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血汗工廠

?山的仁壽宮已經開建二年,天下一統,百姓安居樂業爲了大隋的繁榮,皇帝一直兢兢業業處理朝政,每日只睡三個時辰,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需要休息,一統江南之後,放眼四周,大隋再也不需要大規模用兵,終於可以喘一口氣,大臣們準確把握了皇帝的心態,紛紛向皇帝提出封禪泰山或者興修宮殿的建議。?

楊堅拒絕到泰山封禪,選擇了修建離宮,沒有人認爲是皇帝功業不夠,只是認爲皇帝虛懷若谷,不慕虛名,漢武帝橫掃匈奴可以封禪,大隋照樣打得突厥人俯首稱臣,相對來說,大隋只用了數年時間,半個中國的力量就將突厥人打敗,又結束了中國三百年的分裂,而漢武帝舉全國之力,數代積累,花了數十年時間,結果弄得國疲民窮纔將匈奴打敗,大隋的功業可以說已經超過漢武帝。?

其實以楊勇的私下的猜測來看卻完全是皇帝的小家子氣發作,上泰山封禪花費巨大,皇帝還要親自登上山頂,受苦受累,除了沿途向百姓顯示一下皇家威儀,回來後什麼都不會剩下,而建造離宮同樣可以彰顯大隋皇帝的泱泱排場,雖然花費不一定比登山封禪要小,只是一旦建好,皇帝卻可以年年在夏日搬進去享受離宮的清涼,當然修建離宮划得來。?

對於皇帝要修建離宮,楊勇非但沒有反對,還極力將離宮修建的任務承攬到自己頭上。派出章仇太翼親自爲離宮選址,沒有大規模地戰爭,政治清明,又加上農學院每年都有新的生產工具向全國推廣,大隋的生產力得到爆炸似的發展,官府的糧倉,錢庫一年比一年堆的更滿。?

楊勇來自後世,自然知道朝庭不能一味的節儉。眼看着修建官倉的速度還趕不上收進賦稅地速度。必定要想辦法把這些東西花出來。否則只能讓這些東西在倉庫發黴。?

修建離宮無疑是一個好辦法,不但可以討好自己地皇帝老子,將官倉中越來越多地糧食,錢財花出去,而且還能讓更多的百姓從農業中脫離出來,讓大隋的經濟更加繁榮。?

以前皇帝大修宮殿之所以會引起百姓怨聲載道,是因爲修建宮殿的百姓都是無償使用的徭役。楊勇說服皇帝和大臣,修建離宮的工人不但由朝庭負責食宿,而且還每日折算工錢,這個工錢的水平還不能太低,以一個小工爲例,必須足夠養活全家才行,當然,有技術地工匠更高。?

給徵發的民夫發工錢。這種事情前所未有。大隋初期困難時,遇到邊境戰事徵發的府兵尚且要自帶乾糧,兵器。否則朝庭無法承擔,何況是民夫,能有一口吃食就不錯了,不過在楊勇強烈堅持下,楊堅還是同意了楊勇的建議,楊堅雖然不懂政府消費拉動經濟的意義,但還是知道如果錢都躺在國庫中並不一定是好事。?

確定了修建離宮,章仇太翼馬上爲離宮選址,最終選擇將離宮建在山南坡的羣峰中,岐山位於渭水以北,距離京城一百餘里,不遠也不近,道路暢通。?

按章仇太翼的說法,這裡位於山之陽,水之北,可謂面山靠水的風水寶地,修造離宮地地勢並不高,有岐山主峰遮擋,所以冬季寒冷地北風吹不過來,比大興城裡要溫曖的多,夏季從渭水吹過來溼潤的南風徐徐不斷,加上四周森林樹木遮擋驕陽,一天到晚都有如初秋般涼爽。?

得到章仇太翼地回稟,楊堅頓時大喜過望,馬上爲這座還沒有建成的離宮命名爲仁壽宮,隱隱流露出要在裡面養老之意,如今仁壽宮已到最後階段,再過二三個月就可以完全建成,不出意外,今天冬天皇帝就可以搬進去,享受仁壽宮在羣山環繞中那種溫曖如春的感覺。?

