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

請君

顧長華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個搞陰謀的材料,他認爲他是個直腸子。

直腸子也許有些自賣自誇,但是不可否認,他懂得陰謀,會用陰謀,卻從來都不會主動用陰謀,不是心腸柔軟,而是有些清高的不願爲了不值得的事情弄髒自己的手。

這點遺傳於白氏,白氏笨嗎?蠢嗎?

她要是蠢笨,就不會在顧泰獨愛楊氏,婆母虎視眈眈的這麼些年裡,不僅把持住了顧泰的後院,生下了顧長華,而且顧長華長大了,沒有半路夭折,或者長成一棵歪脖子樹。

顧泰始終沒有明白,婦人在內宅話語權雖然離不開男人的支持,但是始終是女人的天下,在顧泰娶了白氏起,把管家的權力交給白氏的時候起,白氏就已經有了掀翻楊氏的能力。

正室在對付得寵的小妾的時候,確實有很多的優勢,因爲正室只有一個,妾侍卻可以有很多,她完全可以放進幾隻兇狠的惡狼,讓她們咬死楊氏,借刀殺人,絕對的乾淨利索,而且事後可以推諉的乾乾淨淨。

但是白氏始終沒有這麼做,不是她不能,而是她不屑,顧泰和楊氏在她心裡所佔的分量,還不夠。

顧長華身爲人子,多少都遺傳了白氏一點,說好聽是大度不爭,說難聽一點就是“不作爲”,他們前生的遭遇,自身與外人,因果各佔一半。

重活一世,顧長華積極地改正自己錯誤的心態,第一,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二,事情不做就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絕。第三,永遠都不要去顧念什麼狗屁的血緣,因爲那自己成爲悲劇。

總結以上三點,就是一句話,對於顧泰一家子,絕對要以最惡的心去揣測他們,並且解決的時候,永遠都不要給他們留下一絲的餘地,也不要給自己留下一點的後患。

因爲顧泰一家人從來都沒有讓他失望過。

每次都如他所料,顧長華每次都要飽受衝擊,無論是心靈上,還是他的生活上。

顧長華在大理寺後堂喝着香茶,吃着果子,聽前堂審案,青隨利落的就把一把金燦燦,但是也看不出稀奇的長命鎖交了上來,瞻仰了片刻,立刻就有人封入匣內。

須臾,楊家唯一的男丁,楊氏的兄長楊安志,就被傳召而來,不過在他身上沒有任何長命鎖的線索,緊接着,有人傳話來報,唯一的希望,楊家唯一的女兒,可能知道長命鎖現存的唯一的人,又一時興奮失足,從樓梯上滾了下來,清醒時間不定。

不提其他人是有麼的失望,暗罵楊氏早不失足,晚不失足,怎麼這時候恰恰這時候失足了,這不是耽誤國家大事嗎?

而顧長華思索了片刻,就朝着陰謀詭計的方向大踏步想了過去,越想越歪,越歪就越接着顧泰和楊氏的腦電波,他不是顧泰肚子裡的蛔蟲,但是兩輩子加起來,他太瞭解顧泰的無恥程度了。

只有你想不到,絕對沒有他們做不出來的。

和三位主審把新得的長命鎖,交到御前,今天的差事已經了了,顧長華不急着回家,他來到了內閣,和大家交流一下感情,以免生疏了,順道在拐回去一個見證人,這個證人,舍林恆川其誰啊。

他和顧長華顧長華平輩論交,同路,同年,同僚,又有在來京師的路上,顧長華捨命陪君子的義氣,說兩個人有過命的交情也不過分,在加上兩個人性格相合,興趣相投,況且兩個人又是鄰,經常一起小酌,今天邀約,一點都不顯得突兀。

此時,內閣之中只有林恆川一個人,看見顧長華進來,就微微一笑,問顧長華,“案子怎麼樣?來給我講講吧,我可是在宮裡待了一整天,也沒有時間去大理寺門前看看。”

顧長華一屁股坐在林恆川旁邊,“有門。”

