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神仙姐姐的由來

“衣衣,真的打算就這麼離開嗎?其實,母后和你父皇還想留你再多住幾天呢!唉!這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外面玩夠了,記得經常回來看看母后父皇。

自己在外面多帶一些衣物和銀兩。保護好自己,注意安全。多留個心眼兒,切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林皇后拉着藍衣的手,千叮嚀萬囑咐,依依不捨之情溢於言表。這真應了那句話,兒行千里母擔憂。

孝帝慕容景也是一臉的不捨,看了楚離一眼,示意楚離到隔壁偏殿一敘。楚離一看皇帝給自己使眼色。趕緊跟在皇帝身後走了出去。

偏殿裡,孝帝坐到椅子上,這纔開口說道:“阿離,衣衣我就交給你了,你要保護好他。但凡衣衣有一丁點兒閃失,朕一定不放過你。至於楚王世子之位,永遠都是你的。

再說你父王也不是個糊塗的人。就算他腦子犯迷糊,想改立世子,也得上摺子。只要朕不批准,想改立世子,門兒也沒有。

我和衣衣的母后,都看的出來,你喜歡衣衣。只要你能對衣衣一心一意,這幾年守護好她。等衣衣回宮之時,朕就給你們賜婚。將來楚王府的一切也都會由你來繼承。不要讓朕失望!朕希望那個能給衣衣幸福的人是你。”

楚離趕緊給孝帝沏了一杯茶,這才一臉正色的說道:“衣衣就是我的命,她生我生,她死我亡。我楚離在此對天起誓,此生絕不辜負慕容衣衣。請皇上儘管放心,三年後,我一定把衣衣完好無損的帶回來!”

太子慕容誠忙完賑災的事情,也立馬趕回爲宮中。拉着妹妹藍衣說道:“衣衣,自己一個人多保重,有什麼事情,隨時跟哥哥聯繫。這次賑災多虧我的好妹妹。衣衣,就是咱們家的福星。

那皇商張家已經開始調動大批糧食幫着一起賑災了!這下子老百姓就不愁餓肚子了。”本來太子慕容誠還在擔心官倉裡的糧食不夠用,這下子自己妹妹衣衣的一封信,就解決了難題。

藍衣在信上只給了張公子一句話:若想坐穩皇商之位,速開倉放糧,救治受災的百姓。不管藍衣這是要挾也好,商量也罷。反正張家還算識相,各地已經傳來了好消息。老百姓們都念着皇帝與張家的好。

“母后,你一定要好好的,我給你留的強身健體的藥丸,你和父皇一定要服用。我會經常回宮來看你們,我把灰鳥給你留下,有什麼事情,讓灰鳥給我傳信便是。”藍衣對皇后娘娘也是非常的不捨。

然後又對父皇和哥哥慕容誠說道:“劉太后那邊讓咱們的人,不行就再下點兒藥,只要她不蹦噠,容她多活兩年也無妨。劉家的勢力哥哥開始慢慢的剪除吧,該罷官的罷官。該告老還鄉的告老還鄉。

有道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況太后黨的人沒一個身上是乾淨的。還有,太后的黨羽父皇和哥哥,要循序漸進的減除。等太后那個老妖婆發現的時候,恐怕黃花菜都要涼了。”

藍衣雖然和自己的母后父皇相處的時間不長,但她看得出自己的父皇是個好皇帝。父皇和母后以及哥哥也是真心的疼愛自己。人都說天家無父子,無親情。可是,自己在父皇慕容景和哥哥慕容誠身上看到了父子之間的孺慕之情。

