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5節 角力

bookmark

趙國棟當然不會對自己的命運走向一無所知,但是他也知道把自己名列那批“青年幹部”名單中引起了很大爭議,至今仍然沒有平息,更談不上定論。

準確的說其他幾名幹部雖然被稱之爲青年幹部,但是他們都是六零後,年齡大多都比趙國棟大五到八歲之間,其中一名和趙國棟年齡相差最近的也是六五年的,比起趙國棟要大上五歲,早已經過了四十歲,而另外兩人一名比趙國棟大七歲,一名比趙國棟大八歲,無論是在工作經驗上還是年齡上都要比趙國棟有明顯優勢。

五年的差距就像一道鴻溝將七零後和六零後劃分開來,也許在社會普通層面中感覺不到什麼,但是在決定一個國家命運的政治精英羣體中,七零後在很多大程度上會被佔據着政壇主流的四零後和五零後視爲還不成熟的一個羣體,或許六零後在他們看來可以在這一屆裡逐漸嘗試着進入政治主流羣體中,但是七零後顯然顯得太過於稚嫩了,也許下一屆更爲穩妥一些。

但是趙國棟不這樣認爲,他認爲自己雖然在工作時間比另外幾位要短一些,但是他覺得自己在工作經歷和履歷上絲毫不亞於他們,甚至還有過之,長時間的基層工作經驗和在省直機關以及兩個國家部委工作的經歷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此豐富的經歷,而且他也覺得拋開在地方上工作期間的耀眼成績,自己不管是在省直機關還是國家部委裡邊都應該是做出了一些拿的出手來的東西。

安原省交通廳工作期間安桂高速和安渝高速兩條高速公路的BOT提出,雖然有些年少輕狂率意的味道在其中,但是畢竟也是一筆首開紀錄的實打實融資;能源部工作期間啓動了國家能源戰略儲備計劃施行,也是他最爲得意之舉,直到現在能源部依然還在按照當初自己的意見不斷擴大戰略能源儲備:支持滇南省委組織部工作期間所取得的成績一樣有目共睹,縱然對那樣一場調整風波還有這樣那樣的爭議但是無可非議的是滇南人事格局擺脫了昔日*本土派和外來派之爭,進入相對平穩的局面。

至於國家發改委這一年多時間裡是非自有公論,趙國棟更是底氣十足。

正因爲如此,趙國棟覺得自己完全有資格去競逐這樣一份資格,哪怕是最後落敗,但是終歸也要在高層心目中留下一個深刻印象何況根據各方綜合所得的信息反饋回來,他也不認爲自己就沒有一點機會。

政治局會議召開在即,趙國棟知道這個會議就將決定自己是否能夠名列那張令人矚目的名單其中,其他幾位和自己同處一張名單的青年幹部基本上沒有多少爭議了,唯獨圍繞着自己的爭議依然在進行。

……………………………………

戈靜也沒有想到趙國棟這個人選問題上竟然會引起如此大的波瀾,她原本以爲像前面幾位都已經順利的入圍,那麼趙國棟似乎也應該問題不大才對。

但是從幾位常委那邊反饋回來的情況都不是很好,除了委員長和副主*席兩位態度較爲明朗外其他幾位常委似乎不是很明確,這讓她也有些拿不準了。

在她看來,至少錢越是比較欣賞趙國棟的,但是欣賞是一回事,錢越似乎更希望趙國棟能繼續在發改委發揮作用,好像並不太贊同趙國棟到地方上去,或許他覺得趙國棟在發改委的表現相當出彩,趙國棟更適合在發改委裡推動他覺得更爲重要的工作?

這似乎也不成其爲理由吧?

好在錢越也沒有明確表態只是說在趙國棟的任用上應該要綜合考慮,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年輕幹部的長處,使其能夠承擔起適合他的擔子。

綜合考慮,適合他的擔子?戈靜對於這話也是琢磨良久,難以判斷這些個領導們話語中的深意,難道說到地方上去就不適合了?