大家都是一個念頭都在腦子裡轉兩圈的人,自然對這起案子早有猜測,林恆川更是首屈一指的玲瓏剔透的人物,顧長華只說了兩個字,就明白了案子的進展情況,有門,就是案子初露崢嶸,但是還沒有看見全貌。有門翻案,現在又還沒有翻案,事情在兩可之間,但是二十三年前的那起案子,多半是冤案。

“二十三年前,山東死了很多的人。”顧長亭有些黯然,“那時候,我還沒有出生,沒有經歷那場天災,但是顧家祖祖輩輩都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我們家在山東也算的上一個大族,全村幾乎都是姓顧的,八百多人,活下來的連十分之一都不足,我父親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還有一個妹妹,結果全家只活下來了我父親,和姑姑。”

顧長華險些忘記了,林恆川本來就是山東青州人,也是二十三年案子的受害者,他靜靜的聽顧長亭訴說,沒有插嘴。

畢竟是沒有親生經歷,林恆川遠沒有太大的感觸,他生下來的時候,已經是遭難的四年後了,記憶只是來源了長輩的訴說,他現在只是有感而發,“沒想到,山東災民額手稱快,恨得骨子裡,現在還有人唾罵的康家,然可能是冤枉的。”

世事難料不過如此。

這就是官場,明槍暗箭,不知什麼時候就莫名其妙的成了替罪羊,比起玄妙的官場,顧長華倒覺得顧泰的事已經不算是事了,一個絆腳石而已,他這次一定要把他踢得遠遠的,哪怕顧泰是一塊狗皮膏藥,他也要把他在自己身上揭下來,泡水裡。

“對了,進來我得了一罈百年的花雕。”相處日久,顧長華知道林恆川的弱點,不管林恆川的外表怎麼不像山東大漢,但是他的骨子裡還有一個地道的山東人,山東人善飲好酒,林恆川不嗜酒,但也喜歡適量的小酌幾杯。

林恆川立刻答應了下來,“可惜現在的月份不對,不然花雕加上閘蟹,就更好了。”

顧長華無語了,閘蟹性涼,花雕暖胃,吃閘蟹的時候,找點花雕暖暖胃,那是自然,但是現在暖胃了,你非要來點性涼的中和一下?

是想吃螃蟹了吧。

顧長華最討厭的就是吃螃蟹了,他討厭侍弄動手,如果有人給他弄出蟹肉來,又沒有了吃螃蟹的趣味。

顧長華與林恆川同時出宮,之後,林恆川去隔壁他家換衣服,顧長華帶着青隨在他家家門口附近,碰上了等在外面的青衣,他一臉的慌張,看見他們的馬車,頓時鬆了一口氣。

青衣直接跳上了馬車,同時示意馬車停下,愁眉苦臉的道:“二老爺來了快一個時辰了。”

“料到了。”要不然他也不會把青隨帶着身邊,早就讓他先回顧宅了。本來就有備無患,防人之心,但是沒有想到顧泰是如此的鍥而不捨。

知難而退,有點自知之明,對大家都好。

“青隨去請我祖父,就說二老爺來我這裡了。”什麼都不用多說,以現在顧泰見到顧長華就像看到仇人一樣,顧漁腦補就知道該怎麼辦了,估計顧漁到顧宅怎麼着也要半個時辰啊,正好把完戲的顧泰領回家。

“是,少爺。”青隨深深看着顧長華一眼,就下了馬車。

看來已經死心了,顧長華暗地裡嘆息一聲,只能說他們有緣無分了,要不是中間卡着一座大山,以青隨的情誼,自己還他一輩子,也不過分。

顧長華吩咐馬車繼續前行,“人在哪裡?”

“領進房去了。”青衣擔憂的看着顧長華,顧泰畢竟是顧長華的父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父不慈,並不代表可以子不孝,無論顧泰對顧長華做什麼,站的地方都比他高一截兒,“要不然您出去歇一天?”

