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春宴

上架啦,求收求訂求粉紅~~~

楚維琳回了清暉苑休息,寶蓮在外頭探了一圈風聲,回來之後關了門窗,讓寶槿守在外頭,才低聲把事情說了。

“二姑奶奶不見了,西意院裡這會兒半點口風也不敢透,全瞞着呢,奴婢想盡了法子才偷聽到一些。說是昨日夜裡早早就說歇下了,天一亮又不見起。二姑奶奶自打歸家就是如此,也沒人放在心上,等三太太中午過去看了一次,才知道人不見了。”

“什麼?不見了?”楚維琳驚愕不已。

陸媽媽皺着眉頭,恨恨道:“定是沈姨娘搞的鬼,她惹事也就罷了,還妄圖拖我們姑娘下水!”

到了這會兒,昨日的意圖倒是人人明白了。

楚維瑤自是打定了主意要逃出楚府的,若昨天楚維琳跟着徐娘子去了,定會在園子裡遇見楚維瑤,姐妹兩人相見說上幾句,等楚維瑤不見了,這髒水還不往楚維琳身上撲過來嗎?

沈姨娘只要哭喊是楚維琳說了些不中聽的話,才讓楚維瑤心灰意冷要離家而去,楚維琳一張嘴饒是蓮花,也拿不出證據來。

當真是簡單法子,只要成了,這事要說明白真要費些力氣。

幸虧沒有着了道,平白惹了一身腥。

何氏也是焦頭爛額,她是尋到了機會收拾瀋姨娘,楚倫灃因着明白昨日沈姨娘設計楚維琳的事情,也不會對妾室多做袒護,可何氏這會兒最要緊的是尋到楚維瑤的人。

偏偏這事不能大張旗鼓,雖說是個姑奶奶。還是與婆家鬧翻了的姑奶奶,可也不能鬧出些事體來。

哪知到了傍晚時分,許家人又來了。

要是許家人得了些風聲,楚倫灃也打算咬死了不認的,哪知事情出乎意外。

許禮誠磕頭規矩認了錯,只說是他這段日子悔悟許多,明白楚維瑤的好。可也知道楚家不會再給他機會。許禮誠思念妻子,去了和楚維瑤一道遊玩過的淨水湖畔,誰知遇見了想投湖的楚維瑤。

楚維瑤哭着告訴他。自己是一心待他,只因父母之命纔不得不狠下心腸,可一想到夫妻緣斷,實在是傷心難耐。這才偷偷出了家門,來這裡追思一番。能死在這兒也算對得起父母、對得起郎君。

許禮誠怎敢叫楚維瑤去死,帶她歸了許家,等她吃了藥睡下,這才登岳家大門負荊請罪。求岳父母大人成全,莫讓他們做一對苦命鴛鴦。

楚倫灃一口氣梗在胸口,半天沒緩過來。氣極惱極,可是楚維瑤已經在許家人手中。他此刻又能如何?

便是衝進去許家帶了楚維瑤回來,傳揚出去,這回就是楚家站不住腳了。

浪子回頭金不換,許禮誠一副誠心悔悟模樣,楚維瑤又是一心向着丈夫,到最後他這個爲了女兒好的父親成了大惡人,險些逼得女兒投湖的大惡人。

這讓輿論怎麼看,讓言官怎麼寫?

楚倫灃氣得渾身都痛,再不肯管這破事,轉身回了內院,理也不理倚門而立的沈姨娘,把這些事情都交給了何氏。

何氏接了着燙手山芋,整個人都不痛快了,聽了章老太太幾句勸,乾脆也做個菩薩,讓小夫妻兩人返家磕了個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得楚維瑤自己去折騰。

沈姨娘自是喜上眉梢,她被楚倫灃冷落有個什麼關係,做個姨娘她這輩子就已經到頭了,但楚維瑤能破了局,換回許家真心,那就什麼都好了,也不枉她費盡心思把楚維瑤放出了府,只是沒有算計到楚維琳有些遺憾罷了。

徐娘子以何氏的名義去了清暉苑,便是事情做成了,楚家上下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其中條條道道,不會爲了楚維瑤要投湖就怪罪楚維琳,頂多是章老太太惱怒楚維琳不長心眼罷了。

可即便如此,能叫楚維琳頭痛一陣,費些口舌,也算是抱着西瓜又拾些芝麻,最好是這事兒能傳揚出去,叫外頭人都知道楚維琳心狠差點逼死了楚維瑤,壞了她的名聲,那沈姨娘就算是被何氏收拾慘了都值得了。

爲了楚維瑤,她什麼都能忍,什麼都會做,哪個讓楚維瑤的嫡妻之路艱難了,哪個便是她的仇人!