如果自己一家四口不是生在帝王家,恐怕一家人比現在要活的輕鬆很多。癡情的父皇除了對母后,並未對任何妃子多情。善良的母后也從不曾去刁難那些妃嬪。

那些妃嬪有的是爲了自己的家族利益,有的是爲了貪慕虛榮才進的宮。父皇這麼對她們也無可厚非。誰讓她們心甘情願的做太后的棋子,也怨不得父皇狠心,既然路是自己選的,就要對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藍衣把帶來的好藥材全部留給了哥哥慕容誠。相對於父皇和母后,自己這個哥哥藍衣覺得更親近。也許是哥哥慕容誠在大王莊住過一段時間的關係,抑或者是雙胞胎心有靈犀。反正好多時候,兄妹倆只需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心意。

帝后二人看着藍衣和太子慕容誠,兩人在一起說着悄悄話。感到很欣慰。夫妻二人四目相對,相視而笑。

誰說天家都是無情之人來着。他們一家四口的感情不就是最好的證明。楚離幫林芝和速風收拾着行李。來的時候,帶來了一車的東西。走的時候馬車又被塞的滿滿的。

孝帝和林皇后恨不得把宮裡,認爲藍衣能用的着的東西,都塞到馬上車。最後,弄的藍衣實在是哭笑不得。不由的笑着說道:“父皇,你快別讓母后再往馬車上塞東西了,要不是車上裝不下,母后恨不得把整個皇宮都塞到馬車裡。”

“嗯,那是你母后心疼你。要不是這皇宮搬不動,父皇也真想把皇宮給你塞馬車裡。衣衣,記得多回來看看父皇和母后,還有你哥哥。這裡永遠都是你的家。你記着,這個皇宮裡還住着你的親人。我們在等着你的歸來。”孝帝慕容景感慨的說道。

心想:衣衣這個孩子從小在鄉下生活習慣了,不喜歡住在皇宮裡。自己又何嘗喜歡住在皇宮裡呢!要不是這天下是老祖宗慕容氏的,自己又是慕容氏的子孫,真想一走了之。

要不是太后黨還沒有除去。自己也真想帶着嬌妻愛子,跟着女兒衣衣一起離開,去過那種閒雲野鶴的生活。唉!每個人都有很多個不得以,自己生爲慕容氏的子孫就有責任守護慕容家的江山社稷。

藍衣跟着楚離帶着林芝和速風,四人如來的時候一樣,一身小道童的打扮。與孝帝慕容景和林皇后以及太子慕容誠一家人撒淚而別。

速風趕着馬車在歐陽戰平的護送下,一路很順利的出了城門。馬車很快便消失在官道上。

忽然轉暖的天氣,路上的積雪化了個乾乾淨淨。藍衣靠在楚離裡的懷裡,心情很是低落。歡樂聚,離別苦!這話說的一點兒也不假。

“藍兒,我們是直接回大王莊呢?還是去江湖上轉轉?你不是說想看看江湖是什麼樣的嗎?”楚離看着藍衣情緒低落,不由的開口說道。

“小姐,我們和楚少爺去江湖吧!聽說再有一個多月,就要召開什麼武林大會了。好像在什麼望梅山莊舉行。這武林大會五年才召開一次呢!”林芝一聽江湖就立馬來了精神。

藍衣聽了眼睛不由的一亮,這才說道:“嗯,那這樣,我們傳信給大哥,看看家裡有沒有什麼事情?如果他說家裡沒什麼事情。我們就去參加那個武林大會好不好?還有,林芝,咱們是不是該改個裝扮了。我們改成小公子、小少爺好不好?”