顧泰總不能等一晚上吧。

顧長華摸了摸青隨的頭,“別說一晚上了,你相不相信兩晚上,你家二老爺也等得了。”

拖延,閃避都不是辦法,顧泰是他的父親,就是過繼之後,顧泰也是他的生父,禮法上他沒有辦法壓他,輿論上也能給他帶來的不小麻煩,捨出臉皮去,父親要收拾兒子,太容易了。

現在顧泰估計已經破釜沉舟了吧,乘此機會,一勞永逸最好了。

房裡顧泰已經喝了一肚子茶水了,就是這樣也澆不滅,他滿肚子的火氣,他也知道現在不是發脾氣的時候,能和平解決最好,如果不行的話,就只能來硬的。

顧長華進門就看見,顧泰像屁股上長了草一樣,坐立不安。

“父親。”顧長華叫了一聲顧泰,就站在了房的中央,一動不動。

“你還知道叫我父親?世界上哪有讓父母和離的兒子?”顧泰冷笑數聲,想到自己要見白氏,被下人們一句“男女有別,夫人不見外男”堵了回去,他的臉色更冷了,這麼多年,白氏一向“以他爲天”,他第一次吃到白氏給的閉門羹,心裡的落差,加上下人們隱約的鄙夷目光,讓顧泰氣兒這會還不順。

顧長華心知,顧泰只一口氣憋到了現在也不容易,現在只不過是算舊賬而已,只是這次的贈品,他只能神遊天外,貌似認真的挺着顧泰的訓斥。

幸好顧泰見好就收,也知道他這次來的重點,在等待顧長華的時間裡,他已經做好了心裡的建設,也理順了他的思路,所以,他讓顧長華坐下之後,就像是閒談一樣,“聽說,今天大理寺的案子有了進展?”

真有幾分回到了過去的感覺,但是陡然之間,顧泰的慈父臉,卻讓顧長華有一份惡、寒,他還是習慣顧泰對他橫眉冷臉的樣子,而且別有心的假裝,讓他更加的不恥。

顧長華的不言不語,讓顧泰壓抑的怒火更勝,也有些後悔,畢竟青隨賣身的時候,是賣給他顧泰的,要不是他把青隨的賣身契給了顧長華,他現在用伏小做低嗎?

青隨本來就是他的奴才,現在爲了一個本來屬於他的奴才,卻被顧長華捏在手裡不給了。

形勢比人強,顧泰只能按耐住自己的脾氣,“循循善誘”的自說自話,“青隨本是一落魄鏢師的兒子,家徒四壁,自幼賣身進了府內,身無長物,出身更是一清二楚。”

“楊姨娘嫁入顧府,嫁妝之內,就有一把其父親留下的長命鎖,楊姨娘珍愛如命。”

“沒有到,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楊姨娘的長命鎖在徐州突然失竊。”

“時隔幾年,因緣巧合,終於找到了了那名家賊,家賊然據長命鎖於己有,並且拿着楊家的長命鎖,冒認柳家遺孤。”

顧泰故事陳述完畢。

顧長華:“……”

他不得不佩服顧泰睜着眼睛說瞎話的能力,以及顛倒是非毫無破綻的本領,這一番謊話說得,入情入理,有理有據。

身爲一個賣身爲奴的下人,手裡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價值不菲的長命鎖,手裡有長命鎖,而去賣身,本身就是疑點。

而青隨的出身卻被掩飾的天衣無縫,這又算是一個問題,沒有證據證明青隨就是柳家的遺孤,唯一的證據就是死物長命鎖,可惜長命鎖不會說話,他不能告訴他們,它的主人到底是誰,之前也沒有人看到過青隨手中的長命鎖,這又是一個空隙。

再加上,他們在徐州的時候,確實出過楊氏丟失財物,清查內宅事件,隨便拎出一個小廝,就可以證明,楊氏的東西確實失竊過,雖然之後證明是楊氏院裡的丫鬟出了問題,但是無心插柳,這又增加了青隨的手中的長命鎖是楊家的佐證。

顧泰不虧是爲官多年,不僅臉皮厚,編故事的能力,比事實更加的合情合理,他要不是深知青隨的爲人,相信他不會做出偷竊之事,也許他真的搞不清楚誰是誰非。

在顧泰等待期待之中,顧長華遊神了片刻,然後擡起頭,“父親,您的話錯了一點,楊姨娘身爲賤籍,不能說是嫁入顧家,只能說買入顧家。”

可不就是嘛,楊氏可是有賣身鍥,說起來她比丫頭還要低賤,起碼丫頭贖身之後,還是平民呢。

顧長華愉快的聽到了顧泰一陣粗喘氣。

“她是你的長輩,你的庶母。”顧泰儘管生氣,也不願意糾結在這件事,他平定了氣息,“青隨偷竊之事,你覺得怎麼樣?”