陸媽媽也看清楚了沈姨娘的打算,氣得仰倒,當真是最毒婦人心!好壞不分、是非不明!

還是楚維琳勸了會兒,想那沈姨娘是丫鬟出身,沒什麼見識,又是做了妾,讓何氏壓了這麼多年,滿腦子都是做正室好,再苦再難也佔了一個“嫡”字,旁的爲妻之道、立身之本、家族體面,那是壓根沒想過也想不到的。

陸媽媽聽了,羞赧道:“本該是奴婢寬慰姑娘,卻讓姑娘來寬慰了奴婢……細想也是,這眼識見地最是要緊,和目光短淺之人說利弊,那就是秀才遇見了兵。沈姨娘和二姑奶奶的事,姑娘還是別存在了心裡,左右姑娘盡了心,她們不領情就隨她去了。沈姨娘那裡,我們留些心就行了,不用跟她針鋒對麥芒,平白墜了身份,她再惹事,還有老太太和三太太收拾她。”

等楚維瑤返家,章老太太自是不肯見的,稱病把人都打發了。

楚維琛臭着一張臉,說話都有些喘:“沒一點兒良心,分不清楚好壞,她自要去尋死,還害得我們楚家上下臉上無光。六妹妹、八妹妹,你們倒是說說,這事能這麼巧?她要投湖就遇見那許禮誠?唱戲都沒這樣的唱本!顯然是約好了的。在家裡住着還不老實,想方設法和許禮誠聯繫,弄出這麼一樁事來,真是,真是!”

楚維璦這段日子見了何氏辛苦,對庶姐自然頗多怨言。只是她向來性子軟,心裡想的也不會說出來。

“自然是不信的,但不信也沒法子,由着她去吧,”楚維琳攏了攏斗篷,這三月半的天氣本該回暖了,哪知這春寒料峭。倒是比二月裡還滲人些。“天要下雨孃要嫁人,五姐姐,算了吧。”

“你倒是想得開。換了我,可不嚥下這口氣,”楚維琛朝楚維琳搖了搖頭,“你說。不欺負你欺負誰?”

楚維璦聞言,一時真怕楚維琳去西意院裡找何氏要說法。趕緊握住了楚維琳的手。

楚維琳垂眸,全當沒有發現楚維琛嘴角一閃而過的興奮和嘲諷,淡淡道:“我的性子,五姐姐還不曉得?沈姨娘鬧起來。我怕是連事兒都說不明白呢。要是五姐姐心疼我,不如幫我去說說?”

楚維琛撇撇嘴,不再多言了。再這麼下去,便是教唆了妹妹尋事。章老太太頭一個不饒過她。

楚維琳心裡明鏡一般,便是人人都知道沈姨娘如何布的局,但事情沒有如期發生,便是個糊塗賬,沈姨娘咬死了只是想問下許禮誠的事情,楚維琳還能怎樣?

她既不想和沈姨娘吵起來墜身份,也不想讓挑事的楚維琛看熱鬧,還是這樣不冷不熱打發了最好。

不過,楚維瑤出府的事情,到就如楚維琛所講,唱戲都沒有這麼巧的,定是之前這段日子裡,許禮誠偷偷聯繫了楚維瑤,花言巧語騙了她,楚維瑤本就對許家沒有死心,自然是被哄了進去,尋了這麼個回許家的法子。

