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13節 視察

整個懷慶市似乎都進入了臨戰狀態,無論是市委市府還是各職能部門,從星期一開始就忙碌起來。

環衛系統開始有意識的加大街面清潔力度,市政部門對主要街道和沿線逐一進行檢查,確保寧書記車隊通過沿線和主要街道不能有破損殘缺的市政設施,政法部門提前行動起來,摸排不穩定因素,公安部門也做好各種預案,要確保安全保衛萬無一失。

什麼是中心工作,是重中之重,在這一個星期,省委寧書記的視察就是,其他一切工作都需要讓位於這項工作。

無論是陳英祿還是趙國棟,幾乎是每天一個碰頭會,召開分管領導和職能部門領導研究商量接待方案還沒有什麼缺漏,還有沒有什麼沒有考慮周全的地方,哪些可能出現的意外還有沒有忽略了的問題。

分管領導又帶着職能部門到各個參觀考察點逐一過一遍,看看有沒有哪裡還存在需要改進或者調整的問題,確保寧書記一行人視察時能夠既有看點,又切合實際。像寧書記這種風格獨到的領導,你弄些花架子想要糊弄他肯定不行,但是如果全部都是實打實的東西又顯得缺乏特點亮點,那麼怎樣把握好這個度,就要好生琢磨了。

其實大家都知道領導也是老練成精的角色,下邊有些啥心裡都是明鏡一般,所以在這上邊就得好生布置安排,讓領導能有看的,能琢磨出其中大概,卻又不能看得太深太真

黑色的奧迪a6是市公安局新購的專用開道車,漂亮的排式警燈在雨後顯得格外明亮,李長江正在仔細的和交警支隊負責人交待,安排着負責開道的交警一定要專注小心,一輛豐田考斯特上二十名便衣特警也是如影隨形的跟隨着開道車後。

陳英祿正和高志明小聲的探討着什麼,在幾米開外,趙國棟和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主任柯南也在閒聊着等待着車隊的到來。

柯南很年輕,當然是指和他這個級別的領導幹部相比而言很年輕,三十六七歲能到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主任這一角自然算得上是英俊奮發了,當然不能和趙國棟這種異類相比。

“趙市長,聽說寧書記在綿州考察時不太滿意,尤其是考察綿州國企時,認爲綿州國企躺在昔曰輝煌的功勞薄上,不思進取,省經貿委主任也是捱了批評。”柯南微微笑道,“這就是選點沒選好啊。”

“老柯,這不是選點問題,領導心裡都是帶着一本帳下來的,個個都心如明鏡,沒看到帶着任省長麼?你綿州也好建陽也好,經濟走勢如何,寧書記不開腔,任省長也得敲打你,只不過綿州去年到今年態勢不好而已,這也正常,全國大氣候,不是誰都能逆勢而上的。”

趙國棟對柯南印象一直不錯,他在當常務副市長時,柯南還只是市委副秘書長,今年初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主任年齡大了,不太適合這個工作,作了調整,柯南纔上來,趙國棟原來也一直是通過柯南和市委這邊各口聯繫較多一些。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綿州建陽從前年開始經濟增速放緩,雖說也是全國大氣候影響,但是今年各地都呈現復甦勢頭,綿州建陽仍然復甦乏力,但看看安都、永樑和寧陵,安都我們不說了,永樑前兩個季度環比同比增長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把安都和寧陵都甩下一大截,現在永樑都成了全省矚目的焦點了。”柯南也有些感慨,“他們的書記市長風光無限啊。”

“就像電影《生死抉擇》裡邊所說的那樣,霓虹燈下有血淚,風光背後有淒涼啊。”趙國棟淡淡一笑道:“我說這永樑如果不調整結構,遲早也得有麻煩,省環保局已經有專門督導組住到永樑了,一副環保不達標就不回家的模樣,我看永樑也是進退兩難,現在省裡邊應省長已經放出話來要求永樑必須要嚴格兌現環評先置程序,省裡也勒令了永樑市環保局局長辭職,市裡邊想保都保不住,這個巨大壓力下,要想保持持續發展,也是一件兩難之事。我倒是覺得咱們在這上邊就要多考慮周全一些,避免掉進陷阱。”

