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民兵訓練

聽說地主士紳要組織“還鄉團”打回來,葉春生決定誓死捍衛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淮軍和錦衣衛沒有來的時候,葉春生租種葉憬舟家的十畝水田,需要每年交出超過七成的收成給地葉憬舟,還要繳納苛捐雜稅,剩下的連吃頓乾飯都是奢望,平常時節每天也就兩頓米糠熬成的粥,再加上番薯之類餬口。稍有收成不好,一家人就得靠野菜甚至草根樹皮渡日,而且官府可不會爲了農民吃不飽而免除稅收,爲了交稅還得去借高利貸。

什麼田賦,丁銀,徭役折銀,什麼火耗,亂七八糟苛捐雜稅,壓得葉春生一家根本喘不過氣來。

東家葉憬舟是一名舉人,家裡肯定是有免稅的地,可是那些免稅的地輪不到他葉春生來種啊,那些免稅的地,都是葉憬舟的親信奴僕或者沾親帶故的人種了。葉春生種的地可是要交稅的,田賦之類的,都轉嫁到了他們佃戶身上。

世世代代都是這樣過來的,他爺爺這樣,他爹也這樣,他自己也這樣,若不是淮軍來了,他兒子、孫子,子子孫孫還得繼續過這樣的日子,生活沒有任何希望,就像在一片漆黑的深淵裡,看不到一絲光明的活着,

至於讓自己的孩子去考科舉?還是洗洗睡吧,在夢裡什麼都有。考科舉?不要本錢嗎?送孩子去私塾讀書,學費根本不是他能承受的。而且在幾年前,兒子也餓死了,就連這個夢想都徹底絕了念頭。

當年收成不好,衙門裡的差役和當地的士紳還來催繳稅收,結果兒子餓死了,葉春生在心裡暗罵坐在京城龍椅上的那位天子。

可是淮軍和錦衣衛來了之後,他才明白,大明的天子其實是愛戴百姓的,都是下面那些貪官污吏和騎在他們頭上拉屎拉尿的士紳,他們纔是真正壓迫自己的壞人!

聽說皇帝陛下穿的衣服都打補丁了,每天餐桌上基本上看不到什麼肉食,皇后娘娘還要親自織布。

皇帝的日子過得那麼慘,真的是不敢想象,在這些農民心中,皇帝不是連用的鋤頭都是金的?

每年農民上繳了那麼多田賦,丁銀,徭役折銀和各種苛捐雜稅,都到了哪裡去了?爲何皇帝陛下還那麼窮?都被那些士紳勾結貪官污吏,銀子全部落入他們的口袋裡了。

在苛捐雜稅的重壓之下,北方的農民都造反了。可是皇帝讓那些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捐銀,沒有一個人捐出銀子的。後來皇帝僥倖逃出了京城,路過揚州的時候,見到一家士紳吃的一頓飯,花費的銀子居然相當於皇帝一年的飯錢,結果皇帝大怒,讓錦衣衛把那一家人都給拿下了。

葉春生沒有文化,也不識字,這些事都是錦衣衛告訴他們的,他只知道,這些錦衣衛是自己的恩人。

可是“還鄉團”就要打回來了,一旦“還鄉團”打了回來,他們肯定要殺害錦衣衛,還要從自己手裡奪回土地。

自己能答應嗎?當然不能!

於是葉春生就這樣成爲了一名民兵,他的年齡是大了點,可是他家裡就剩下他一個男人了,剩下的就是一個準備嫁給軍人的女兒。

準女婿跟着楚國公去征討那些貪官污吏了,葉春生必須自己拿起武器,來保護自己好容易得到的田地,保護那些給了自己田地的錦衣衛。

縣城裡面,不知道什麼時候新成立了一個衙門,叫縣武裝部,由縣令和典史管轄。

縣裡新的縣令,是一條三大五粗的彪形大漢,滿臉殺氣,一看就知道是一名武人出身的武夫。可是這位武夫出身的縣令,對葉春生這樣的老百姓卻十分和善。

若是按照原來的制度,龍川縣令因爲叛逆謀反被抓後,應當由朝廷吏部新派縣令。但現在朝廷人手也不夠,而且這裡剛剛打下來,朝廷內閣也暫時無法顧及此地,所以李國棟就乾脆自己來任命了一名老兵當縣令。

武夫擔任縣令,肯定是違反了大明祖制,可是在這亂世之中,有誰能顧得上那麼多?

