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2節 詭變

棟自然沒有想到眼前唐耀文會有如此多的想法,經飛到了北京。

在向市委常委、秘書長尤蓮香請假時,尤蓮香明確告知他後天的全市經濟工作分析會他和唐耀文必須參加,缺一不可,祁書記要在會上親自作分析,而且省委還有一系列人事變動要在會上宣佈。

趙國棟當時吃了一驚,他隱約得知蔣蘊華的工作將會有所調整,沒有想到來得如此之快。

隨後與蔣蘊華的聯繫中,趙國棟才知曉蔣蘊華將調到省委宣傳部任常務副部長,正廳級幹部,而蔣蘊華的副書記一角則是金永健和嚴立民在競爭,暫時還不清楚二人誰將最後勝出。

這一事情又讓趙國棟原本相當不錯的心情打了一個折扣,蔣蘊華這個位置相當重要,對於自己的發展幫助也相當大,而他一旦離開,則必然讓自己的政治前景蒙上一層陰影,尤其是在嚴立民還很有可能上位的情形下,這種危險就更加凸顯了。

如果說金永健這個分管黨羣的副書記還要好一些,趙國棟和金永健雖然關係一般,但是兩人之間沒有啥宿怨,而嚴立民一旦坐上這個位置,那也就意味着原本現在已經有一點被自己拉過來的魯達風向又會發生變化,這對於花林縣來說不是好事情。

趙國棟倒不是懼怕嚴立,站在現在這個位置上,就算是嚴立民擔任了市委副書記,他也沒有能力讓自己卑躬屈膝了,只不過花林日後工作難免會受到很多掣肘和牽制爲分管黨羣組工的副書記對於縣裡邊各項工作指手劃腳的機會實在太多了,而且嚴立民如果真的上位,省委不可能不徵求祁予鴻的意見也意味着嚴立民的上位是獲得了祁予鴻的支持,這纔是最麻煩所在。

縱然自己也祁予鴻建立相對良好的關係,但是在公事上尤其是日常工作中,在嚴立民和自己發生衝突時,祁予鴻絕對會毫不猶豫的站在嚴立民一方維護市委威信的角度來說,他都必須這樣作。

趙國棟在星期四的中午就正式知了正式而準確的消息,蔣蘊華調任省委宣傳部任常務副部長,穆剛調任即將面臨撤地建市的千州地區任地委副書記、專員嚴立民任寧陵市委副書記,原建陽市委常委、景湖區委書記陸劍民調任寧陵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原綿州市人民法院院長藍光調任寧陵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趙國棟相信這一系的人事變動對於絕大多數寧陵市的處級幹部們來說都和自己一樣,提前一天或者半天就已經知曉,只不過知曉歸知曉,他們也只能坦然面對只要不是從七縣二區的一把手們產生市領導,他們都可以相對平靜的對待頂多也就是在琢磨一下新任的領導或者說在不同位置上的領導們會有什麼不同的表現罷了。

穆剛地高升倒是不出趙國地意外。這個傢伙在擔任組織部長時就深藏不露而在擔任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期間更是韜光養晦深居淺出。等閒難得出現在公衆場合並不代表他就無聲無息了。豐亭縣一位常委和蒼化縣地一位副縣長都在這一年中被市紀委拿下。雖然拋頭露面地都是市紀委地其他幹部。但誰能忽視背後站着地他?

上午十點鐘開會那也是考慮到寧陵轄各縣距離寧陵市區遠近不一。遠地如花林和蒼化需要兩個小時才能趕到。近地如奎陽只需要半個小時。遠近不一和路況優劣不等使得開會時都不得不考慮到這些問題。好在花林到寧陵地路況隨着915國道和新花公路地竣工已經大大改善。從花林趕到寧陵如果車速快一些地話也就是一小時二十分鐘就能趕到。

趙國棟和唐耀文是九點四十準時趕到市委會議室。因爲這不涉及主要領導地調整。所以會議規模不算很大。加上市裡邊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所以兩會合一。提高效率。

趙國棟雖然是新任縣委書記。但是也算是這種正處級幹部會議中地常客了。自打祁予鴻要求每季度地經濟工作會議縣委書記和縣長必須參加後。他和其他縣地縣領導們也就很快熟悉起來。會後總免不了有受了表揚地縣份領導被其他縣領導敲榨一頓伙食。寧苑、烏江大酒店、烏山樓、水晶舫這些寧陵知名餐飲場所都被這些個各縣來地領導們品嚐了個遍。而羅大海和趙國棟在去年一年中被迫買單地機會最多。

