七公主生母是陳秀秀,如今十八歲。因爲陳秀秀主管大明火器局的緣故,很多時間都在宮外住,七公主也因爲繼承了陳秀秀的天賦,從小便在技術科技方面展現出天才的一面,爲了培養七公主,朱慈踉特意允許她大多數時間住在宮外靠近火器局和科技院的地方,不過爲了保護七公主,對外界並沒有透露七公主對技術科技方面的天賦。

八公主生母是嫺妃,如今十七歲,從小便生活在宮內,倒沒什麼特殊的。

然而,這些看在斐迪南太子眼中就不一樣了,在斐迪南太子的眼中,七公主大多數時間生活在宮外,很少進宮,一定是不受寵的緣故。

反倒是八公主傳出一些頗爲受寵的風聲。

所以在斐迪南太子的眼中,七公主和八公主就是一個不受寵,一個受寵的區別。

原先,斐迪南太子是更加中意‘受寵’的八公主的,畢竟要聯姻的話,一個受寵的公主和一個不受寵的公主,意義可不太一樣,當然是受寵的更好一些的。

不過,剛纔聯姻的事情纔剛剛提出來,朱慈踉便一口拒絕了,斐迪南太子生怕提‘受寵’的八公主的話,可能性會變得更小,所以‘不得已’只能提‘不受寵’的七公主,希望因爲七公主不受寵的緣故,在大明皇帝眼中沒那麼重要,不會拒絕用七公主來聯姻。

斐迪南太子想得很好,然而他卻想錯了,七公主因爲繼承了陳秀秀的天賦,加上性格很像朱慈踉,可比沒什麼特別的八公主受他寵愛多了。

朱慈踉心裡冷笑了一下,當下十八歲的七公主,實則已經爲科技院和火器局的研發立下汗馬功勞,成長成爲了大明最頂尖的科技人才,加上又是公主之尊,當真是大明最珍貴的珍寶中的珍寶。

別說斐迪南太子只是帶了一些頗有價值的寶物前來,就算是整個神聖羅馬帝國獻上,朱慈踉也都不會有任何意動。

“朕仍舊拒絕,朕不會將朕的公主嫁到如此遙遠的異國他鄉,大明也沒有用公主與外邦聯姻的先例!”朱慈踉再一次開口拒絕道。

再一次聽到朱慈踉的拒絕,斐迪南太子一下子就瞪大了雙眼,無法置信。

“歐,不!偉大的陛下,這是對兩國都有利益的事情啊,您爲什麼要拒絕!”斐迪南太子不甘心的大聲問道。

朱慈踉搖了搖頭。

大明不和親就是不和親,這不關乎利益,而是原則!況且,大明的強大,也不需要跟哈布斯堡家族聯姻,哪怕哈布斯堡家族掌控着神聖羅馬帝國,以及許多公國,名義上統治着半個歐洲,大明也不需要!

“這是大明的原則,大明公主,絕不以聯姻爲目的外嫁別國!”朱慈踉斬釘截鐵的說道,語氣中滿滿的透露着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不過,雖說斬釘截鐵的拒絕了斐迪南太子求娶大明公主的事,但朱慈踉倒並沒有直接拒絕兩國的聯姻,開口說道:“不過,朕公主雖然不會外嫁別國聯姻,但朕的極爲皇子倒是可以考慮!”

意思就是,想要與大明聯姻,求娶大明公主是沒戲的,但若是把自己的公主嫁到大明的話,卻不是不行。

要說,以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的地位,朱慈踉也想和他們聯姻。

其實,歷史上的歐洲爲什麼一直無法統一,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爲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

處於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其實不過是如同周朝時期的中原王朝一般,國內充斥着大量獨立的城邦,公國,私人分封地等等。

這些數量衆多的獨立的城邦,公國,私人分封地等等,因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名義上的共主的存在,一般不會彼此之內發生戰爭,只要神聖羅馬帝國還有皇帝在,就沒有誰能夠不通過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而直接吞併對方。

而沒有吞併,又如何來統一。

歷史上,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一直維持到了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

而興起的民族主義又進一步制約着統一,這就導致後世的歐洲,哪怕同樣發展了兩千餘年,仍舊只能是散亂一片,因爲他們其實才走到中原的春秋時期,連戰國都還沒有到,大一統形勢的秦朝,更加遠得很。