不怎麼樣,顧長華低眉順眼的說,“兒子恍惚記得,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見過青隨手裡的長命鎖,還拿過來玩了幾天呢。”

“那是你記錯了。”顧泰低吼,以不容反駁的姿態斬釘截鐵的說道,“你記性一向不好,時常丟三落四,那時候有年紀幼小,肯定是在你姨娘那裡見的長命鎖。”

“可是兒子分明記得。”笑話,他記性不好?對不住,能一路過關斬將考了進士的人,哪個不是記憶力非凡,記性不好,能記住四五經嗎?

就是他確實沒有見過青隨的長命鎖,他硬說他見過,誰能說他記憶力混淆了不成。

沒有證據,創造證據,青隨的長命鎖也必須是青隨的。

顧泰已經看出來了,今天顧長華是鐵定要和自己唱反調了,無論是將顧家的利益擺在前面,還是他說破了天,顧長華也不會順着他去說的。

“跪下。”

顧長華沒有半刻停留的雙膝着地,看着顧泰有了幾分快意,好說好商量的不行,那就敬酒不吃吃罰酒。

wωw✿т tκa n✿c○

房外面傳來了一陣百靈鳥的叫聲。

顧長華的心思已經沒有放在顧泰的身上了,估計之後,顧泰再也不能用父親的大義來壓自己了。

“顧長華,我知道你的翅膀已經硬了,已經不把我這個父親放在了眼裡,但是你不要忘記,哪怕你出繼後,我還是你的生父。”顧泰輕輕的說道,“你說,如果你的父親,在你的家裡,你的面前,一頭碰死,你會怎麼樣?”

逼殺親父的罪名,足以讓任何人萬劫不復,沒有人能背的起。

顧長華始終跪在地上垂着頭,他連假裝都欠奉,當一個人在意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打個噴嚏,你都恨不得替他打了,當你不在意的時候,那個人說什麼做什麼又有什麼相干呢。

不過,顧泰這番的言論太精彩了,效果絕對的不會讓他大失所望。

“我要你發誓,以你母親的名義發誓,青隨的長命鎖絕對在楊姨娘那裡偷盜而來,你給我發誓,不然我一頭碰死在你家門口。”

這下,顧長華不裝鋸嘴的葫蘆了,“可那把長命鎖明明就是青隨的,父親爲了一個楊姨娘顛倒黑白,指鹿爲馬,以死逼迫兒子就犯,陷兒子與不忠不義的境地,您置兒子與何地,您置祖父爲何地,您置顧家爲何地啊?”

顧長華一番話,說着顧泰惱羞成怒,“我不管,反正今天柳家的長命鎖必須是楊家的,要不然我一頭碰死在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看你怎麼在天下人的面前洗清楚,逼殺親父的罪名。”

作者有話要說:顧長華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個搞陰謀的材料,他認爲他是個直腸子。

直腸子也許有些自賣自誇,但是不可否認,他懂得陰謀,會用陰謀,卻從來都不會主動用陰謀,不是心腸柔軟,而是有些清高的不願爲了不值得的事情弄髒自己的手。

這點遺傳於白氏,白氏笨嗎?蠢嗎?

她要是蠢笨,就不會在顧泰獨愛楊氏,婆母虎視眈眈的這麼些年裡,不僅把持住了顧泰的後院,生下了顧長華,而且顧長華長大了,沒有半路夭折,或者長成一棵歪脖子樹。

顧泰始終沒有明白,婦人在內宅話語權雖然離不開男人的支持,但是始終是女人的天下,在顧泰娶了白氏起,把管家的權力交給白氏的時候起,白氏就已經有了掀翻楊氏的能力。

正室在對付得寵的小妾的時候,確實有很多的優勢,因爲正室只有一個,妾侍卻可以有很多,她完全可以放進幾隻兇狠的惡狼,讓她們咬死楊氏,借刀殺人,絕對的乾淨利索,而且事後可以推諉的乾乾淨淨。

