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節 相信我沒錯

bookmark

國棟在啓程前往安都之前專門把桂全友叫到自己辦公T|項任務,要他了解一下曹淵的情況,尤其是瞭解一下曹淵在雲嶺縣的工作情況,特別是曹淵平素的爲人處事以及他起來的經歷。

趙國棟並不是一個喜歡瞭解刺探人隱私的人,但是對於曹淵他覺得自己有必要考察一下這個日後可能是自己最重要副手同樣也可能是最危險敵人的品性。

晏修和能幹到千州地區副專員,沒點本事不行。

當然能上位的手段各不相同,有的是靠苦幹實幹加有人賞識,有的是靠機遇加努力,有的是善於務虛迎合上面喜好,總之你得有一點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來。

曹淵時任雲嶺縣委辦主任,按理說就應該是時任縣委書記的晏修和的絕對心腹,但是曹淵卻在自己一干人面前毫不諱言的點評晏修和。

這隻可能兩種情況,一種是本來就是對晏修和在雲嶺縣當政期間的施政綱領不贊同,或許是晏修和用來上位的政績工程的確給雲嶺縣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和壓力,另一種就是曹淵或許原來是晏修和的心腹,但是處於某種原因關係而不睦,最終導致曹淵對於晏修和有私人陳見進而在晏修和已經無法對他造成威脅的情況下打翻天印了。

如果是前者,趙國棟倒是覺得此人值得一交,如果是後者,那此人的人品絕對值得懷疑,一個可以從心腹搖身一變成爲敵人的角色,絕對值得警惕。

趙國棟下午和羅大海打了招呼之後就離開了花林返回了安都,曹淵原本打算和趙國棟一起去安都,但是手上還有不少趙國棟交待的事情需要處理,也就只有留下來等到第二天再趕往安都。按照趙國棟的設想,兩天之內必須擺平扶貧辦那幫人,無論採取什麼辦法,也得從省扶貧辦嘴裡撬出一點東西來。

但是趙國棟對省扶貧辦那幫人並不熟悉,田玉和究竟是通過什麼辦法把這幫傢伙打通趙國棟也不得而知,不過趙國棟並不擔心,在安都這一畝三分地上,總能找到足以打開扶貧辦大門的鑰匙,對這一點趙國棟深信不疑。

趙國棟趕回到安都時已經是晚上快八點了,不過楊天培和古志常依然等着趙國棟,三人一邊吃火鍋,一邊商量着事情,也順便算是替趙國棟當選縣長祝賀。

雖然古志常早就料定趙國棟非池中之物,但是他同樣想像不到趙國棟以二十五歲的年齡就能當上一縣之長,再看看自己那個和趙國棟年齡相仿的兒子只知道整天泡迪吧喝酒,古志常就禁不住感嘆萬千。

鷗從花林回來就說趙國棟在花林如何風光八面。言語間對趙國棟地親暱語氣讓古志常兩口子都是憂心不已。自家小鷗人長得絕對算美女。但是那股子大大咧咧卻又火爆異常地性格卻不是男人們所喜歡地那種。尤其是像趙國棟這樣地混仕途地角色。更是不大可能喜歡上小鷗這樣地女孩子。

天孚公司已經正式紮根安都市區了。高新技術開發區成了天孚公司地主戰場。有了滄浪公司擔保地那筆三千萬貸款地支持。天孚公司順利接下來好幾單生意。都是一些市級機關和他們地家屬樓。幾個項目部同時在高價技術開發區開工建設。這也創造了一個記錄。

九建司地納入使得天孚公司不僅僅是在人力資源上極大地得到了充實。更重要地是得到了市裡邊很大地好感和支持。在高新技術產業區內一些招商引資來地企業建設項目和園區內地道路以及市政建設項目也開始向天孚公司打開了大門。這是很多公司夢寐以求也難以獲得地資源。當然市裡邊也向天孚公司提出了將五建司也採取同樣方式併入天孚公司地要求。

五建司和九建司情況略有不同。不但在人員上比九建司多出不少。更重要地是五建司人員總體素質遠不如九建司。揹負地包袱也更重。這使得楊天培相當猶豫。

畢竟現在公司流動資金上已經有些拮据。雖然有那筆三千萬貸款地支持。但是那畢竟是貸款。公司自有流動資金已經全部陷在了幾個大項目上。短時間內回款數量也無法支撐起再吃下五建司這樣一個大傢伙。