要是許禮誠真的想明白了,楚維瑤將來日子平順些,也就罷了,若是一時相哄,等着事後算賬,楚倫灃和何氏怕是再也不會去管庶女的這些事情了。

因果輪迴,自有說法。

從許家帶回來的那些陪嫁收拾了東西,要再去許家伺候,喬楚脾氣硬,又因爲上回向章老太太和何氏告狀惹了楚維瑤不快,不肯再去許家,叫錢媽媽訓了兩句,乾脆投了繯,虧得發現得早,被救了下來。

章老太太倒是喜歡這般硬氣的丫鬟,也不用顧及楚維瑤的想法,讓她先將養着,以後若要出府便賞些銀錢,若要修行便送去庵堂,只是錢媽媽一驚之下病倒了,便又沒有跟着楚維瑤去。

興許是破鏡重圓的關係,許大人雖不能留京,但好歹沒有丟了烏紗帽,帶了一家老小外放做官。

等去了遠地,楚維瑤艱辛苦楚,自然是後話了。

清暉苑裡一切如常,倒是何氏怕楚維璟和楚維琳爲了這事覺得吃力不討好有些心結,又真擔憂楚維琳氣不過討說法,特地送了些東西過來,楚維琳看了一眼,便叫寶蓮收在了庫房裡。

三月二十五日,長公主府上的春宴帖子到了楚府,請府上太太、奶奶帶着哥兒與姑娘們一道去賞春。

楚維琳聽着章老太太的吩咐,看着一旁的楚維琛興奮、楚維璦欣喜的樣子,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二十八便是正日子。

三房衆人一早便去了長房,璋榮院裡,聞老太太看着花一樣的姑娘們,不由欣慰笑了。

黃氏安排了車馬。

楚維琬笑盈盈請了楚維琳一道。

馬車緩緩駛出楚府,往長公主府邸去。

越接近,行得越慢,前後都是來赴宴的各府車馬。接了帖子的都是皇親勳貴世家,具是得體知禮,不敢造次,便是擁擠些,也是相安無事。

長公主府中最出名的便是那佔地極廣的園子,園子中心有一汪湖水,引了活水入湖,養了不少珍貴錦鯉,依水建了水榭涼亭,觀水斗魚倒也舒坦,若是夏日裡,一池荷葉碧連天,泛舟湖面,也是一樁樂事。

這宴席便設在了湖水四周的花廳裡,太太、奶奶們一道說話,另一處供姑娘們耍玩逗趣,靠近外院的湖畔花廳供各府男子們飲酒,彼此不妨礙,卻又能彼此窺得些情景,既不亂了禮數,也能一睹風采。

楚家一行下了馬車,黃氏、何氏又叮囑了幾句,這才讓姑娘們隨着侍女去了花廳裡。

楚維琳挽着楚維琬一道走,她無心觀景,一心留意着楚維瑚的舉動。

楚維瑚走在楚維璦和楚維瑢中間,低低笑着說話,一雙杏眸卻是四處打量。看到招人喜歡的景緻還喚了楚維璦一起看。

花廳近水,敞開窗戶便是湖面,等她們到時,已經有不少姑娘三三兩兩坐着說話,或是認真看魚了。

“正說你們呢,怎麼纔來?”葉語姝先注意到她們,趕忙迎了過來。

互相見了禮。楚維琳又見到了杜家的幾個姑娘、表姑娘。一一問了安,還未落座,就聽腳步聲從外頭傳來。扭頭一看,她心中一驚。

卻是趙涵憶和趙涵欣姐妹倆了。

前世時,趙涵憶已嫁,自是坐在那羣奶奶堆裡。不會來此處花廳,趙涵欣一個庶女沒有嫡姐陪伴。也不能來此處露面,因而楚維琳那時並沒有見過她們。

此刻相見,倒是趙涵憶先展了笑容:“楚六妹妹。”

“趙家姐姐。”

只打了個照面,趙家姐妹就被坐在一旁的常鬱映叫了過去。

楚維琳見此。心中多少有些凝重了。

今日她本想護一護楚維琬,莫要被楚維瑚設計了去,哪知趙涵憶在此。她多少有些害怕趙涵憶會想方設法去接近常鬱昀,鬧出些事體來。

楚維琳只有一個人。一時之間分身乏術,倒也有些無力之感泛上。

深吸了一口氣,望着平靜湖面,楚維琳緩緩放平了心緒,不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一化解吧。