所以,只要有哈布斯堡王朝這個如同‘周天子’般的存在,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歐洲,永遠都只會是一片散沙,不會有真正的統一。

第853章 歐洲聯合艦隊第267章 鄭森和錢初瑤(四)第1013章 進攻君士坦丁堡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924章 攻佔墨西哥城(四)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146章 交戰(二)第985章 清軍大勝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299章 福王敗亡的先兆第136章 阿濟格吐血第74章 雷霆(下)第109章 出征前的溫情(上)第1018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三)第840章 日新月異的大明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687章 決戰伊斯法罕(二)第174章 全力備戰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411章 戰局扭轉第1013章 進攻君士坦丁堡第157章 ‘洪公子’第990章 東勝神州論(一)第75章 誅滅徐家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966章 強大的展現第842章 滿人的緊迫(一)第674章 啊蜜兒公主入京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918章 攻佔加拿大第654章 準格爾軍潰敗第9章 騙走追兵第199章 多鐸的恐慌(三)第1016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一)第10章 固安之戰第405章 硬氣第828章 明軍趁火打劫第464章 大漢奸的下場第47章 隱忍(下)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967章 通商留學第228章 炮轟清軍大營(一)第650章 紀鋒之怒第247章 大勝!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948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二)第223章 徐州城下(二)第178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三)第1040章 決心滅清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495章 滿人西遷之始第640章 第六百三十七 東亞統一(二)第849章 棄城而逃第607章 出城決戰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926章 決戰巴拿馬(一)第958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六)第353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三)第266章 鄭森和錢初瑤(三)第777章 西班牙僱傭軍第1010章 奧斯曼帝國來使第69章 暴風雨前夕(中)第498章 混亂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649章 準格爾騎兵的殺戮第815章 奧斯曼帝國入侵第239章 鏖戰徐州(五)第10章 固安之戰第199章 多鐸的恐慌(三)第827章 哥薩克之敗第641章 中興八年第1038章 奧地利的崛起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980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三)第46章 隱忍(上)第536章 大明中央銀行(二)第624章 登陸本州島第200章 多鐸的恐慌(四)第765章 合圍東枝第372章 李自成的陌路(三)第767章 圍點打援第274章 對鄭芝龍的震懾(二)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爾袞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711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三)第838章 攻佔西伯利亞(二)
第853章 歐洲聯合艦隊第267章 鄭森和錢初瑤(四)第1013章 進攻君士坦丁堡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924章 攻佔墨西哥城(四)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146章 交戰(二)第985章 清軍大勝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299章 福王敗亡的先兆第136章 阿濟格吐血第74章 雷霆(下)第109章 出征前的溫情(上)第1018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三)第840章 日新月異的大明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687章 決戰伊斯法罕(二)第174章 全力備戰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411章 戰局扭轉第1013章 進攻君士坦丁堡第157章 ‘洪公子’第990章 東勝神州論(一)第75章 誅滅徐家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966章 強大的展現第842章 滿人的緊迫(一)第674章 啊蜜兒公主入京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918章 攻佔加拿大第654章 準格爾軍潰敗第9章 騙走追兵第199章 多鐸的恐慌(三)第1016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一)第10章 固安之戰第405章 硬氣第828章 明軍趁火打劫第464章 大漢奸的下場第47章 隱忍(下)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967章 通商留學第228章 炮轟清軍大營(一)第650章 紀鋒之怒第247章 大勝!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948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二)第223章 徐州城下(二)第178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三)第1040章 決心滅清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495章 滿人西遷之始第640章 第六百三十七 東亞統一(二)第849章 棄城而逃第607章 出城決戰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926章 決戰巴拿馬(一)第958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六)第353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三)第266章 鄭森和錢初瑤(三)第777章 西班牙僱傭軍第1010章 奧斯曼帝國來使第69章 暴風雨前夕(中)第498章 混亂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649章 準格爾騎兵的殺戮第815章 奧斯曼帝國入侵第239章 鏖戰徐州(五)第10章 固安之戰第199章 多鐸的恐慌(三)第827章 哥薩克之敗第641章 中興八年第1038章 奧地利的崛起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980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三)第46章 隱忍(上)第536章 大明中央銀行(二)第624章 登陸本州島第200章 多鐸的恐慌(四)第765章 合圍東枝第372章 李自成的陌路(三)第767章 圍點打援第274章 對鄭芝龍的震懾(二)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爾袞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711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三)第838章 攻佔西伯利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