“好啊,林芝一切都聽小姐的。”林芝連聲應道。楚離看藍衣心情高興起來,臉上這才露出了笑容。

京都城裡,自從女兒衣衣離開後,皇后娘娘也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整天提不起精神。孝帝把朝中的一些事情,都推給了太子慕容誠,美其名曰,這是對太子的歷練。

“晴兒,咱們再生個孩子吧,生個和衣衣一樣漂亮的女兒好不好?要不,生個誠兒一樣聰明的兒子也行!”孝帝慕容景像個毛頭小夥子似的,整天纏着林皇后。

其實,他也不是非要生個孩子不可,只是想轉移自己愛妻的注意力。省得這天天思念女兒,再弄出病來就不好了。

林皇后看着自己的丈夫,在自己面前一副無賴的樣子。不由的失聲而笑。這都老夫老妻了,一雙兒女過年以後眼看着都十二歲了。夫妻兩個有時候還像新婚時一樣甜蜜。尤其對一個帝王來說實在是難得。

“景哥哥,謝謝你,晴兒此生能嫁你爲妻,此心甘之如飴!”林皇后雙手環住孝帝慕容景的腰,開口說道。

“晴兒,我慕容景此生娶你爲妻足矣!你當年能不顧岳父的反對嫁給我,我真的很感動,明知道跟我了會很辛苦,會有很多的麻煩,你卻還是義無反顧。我慕容景此生寧負天下人,也絕不負你!”

孝帝慕容景一把抱起自己愛妻,便往內室走去。在外殿伺候的林蘭趕緊擺手,讓伺候的宮女和太監退了下去。這帝后二人自從和好以來,這樣子纏綿膩歪,坤寧宮中的人,早就見怪不怪了。

他們在皇上的眼睛裡,那都不是人。反正皇帝的眼中只有皇后娘娘一個人。不,還有一個太子殿下慕容誠。剩下的妃子公主,皇帝陛下連個眼神都欠奉。

以前吧,還有個德妃和三皇子,說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和皇子。結果一場大火之後,也沒見皇帝有多傷心。只是草草的處理了後事便完事了。

——

劉若琳在十多天後,纔再次踏進了皇宮。太監小安子傳旨的第二天,準備進宮的這位若琳郡主還真的病了。原因是那天在雪地裡着了涼,一下子便病倒了。

劉太后知道後,倒也沒有怪罪。還傳了太醫過去專門給劉若琳診一下病情。無非就是開一些風寒的藥罷了。

看着紅牆綠瓦長長的過道。劉若琳坐在軟轎中,不知道爲什麼?心裡很煩躁。就不明白了,這皇宮有什麼好,怎麼就有那麼多女人想進到這裡面來呢!

這宮牆也不知鎖住了多少孤獨的少女之心。有人從十幾歲一直等着皇帝陛下的寵幸。可是等了一輩子,等的頭髮都白了。也不曾見過皇帝一面。那真是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劉若琳的軟轎一直被擡到了太后的慈寧宮的宮門口,這才停了下來。劉若琳的小丫鬟春兒,趕緊打賞擡轎子的嬤嬤一個沉甸甸的大荷包。那擡轎子的兩個嬤嬤,這才喜笑顏開的退了下去。

“喲!若琳郡主來了!太后娘娘正在裡面等着您呢!”李嬤嬤聽到動靜迎了出來。

劉若琳點頭向李嬤嬤打了一下招呼,這才擡步走進了慈寧宮的偏殿。聞着殿中的藥味,不由的皺了一下眉頭。

看着斜靠在軟塌上的太后娘娘。頭上帶着一個繡着牡丹花的抹額,臉色明顯憔悴了很多。眼角也出現了些許的皺紋。兩鬢更是新添了幾根白髮。

劉若琳不知道爲什麼,自己心裡就覺得酸酸的。不管別人怎麼說劉太后這人如何如何的不好。可是說實話,太后娘娘對自己是真心的不錯。因爲,一個人心裡最直接的感受,是不會造假。

家裡母親也是一再的叮囑自己,不要跟太后娘娘走的太近。小心成爲劉太后利用的棋子。可是劉若琳自己也說不上來爲什麼?就是覺得太后不會傷害自己。

“太后娘娘,萬福金安!”劉若琳俯身對着劉太后深施一禮,開口說道。

“來了,身子好些了沒有。如果沒有好清,大可以晚些時日再過來看我也不遲!你看看你,這小臉兒瘦的只剩下巴掌寬了。搬過凳子坐到我身邊來吧!”劉太后看到自己的女兒,劉若琳心裡還是比較開心的。

