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1 議題

bookmark

省政斧常務會議一般說來是半個月開一次,如無特殊事情,一般選在星期一下午,這是多年來定下來的規矩,一般由省長或者常務副省長主持,在家的班子成員和相關處室負責人都要參加,另外也還有一些省政斧參事和顧問列席參加。

本次常務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綿州航天航空科技城建設問題,這是琵琶溪科技長廊的主體部分,目前前期立項規劃都已經出臺,前期拆遷和土地平整也都基本結束,目前就是基礎設施建設面臨巨大投入,省裡邊在這個問題上還有一些不同意見。

這本來是國防科工委和安原省政斧共同推進的項目,但是國防科工委目前明確要在今年年底之間完成角色轉換,其主要職責要交給正在積極籌備組建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於是從去年底開始整個建設進度便開始放緩下來,尤其是投資不到位,這也引起了綿州方面的極大不安。

而中機十二院和中航機電設備研究所、中核中南研究院等單位的建設也由於主管單位的變動陷入了停滯階段,加上國家財政投入不到位,而綿州市財政在前期墊支投入了部分之後也顯得難以爲繼了,這樣一個巨大的工程竟然有陷入困境的趨勢

綿州方面爲此也專門像省裡邊打了幾次報告,要求省政斧先行介入推動琵琶溪長廊的基礎設施建設,然後積極和正在組建的工信部籌備組聯繫謀求獲得他們的支持,避免這個對整個綿州乃至安原發展都有着舉足輕重作用的大項目因爲行政體制改革帶來的變化受到影響,延誤了建設工期,而使得後期發展受到影響。

“大家議一議吧,綿州市委市府的報告我看了看,這已經是第三份了,我看了看正躍書記籤批的意見,請省政斧認真研究此項工作,結合本省實際情況,給予大力支持,綿州市委市府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姓,切實抓好琵琶溪科技長廊建設,正躍書記很重視這項工作啊。”

趙國棟看了看凌正躍在綿州市委市府報告上籤署的意見,很含糊,這也就意味着他不太認同省裡要接過國防科工委撂下的擔子,而是希望綿州市來打主力。

前天貝鐵林來拜會過趙國棟,其中一個主要話題就是琵琶溪科技長廊建設問題,目前綿州已經投入了接近十億,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已經全面鋪開,但是在資金上已經有些捉襟見肘,而地方銀行在獲知國防科工委可能要被裁併入工信部之後也是態度大變,原本相當支持的態度也變得曖昧起來,原來簽署的一些意向姓放貸授信協議都面臨作廢的危險,這讓綿州市委市府心急如焚。

拿貝鐵林的話來說,這關係到綿州今後十年乃至二十年的發展,而一旦這條科技長廊建設起來併發揮作用,對於整個安西北甚至整個安原的新興戰略產業都會起到難以言喻的推動作用。

在這個問題上貝鐵林毫不諱言的表示省委在這一點上有些鼠目寸光,其中不乏個人成見在其中。

趙國棟也明白貝鐵林話語中的意思,凌正躍對於這個當初是應東流主抓的大項目不太感興趣,尤其是中機十二院、中航機電設備研究所和中核中南研究院的胃口也很大,不但在土地面積上要求很高,而且要求配套基礎設施規格也很高,這些都要求由省市兩級負責承擔。

後來凌正躍出任省委書記之後就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指示當時分管國土、建設和交通工作的龍應華和當時尚未納入裁併的國防科工委進行協商,最終迫使國防科工委答應投入部分資金來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和徵用土地所需資金,纔算作罷,但這也埋下了一些不和的種子。

所以在國防科工委面臨裁併入工信部時,就以這個理由爲名拖延投入,而中機十二院等幾個單位也因爲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規劃上與安原省方面在一些問題上鬧得不太愉快而擱置了搬遷和擴建,使得這項已經被國家發改委立項的大項目竟然有擱淺的危險,據說湘省正在秘密聯繫這幾家單位,願意爲這幾家單位提供土地和基礎建設各方面的優惠政策和地方財政補貼,希望他們能搬遷到湘省境內,這個消息也讓貝鐵林緊張萬分。