岑常委那裡戈靜打算專門去跑一趟瞭解一下對方的看法在這個人選上如此大的爭議難免也會引起岑常委的關注,政治成熟這一條對於一個高級幹部來說是必須具備的條件,但是單單從趙國棟的年齡來說,恐怕很難說服其他人,所以戈靜必須要通過趙國棟的表現來說服其他人包*常委在內。

“戈部長,諸部長請你到他辦公室去一趟。”秘書走進來,注意到戈靜似乎在思考什麼”悄聲道。

“哦,我知道了。”,戈靜輕輕嘆了一口氣”要面臨的問題難度很大,最起碼在諸賢這一關就很難過,諸賢他本人的態度很明確,趙國棟無論是資歷還是在經驗上都不適合,比起其他幾位同志有一定差距,不適合在這一批部級幹部中推出來,爲此戈靜已經多次和諸賢交換意見,但是並未能獲得諸賢的認同。

好在關於趙國棟的爭論並非一邊倒,有強烈反對的,自然也就有旗幟鮮明支持的,這一點上趙國棟這一年在發改委裡的工作爲他贏得了不少分,而其中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因素,那就是安原近十年來成長起來一批高級幹部也使得趙國棟頗多裨益,就像蘇覺華和寧法都已經是決策層中的人物,而趙國棟迅速成長起來的重要推手現在的津門市委書*記應東流也即將進入這個層次,誰也無法忽略這一點。

………………”………………………,戈靜爲趙國棟的事情頭疼不已的時候,諸賢一樣對這個問題頗感棘手。

和戈靜瞭解常委們的意見相對應,諸賢更多的是關注其他政治局委員們的態度,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寧法似乎也和以前的觀點有些不太一樣,認爲趙國棟這兩年成長很快,政治已趨成熟,在滇南和發改委表現可圈可點,可以考慮趙國棟的問題。

蘇覺華和寧法在一個人觀感上如此一致的確不多見,趙國棟才三十七歲,工作時間不過短短十六年,政治成熟?能成熟到什麼程度?當了幾年市委書*記,再在滇南省委組織部長位置上染一水,發改委裡來攪合一年,就算是成熟了?這也未免太兒戲了。

諸賢也對戈靜在這個人選上固執己見有些惱火。

在他看來戈靜本來是一個相當冷靜理性的人物,在常務副部長這個位置上的表現也是相當精明能幹,其他啥都好,唯獨不知道什麼原因對趙國棟的觀感怎麼會這麼好,這讓他很是費解。

當然,趙國棟是在戈靜擔任安原組織部長期間成長起來的幹部,雙方關係密切他也能理解,誰都不是聖人,人情世故也都正常,有幾個自己欣賞偏愛的幹部也合情合理,但是在諸賢看來趙國棟的升遷已經相當快了,從一個市委書*記幾乎是火箭般的爬到了現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這個位置上,對於其他人來說幾乎是難以想象的,而現在竟然又要考慮晉升正部級幹部,他覺得這就有些超出原則底線了。

但是他也不能不考慮戈靜的態度。

在常委們態度撲朔迷離的情況下,就需要更慎重的考慮這個問題。

他原本很想要說服戈靜,但是他很快發現這是徒勞,就像戈靜也一門心思想要證明她的觀點是正確的一樣,幾番爭論探討下來也沒有任何結果,在這個問題上諸賢不知道是自己究竟有了先入爲主的思維定勢,還是戈靜真的被個人觀感所左右,總之兩人要想在這個問題上達成意見一致很難。

就在戈靜嘆氣的同時,諸賢也忍不住搖搖頭嘆了一口氣,關於趙國棟的工作情況部裡邊早就進行過認真摸底調查,厚實的一本調查報告,就擱在自己桌案前。

能夠引起如此多的領導的關注,僅此一點他也足以自傲了。

看來這個人的問題最終還是要拿到政治局會議上來定案,這是諸賢不希望看到的,他原本希望能夠在會前通過部裡邊的充分協商溝通,就這一批人選和各位委員們達成基本一致的意見,這樣可以避免矛盾突出化,但是現在看來這個意圖要落空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自己和戈靜意見對立,常委們和委員們在這個人的觀點上也是分歧很大,而相當大一部分委員們對於這個人也不是很瞭解,所以看來最終還是得拿到政治局會議上來當面鑼對面鼓的攤開來表態。