這可是自己和令山唯一的骨血。這孩子命也不好,如果早出個一年半載,也就是名正言順的公主殿下了。可惜,現在卻成爲一個臣子的女兒。唉,時也,命也,運也,非吾之所能也。有些事情,好像老天早就注意了,是人力不能挽回與強求的。

劉若琳聽話的搬過一個凳子,坐到了劉太后的身邊。這纔開口說道:“太后娘娘,您身體好些了嗎?要不是若琳得了風寒,怕過了病氣給太后娘娘。臣女早早就來看望太后娘娘了。”

劉太后一臉慈愛的,看着劉若琳的面相。你還別說,這劉若琳長得和張令山也就是明空和尚,還真有幾分相像。

太后伸手把劉若琳的耳邊碎髮撩到耳後。這纔開口溫柔的說道:“你的父親和母親對你好嗎?家裡有沒有庶妹再欺負你?”

劉若琳總覺今天太后娘娘怪怪的。可是自己又找不出原因。於是趕緊回道:“父親母親待我極好。哪有親生父母對自己女兒不好的道理?

庶兄和庶妹最近也不曾找我麻煩。早就在您認我爲義女,冊封我爲郡主的時候,他們就老實了。臣女還要多謝太后娘娘的賞識才是。”

“嗯,那就好,你父親在公事上,可以說是一個能臣。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好官。只是在家事上,有些太軟弱了,愚孝的可以。

只要你祖母一出面,你的父親肯定妥協。一味的聽從你祖母的話,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劉太后開口說道。

“回太后娘娘,兒女孝順父母都是應該的。想來皇帝陛下對太后娘娘也是極孝順的。”劉若琳試探着往自己,想知道的事情上引話題。

“哼!不要提那個忘恩負義的東西。白眼狼,忘了當初哀家是怎麼扶他上位的恩德了。現在覺得自己翅膀硬了,就想和我對着幹。哼,我讓他知道知道我的利害!”劉太后一聽到皇帝二字,就不由的一肚子氣。要不是怕嚇到劉若琳,早就又把手邊,能摔,能砸的,全都呼啦到地上去了。

“太后娘娘,當初神醫谷的小道童好像是帶來了好些藥材。連皇后娘娘的病都治好了。咱們要不要去皇后娘娘那邊,找一些好藥材,給您調理一下身子?”劉若琳再次說道。

“好了,我累了,你出去吧!沒事如果不着急回家,可以去御花園裡轉轉。”這劉若琳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現在劉太后的心結就是皇上和林皇后兩人。可是這丫頭,卻老是提起那兩個不討喜的人。

她哪裡知道,劉若琳之所以進宮就是爲了想打探到楚離和小道童的一些事情。自己如果能找到小道童就更好了。一定盡最大的努力說服對方,讓他離開世子哥哥。

劉若琳看着太后娘娘,真的是有些累了。這才輕手輕腳的退了出來。呼吸着御花園的新鮮空氣。感覺比慈寧宮裡的藥味好聞多了。

此時的御花園中,四季長青與大葉楊,以及黃楊球等綠色耐寒植被,依然生機勃勃。花園裡的各種菊花被管理花草的小太監們,一盆盆的搬了出來。

不遠處的慕容春和慕容秋正帶着一幫宮女在一起玩蹴鞠。慕容春眼尖的看到劉若琳帶着春兒正朝這邊走來。不由的計上心來。心說:這個劉若琳可是夠可惡的,以爲抱上太后皇祖母的大腿就了不起了。

哼!我今天非教訓一下你不可。什麼狗屁郡主,難道還有自己這個公主來的尊貴嗎?慕容春對慕容秋小聲說道:“哎!那個若琳郡主又進宮了,肯定又去太后皇祖母跟前,討巧賣乖了。

我們教訓一下她怎麼樣?你派人偷偷的去通知那個人。他不是最喜歡神仙姐姐嗎?我們就送她一個神仙姐姐好了。

就那麼一個傻了吧唧的人,還想搶咱們父皇的皇位。太后皇祖母也不是真心的對咱們好。我看,咱們還沒一個外人來的得重要。”兩個小丫頭早就被自己的母妃給帶歪了。小小年紀好心眼兒沒長多少,壞點子倒是長了不少!