楚維琳伴着楚維琬坐下,湖水對面,便是哥兒們的去處,時不時聽到幾聲叫好聲,也不知道他們在比試些什麼。

他們有他們的樂子,姑娘們有姑娘們的趣味。

心態平和的下棋說笑,也有些心知今日賞玩爲輔,實則是各府相看,不由想表現一番。

樂器相合,鬥茶爭趣,熱鬧非凡。

楚維琳沒有那些心思,楚維琬也不想參與,楚維瑚閒不住,拉着楚維璦去看常鬱映鬥茶。

常鬱映的對手是忠勇伯府的三姑娘董凌音,兩人具是高手,擡手注水之間,展一副山水景緻,看得旁人讚不絕口。

雖和常鬱映來往不多,楚家和常家畢竟是姻親,楚維瑚和楚維璦自是爲常鬱映鼓掌稱好的。

董凌音心中清楚,可到底有些意難平,故意問道:“兩位妹妹,如何看待我和常二的高下?”

楚維璦一愣,抿脣不語,楚維瑚曉得對方是存心爲難,本就是不相仲伯,哪裡能說一番高下,便乾脆道:“兩位姐姐都是高手,哪裡要靠我一個看熱鬧的來評高下,不過是映姐姐是我們表姐,爲表姐喝彩罷了。”

這般坦蕩,越發顯得董凌音小氣。

常鬱映勾了勾脣角,雖然沒有說話,可那意思依舊擺在了那兒。

董凌音有些下不了臺面,素與她交好的宣平侯府的榮和縣主亦是沉了臉,只覺得自個兒都受了拖累。

榮和縣主名喚徐惠榮,模樣出衆,才學亦是不俗,連太后都喜歡她,封了縣主,在這京城裡一直都是衆人巴結的對象,時間久了,多少有些飄飄然起來。

自打前年楚維琬回京,就有些傳言這養在舊都的楚家三姑娘音容儀態,有當年貴妃娘娘的三四分。

榮和縣主聽說了,自是有了些比試的心思,等去年楚維琬及笄,得夏淑人讚譽,越發引得她好奇不已,爭鬥心也更加重了。

從前是沒有機會,今天既然楚維琬在座,好友董凌音又叫楚維瑚害得下不了臺,榮和縣主幹脆站起身,朝楚維琬走來。

“楚三姐姐,不如我們比一場?”榮和縣主擡着下巴,語氣裡透着些貴女的驕傲。

這戰書直截了當,若是退縮了,豈不是被在場的人看不起?

楚維琬面不改色,依舊是笑意盈盈,道:“縣主要與我比什麼?”

這般輕描淡寫口氣,似乎是來什麼都無所謂,比都什麼都不怕的樣子,胸有成竹到這個地步,更是叫榮和縣主不滿。

“琴棋書畫,樣樣來就太慢了,不如只比琴,你若跟得上我,便是你贏。”

此言一出,有人看戲,有人不齒,有人盼着楚維琬能殺一殺榮和縣主的傲氣。

楚維瑢握了楚維琬的手。低聲道:“縣主十指纖巧靈活,再快的譜子都能信手彈來,這是故意難姐姐呢。”

楚維琬笑着反握了楚維瑢的手,淡淡道:“無妨的。”

見楚維琬起身,原本在比試琴藝的兩位姑娘讓出了位子。

偏偏榮和縣主自恃琴藝出衆,不肯輕饒了旁人,讓僕婦把花廳靠水的門板卸下。叫湖水對面的各府太太、奶奶和哥兒們一覽無遺。

楚維琬不以爲意。坐下調音,青蔥手指輕撫琴面,顯得沉着冷靜。

楚維瑢皺眉。叫楚維琳勸了幾句,倒也安下心來。

楚維琳並不擔憂,她記得前世便是如此,楚維琬是勝者。她不需害怕。

這邊的動靜果真引來了其他幾處的注意,也有不少官夫人清楚榮和縣主脾性。曉得定是她硬拉着楚維琬比試,還特意讓大傢伙都看見,不免同情地看了黃氏一眼。

黃氏見楚維琬當衆比試,還是和榮和縣主比琴藝。便是曉得女兒深淺,也不免捏了一把汗,可當着他人面。她只能故作鎮靜,這會兒開口。無論是誇讚還是自謙,在結果沒出來之前都不妥當,還會平白落了口實。

另一邊,常鬱明眼尖看了過來,驚訝與楚維璟道:“快看,那不是你家姐姐,這是要和榮和縣主比琴?”