何況在兼併了九建司之後。天孚公司已經取得了最重要地一級建築企業地資質。這使得五建司對於楊天培地吸引力遠不如最初之時。

現在的天孚公司雖然在規模上擴大了幾倍,公司資產也是暴增,但是在經營效益上一時間卻還見不出分曉,尤其是承接了市裡這麼多工程,很多款項短時間都還無法收回,在

看來都覺得有些腳步太快,步伐太大,但是趙國棟卻E個加速發展的策略必須要堅持,而公司欠建材供貨商也是海量的資金,好在大家都知道這是政府工程,倒也不虞收不到後續款項,只是揹負這樣大一筆欠賬在身上,無論是誰都覺得心中不那麼踏實。

一邊吃火鍋,趙國棟一邊也替楊天培分析了兼併五建司的利弊。

他更傾向於兼併五建司,這樣不但可以更進一步壯大公司規模,而且也更緊密的將市政府與天孚公司捆綁在了一起,這麼多原來本屬於國有企業的職工這一塊大包袱現在雖然貌似交出了手,但是一旦天孚公司效益不佳或者公司倒閉,可以想象得到這些職工又會毫不猶豫的重新堵在市政府門口要求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

所以在同等條件下,甚至是非同等條件只是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市政府都會優先考慮天孚公司,而天孚公司現在也不僅僅是一家普通的股份制企業,而是一家原廣大國有職工持股並耐以生存的企業。

而在日後隨之而來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和市政府保持密切關係無疑可以取得絕大的優勢,無論是拿地還是開發上只要獲得那麼一點優先權,那獲取的利潤將遠遠超過現在付出這一點代價的百倍甚至千倍。

在趙國棟看來天賦公司要想在最短時間內成長爲安原省內的建築房地產巨鱷那就只有採取超常規發展手段,兼併和與政府利益掛鉤是目前最簡單有效的手段,而幫助政府接受經營不善的企業則可以兩者兼顧。

至於說五建司人員素質和老化問題,趙國棟建議採取多種步驟消化,一是在職培訓,提高素質;二是提前退休,健全社會保障機制;三是採取激勵機制來調動積極性。

雖然趙國棟在公司中代表最大股東,但是趙國棟也早就申明不干預公司日常運作,即便是在這個影響到公司日後發展前景的問題上,趙國棟依然表示一切都楊天培來決定,他只是提供他自己的看法和思路。

“國棟,雖然你說得很有些道理,但是我覺得這後續房地產市場是否能像你所說的那樣火爆還有待於觀察,尤其是房地產市場守國家政策宏觀調控的影響相當大,我們這樣貿然將主要精力轉移到房地產行業中,我覺得不太妥當,至少目前我覺得應該保持繼續以建築業爲主業,尤其是與政府保持密切關係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藉助這個優勢進一步擴大我們安都市建築市場上的份額。”

“培哥,擴大份額的目的是什麼?”趙國棟耐心解釋,“那叫做大。可是企業光是單純做大是不夠的,甚至有些危險,架子大了,盤子大了,如果人才和機制上跟不上,那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只會下降,這並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咦,你小子不是一直在鼓勵我做大麼?公司能兩三年就膨脹成這樣還不是你小子一直在攛掇着我這麼搞?要以我的想法,根本就不會採取這樣激進的策略,穩紮穩打纔是我的初衷,這會兒你倒又來說做大不對了。”楊天培笑了起來,“老古,你說這傢伙是不是得了便宜又賣乖?”

古志常也只是笑笑,卻不插言,他知道以自己現在的眼界目光已經遠不能和楊天培和趙國棟相提並論了,他自己很有自知之明,能夠保持着在天孚公司現有股份不斷增值已經是很滿足了。

按照現在天孚公司的資產規模來算,他當初的投入至少已經增值幾十倍,當初一咬牙賣掉老宅投入到這裡邊無疑是他人生最大一次賭博,但是事實證明他賭對了,兩三年翻幾十倍,就是賣毒品也沒有這麼高的利潤,而自己當初之所以選擇入股天孚公司,就是看好了趙國棟眼界眼光和楊天培的人品作風。

“培哥,那不一樣,我是提倡做大,但是前提是在作強的前提下做大!”趙國棟抿着嘴咂了一口酒笑道,柳浪春這種不入流的酒在安都市裡的知名火鍋店裡根本就找不到賣,這還是趙國棟專門出錢讓服務員去替自己買來一瓶,他就是想要品味一下兩年多年前創業時的滋味兒,“作強是什麼?那就是企業的盈利必須要保持高水準!建築行業雖然現在看起來還行,但是它在日後幾年裡的利潤率將遠不如房地產行業,這一點我可以肯定,培哥,相信我沒錯!”