這慕容秋趕緊給自己身邊的一個小宮女使了一個眼色。那小宮女便飛快的跑走了。慕容春故意把鞠球,飛起一腳便踢向了劉若琳。南召國的女子都好武,大多也不是什麼高手。只不過爲了強身健體罷了。

皇族與貴族、富商家的女兒,從小都會請練武的師傅交個一招半式。其實,真要跟藍衣和林芝那種武功高強的比起來。這些公主小姐們也就是一個花架子罷了。

劉若琳一看鞠球衝着自己就飛了過來,身子比腦子反應快多了,一個閃身就躲了過去。畢竟劉若琳可是過年就十五歲了。而慕容春和慕容秋一個才一個七歲,一個才八歲。力氣真的沒有多大。

只見劉若琳回身綣腿,挑起鞠球,一個用力,就踢了回去。劉若琳這腳下可一點兒都沒有留情。這劉若琳可也不是一個善茬兒。那也是一個深藏不露的練家子。從前可沒少在家裡扮豬吃老虎。欺負自己的庶兄以及庶妹。

劉尚書府裡,劉若琳的庶兄和庶妹,那是見得她都得繞道走。而且,還是敢怒而不敢言。有一次,劉若琳的一包藥,直接讓她的庶兄渾身起了紅疹子,癢癢的實在難受,把渾身的皮膚都抓破了,也不管用。

她的庶妹更是拉了五六天的肚子,差點沒給拉的虛脫了。人都瘦了一圈。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都快成紙糊的了。就差一陣風過來,把對方給刮跑嘍。

劉若琳還很大方的,分別跑到庶兄和庶妹的屋子裡,告訴人家是她下的藥。直嚇得二人,從牀上滾了下來。“邦、邦、邦”的直磕響頭。從此,那兩個吃大虧的人,再也不敢挑釁了。

對外,劉若琳就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姑娘。實際上這劉若琳早就偷偷拜毒姑子爲師了。人家可是毒姑子的關門弟子。武功不見得有多高,但那一身的毒術,真要使出來可是頃刻間就能要了別人的性命。

只見鞠球打轉旋兒,帶着風聲就飛了回來。這下子,可把慕容春和慕容秋給嚇壞了。慕容春畢竟比慕容秋大一歲,一個閃身就想躲開,而且還順手把自己的妹妹,慕容秋給一把拉了過來。慕容秋也才七歲的一個小姑娘,被慕容春拉過來之後,再想躲可就來不急了。

只聽的“啪”的一聲,鞠球狠狠的砸到了慕容秋的胸口上。慕容秋一口鮮血便噴了出來。臉色煞白,身子軟軟的就倒在了地上。直嚇的慕容春和宮女嬤嬤們,不由的放聲大喊:“殺人了,若琳郡主殺人了。若琳郡主把小公主給打死了!”

這下子,劉若琳也不由的慌了。心想:自己才使多大勁呀?這小丫頭也太不經打了吧!自己的庶妹,在家裡可沒少挨自己的打,挺結實的呀!