這一吼,倒是引得衆人來看。

楚維璟與楚維琮一道,叫幾個相熟的圍在中間,紛紛詢問楚維琬的琴藝如何。

常鬱明最喜擺擂設賭,搖着腦袋道:“別說表兄弟之間不相幫,實在是縣主琴藝出衆,我壓縣主贏。”

此言一出,本想壓榮和縣主的人一時打了退堂鼓,哪個不知道常鬱明十賭九輸,若跟着他下注,也要被帶到溝裡去了。可榮和縣主的琴藝擺在那兒,猶豫了片刻,有一人咬牙下注,後頭人紛紛跟着壓了。

楚維璟和楚維琮自要給楚維琬撐些場面,卻不想常鬱昀也參與進來,壓在了楚維琬身上。

“五弟,你這是……”常鬱明急道。

常鬱昀笑得高深莫測,道:“這叫左右通吃。”

一句話,就把常鬱明給堵了回去。

崇王世子戎馬出身,不羈那些規矩禮數,軍中多有將士在比武時添些彩頭助興,他也時不時會參與,這會兒看旁人下注,不由也起了性子:“那我就做一回莊。”

隔着湖面,也能看到對面熱鬧,榮和縣主冷笑,這便是她要的效果,今日一比,人人都會知道,這來自舊都的楚維琬不過如此,一樣比不得她這個京城出了名的才女。

榮和縣主坐下,略調了音,起手輕挑、回撥,曲調如流水。

楚維琬不緊不慢跟上,顯得遊刃有餘。

從平緩到急切,不消片刻,便是兩人你追我趕,音色一陣急過一陣,叮咚之聲如戰鼓一般襲人心肺,引得崇王世子血脈沸騰起來。

他回京不久,不知道什麼京城才女、舊都名媛,平日裡也斷不會去打聽這些,他在意的只有琴聲。

最初時,他沒有去看過那兩個彈琴之人,他只是豎耳聽着,到了此刻,不知不覺間,竟是有些想知道是怎樣的妙人指下生花,讓他一閉眼就能回到那熱血激昂的戰場上。

琴聲急急切切,如離弦之箭……

咚——

琴絃崩斷。

榮和縣主白皙的指尖冒了血絲,她喘着粗氣怔怔看着斷裂的琴絃,再聽着楚維琬的琴聲,瞪大了眼睛。

她知道自己敗了,她說,只要楚維琬跟得上她,便是贏了,但到了中途,她知道,是她在追趕着楚維琬,這樣的認知讓她惶恐,手指發軟,逼到了最後,也就是斷絃。

而崇王世子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一震,戰場上磨練的敏銳讓他在思考之前已經本能地扭頭去看,楚維琬低着頭,他辨不清容貌,只覺得清麗脫俗之氣伴着琴聲撲面而來,讓人再也挪不開視線。

楚維琬的琴沒有停,楚維琳讓侍女送了一盞香爐,點了濃濃檀香,親自捧着送到了楚維琬身邊。

別人當她是以香助興,還覺得這香點得太遲了些,只有楚維琳心中如明鏡一般,她這香不是那樣的用途。

只希望這濃郁香味能住楚維琬一把,能化解楚維瑚設下的那些麻煩,能讓楚維琬離宣平侯府的這位榮安縣主,離那位小侯爺遠一些。()