但是白氏始終沒有這麼做,不是她不能,而是她不屑,顧泰和楊氏在她心裡所佔的分量,還不夠。

顧長華身爲人子,多少都遺傳了白氏一點,說好聽是大度不爭,說難聽一點就是“不作爲”,他們前生的遭遇,自身與外人,因果各佔一半。

重活一世,顧長華積極地改正自己錯誤的心態,第一,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二,事情不做就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絕。第三,永遠都不要去顧念什麼狗屁的血緣,因爲那自己成爲悲劇。

總結以上三點,就是一句話,對於顧泰一家子,絕對要以最惡的心去揣測他們,並且解決的時候,永遠都不要給他們留下一絲的餘地,也不要給自己留下一點的後患。

因爲顧泰一家人從來都沒有讓他失望過。

每次都如他所料,顧長華每次都要飽受衝擊,無論是心靈上,還是他的生活上。

顧長華在大理寺後堂喝着香茶,吃着果子,聽前堂審案,青隨利落的就把一把金燦燦,但是也看不出稀奇的長命鎖交了上來,瞻仰了片刻,立刻就有人封入匣內。

須臾,楊家唯一的男丁,楊氏的兄長楊安志,就被傳召而來,不過在他身上沒有任何長命鎖的線索,緊接着,有人傳話來報,唯一的希望,楊家唯一的女兒,可能知道長命鎖現存的唯一的人,又一時興奮失足,從樓梯上滾了下來,清醒時間不定。

不提其他人是有麼的失望,暗罵楊氏早不失足,晚不失足,怎麼這時候恰恰這時候失足了,這不是耽誤國家大事嗎?

而顧長華思索了片刻,就朝着陰謀詭計的方向大踏步想了過去,越想越歪,越歪就越接着顧泰和楊氏的腦電波,他不是顧泰肚子裡的蛔蟲,但是兩輩子加起來,他太瞭解顧泰的無恥程度了。

只有你想不到,絕對沒有他們做不出來的。

和三位主審把新得的長命鎖,交到御前,今天的差事已經了了,顧長華不急着回家,他來到了內閣,和大家交流一下感情,以免生疏了,順道在拐回去一個見證人,這個證人,舍林恆川其誰啊。

他和顧長華顧長華平輩論交,同路,同年,同僚,又有在來京師的路上,顧長華捨命陪君子的義氣,說兩個人有過命的交情也不過分,在加上兩個人性格相合,興趣相投,況且兩個人又是鄰,經常一起小酌,今天邀約,一點都不顯得突兀。

此時,內閣之中只有林恆川一個人,看見顧長華進來,就微微一笑,問顧長華,“案子怎麼樣?來給我講講吧,我可是在宮裡待了一整天,也沒有時間去大理寺門前看看。”

顧長華一屁股坐在林恆川旁邊,“有門。”

大家都是一個念頭都在腦子裡轉兩圈的人,自然對這起案子早有猜測,林恆川更是首屈一指的玲瓏剔透的人物,顧長華只說了兩個字,就明白了案子的進展情況,有門,就是案子初露崢嶸,但是還沒有看見全貌。有門翻案,現在又還沒有翻案,事情在兩可之間,但是二十三年前的那起案子,多半是冤案。

“二十三年前,山東死了很多的人。”顧長亭有些黯然,“那時候,我還沒有出生,沒有經歷那場天災,但是顧家祖祖輩輩都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我們家在山東也算的上一個大族,全村幾乎都是姓顧的,八百多人,活下來的連十分之一都不足,我父親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還有一個妹妹,結果全家只活下來了我父親,和姑姑。”

顧長華險些忘記了,林恆川本來就是山東青州人,也是二十三年案子的受害者,他靜靜的聽顧長亭訴說,沒有插嘴。

畢竟是沒有親生經歷,林恆川遠沒有太大的感觸,他生下來的時候,已經是遭難的四年後了,記憶只是來源了長輩的訴說,他現在只是有感而發,“沒想到,山東災民額手稱快,恨得骨子裡,現在還有人唾罵的康家,然可能是冤枉的。”