第48節 黨校第43節 張弛有度第22節 熟女魅惑第107節 第二家庭第90節 塞翁失馬第11節 曲線救國第4節 乍到第36節 隱變第22節 觀人第106節 耀眼第45節 原則第79節 反擊第116節 耐人尋味第69節 出手第110節 鑫達第31節 遠見第13節 鬥智鬥勇第5節 三贏第33節 出山第4節 相信我沒錯第100節 擴張第35節 交鋒前第49節 明暗戰第36節 高手第77節 文章第74節 成熟第91節 夾磨第86節 應對第117節 孩子第48節 不速之客第87節 老練的以退爲進第113節 釜底抽薪第10節 市長第95節 對決(3)第37節 中心組學習第130節 推進第44節 鬥志昂揚第74節 出路第1節 主旋律第7節 GDP之惑第44節 出擊第97節 角力(1)第57節 巧逢第29節 變數(1)第4節 辯第22節 雜牌第46節 暗流涌動第70節 他的世界!第17節 麻煩包第67節 狐狸尾巴第56節 人才戰略第15節 稍安勿躁第78節 走勢第55節 有要求才有妥協第101節 隨風而去第56節 緊迫第92節 舊部(續)第27節 風雷隱隱第23節 出師第58節 弔詭第44節 豪宅第47節 各有所謀2第68節 據說······第78節 走勢第77節 謀第36節 話別第96節 人才第43節 對事不對人第86節 競爭第83節 一入京城深似海第14節 板蕩第45節 這記耳光不好抽第5節 東窗事發第34節 禮物第102節 青萍之末的洞察第75節 濃霧第115節 別意,濃墨重彩第3節 廣闊天地第8節 楔子第42節 滑鐵盧還是遵義會議?第17節 麻煩包第41節 龍蛇爭霸(4)第9節 包袱第115節 別意,濃墨重彩第35節 滬上風雲(1)第76節 暗鬥第25節 常委第60節 微妙之局第30節 慢性毒藥第103節 由頭第102節 少壯派第5節 掛職第10節 臨變第41節 左和右第52節 巾幗第12節 膽大包天第52節 巾幗第10節 動作第63節 民間官聲第44節 夾袋
第48節 黨校第43節 張弛有度第22節 熟女魅惑第107節 第二家庭第90節 塞翁失馬第11節 曲線救國第4節 乍到第36節 隱變第22節 觀人第106節 耀眼第45節 原則第79節 反擊第116節 耐人尋味第69節 出手第110節 鑫達第31節 遠見第13節 鬥智鬥勇第5節 三贏第33節 出山第4節 相信我沒錯第100節 擴張第35節 交鋒前第49節 明暗戰第36節 高手第77節 文章第74節 成熟第91節 夾磨第86節 應對第117節 孩子第48節 不速之客第87節 老練的以退爲進第113節 釜底抽薪第10節 市長第95節 對決(3)第37節 中心組學習第130節 推進第44節 鬥志昂揚第74節 出路第1節 主旋律第7節 GDP之惑第44節 出擊第97節 角力(1)第57節 巧逢第29節 變數(1)第4節 辯第22節 雜牌第46節 暗流涌動第70節 他的世界!第17節 麻煩包第67節 狐狸尾巴第56節 人才戰略第15節 稍安勿躁第78節 走勢第55節 有要求才有妥協第101節 隨風而去第56節 緊迫第92節 舊部(續)第27節 風雷隱隱第23節 出師第58節 弔詭第44節 豪宅第47節 各有所謀2第68節 據說······第78節 走勢第77節 謀第36節 話別第96節 人才第43節 對事不對人第86節 競爭第83節 一入京城深似海第14節 板蕩第45節 這記耳光不好抽第5節 東窗事發第34節 禮物第102節 青萍之末的洞察第75節 濃霧第115節 別意,濃墨重彩第3節 廣闊天地第8節 楔子第42節 滑鐵盧還是遵義會議?第17節 麻煩包第41節 龍蛇爭霸(4)第9節 包袱第115節 別意,濃墨重彩第35節 滬上風雲(1)第76節 暗鬥第25節 常委第60節 微妙之局第30節 慢性毒藥第103節 由頭第102節 少壯派第5節 掛職第10節 臨變第41節 左和右第52節 巾幗第12節 膽大包天第52節 巾幗第10節 動作第63節 民間官聲第44節 夾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