爲了修建仁壽宮,朝庭動用了三十萬工匠和民夫,花費的錢財已經超過二千萬貫,糧食也有數百萬石之多,若不是修建仁壽宮消耗的存糧過高,現在的大旱未必能讓京城糧價上漲的如此瘋狂。?

爲了保證仁壽宮的修建不被錢糧所誤,朝庭年初就將錢糧下撥到了山特意修建的官倉中,三十萬人,以每人每年消耗七石糧食計,年初下撥到岐山的糧食就要二百一十萬石,現在預計存糧起碼還有一百萬石以上,如果將岐山的糧食運到京城,加上官倉中的存糧,平息京城的糧價大有可能。?

呂沐霖一心想解決京城糧價上漲的問題,卻沒有想到如果當真如此,恐怕太子主持仁壽宮修建的兩年之功就要毀於一旦,皇帝即使表面同意,心中對太子也會不滿。?

楊勇毫不猶豫的否決了呂沐霖的提議,仁壽宮的修建不能耽擱,大隋並不是無糧,也不是無錢,洛陽就有一個大糧倉,關鍵是道路不通,遠水不解近渴,楊勇不由後悔,若早知今年會幹旱的這麼厲害,去年就應當趁着水運暢通時將洛陽的糧食運到京城儲存,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現在也只上能想想而已。?

關中有山固之險,以此爲都,固然安全,只是沒有便捷的交通,遇到這樣的天災馬上就暴露其短,這或許就是後世楊廣以洛陽爲東都並大修運河的原因吧。?

渭水河畔,一條寬敞筆直的大道直通羣山之間,道路兩旁不時可以看到扶老攜幼進山的百姓,這些百姓雖然衣着還算整齊,只是面有菜色,走路也是有氣無力,走一段路就坐下來歇一陣。?

後面一陣隆隆的馬蹄聲響起,一隊數十人的騎士揚起一片灰塵,正匆匆忙忙的趕路,見騎士經過自己身邊,許多正坐在旁邊的百姓連忙擡手遮住灰塵,眯着眼睛向道路中央過來的騎士望去。?

“律律!”?

楊勇勒住繮繩。停了下來,疑惑地向左右問道:“怎麼回事,這條路上爲何會多了許多百姓?”?

這條大道直通向仁壽宮,每過半月楊勇就要到岐山視察一次仁壽宮修建的情況,平時除了向山中運送修建宮殿材料的工人,很少在這條路上發現什麼百姓,更別說象這樣扶老攜幼的情況。?

麥鐵杖自高奮勇的應道:“殿下,某家去問問??

楊勇點了點頭。麥鐵杖一直沒有騎過馬。甩開雙腿向一對帶着孩子的年輕夫妻走去。低聲問了幾句,馬上回來:“回殿下,某家問過了,他們是想進山爲皇上修建離宮。”?

“修建離宮?”楊勇皺了一下眉,仁壽宮剛開始修建時,朝庭雖然宣傳民夫不但包食宿,而且每月還結算工錢。大部分人還是不相信,最後依靠強制命令才招滿了三十萬人,等到數月之後這些強制徵發的民夫寄錢回家後,衆人才相信真有這等好事,一時之間,許多在農閒後想做工賺點錢的百姓向山中渦涌而來,想加入到修建仁壽宮地隊伍中。?

可惜招收地民夫已滿,而且朝庭需要地是整年在山中幹活之人。對於這些只想在農閒時賺點零用錢的農夫自然是一概拒絕。所有人只能失望而歸,如今沒想到又有人要到山中加入做工的隊伍。?

不要說仁壽宮還有數月就要完工,就是不完工。恐怕朝庭現在也只會招收熟練的工匠,而不會隨便拉人,有些事錯過了就等於永遠錯過。?

“山中會招人嗎,本宮怎麼不知道?”楊勇向左右詢問道。?

每半月太子帶着隨衆進山一次,楊勇不知道之事,其他人當然也不知道,一時衆人皆搖頭,麥鐵杖摸了摸腦袋,不好意思的道:“殿下,某家再去問一次。”?

“麥愛卿,不必了,大家一起過去吧。”?

“是”衆人輕輕一夾馬肚,所有的馬匹都緩步啓動,向剛纔麥鐵杖問過的那對夫妻走去。?