第56節 風向第46節 深淺第22節 糖塊第26節 猛虎臥荒丘第130節 毒蛇第110節 歐陽錦華第73節 產學研第62節 感覺第6節 常委們第40節 胃口第71節 握手第55節 招聘會第7節 一錘子買賣第41節 底牌——令人怦然心動第42節 博弈第87節 漩渦起第1節 發展之路第23節 聚會(1)第53節 來自基層的想法和呼聲第72節 適應第14節 秘書第41節 機遇無處不在第24節 前夕第95節 社交第66節 博弈第77節 謀第89節 文娛與精神文明第6節 蛛絲馬跡第64節 藏鋒第35節 斑斕第88節 運作第71節 琢磨第30節 來了第103節 每個人的路第3節 和諧命題第30節 震撼第61節 把戲第31節 黨代會第110節 歐陽錦華第70節 高而腐第84節 來頭第111節 熱土第83節 舒捲第70節 一波三折(2)第89節 胸襟第48節 挑釁第69節 千鈞一髮第18節 項目第78節 迅雷第3節 頭一遭第27節 匪氣第23節 聚會(1)第100節 土地市場第17節 近臣第71節 艱難抉擇第89節 撲朔迷離第65節 飢不擇食第66節 盤子第72節 適應第5節 得失之間第16節 佈道第104節 助力第58節 社會責任第11節 入廳第83節 見縫插針第32節 接待第27節 工作需要第58節 逆轉第56節 直面第78節 印象靈感第33節 聯絡第128節 往事如煙第60節 坐支之怒第47節 團年第51節 金融精英第20節 猛龍第4節 市委常委第70節 反擊第89節 灼熱第51節 紛亂中前進第117節 打臉十次也值第76節 人脈第51節 清風拂山崗第3節 利器第40節 第一次第114節 交底第86節 邁步第65節 深淺第101節 危如累卵第68節 小聚第83節 舒捲第86節 舍與得第58節 平臺第7節 感覺第20節 現實第73節 隱性競爭第69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5節 很不簡單第23節 出師第9節 另立門戶
第56節 風向第46節 深淺第22節 糖塊第26節 猛虎臥荒丘第130節 毒蛇第110節 歐陽錦華第73節 產學研第62節 感覺第6節 常委們第40節 胃口第71節 握手第55節 招聘會第7節 一錘子買賣第41節 底牌——令人怦然心動第42節 博弈第87節 漩渦起第1節 發展之路第23節 聚會(1)第53節 來自基層的想法和呼聲第72節 適應第14節 秘書第41節 機遇無處不在第24節 前夕第95節 社交第66節 博弈第77節 謀第89節 文娛與精神文明第6節 蛛絲馬跡第64節 藏鋒第35節 斑斕第88節 運作第71節 琢磨第30節 來了第103節 每個人的路第3節 和諧命題第30節 震撼第61節 把戲第31節 黨代會第110節 歐陽錦華第70節 高而腐第84節 來頭第111節 熱土第83節 舒捲第70節 一波三折(2)第89節 胸襟第48節 挑釁第69節 千鈞一髮第18節 項目第78節 迅雷第3節 頭一遭第27節 匪氣第23節 聚會(1)第100節 土地市場第17節 近臣第71節 艱難抉擇第89節 撲朔迷離第65節 飢不擇食第66節 盤子第72節 適應第5節 得失之間第16節 佈道第104節 助力第58節 社會責任第11節 入廳第83節 見縫插針第32節 接待第27節 工作需要第58節 逆轉第56節 直面第78節 印象靈感第33節 聯絡第128節 往事如煙第60節 坐支之怒第47節 團年第51節 金融精英第20節 猛龍第4節 市委常委第70節 反擊第89節 灼熱第51節 紛亂中前進第117節 打臉十次也值第76節 人脈第51節 清風拂山崗第3節 利器第40節 第一次第114節 交底第86節 邁步第65節 深淺第101節 危如累卵第68節 小聚第83節 舒捲第86節 舍與得第58節 平臺第7節 感覺第20節 現實第73節 隱性競爭第69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5節 很不簡單第23節 出師第9節 另立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