你怎麼不說說你家庶妹幾歲,這慕容秋纔剛剛幾歲。而劉若琳的庶妹可是已經十三歲了。眼看着差了一半的歲數,能一樣嘛。何況這宮裡的小孩子本來,就比較嬌氣。這隻能說明,這劉若琳一時之間使得勁兒太大了。

更有宮裡的嬤嬤喊着:“快傳太醫,傳太醫!”也有心眼多的宮女,飛快的跑去找張美人和李昭儀通風報信去了。

劉若琳一看自己闖禍了,就想跑。可是她剛一轉身,就被一個男子抱了滿懷。只聽那男子喊道:“神仙姐姐,我可找到你了。你知不知道,我找你找的有多苦。”

“放開,你快放手!”劉若琳心裡那氣呀,正着急呢,心說這從哪跑來這麼一個無賴。

來人正是被慕容春派小宮女通知的,小樑王慕容旭。話說這慕容旭原來是有一個心結的。在他很小的時候,身邊有一個非常貌美的小丫頭,長得那叫一個漂亮。比小樑王慕容旭只大了兩歲。

那個小丫頭是慕容旭奶孃的女兒,名叫小仙。慕容旭和那個叫小仙的小女孩兒一起長大。因爲,小仙的娘在生弟弟的時候,弟弟生下來就夭折了。就因爲這麼一個不算原因的原因。小仙娘就被婆家人給趕出了家門。

原來,她的丈夫在外面,早就和外室生下了兒子。人家一直在找理由休掉她呢!結果故意讓家裡的丫鬟,往過道上倒了一碗油。這才至使小仙的娘動了胎氣早產了。本來,小仙娘懷這一胎就不太穩。

再有個十多天,也就該臨盆了。誰知道這一跤摔的孩子也沒了,人也差點死了。結果又被婆婆家的人給趕出了家。那新進門的妻子,更狠,把兩歲的小仙也給扔了出來。

小仙母女二人被一個尼姑給救回了尼姑奄裡。也算小仙母女走運。在尼姑奄裡調養了半個月後。有一次,正好碰上小樑王的母妃來上香,提前早產了。

小仙的娘畢竟是過來人,於是幫着尼姑給小樑王的娘接了生。正好自己剛生完孩子,有奶水。就這樣的順理成章的做了小樑王的奶孃。

就這樣,小仙母女二人進了順王府。小仙和慕容旭一起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長大。因爲小仙長得漂亮,又喜歡穿白色的衣服。慕容旭喜歡叫小仙爲神仙姐姐。這個稱呼只是兩人之間的一個小玩笑罷了。

可是,在慕容旭十三歲的時候,順王的側妃想把自己的侄女說給小樑王。別說小樑王不喜歡那什麼側妃的侄女,就順王妃也不答應呀。自己的兒子怎麼能娶情敵的侄女呢!

於是,有天宴會上側妃的侄女給小樑王下了迷藥。可惜陰差陽錯的,小仙成了小樑王的解藥,兩人成其了好事。不久後十五歲的小仙便懷了身孕。小樑王知道後,高興壞了。

親自跑到自己的母妃那裡,告訴自己的母妃說是要娶小仙爲妻。並且,小仙爲救自己還懷了自己的孩子。

順王妃一聽就不幹了,自己的婆婆和王爺。一直沒有放下殺回京都城的念頭。這些年,婆婆可沒少在自己的耳邊叨叨。直說按年齡算,自己的丈夫順王纔是最佳繼位人選。那可是先帝的大皇子。

如果將來,自己的丈夫順王能返回京都城,繼承大統,登上皇位。自己的兒子小樑王,那就是當朝的太子殿下。小仙這孩子是不錯,可身份實在是太低了,真心配不上自己的兒子。

小樑王一看對自己一向百依百順的母妃,不同意自己跟小仙的親事,一下子牛脾氣就上來了。這好說歹說,總算讓自己的母妃同意小仙成爲自己的妾侍。

小樑王看自己的母妃點了頭。這才高興的返回到自己的院子,一臉興奮的告訴小仙。母妃同意小仙嫁給自己了。小仙聽了也很高興。只是在聽到順王妃要自己做妾的時候,立馬就不幹了。