葉春生加入了民兵之後,發了一杆以竹子削尖的竹矛,之後就在縣城外面的河邊沙灘上進行隊列訓練。

新加入的民兵,在縣城外面搭建了一座臨時軍營,反正現在是農閒季節,葉春生他們將會在這座軍營內進行爲期一個月的訓練。

頭幾天的隊列訓練中,鬧出了不少笑話,很多人連左和右都分不清楚,當教官大喊“向右轉”的時候,結果很多人轉反了,和戰友面對面,隊伍變得混亂不堪。

教官用皮鞭告訴那些轉錯的人,給他們長長記性,包括葉春生在內,有不少人吃了皮鞭。

在訓練的休息時刻,葉春生找了教官,疑惑不解的問道:“長官,我們每天拿着竹矛,一動不動的站着,要不然就是什麼來回轉動,這又有什麼用?”

“隊列訓練,是基礎,是軍隊最基本的紀律。雖然你們不是正規的軍人,但是你們想要保護自己的家園,就必須知道,在戰場上,只能嚴格的遵守命令!長官沒說後退的時候擅自退卻,當斬之!今天你們挨的是皮鞭,今後上了戰場,出了錯,那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這隊列訓練,要訓練到什麼時候?”葉春生又問。

“一個月,一個月之後,我們將會發給你們武器,有人是長槍兵,有人是火銃手,有人是弩手,還有人當盾牌手。你們不需要野外浪戰,只要守好自己的莊寨就好了。”教官回道。

民兵的兵種,無非是長槍兵、火銃兵、弩兵、小炮手和盾牌手(不是刀牌手,除了一面用來保護戰友的大盾之外,右手持一根短矛)五種,都是最廉價最容易訓練的兵種,只要有兩個月訓練下來,藉助寨牆守城完全沒問題。

李國棟手中目前鳥銃和斑鳩腳銃多得比大米還多,大批繳獲的鳥銃和斑鳩腳銃,還有虎蹲炮和佛郎機,這些火器李國棟自己看不上眼,正好藉助這個機會,把這些火器都配備給了民兵。

也就在粵東北淮軍已經佔領的各縣城訓練民兵的時候,李國棟的淮軍已經抵達了潮州府城外。

潮州守將車任重自以爲潮州府城池堅固,企圖憑藉着城牆負隅頑抗。

淮軍架起了大小火炮,對準潮州城牆發起了猛烈的炮擊,呼嘯的炮彈下冰雹一樣不斷的落在潮州城頭,打得城磚崩裂,碎石橫飛。臼炮發射的開花炮彈落在城頭,炸開了一團團火球。

李國棟當然不會完全指望以大炮轟開堅固的城牆,在以火炮壓制城頭守軍的同時,淮軍的簡易盾車載着沙袋,抵近了護城河邊,把一袋袋沙袋投進護城河內。只用了一日時間,就填平了一段護城河。