世事難料不過如此。

這就是官場,明槍暗箭,不知什麼時候就莫名其妙的成了替罪羊,比起玄妙的官場,顧長華倒覺得顧泰的事已經不算是事了,一個絆腳石而已,他這次一定要把他踢得遠遠的,哪怕顧泰是一塊狗皮膏藥,他也要把他在自己身上揭下來,泡水裡。

“對了,進來我得了一罈百年的花雕。”相處日久,顧長華知道林恆川的弱點,不管林恆川的外表怎麼不像山東大漢,但是他的骨子裡還有一個地道的山東人,山東人善飲好酒,林恆川不嗜酒,但也喜歡適量的小酌幾杯。

林恆川立刻答應了下來,“可惜現在的月份不對,不然花雕加上閘蟹,就更好了。”

顧長華無語了,閘蟹性涼,花雕暖胃,吃閘蟹的時候,找點花雕暖暖胃,那是自然,但是現在暖胃了,你非要來點性涼的中和一下?

是想吃螃蟹了吧。

顧長華最討厭的就是吃螃蟹了,他討厭侍弄動手,如果有人給他弄出蟹肉來,又沒有了吃螃蟹的趣味。

顧長華與林恆川同時出宮,之後,林恆川去隔壁他家換衣服,顧長華帶着青隨在他家家門口附近,碰上了等在外面的青衣,他一臉的慌張,看見他們的馬車,頓時鬆了一口氣。

青衣直接跳上了馬車,同時示意馬車停下,愁眉苦臉的道:“二老爺來了快一個時辰了。”

“料到了。”要不然他也不會把青隨帶着身邊,早就讓他先回顧宅了。本來就有備無患,防人之心,但是沒有想到顧泰是如此的鍥而不捨。

知難而退,有點自知之明,對大家都好。

“青隨去請我祖父,就說二老爺來我這裡了。”什麼都不用多說,以現在顧泰見到顧長華就像看到仇人一樣,顧漁腦補就知道該怎麼辦了,估計顧漁到顧宅怎麼着也要半個時辰啊,正好把完戲的顧泰領回家。

“是,少爺。”青隨深深看着顧長華一眼,就下了馬車。

看來已經死心了,顧長華暗地裡嘆息一聲,只能說他們有緣無分了,要不是中間卡着一座大山,以青隨的情誼,自己還他一輩子,也不過分。

顧長華吩咐馬車繼續前行,“人在哪裡?”

“領進房去了。”青衣擔憂的看着顧長華,顧泰畢竟是顧長華的父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父不慈,並不代表可以子不孝,無論顧泰對顧長華做什麼,站的地方都比他高一截兒,“要不然您出去歇一天?”

顧泰總不能等一晚上吧。

顧長華摸了摸青隨的頭,“別說一晚上了,你相不相信兩晚上,你家二老爺也等得了。”

拖延,閃避都不是辦法,顧泰是他的父親,就是過繼之後,顧泰也是他的生父,禮法上他沒有辦法壓他,輿論上也能給他帶來的不小麻煩,捨出臉皮去,父親要收拾兒子,太容易了。

現在顧泰估計已經破釜沉舟了吧,乘此機會,一勞永逸最好了。

房裡顧泰已經喝了一肚子茶水了,就是這樣也澆不滅,他滿肚子的火氣,他也知道現在不是發脾氣的時候,能和平解決最好,如果不行的話,就只能來硬的。

顧長華進門就看見,顧泰像屁股上長了草一樣,坐立不安。

“父親。”顧長華叫了一聲顧泰,就站在了房的中央,一動不動。

“你還知道叫我父親?世界上哪有讓父母和離的兒子?”顧泰冷笑數聲,想到自己要見白氏,被下人們一句“男女有別,夫人不見外男”堵了回去,他的臉色更冷了,這麼多年,白氏一向“以他爲天”,他第一次吃到白氏給的閉門羹,心裡的落差,加上下人們隱約的鄙夷目光,讓顧泰氣兒這會還不順。

顧長華心知,顧泰只一口氣憋到了現在也不容易,現在只不過是算舊賬而已,只是這次的贈品,他只能神遊天外,貌似認真的挺着顧泰的訓斥。

幸好顧泰見好就收,也知道他這次來的重點,在等待顧長華的時間裡,他已經做好了心裡的建設,也理順了他的思路,所以,他讓顧長華坐下之後,就像是閒談一樣,“聽說,今天大理寺的案子有了進展?”