劉如懷有些羨慕地看着

文談笑着走進會議室地趙國棟。這小子真是不簡單。但沒有把這個傢伙打趴下。反而讓這個傢伙來了一個鹹魚翻身。擔任一年多縣長就升任縣委書記。這又創造了寧陵市地一個記錄。

劉如懷與霍雲達的私交相當不錯,在霍雲達回奎陽後與劉如懷聚在一起時也談及過對趙國棟的觀感,雄心勃勃,膽大手快,思想開放,敢於放權,這是霍雲達給趙國棟的十六字評價,尤其是膽大手快這一個特點,霍雲達就給劉如懷舉了一個深刻的例證。

小城鎮建設試點戶口方面的政策就是在連省裡邊都尚未正式出臺政策之前,趙國棟就敢指示花林縣裡邊先行確定城市建設配套費標準以及上戶條件,然後主動將他們的試點意見通過市政府報給省政府,造成先入爲主的印象,使得省裡邊後來出臺的政策也有很多參照了花林縣呈報的試點意見,而這也讓花林縣在標準上就佔據了先機。

至於後來收取誠意金,搶先放開政策等等,更是搶光了風頭。

在其他縣的小城鎮建設只吸引了寥寥幾百人落戶的時候,花林縣卻一口氣吸引了將近九千人來落戶,光是城市建設配套費這一筆收入就讓花林縣今年財政一年都可以寬寬鬆鬆的運作,更不用說這九千人落戶花林購房、消費甚至投資等帶來的種種拉動作用。

實際上伴隨着九千人落戶指標而來的遠不止這九千人,不少一家五六個人都只辦理了兩個或者三個人的轉戶手續,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基本上沒有轉戶,而中青年特別是小孩則是毫無例外的都將戶口轉到了花林。

根據縣公安局的統計,花縣城內僅這半年常住人口就增加了超過兩萬人,而舊城改造的拆遷房和商住樓的陸續竣工使得原有居民和外來居民都正好接上了這個趟,而這也直接帶動了花林縣城內各種商品零售的消費大幅度上上升,花林縣城的老居民從來沒有覺得花林縣有現在這樣熱鬧過,花林縣公安局也緊急向縣委縣政府打了報告請求增加縣公安局警察編制,以滿足日益複雜的社會治安需要。

所以這一切深刻變化就源於當初趙國棟的大膽甚至可以說是妄爲,雖然羅大海和趙國棟在市委常委會上被罵得狗血淋頭,但是其給花林縣城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而這頓臭罵一樣絲毫沒有影響到羅大海和趙國棟的升遷,看看羅大海在年齡臨近到點前升任市人大副主任,而趙國棟在年僅二十七歲之際就升任縣委書記,這份榮耀真是足以讓無數人側目了。

其人成功必有過人之處,這是劉懷給趙國棟下的結論,並不單單只是背景或者說運氣能解釋得過去的。

幾乎是一條不成文規矩,市委會議室裡的擺設一直延續了這個規則,會場中間這一順溜一般說來都是各縣區領導們的位置,而兩側則是市直機關各局行的一把手們的座位,這一次開會也是來得格外整齊,沒有到九點五十,除了主席臺之外,下邊該坐人的位置已經坐得滿滿實實。

花林縣正好和奎陽縣的銘放在了一起,趙國棟也緊挨着奎陽縣委書記焦鳳鳴,前兩年從市委副秘書長下來的資深縣委書記。

“焦哥,今天不該輪到咱們兩縣挨吧?”趙國棟隨手遞給身旁的焦鳳鳴一支中華,一邊打燃火,焦鳳鳴和趙國棟算不上很熟悉,但是對於趙國棟的謙恭還是相當滿意。

“嘿嘿,老弟,這得看祁老闆心情如何了,這一下子空降兩個幹部過來,省裡邊可真是欺咱們寧陵無人啊,祁老闆心情未必舒暢啊。”焦鳳鳴吸了一口煙,慢慢吐出,“聽說那位陸書記今年才三十六,而且已經擔任建陽市委常委兩年,嘿嘿,三十四歲的副廳級幹部,老弟,看來這份歷史就只有你去超越了。”

“焦哥,咱們寧省長三十八歲就是副部級,嘿嘿,陸書記雖然也厲害,比起寧省長還是稍遜一籌了。”趙國棟將身子微微向後一靠,“焦哥就別挖苦我了,我咋能和陸書記這些發達地區過來的領導相提並論?我也就是揀了羅主任上走的一個落地桃子而已,要不哪能坐在這個位置上?”

