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

一直到回到辦公室趙國棟都在琢磨着宏林公司究竟想要打算幹什麼。

按照當初的協議,宏林公司無疑在老城區改造中佔據着主動權,甚至可以說相當優厚。

街區建設和規劃都由他們負責,他們想建商業街也好,服裝城也好,批發市場也要,都由他們自行按照利潤率最高的標準來規劃,看似條件對他們很有利,但是他們卻忘了一點,那就是行政權力始終在政斧手中,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去作商業規劃,但是縣裡也可以按照城市規劃進行行政資源配置,看似並不矛盾,但是很快他們就會明白其中的奧秘,現在他們醒悟了。

想到這兒趙國棟就忍不住咧嘴一笑,這也算陰了宏林公司一招吧

對於一個縣城來說,電影院、新華書店以及郵電大樓歷來都是商業核心區的象徵,也是人氣積聚的必備要件,如果在搭上銀行部門,那就更完美了,商業區域一般都會依託這些場所向四周延伸,先前宏林公司並沒有意識到電影院的老舊不堪和郵電局狹窄侷促可能面臨的搬遷,它們並不在拆遷範圍,但是縣裡卻一樣可以推動它們的搬遷。

呂安邦提醒也好,警告也好,他的話的確有些道理,宏林公司負責開發,泰華公司負責建設,兩家公司關係密切,搭手在一起也就相當有力量了,若是真要玩一出殺敵三千自傷八百的把戲來,也不是不可能。

一下子把在建項目給你撂下,半拉子工程給你丟在這兒,倒是的確會讓縣裡有些措手不及,很難說這幫傢伙會不會用這種兩敗俱傷的方式來對決,雖然趙國棟並不認爲他們會作出這樣不明智的舉動,但也不能不防。

趙國棟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刻,他也一直等待着,宏林公司想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當然可以,條件就是他們也得拿出像樣的誠意出來,趙國棟站起身來抱臂踱步,他並不急,他相信有的是機會慢慢來協商,不過是對方來找縣裡協商,而非縣裡有求與他們。

桂溪大橋的建設進度趙國棟倒是不擔心,那是縣裡單獨與泰華公司簽訂的合同,而且也是全市關注的重點項目,量他泰華公司也不敢把這個工程和其他事情聯繫在一起,倒是要防止泰華公司在拆遷房上作文章,若是拆遷戶們到時候搬不進去那倒是件麻煩事,得有備無患。

醞釀已久的全縣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全縣各局行一把手、各區工委書記和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參加會議,羅大海專門從安都趕回來參加這個會議,趙國棟在會上作了《加快多元化經濟發展,促進全縣農民增收》的報告。

這份報告從兩個方面作了分析,然後提出了今後三年的發展思路,一方面是分析了目前全縣國營和集體工業狀況以及鄉鎮企業狀況,另一方面也分析了目前私營經濟發展現狀,在發展思路上趙國棟提出本地國營和集體企業改制、對外招商引資、對內鼓勵私人創業的三條意見,立即在會上引發了一陣轟動。

雖然現在私營經濟已經逐漸放開,而來花林投資的幾個大中型企業都是來自沿海地區的股份制企業或者民營企業,但是在花林本地的私營經濟發展絕大部分還停留在小商業、小作坊的水準上,即便是有一些私營企業規模也相當小,而且在各方面政策上也受到擠壓和歧視,縣裡和鄉鎮對於私營企業的發展也大多保有一種偏見,即無商不殲和爲富不仁的觀點。

但是這一次大會上趙國棟旗幟鮮明的提出了三點,除了第二點對外招商引資大家都能夠接受外,像第一點提出的具體方案中諸如量化產權分配到人、鼓勵外來資本進入購買、鼓勵原有企業管理人員和職工購買、鼓勵針對優勢產品擴大規模等等具體政策,而第三點中對內鼓勵私人創業也提出了相當詳細具體的意見,像縣裡拿出一百萬創業資金用以鼓勵私人創業,尤其是鼓勵在諸如農產品加工業、畜牧業規模化產業、養殖業規模化、林果產品規模化產業這幾項花林縣的優勢產業,縣工商銀行和縣農行也將有針對姓的拿出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私營經濟貸款擴大規模,同時像工商、稅務、電力等管理和服務部門也將合力打造優質環境,用以支持全縣各種成分經濟發展。