真有幾分回到了過去的感覺,但是陡然之間,顧泰的慈父臉,卻讓顧長華有一份惡、寒,他還是習慣顧泰對他橫眉冷臉的樣子,而且別有心的假裝,讓他更加的不恥。

顧長華的不言不語,讓顧泰壓抑的怒火更勝,也有些後悔,畢竟青隨賣身的時候,是賣給他顧泰的,要不是他把青隨的賣身契給了顧長華,他現在用伏小做低嗎?

青隨本來就是他的奴才,現在爲了一個本來屬於他的奴才,卻被顧長華捏在手裡不給了。

形勢比人強,顧泰只能按耐住自己的脾氣,“循循善誘”的自說自話,“青隨本是一落魄鏢師的兒子,家徒四壁,自幼賣身進了府內,身無長物,出身更是一清二楚。”

“楊姨娘嫁入顧府,嫁妝之內,就有一把其父親留下的長命鎖,楊姨娘珍愛如命。”

“沒有到,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楊姨娘的長命鎖在徐州突然失竊。”

“時隔幾年,因緣巧合,終於找到了了那名家賊,家賊然據長命鎖於己有,並且拿着楊家的長命鎖,冒認柳家遺孤。”

顧泰故事陳述完畢。

顧長華:“……”

他不得不佩服顧泰睜着眼睛說瞎話的能力,以及顛倒是非毫無破綻的本領,這一番謊話說得,入情入理,有理有據。

身爲一個賣身爲奴的下人,手裡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價值不菲的長命鎖,手裡有長命鎖,而去賣身,本身就是疑點。

而青隨的出身卻被掩飾的天衣無縫,這又算是一個問題,沒有證據證明青隨就是柳家的遺孤,唯一的證據就是死物長命鎖,可惜長命鎖不會說話,他不能告訴他們,它的主人到底是誰,之前也沒有人看到過青隨手中的長命鎖,這又是一個空隙。

再加上,他們在徐州的時候,確實出過楊氏丟失財物,清查內宅事件,隨便拎出一個小廝,就可以證明,楊氏的東西確實失竊過,雖然之後證明是楊氏院裡的丫鬟出了問題,但是無心插柳,這又增加了青隨的手中的長命鎖是楊家的佐證。

顧泰不虧是爲官多年,不僅臉皮厚,編故事的能力,比事實更加的合情合理,他要不是深知青隨的爲人,相信他不會做出偷竊之事,也許他真的搞不清楚誰是誰非。

在顧泰等待期待之中,顧長華遊神了片刻,然後擡起頭,“父親,您的話錯了一點,楊姨娘身爲賤籍,不能說是嫁入顧家,只能說買入顧家。”

可不就是嘛,楊氏可是有賣身鍥,說起來她比丫頭還要低賤,起碼丫頭贖身之後,還是平民呢。

顧長華愉快的聽到了顧泰一陣粗喘氣。

“她是你的長輩,你的庶母。”顧泰儘管生氣,也不願意糾結在這件事,他平定了氣息,“青隨偷竊之事,你覺得怎麼樣?”

不怎麼樣,顧長華低眉順眼的說,“兒子恍惚記得,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見過青隨手裡的長命鎖,還拿過來玩了幾天呢。”

“那是你記錯了。”顧泰低吼,以不容反駁的姿態斬釘截鐵的說道,“你記性一向不好,時常丟三落四,那時候有年紀幼小,肯定是在你姨娘那裡見的長命鎖。”

“可是兒子分明記得。”笑話,他記性不好?對不住,能一路過關斬將考了進士的人,哪個不是記憶力非凡,記性不好,能記住四五經嗎?