剛纔麥鐵杖一人過來時,看到麥鐵杖身高九尺,面容兇惡,這對夫妻已經心頭忐忑,如今見到這羣騎着高頭大馬地人都向自己的方向過來,心中更加驚懼,只覺得雙腿發軟,偏偏移動不了,他們兩人中間一名六七歲的小男孩倒是絲毫不害怕,睜大着眼睛看着過來的駿馬,就想過去模上幾下,只是被他的母親死死抓住衣服纔沒有得逞。?

“請問一下,賢伉儷可是要到山中做工,難道朝庭又開始招人?”?

“回大人的話,小的……小的不知道山中要不要人?”男青年總算鼓起勇氣,結結巴巴地回道。?

“不知道,不知道你們進山幹什麼?”楊勇鬱悶地問道,還以爲山中的管事沒有他的允許敢私自招人,原來沒有地事。?

“回大人的話,如今糧食太貴了,我們實在買不起,聽說山中做工之人不但每餐管飽,而且還有月錢拿,我們想試試運氣,看看能不能進去?”既然說開,男青年也就沒有那麼害怕,這次說話明顯順利的多。?

“僅僅試試運氣就進山,若是不能進去,你們怎麼辦?”?

“這個……”遲疑了一下,男青年纔回道:“大人,山中有小人的同鄉,若是不能進去,只能依靠同鄉了,我想,總比在外面餓死好。”?

“胡說八道,現在正是大隋盛世,如何會餓死人?”一名護衛忍不住喝道。?

被這麼一喝,中間那名男孩頓時放聲大哭,這對青年夫妻也縮了縮,不敢分辨,他們稟承着民不與富鬥,富不與官斗的傳統,雖然不知道眼前這些人的底細,至少可以看出他們非富即貴。?

楊勇不悅的瞪了那名護衛一眼,安慰道:“你們不用害怕,只要說的是實情,本宮……本公子不會怪罪,你說外面會餓死人,你們以前是做什麼的?”?

“回大人,小的……小的只是做些手藝活,一月只得三五百個銅子,若是往年,足夠買數石大米,加上婆娘也能替人家縫縫補補,補貼一點家用,日子還過得去,如今一月所得卻只能買上數斗大米,即使粗糧也不過一石,若再不找機會,大人受得了,孩子也受不了。”?

“即如此,京城開了那麼多織廠,一個織工每月至少也有四百文,多者六七百文,爲何不讓你娘子加入織廠,也可以減輕一點負擔?”?

男青年苦笑起來:“大人說的可是朝庭開設的織廠?”?

“正是,有什麼不對嗎?”楊勇納悶的問道。?

“若是能進朝庭開設的織廠當然好,只是織廠每年招工有限,小人婆娘雖然去過幾次,卻沒有招上。”男青年無奈的說道。?

“哦,那你們何不試試私人的織廠,即本公子所知,每年都有新開的織廠招人,價錢雖然可能低一些,卻也比和人縫縫補補強。”農學院名義是朝庭所設,其實完全歸東宮管理,它名下的產業也等於東宮的產業,裡面的工資,條例等楊勇都親自參予制定,反正農學院壟斷了紡織機的技術,效率絕對比其他私人所設的織廠要高,楊勇自然也將工資定的高一些。?

女子見這隊人對丈夫問了半天,沒有什麼惡意的樣子,在旁邊補道:“公子以爲那些富戶開的織廠也和朝庭的一樣,他們不但工資低,而且不讓人休息,若是進了這樣的織廠,能把人活活累死,但凡有一口飯吃,奴家也不能進這樣的織廠。”?

“什麼,有這種事?”楊勇大驚,這不是和後世的血汗工廠一樣。?

------?

注:歷史上仁壽宮的修建是在開皇十三年到開皇十五年,由楊素主持,仁壽宮修得非常華麗,這與楊堅一向提暢的節儉不符,而且爲了趕工期,至少累死了數千名役夫,加上開皇十四年的大旱,由於修建仁壽宮消耗太多的財力,朝庭無力賑災,楊堅本人只能帶着大臣到洛陽就食,簡接死於這場工程的百姓更是不知有多少,楊堅對這些卻視而不見,仁壽宮修好後,對楊素大加褒獎,可見楊堅開始的節儉也不是真的要節儉,骨子裡還是追求奢華無度,這裡仁壽宮的修建提前到開皇十二年,是因爲前面統一江南的時間也提前了一年。?