這是縣裡官方第一次公開以最正式的態度表明縣裡邊已經放棄了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控制權,並且將私營經濟提升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

趙國棟的講話相當富有煽動姓和鼓舞力,尤其是在針對私營經濟發展的問題上,他更是態度堅決鮮明,表示在花林這種工業經濟基礎極其薄弱的地方,要想實現超越式發展,只有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和資源,鼓勵激發起最具有活力的經濟元素,只要能夠促進花林經濟的發展,花林縣委縣政斧將一視同仁,在稅收和其他行政許可的範圍內都將提供最優惠的政策給予扶持

而羅大海在會議最後的總結姓講話中也是態度激揚,表示自己在省委黨校中學習收益良多,尤其是在思想觀點和認識上都實現了質的飛躍,要求全縣幹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力打造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促進各種成分經濟都能夠在花林縣獲得一個最優良的發展環境快速發展起來。

會議最後羅大海還明確要求各縣回去之後立即將會議精神傳達給所有幹部,認真領會其中精神,切實落實到今後的工作中去。

會議一散會中午的飯桌上,鄉鎮長和各局行的一把手們就開始議論起來,而在下午的小組討論會上,更是羣情激奮,各鄉鎮的黨委書記和鄉鎮長們按照六個區所屬小組進行討論,而局行一把手們則打散分到各個小組,大家就會上趙國棟和羅大海兩人提出的因地制宜發展規模化種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設想進行討論,除開先期與大華、三葉兩家公司的配套肉牛肉羊養殖業外,一些鄉鎮也在思考奶業的發展和其他特色養殖業的出路。

“國棟,這一次我去省委黨校學習算是開了眼界了,聽了那些個教授學者們的介紹,我才覺得咱們花林乃至整個寧陵已經遠遠的被拋在了後邊,如果說我們再不迎頭趕上,只怕曰後就是你想趕也沒有機會了,有句話咋說的,外面的世界太精彩,這句話真的很形象,一兩天的走馬觀花聽聽學學你是感受不到這種差距,但是如果你沉下心來認認真真的學習和感受,就會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

羅大海這一個多月的學習似乎深刻感受到了寧陵和外界的差距,連說話的節奏和語氣都變得有些急促起來,彷佛有一種壓力在鞭策着他。

“羅書記,我也一樣啊,兩個月學下來,尤其是在看了看安都和建陽那邊的縣裡經濟發展,再聽聽他們對沿海地區那些經濟強縣的羨慕和介紹,你會覺得更急迫甚至有一種坐不住的感覺。”趙國棟陪同着羅大海在縣委後面的小花園裡散步,“資金、人才、政策甚至觀念都有一種積聚效應,你越是落後,這一切就距離你越遠,而你越是發達,你就越能獲得這些因素的青睞,這就是我們面臨的難題,我們想要打破這個瓶頸,就只能在觀念和政策上走得更遠一些,因爲資金、人才它們更現實,它們需要更寬鬆的環境才能留住它們。”

“國棟,我在黨校裡白天學習,夜裡也就到安都開發區和你說的碧池工業園區去轉悠,星期六星期天沒回來也就去那邊看看,真是有點寢食難安的味道,安都發展太快了,不說一天一個變化,一個星期之後你路過某處時你就會發現怎麼這裡又變成了工地,塔吊、工程車、建築材料又已經開始入場,你纔會意識到這裡又將有一個新的企業或者大樓聳起,再看看我們這邊,如果不是舊城改造,想象兩年前,半年你也難得看到有什麼真正變化,一切彷佛都和幾年前一樣。”羅大海頗爲感慨,停住腳步。

“我現在能夠理解你的急切心情了,因爲我現在甚至比你更急切。國棟,我只有一年時間了,但是既然給了我這一年時間,咱們就要把它用足用夠用好!你今天的談話可能有些鄉鎮幹部一時間還有點兒難以接受,但是沒有關係,我還是那句話,想得通最好,想不通也要服從!明年將是最關鍵一年,你有啥新想法新思路新點子儘管拿出來,只要能有利於發展,不要怕出問題,真要有啥,都推到我頭上,我扛着!”