啥也不說,更新求票,至於相親一事,一定爲給讀者一個意外中的驚喜,但仔細一想也會在意料中。

第34節 大禍臨頭第4節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86節 伏波第58節 平臺第59節 大哥第100節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6節 曖昧第90節 塞翁失馬第91節 處置第26節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27節 房價之殤第60節 體系與角色(2)第62節 盯上了第22節 人之常情第17節 危機暗伏第87節 老練的以退爲進第56節 直面第56節 禍國殃民的主兒第71節 觀念第109節 要趟路第45節 烏鴉嘴第40節 胃口第21節 雜牌第86節 舍與得第86節 舍與得第58節 再戰第113節 隱憂第107節 滿意度是關鍵第69節 端倪初現第105節 擔待第28節 手足第21節 示範第115節 意味深長第34節 雙嬌第28節 心驚第123章 後記3第67節 深水區第84節 無價寶第26節 睥睨第51節 意外助力第36節 話別第13節 翻雲覆雨間第23節 燦爛背後的蒼涼第7節 處處江湖第25節 嫌隙第43節 神通第19節 不屈第14節 波起第110節 夜談第55節 錦上花第22節 燦爛滋潤第95節 羣衆工作第7節 苦澀第32節 黨代會第27節 風雷隱隱第10節 臨變第17節 俱樂部(1)第69節 舊部(1)第111節 大秘第22節 熟女魅惑第23節 等待第48節 黨校第14節 憑啥牛?第89節 文娛與精神文明第76節 角力伊始第87節 方法論第7節 利益博弈第65節 省情第10節 能者多勞第46節 排位序列第33節 十字路口第20節 出息第11節 讓羣衆滿意就是第22節 追求目標第3節 康熙青花第33節 大事第79節 安原局面第5節 都不易第95節 國有所爲第88節 領導第88節 荊棘第23節 一時俊傑第66節 初入第77節 捐贈第8節 省委書記的態度第6節 見微知着第27節 小家第57節 爭奪第43節 全面出擊第60節 後續工作第34節 華麗轉身第51節 非你莫屬第59節 大哥第76節 暗鬥第117節 曲線(1)第37節 沒事找事第68節 破冰(2)第60節 鬥法(4)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78節 海口
第34節 大禍臨頭第4節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86節 伏波第58節 平臺第59節 大哥第100節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6節 曖昧第90節 塞翁失馬第91節 處置第26節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27節 房價之殤第60節 體系與角色(2)第62節 盯上了第22節 人之常情第17節 危機暗伏第87節 老練的以退爲進第56節 直面第56節 禍國殃民的主兒第71節 觀念第109節 要趟路第45節 烏鴉嘴第40節 胃口第21節 雜牌第86節 舍與得第86節 舍與得第58節 再戰第113節 隱憂第107節 滿意度是關鍵第69節 端倪初現第105節 擔待第28節 手足第21節 示範第115節 意味深長第34節 雙嬌第28節 心驚第123章 後記3第67節 深水區第84節 無價寶第26節 睥睨第51節 意外助力第36節 話別第13節 翻雲覆雨間第23節 燦爛背後的蒼涼第7節 處處江湖第25節 嫌隙第43節 神通第19節 不屈第14節 波起第110節 夜談第55節 錦上花第22節 燦爛滋潤第95節 羣衆工作第7節 苦澀第32節 黨代會第27節 風雷隱隱第10節 臨變第17節 俱樂部(1)第69節 舊部(1)第111節 大秘第22節 熟女魅惑第23節 等待第48節 黨校第14節 憑啥牛?第89節 文娛與精神文明第76節 角力伊始第87節 方法論第7節 利益博弈第65節 省情第10節 能者多勞第46節 排位序列第33節 十字路口第20節 出息第11節 讓羣衆滿意就是第22節 追求目標第3節 康熙青花第33節 大事第79節 安原局面第5節 都不易第95節 國有所爲第88節 領導第88節 荊棘第23節 一時俊傑第66節 初入第77節 捐贈第8節 省委書記的態度第6節 見微知着第27節 小家第57節 爭奪第43節 全面出擊第60節 後續工作第34節 華麗轉身第51節 非你莫屬第59節 大哥第76節 暗鬥第117節 曲線(1)第37節 沒事找事第68節 破冰(2)第60節 鬥法(4)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78節 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