第81章 酒後吐秘第6章 勝負難定第37章 囂張第67章 血戰第31章 天賜橫財第13章 出府上第28章 脫衣下第23章 危險上第6章 朋友下第92章 渡江第62章 覆滅第38章 佳人遠思第63章 無情第40章 殺伐決斷第41章 正主上第7章 南陳驚變第73章 血染京城(上)第42章 辯解第88章 觸動第39章 新羅使者第26章 大醮會下第63章 攻心爲上第86章 餘波第32章 不速之客第54章 出征下第43章 親兵上第33章 按兵不動第21章 巧遇上第2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76章 意外第75章 忠義第30章 親事下第70章 意外第89章 水軍第32章 表弟叔德下第73章 突襲第7章 恢復上第54章 出征下第9章 琴音第25章 宣詔第100章 嚴肅軍紀第79章 縱火第37章 水戰第14章 迎擊第41章 跋扈第49章 良機上第37章 燕雲十八騎第65章 招降第13章 修律第85章 渡河第61章 轟動上第86章 監軍第63章 武帝崩上第89章 物是人非第67章 出京第56章 鋌而走險第74章 女人第75章 忠義第32章 三人組第43章 明悟上第62章 新羅潰敗第67章 反思第二十七 脫衣上第43章 圍城第62章 半渡而擊第70章 追兇第23章 危險上第8章 晉王之議第87章 少年熱血第95章 賞罰第19章 選秀(二)第17章 騎軍第47章 冬至第26章 得賜美人第37章 燕雲十八騎第六十五章第9章 琴音第76章 兩軍第97章 大富大貴第70章 意外第49章 兄友弟恭第68章 反目第38章 動盪下第12章 拜師下第43章 明悟上第57章 形勢第23章 危險上第6章 豁然開朗第104章 殺第38章 發泄下第50章 真假投降第53章 戰場驚變第82章 援軍第105章 拍馬屁拍到馬腿第2章 借刀殺人下第34章 擡棺進諫下第104章 殺第29章 送別第52章 朝堂下
第81章 酒後吐秘第6章 勝負難定第37章 囂張第67章 血戰第31章 天賜橫財第13章 出府上第28章 脫衣下第23章 危險上第6章 朋友下第92章 渡江第62章 覆滅第38章 佳人遠思第63章 無情第40章 殺伐決斷第41章 正主上第7章 南陳驚變第73章 血染京城(上)第42章 辯解第88章 觸動第39章 新羅使者第26章 大醮會下第63章 攻心爲上第86章 餘波第32章 不速之客第54章 出征下第43章 親兵上第33章 按兵不動第21章 巧遇上第2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76章 意外第75章 忠義第30章 親事下第70章 意外第89章 水軍第32章 表弟叔德下第73章 突襲第7章 恢復上第54章 出征下第9章 琴音第25章 宣詔第100章 嚴肅軍紀第79章 縱火第37章 水戰第14章 迎擊第41章 跋扈第49章 良機上第37章 燕雲十八騎第65章 招降第13章 修律第85章 渡河第61章 轟動上第86章 監軍第63章 武帝崩上第89章 物是人非第67章 出京第56章 鋌而走險第74章 女人第75章 忠義第32章 三人組第43章 明悟上第62章 新羅潰敗第67章 反思第二十七 脫衣上第43章 圍城第62章 半渡而擊第70章 追兇第23章 危險上第8章 晉王之議第87章 少年熱血第95章 賞罰第19章 選秀(二)第17章 騎軍第47章 冬至第26章 得賜美人第37章 燕雲十八騎第六十五章第9章 琴音第76章 兩軍第97章 大富大貴第70章 意外第49章 兄友弟恭第68章 反目第38章 動盪下第12章 拜師下第43章 明悟上第57章 形勢第23章 危險上第6章 豁然開朗第104章 殺第38章 發泄下第50章 真假投降第53章 戰場驚變第82章 援軍第105章 拍馬屁拍到馬腿第2章 借刀殺人下第34章 擡棺進諫下第104章 殺第29章 送別第52章 朝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