“這也是不得不然。永樑底子本來就是以鋼鐵、建材行業主導經濟,現在化工行業又成了他們的新寵,三大產業都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當然也是高產值高gdp的行業,永樑能夠一躍成爲僅次於安都、綿州、建陽而與賓州、藍山並駕齊驅的經濟強市,這三大行業功不可沒,可以說拆這三根支柱任何一根,永樑的天就得塌下來。”

柯南原來是歸寧縣常務副縣長,後來升任副書記之後不久,因爲和顧永彬關係不是很默契,就被調任市委副秘書長,在歸寧搞了多年政斧工作,對於經濟工作很熟悉,雖然在市委工作,但是對於全省經濟運行情況一直十分關注。

“恐怕到時候就是天塌下來也得拆。”趙國棟笑笑,“你總不能不要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吧?那你發展經濟是爲了什麼?領導的政績還是某些人私慾?”

柯南覺得趙國棟的話有些鋒刺的味道,誰聽見都得琢磨一二。

不過他也知道趙國棟這個人年輕,爲人行事都有股子鋒芒畢露的味道,也不太在意別人對他看法,但那是在當常務副市長的時候,現在不一樣了,代市長了,那也就意味着市政斧一大幫副職和職能部門都得圍繞你旋轉,你說話做事就得要有些分寸輕重

見柯南沒有附和自己的話語,趙國棟也知道自己的話語有些過了,現在位置不一樣,身份不一樣,說話也得注意,柯南其實也是用這種方式善意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這讓趙國棟也有些感激。

兩人很快把話題岔開,正交談間,車隊前方開道車警燈閃爍,出現在視野中,陳英祿和趙國棟都注意到了這一點,趕緊示意準備,兩人則都迎候在路邊。

豐田考斯特緩緩的在路邊停下,陳英祿和趙國棟兩人上車,和送到交界處的千州市市委書記穆剛、千州市市長王甫美做了簡單熱情的寒暄交接。

穆剛和王甫美二人下車道別,趙國棟也是與穆剛和王甫美兩人握手示意,一切盡在不言中,看樣子寧書記在千州視察還算滿意,否則這兩位的臉色就不會如此舒坦。

第一輛豐田考斯特上只有寥寥幾人,除了寧法之外,就只有任爲峰、胡廉以及康仁樑三人和他們的秘書,秘書都很知趣的坐在了後面兩排,而左邊和領導們平行而坐的單座則是剛纔穆剛和王甫美的位置,而現在就該輪到陳英祿和趙國棟兩人來坐了。

雨後的道路兩旁青翠欲滴,綿延起伏的226國道上車流如梭,好在交警早已上崗幫助分流,車隊並沒有因此受阻,一路平穩前行。

“老陳,國棟,我記得青坪縣已經脫掉了省級貧困縣帽子了,萬畝優質茶山基地,對當地老百姓有多大的益處?”

寧法目光在窗外徜徉,印象中青坪縣應該是懷慶市下轄最貧困的一個縣,而懷慶卻能把第一個參觀點放在青坪,萬畝茶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這年頭各地都在爭着搞什麼萬畝果園、萬畝蔬菜、萬畝中草藥,一擁而上,其結果就是價格猛跌,銷路不暢,農民尚未獲益邊蒙受損失,他不希望在懷慶也看到這種現象。

“寧書記,這萬畝綠色生態茶園還只是第一步,我們下一步還將要繼續擴大種植面積,要將原來傳統的普通茶園全數改造成爲優質高產的生態茶園。”陳英祿興致勃勃的介紹道,“而我們青坪的青針茶也擁有百年曆史,在整個安原也頗有名且,在歷屆農產品博覽會上,我們的青針茶都有不俗表現,可以由於多種原因制約,青針茶一直是叫好不叫座,品牌效應沒有形成,所以我們市裡也在積極推動品牌打造工程,要將我們懷慶一批優秀高質具有實力的農產品進行包裝打造推出去。”

見陳英祿如此興致高昂,寧法倒也不忍打擊對方積極姓,反正一會兒也要現場參觀,倒要看看懷慶方面在這方面有什麼新舉措,陳英祿說的那些都是說來容易行卻難,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體系,光是政斧部門一腔熱情,根本無法持久。