就是他確實沒有見過青隨的長命鎖,他硬說他見過,誰能說他記憶力混淆了不成。

沒有證據,創造證據,青隨的長命鎖也必須是青隨的。

顧泰已經看出來了,今天顧長華是鐵定要和自己唱反調了,無論是將顧家的利益擺在前面,還是他說破了天,顧長華也不會順着他去說的。

“跪下。”

顧長華沒有半刻停留的雙膝着地,看着顧泰有了幾分快意,好說好商量的不行,那就敬酒不吃吃罰酒。

房外面傳來了一陣百靈鳥的叫聲。

顧長華的心思已經沒有放在顧泰的身上了,估計之後,顧泰再也不能用父親的大義來壓自己了。

“顧長華,我知道你的翅膀已經硬了,已經不把我這個父親放在了眼裡,但是你不要忘記,哪怕你出繼後,我還是你的生父。”顧泰輕輕的說道,“你說,如果你的父親,在你的家裡,你的面前,一頭碰死,你會怎麼樣?”

逼殺親父的罪名,足以讓任何人萬劫不復,沒有人能背的起。

顧長華始終跪在地上垂着頭,他連假裝都欠奉,當一個人在意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打個噴嚏,你都恨不得替他打了,當你不在意的時候,那個人說什麼做什麼又有什麼相干呢。

不過,顧泰這番的言論太精彩了,效果絕對的不會讓他大失所望。

“我要你發誓,以你母親的名義發誓,青隨的長命鎖絕對在楊姨娘那裡偷盜而來,你給我發誓,不然我一頭碰死在你家門口。”

這下,顧長華不裝鋸嘴的葫蘆了,“可那把長命鎖明明就是青隨的,父親爲了一個楊姨娘顛倒黑白,指鹿爲馬,以死逼迫兒子就犯,陷兒子與不忠不義的境地,您置兒子與何地,您置祖父爲何地,您置顧家爲何地啊?”

顧長華一番話,說着顧泰惱羞成怒,“我不管,反正今天柳家的長命鎖必須是楊家的,要不然我一頭碰死在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看你怎麼在天下人的面前洗清楚,逼殺親父的罪名。”

第22章第35章搭夥二十三年前康寧郡主如願以償第28章如願以償第22章標題無能30第30章第25章第22章林恆川顧科對策林恆川33第33章抵達33第33章和離偏心的顧泰1開幕2過往遊說搭夥人生若只如初見60 入甕顧長亭的取捨31第31章自作自受第25章分道揚鑣偏心的顧泰2見面了遊說第28章留影林恆川33第33章顧家二爺京城番外之嫁母如願以償開幕2和離偏心的顧泰2偏心的顧泰1搭夥第26章番外之嫁母遊說蛛絲馬跡二十三年前人生若只如初見蛛絲馬跡第27章康寧郡主32第32章番外之嫁母顧科搭夥第28章喜事偏心的顧泰1第22章如她所願遊說過渡番外之嫁母新歡與舊愛抵達第27章過渡見面了番外之嫁母第25章對策標題無能第36章顧科分道揚鑣如願以償事因過往過往自作自受第22章康寧郡主偏心的顧泰1分道揚鑣第22章留影60 入甕喜事開幕2開幕擦肩而過從頭再來
第22章第35章搭夥二十三年前康寧郡主如願以償第28章如願以償第22章標題無能30第30章第25章第22章林恆川顧科對策林恆川33第33章抵達33第33章和離偏心的顧泰1開幕2過往遊說搭夥人生若只如初見60 入甕顧長亭的取捨31第31章自作自受第25章分道揚鑣偏心的顧泰2見面了遊說第28章留影林恆川33第33章顧家二爺京城番外之嫁母如願以償開幕2和離偏心的顧泰2偏心的顧泰1搭夥第26章番外之嫁母遊說蛛絲馬跡二十三年前人生若只如初見蛛絲馬跡第27章康寧郡主32第32章番外之嫁母顧科搭夥第28章喜事偏心的顧泰1第22章如她所願遊說過渡番外之嫁母新歡與舊愛抵達第27章過渡見面了番外之嫁母第25章對策標題無能第36章顧科分道揚鑣如願以償事因過往過往自作自受第22章康寧郡主偏心的顧泰1分道揚鑣第22章留影60 入甕喜事開幕2開幕擦肩而過從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