接下來,淮軍就以望樓車上的線膛槍手壓制城頭守軍遠程火力,然後讓輔兵推着以船隻改成的轒轀車抵近城牆。

這些轒轀車都是從韓江裡撈上來的船隻改成的,把船底倒扣在車架子上,就變成了一輛最簡單的轒轀車,施工時間短,防護能力又強悍。

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930章 智取夔州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830章 何騰蛟抗旨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840章 水騎配合(七)第360章 僱傭軍(上)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920章 伏擊何騰蛟(中)第25章 蒙古騎射第562章 出征和佈局第22章 夜襲第611章 海外產糧地第542章 比窮大賽(上)第230章 復社第924章 清軍首戰大西軍第245章 斬殺瞿堂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158章 再會曹文詔第610章 商業中心第153章 虎大威第770章 劉良佐投清第833章 揚州外圍戰第195章 遊說失敗第810章 水匪土國寶第122章 壕溝陷阱(中)第196章 千里奔襲(一)第343章 排練第885章 組建民兵第87章 宣旨封賞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570章 攻寨攻城第10章 爭奪糧食第549章 清明上河圖第909章 生擒馬吉翔第84章 孫承宗第839章 水騎配合(六)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405章 神兵對天兵(一)第517章 夜襲嶽託(一)第134章 木馬計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673章 攻城戰開始第410章 清軍突圍(上)第640章 收服王輔臣第763章 劉澤清之死第702章 衝過九江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304章 聯軍哨騎第742章 炮擊刁民第503章 蒿水橋之戰(一)第817章 分瓣梅花計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645章 去江南銀號存錢第572章 開封城外第732章 終於安全了第540章 武威伯第654章 賊將軍圍城第46章 臨陣脫逃第475章 夜襲曲阜第452章 夜不收遇險第410章 清軍突圍(上)第437章 黑煤礦黑老闆第836章 水騎配合(三)第413章 清軍入寇(上)第22章 夜襲第610章 商業中心第907章 奇襲虎門炮臺第685章 擅斬朝廷大將第349章 孫家三兄弟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98章 煙幕火雷加內應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879章 打土豪分田地(二)第733章 援軍至天津第896章 惠州鐵行第389章 歸化攻防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280章 建奴攻入城了第345章 鄂倫春部落第511章 反攻突破(下)第773章 昏君奸臣第727章 又見士紳炮灰第584章 洛陽之戰(下)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486章 救援高陽(八)第827章 收編高傑部第907章 奇襲虎門炮臺第78章 我願爲死士殺嶽託第204章 伏擊科爾沁人第844章 組合拳打擊第302章 金軍再抵歸化第883章 打土豪分田地(六)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687章 朝廷猜忌第799章 攻入南京
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930章 智取夔州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830章 何騰蛟抗旨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840章 水騎配合(七)第360章 僱傭軍(上)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920章 伏擊何騰蛟(中)第25章 蒙古騎射第562章 出征和佈局第22章 夜襲第611章 海外產糧地第542章 比窮大賽(上)第230章 復社第924章 清軍首戰大西軍第245章 斬殺瞿堂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158章 再會曹文詔第610章 商業中心第153章 虎大威第770章 劉良佐投清第833章 揚州外圍戰第195章 遊說失敗第810章 水匪土國寶第122章 壕溝陷阱(中)第196章 千里奔襲(一)第343章 排練第885章 組建民兵第87章 宣旨封賞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570章 攻寨攻城第10章 爭奪糧食第549章 清明上河圖第909章 生擒馬吉翔第84章 孫承宗第839章 水騎配合(六)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405章 神兵對天兵(一)第517章 夜襲嶽託(一)第134章 木馬計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673章 攻城戰開始第410章 清軍突圍(上)第640章 收服王輔臣第763章 劉澤清之死第702章 衝過九江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304章 聯軍哨騎第742章 炮擊刁民第503章 蒿水橋之戰(一)第817章 分瓣梅花計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645章 去江南銀號存錢第572章 開封城外第732章 終於安全了第540章 武威伯第654章 賊將軍圍城第46章 臨陣脫逃第475章 夜襲曲阜第452章 夜不收遇險第410章 清軍突圍(上)第437章 黑煤礦黑老闆第836章 水騎配合(三)第413章 清軍入寇(上)第22章 夜襲第610章 商業中心第907章 奇襲虎門炮臺第685章 擅斬朝廷大將第349章 孫家三兄弟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98章 煙幕火雷加內應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879章 打土豪分田地(二)第733章 援軍至天津第896章 惠州鐵行第389章 歸化攻防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280章 建奴攻入城了第345章 鄂倫春部落第511章 反攻突破(下)第773章 昏君奸臣第727章 又見士紳炮灰第584章 洛陽之戰(下)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486章 救援高陽(八)第827章 收編高傑部第907章 奇襲虎門炮臺第78章 我願爲死士殺嶽託第204章 伏擊科爾沁人第844章 組合拳打擊第302章 金軍再抵歸化第883章 打土豪分田地(六)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687章 朝廷猜忌第799章 攻入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