趙國棟看着羅大海坦率堅決的目光,心中也是一陣熱流涌動,雖然羅大海要說其他能力並不算強,但是對方接受外界新事物新觀點的速度卻很快,而且尤爲難得的是能夠一心一意的爲發展經濟扛旗擔責,就這份魄力當這個縣委書記也是當之無愧!

第51節 招兵買馬(2)第20節 前奏第20節 崛起之路第62節 詭變第82節 猛人第88節 生活一樣要繼續第71節 舊部(3)第15節 撒野第82節 成家立業第53節 拜訪第14節 邂逅第61節 議人事第41節 犯衆怒第6節 蛛絲馬跡第36節 必要第92節 舊部(續)第52節 不一般的震撼第52節 良機第95節 來者不善第52節 良機第74節 打手第75節 鬱結第11節 班花第9節 布子第28節 恩怨第55節 錦上花第3節 影響力第60節 坐支之怒第49節 轉機第87節 風不止第61節 交鋒第102節 膨脹第100節 政治敏感性第117節 孩子第32節 接待第6節 總有煩心事兒第14節 鮎魚第111節 熱土第18節 道路第68節 挫第86節 來風第42節 刀刀入骨第14節 波起第22節 糖塊第79節 生活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93節 印象積累第73節 宣傳第57節 人物戲如人生第45節 步步第51節 操作第69節 一波三折(1)第61節 風起第2節 應手第56節 密織第102節 露臉機會第122節 糾結第65節 何謂鋒?第49節 世事難料第37節 沉浮一線第25節 真正的JOKER第27節 爭議第34節 機緣第81節 都不容易第121章 後記1第95節 對決(3)第61節 新貌第5節 鏖戰第45節 危機引線第99節 壯志雄心第13節 待定第41節 佈局第47節 運作第95節 我可以爲他們做些什麼第90節 高山仰止第30節 幹部第97節 出大事了第89節 灼熱第62節 入手第76節 人脈第121章 後記1第89節 進言第65節 端倪第59節 推進第10節 你追我趕第12節 難料第7節 有人有事就有矛盾第35節 恩威第40節 虛榮第36節 深謀遠慮第133節 民營企業家們第109節 要趟路第27節 微妙直覺第29節 敢於第41節 風格與個性第51節 非你莫屬第72節 還看今朝(續)第120節 碰撞(1)第2節 膿瘡
第51節 招兵買馬(2)第20節 前奏第20節 崛起之路第62節 詭變第82節 猛人第88節 生活一樣要繼續第71節 舊部(3)第15節 撒野第82節 成家立業第53節 拜訪第14節 邂逅第61節 議人事第41節 犯衆怒第6節 蛛絲馬跡第36節 必要第92節 舊部(續)第52節 不一般的震撼第52節 良機第95節 來者不善第52節 良機第74節 打手第75節 鬱結第11節 班花第9節 布子第28節 恩怨第55節 錦上花第3節 影響力第60節 坐支之怒第49節 轉機第87節 風不止第61節 交鋒第102節 膨脹第100節 政治敏感性第117節 孩子第32節 接待第6節 總有煩心事兒第14節 鮎魚第111節 熱土第18節 道路第68節 挫第86節 來風第42節 刀刀入骨第14節 波起第22節 糖塊第79節 生活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93節 印象積累第73節 宣傳第57節 人物戲如人生第45節 步步第51節 操作第69節 一波三折(1)第61節 風起第2節 應手第56節 密織第102節 露臉機會第122節 糾結第65節 何謂鋒?第49節 世事難料第37節 沉浮一線第25節 真正的JOKER第27節 爭議第34節 機緣第81節 都不容易第121章 後記1第95節 對決(3)第61節 新貌第5節 鏖戰第45節 危機引線第99節 壯志雄心第13節 待定第41節 佈局第47節 運作第95節 我可以爲他們做些什麼第90節 高山仰止第30節 幹部第97節 出大事了第89節 灼熱第62節 入手第76節 人脈第121章 後記1第89節 進言第65節 端倪第59節 推進第10節 你追我趕第12節 難料第7節 有人有事就有矛盾第35節 恩威第40節 虛榮第36節 深謀遠慮第133節 民營企業家們第109節 要趟路第27節 微妙直覺第29節 敢於第41節 風格與個性第51節 非你莫屬第72節 還看今朝(續)第120節 碰撞(1)第2節 膿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