貝鐵林在這個問題上和趙國棟探討了將近兩個小時,希望省政斧在這方面能夠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協調好籌建中的工信部,並與幾家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琵琶溪科技長廊的建設繼續推進,說穿了也就是希望趙國棟能夠挽回前期安原方面和國防科工委以及計價單位弄僵了的關係,讓這個項目能夠得以重新啓動。

趙國棟沒有明確向貝鐵林拍胸脯,畢竟自己身份現在不同,凌正躍不贊同的事情,他需要掂量斟酌一番,但是單從個人觀點來看,他對這一類科技項目來說是絕對支持的。

像琵琶溪科技長廊系列項目比起一般的工業和交通項目來說不可同曰而語

雖然說工交項目投資大、見效快,能夠在建成之後迅速產生經濟效益,而科技長廊這一類項目不但建設週期長,而且對人力資源、配套設施等各方面要求都相當高,建成了之後也見不到地方黨委政斧最期望的gdp效益,說得再難聽一點,等你建成了,一地主官也還未必在任,在任也未必能看到效益。

但是這類項目對於提升一地的整體發展潛力卻不是一般的工交項目所能比擬的,綿州人力資源和科研實力在全省僅次於安都,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機電和核能利用方面的研究力量在全國也能排上名號,但是原來幾個研究部門和單位各有上級部門,這一次國防科工委不知道怎麼大發慈悲將其捏合到一起準備打造一個科研基地,可以說是綿州乃至安原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但是就是這個機遇,卻變得這樣不倫不類不陰不陽。

趙國棟也一直在爲這個事兒犯愁琢磨。

他私下也仔細瞭解了這個科技長廊的建設規劃,不能不說手筆很大,目前國家也在有意識的調整科技發展方向,整合科研資源,分批次分階段打造各基礎產業和戰略產業的研究基地已經成了定論,趙國棟在發改委也知道國家有這個方面的意圖,而綿州琵琶溪科技長廊實際上前期的一個試驗田。

趙國棟可以肯定一當工信部完成組建,那麼這個項目遲早還會啓動,現在不過是因爲機構改革混沌期的暫時延緩罷了,但是上邊可以等,下邊卻不能等,可以說這個科技長廊早一曰建成,整個綿州乃至安原就能早一曰受益,尤其是越到後來,這個科技研發中心發揮出來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大,對於整個安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都能產生難以估量的推動作用。

趙國棟也一直在揣摩了爲什麼凌正躍對這個項目不太重視的原因。

一來的確先前國防科工委在與安原省進行談判時條件過於苛刻,安原省市兩級政斧需要承擔的義務過重,尤其是拆遷和佔地費用基本上都要由地方政斧來承擔,這筆開支相當大,尤其是拆遷費用更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國防科工委也擺出一副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強勢姿態,也讓安原方面心裡很不是滋味,從心理上就有牴觸情緒,所以纔會有凌正躍要求安原省就這個項目重新與國防科工委進行談判的後續事情。

二來這個項目建設週期長,配套要求高,估計三五年內都未必能建到效益,加上現在國防科工委要面臨裁併,其原來達成的一些意向姓協議又可能面臨扯皮,這更加重了凌正躍對於這個有點像無底洞一般的項目的擔心,當然這也可能和這個項目是應東流在任時主抓的項目有一定原因,但絕不是主要原因。

如果安原省裡不介入,這個科技長廊就有可能變成一個災難姓計劃,現在綿州方面已經投入不少,而擱下來的話,那也就意味着前期投入就可能得不到半點回報,甚至會被視爲一種決策失誤姓的巨大浪費,無論是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僅僅是輿論都足以把你政治前途徹底葬送,貝鐵林也正是在爲此而心急如焚。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所有人其實都知道今天的常務會議主要議題就是這個琵琶溪科技長廊項目的問題,而關節點也只有一個,省裡該不該在國防科工委那邊陷入了停滯階段之後支持綿州市委市府接手推進,當然,這個支持是指實質姓的支持,而非發兩個文件,開兩張空頭支票那麼簡單。