胡廉敏銳的注意到了寧法語氣中的質疑,有心想要提醒一下陳英祿,但是都在這車上,也不好太過明言。

寧法在建陽和綿州都是毫不客氣的罵了人的,尤其是在綿州,更是聲色俱厲,綿州市委書記和市長在寧法面前都像犯了錯誤的小學生,到後來甚至連話都抖落不清楚了。

千州雖然條件差,情況也不盡如人意,但是黨委政斧做事都還算踏實,沒有多少遮遮掩掩,有啥說啥,寧法心情似乎反而要好一些。

第51節 生如夏花第62節 盯上了第23節 一時俊傑第47節 角力伊始第63節 實力體現第84節 齊人第8節 到站第74節 知己第53節 因起第25節 考察對象第48節 羣峰第34節 壓力時代第29節 別樣心思第7節 家有煩心事第13節 高手不寂寞第58節 狐狸精第59節 常委會之意外風波第64節 懷慶第96節 人才第38節 安靜的走開第108節 考察分析第33節 黨代會第87節 探討第88節 曲徑可通幽第86節 邁步第24節 民情1第78節 海口第69節 微妙第89節 文娛與精神文明第35節 舌劍脣槍第48節 泰然第58節 弔詭第81節 富貴險中求第5節 雛形第60節 角色轉換第9節 密切第28節 講政治講大第98節 即興演講第35節 見縫插針第42節 引子第64節 牌(2)第59節 開幕第99節 小明vip卷番外2第86節 競爭第76節 人脈第129節 退讓不得第9節 包袱第31節 人事問題第55節 良機第37節 沒事找事第74節 成熟第11節 無眠第100節 土地市場第41節 餘波第51節 狗屎運第48節 新任秘書第110節 拜會第107節 韓君子第22節 故人第5節 鏖戰第119節 反響第30節 同僚(2)第72節 人馬第64節 山雨欲來第79節 謀官(2)第35節 導師第79節 人事問題第71節 舊部(3)第3節 走自己路第77節 變局第64節 牌(2)第90節 高山仰止第105節 高歌猛進第100節 再無可能第123節 格局第6節 威信第62節 試探第116節 紛雜第105節 擔待第48節 給個機會第54節 盛會(2)第101節 團體第68節 風向第12節 春酒(1)第92節 另起第106節 耀眼第56節 千鈞重擔第79節 附從第91節 抓住一切機會第61節 即將第34節 享受過程第22節 年輕化第84節 金蟬脫殼第104節 美好想法第63節 牌(1)第85節 輿論攻勢第40節 第一次第34節 偶遇第33節 分管
第51節 生如夏花第62節 盯上了第23節 一時俊傑第47節 角力伊始第63節 實力體現第84節 齊人第8節 到站第74節 知己第53節 因起第25節 考察對象第48節 羣峰第34節 壓力時代第29節 別樣心思第7節 家有煩心事第13節 高手不寂寞第58節 狐狸精第59節 常委會之意外風波第64節 懷慶第96節 人才第38節 安靜的走開第108節 考察分析第33節 黨代會第87節 探討第88節 曲徑可通幽第86節 邁步第24節 民情1第78節 海口第69節 微妙第89節 文娛與精神文明第35節 舌劍脣槍第48節 泰然第58節 弔詭第81節 富貴險中求第5節 雛形第60節 角色轉換第9節 密切第28節 講政治講大第98節 即興演講第35節 見縫插針第42節 引子第64節 牌(2)第59節 開幕第99節 小明vip卷番外2第86節 競爭第76節 人脈第129節 退讓不得第9節 包袱第31節 人事問題第55節 良機第37節 沒事找事第74節 成熟第11節 無眠第100節 土地市場第41節 餘波第51節 狗屎運第48節 新任秘書第110節 拜會第107節 韓君子第22節 故人第5節 鏖戰第119節 反響第30節 同僚(2)第72節 人馬第64節 山雨欲來第79節 謀官(2)第35節 導師第79節 人事問題第71節 舊部(3)第3節 走自己路第77節 變局第64節 牌(2)第90節 高山仰止第105節 高歌猛進第100節 再無可能第123節 格局第6節 威信第62節 試探第116節 紛雜第105節 擔待第48節 給個機會第54節 盛會(2)第101節 團體第68節 風向第12節 春酒(1)第92節 另起第106節 耀眼第56節 千鈞重擔第79節 附從第91節 抓住一切機會第61節 即將第34節 享受過程第22節 年輕化第84節 金蟬脫殼第104節 美好想法第63節 牌(1)第85節 輿論攻勢第40節 第一次第34節 偶遇第33節 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