第59章 怨恨第308章 官司(十二)第255章 準備(三)第227章 迷離(四)第86章 來歷第231章 迷離(八)第212章 暗涌(四)第18章 流玉第148章 出閣(八)第137章 心意(二)第327章 賀家(一)第207章 新生(四)第222章 驚變(八)第269章 意外(二)第42章 走水第215章 暗涌(七)第23章 錯認第234章 驚雷(三)第187章 坦白(一)第97章 事發(四)第13章 改變第117章 香火(十)第83章 眼紅第49章 口風第265章 牽連(四)第306章 官司(十)第230章 迷離(七)第177章 真實(一)第322章 添喜(二)第105章 回府(一)第133章 烏龍(四)第133章 烏龍(四)第5章 父親第180章 真實(四)第363章 求仁(六)第82章 期盼第292章 內情(六)第98章 事發(五)第69章 謝賞第187章 坦白(一)第78章 操心第294章 禮佛(一)第113章 香火(六)第138章 心意(三)第37章 臘八第16章 維璟第220章 驚變(五)第265章 牽連(四)第72章 夜問第82章 期盼第64章 陷害第290章 內情(四)第195章 變化(七)第97章 事發(四)第235章 驚雷(四)第252章 性命(七)第370章 終章第272章 意外(五)第113章 香火(六)第147章 出閣(七)第102章 雨夜(一)第117章 香火(十)第19章 上香第99章 事發(六)第46章 追尋第306章 官司(十)第251章 性命(六)第163章 曝光(二)第106章 回府(二)第355章 返京(三)第294章 禮佛(一)第117章 香火(十)第262章 牽連(一)第44章 蹤影第103章 雨夜(二)第176章 轉折(六)第350章 遠客(六)第161章 年節(四)第76章 求醫第86章 來歷第72章 夜問第165章 曝光(四)第324章 添喜(四)第327章 賀家(一)第193章 變化(五)第341章 賀家(十五)第15章 打聽第220章 驚變(五)第24章 閒言第24章 閒言第60章 春闈第350章 遠客(六)第216章 驚變(一)第160章 年節(三)第177章 真實(一)第78章 操心第221章 驚變(六)第206章 新生(三)第47章 浮萍第260章 準備(八)
第59章 怨恨第308章 官司(十二)第255章 準備(三)第227章 迷離(四)第86章 來歷第231章 迷離(八)第212章 暗涌(四)第18章 流玉第148章 出閣(八)第137章 心意(二)第327章 賀家(一)第207章 新生(四)第222章 驚變(八)第269章 意外(二)第42章 走水第215章 暗涌(七)第23章 錯認第234章 驚雷(三)第187章 坦白(一)第97章 事發(四)第13章 改變第117章 香火(十)第83章 眼紅第49章 口風第265章 牽連(四)第306章 官司(十)第230章 迷離(七)第177章 真實(一)第322章 添喜(二)第105章 回府(一)第133章 烏龍(四)第133章 烏龍(四)第5章 父親第180章 真實(四)第363章 求仁(六)第82章 期盼第292章 內情(六)第98章 事發(五)第69章 謝賞第187章 坦白(一)第78章 操心第294章 禮佛(一)第113章 香火(六)第138章 心意(三)第37章 臘八第16章 維璟第220章 驚變(五)第265章 牽連(四)第72章 夜問第82章 期盼第64章 陷害第290章 內情(四)第195章 變化(七)第97章 事發(四)第235章 驚雷(四)第252章 性命(七)第370章 終章第272章 意外(五)第113章 香火(六)第147章 出閣(七)第102章 雨夜(一)第117章 香火(十)第19章 上香第99章 事發(六)第46章 追尋第306章 官司(十)第251章 性命(六)第163章 曝光(二)第106章 回府(二)第355章 返京(三)第294章 禮佛(一)第117章 香火(十)第262章 牽連(一)第44章 蹤影第103章 雨夜(二)第176章 轉折(六)第350章 遠客(六)第161章 年節(四)第76章 求醫第86章 來歷第72章 夜問第165章 曝光(四)第324章 添喜(四)第327章 賀家(一)第193章 變化(五)第341章 賀家(十五)第15章 打聽第220章 驚變(五)第24章 閒言第24章 閒言第60章 春闈第350章 遠客(六)第216章 驚變(一)第160章 年節(三)第177章 真實(一)第78章 操心第221章 驚變(六)第206章 新生(三)第47章 浮萍第260章 準備(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