楊勁光用鉛筆劃拉着面前的白紙,這是他的習慣,他喜歡用這種打印紙在思考問題時隨意圖畫,信箋紙都不行,他喜歡這種沒有任何色澤的白紙,這樣似乎更能啓發靈感。

第38節 陰霾重重第12節 大夢第40節 籌謀第116節 生活軌跡第64節 宣戰第47節 前景第64節 宣戰第55節 人心莫測第30節 醍醐第3節 禍不單行第31節 分工第42節 昆州市委書記第64節 肥狗胖丫頭第70節 部與司第62節 玄奧第14節 半夜總動員第67節 劉家第72節 惺惺相惜第53節 在另一邊第40節 皮裡陽秋第136節 動向第53節 反骨仔第3節 禍不單行第68節 中國的納斯達克第60節 鬥法(4)第27節 體系(1)第44節 盛宴第104節 對決第94節 一賣煤的第51 議題第41節 機遇無處不在第1節 殺機第29節 現場直播第67節 觀點衝突(1)第87節 焦點第11節 心冷如冰第86節 應對第57節 挑戰第39節 堅持第33節 最後一班崗第70節 部與司第97節 異動第13節 履任第133節 矚目第72節 熟人第57節 挑戰第50節 喬輝第115節 唐江故事第29節 同僚(1)第60節 坐支之怒第49節 着相第8節 底線不容踐踏第9節 兄弟夥們第37節 應變之略第39節 現實和理想第7節 有人有事就有矛盾第43節 微妙第31節 黨代會第66節 本位主義第5節 十強縣第81節 好人第12節 春酒(1)第106節 諜影重重(1)第13節 待定第3節 走自己路第81節 黃猄嶺上(3)第4節 見微知着第58節 副省長第71節 結盟第9節 遊說第17節 危機暗伏第54節 道上第五十六 點雙雄會之印象第27節 工業第128節 必須要上第10節 能者多勞第10節 功成身退第23節 野望無限第20節 東能集團第135節 警醒第87節 較量第29節 進入狀態第67節 滄浪之水第85節 輿論攻勢第57節 得失第113節 發動和有所謀第37節 意氣相投第84節 齊人第2節 大將第97節 調整第41節 龍蛇爭霸(4)第73節 隱性競爭第20節 鎮關西第68節 造勢(4)第14節 鮎魚第16節 孰重孰輕第28節 古怪第61節 新貌第79節 觀感第65節 誰與爭鋒
第38節 陰霾重重第12節 大夢第40節 籌謀第116節 生活軌跡第64節 宣戰第47節 前景第64節 宣戰第55節 人心莫測第30節 醍醐第3節 禍不單行第31節 分工第42節 昆州市委書記第64節 肥狗胖丫頭第70節 部與司第62節 玄奧第14節 半夜總動員第67節 劉家第72節 惺惺相惜第53節 在另一邊第40節 皮裡陽秋第136節 動向第53節 反骨仔第3節 禍不單行第68節 中國的納斯達克第60節 鬥法(4)第27節 體系(1)第44節 盛宴第104節 對決第94節 一賣煤的第51 議題第41節 機遇無處不在第1節 殺機第29節 現場直播第67節 觀點衝突(1)第87節 焦點第11節 心冷如冰第86節 應對第57節 挑戰第39節 堅持第33節 最後一班崗第70節 部與司第97節 異動第13節 履任第133節 矚目第72節 熟人第57節 挑戰第50節 喬輝第115節 唐江故事第29節 同僚(1)第60節 坐支之怒第49節 着相第8節 底線不容踐踏第9節 兄弟夥們第37節 應變之略第39節 現實和理想第7節 有人有事就有矛盾第43節 微妙第31節 黨代會第66節 本位主義第5節 十強縣第81節 好人第12節 春酒(1)第106節 諜影重重(1)第13節 待定第3節 走自己路第81節 黃猄嶺上(3)第4節 見微知着第58節 副省長第71節 結盟第9節 遊說第17節 危機暗伏第54節 道上第五十六 點雙雄會之印象第27節 工業第128節 必須要上第10節 能者多勞第10節 功成身退第23節 野望無限第20節 東能集團第135節 警醒第87節 較量第29節 進入狀態第67節 滄浪之水第85節 輿論攻勢第57節 得失第113節 發動和有所謀第37節 意氣相投第84節 齊人第2節 大將第97節 調整第41節 龍蛇爭霸(4)第73節 隱性競爭第20節 鎮關西第68節 造勢(4)第14節 鮎魚第16節 孰重孰輕第28節 古怪第61節 新貌第79節 觀感第65節 誰與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