因爲,人家小仙也是有骨氣的人。從小就發誓寧爲寒門妻,不做高門妾。無論小樑王怎麼勸都沒用,最後小仙直接摔門而去。小樑王也沒太當回事兒。

反正,兩人從小在一起,又不是沒有鬧過脾氣。過後就沒事了。記得當時小仙的娘還說兩人真是一對活冤家,一會兒惱的跟仇人似的,一會兒好的又像一人。

只是,令小樑王沒想到的是,再見到小仙的時候,小仙已經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而且小仙微微的鼓了起肚子,尤爲的明顯。王府的下人說:小仙大晚上的慌不擇路掉進了荷花池裡。可是,是不是真的自己掉進荷花池,還是被人推下去的,就不得而知了。

小樑王一下子受不了刺激,就暈了過去。整整暈迷了一個多月才醒過來。醒來後的小樑王,好像忘了有小仙這麼一個人。可是,只要見到穿白衣的女子,就會瘋了一樣的追上去。喊對方神仙姐姐。這個病根也就這麼落了下來。

這也就是當初藍雨給捎來的消息,纔有了當天,林芝穿上白衣冒充神仙姐姐的事情。小樑王本來挺精明靈利的一個人,只要看到穿白衣的女子,就會犯病。可能因爲,小仙的死對他的打擊太大了。所以,他看似平時跟個好人似的。其實,心裡陰影一直都存在。

要不怎麼說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對自己的,青梅竹馬以及初戀記憶深刻呢!這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正好,今天劉若琳穿了一身白色的狐裘。這小樑王緊緊的抱住對方,死也不肯放手。劉若琳是又氣又急,可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又不好泄漏自己的武功。真恨不得一包藥下去毒死這個輕薄自己的男子。

這時,御花園裡已經被大內侍衛團團的圍住。有人高聲喊道:“太子殿下駕到!”慕容誠這才帶着小召從暗處走了出來。看着小樑王抱着若琳郡主那麼的緊,不由的笑了。

第164章 離開突厥王城第183章 冰雕節夜宴第44章 爭執第69章 拜年,事發第70章 對戰王老三第187章 冤家路窄第76章 打拐,皇后娘娘中毒第27章 最牛釘子戶第183章 冰雕節夜宴第15章 天上掉下個美男子第51章 天上掉下個林哥哥第77章 泄漏,伏擊第210章 淑妃求見第165章 兩江總督第85章 夜遊豐都城第130章 大義滅親第3章 老鄉見老鄉第155章 竇娥冤第155章 竇娥冤第171章 陰謀起第133章 進展第37章 家人第72章 找茬,麻辣香鍋第106章 原由第98章 落幕,返京第8章 去鎮上趕集第83章 渣渣對對碰第125章 天網恢恢第172章 楚離中寒冰掌第195章 喜宴上的算計第134章 噩夢第187章 冤家路窄第23章 協商建廠第204章 出人命了第205章 銀狼谷,玉穗第145章 皇家陵墓第1章 又被下放到農村第13章 衆小遇襲第174章 赤火金蓮第63章 闖宮第126章 漂亮的反擊第2章 鄉間生活第186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23章 協商建廠第42章 拜壽第78章 一家四口團聚第115章 開業,極品親戚第133章 進展第11章 童養媳第93章 迷魂陣第164章 離開突厥王城第178章 死亡谷歷險記3第83章 神仙姐姐的由來第106章 原由第136章 解除術法1第96章 武林大會2第207章 好心有好報第191章 劉氏餘孽案第108章 京都七小第122章 闊少爺和窮小姐1第20章 生意上門第76章 打拐,皇后娘娘中毒第1章 又被下放到農村第19章 牆頭記第208章 交出兩個孩子第2章 鄉間生活第94章 營救,相認第142章 三頭蟒蛇第83章 渣渣對對碰第143章 念奴嬌海蘭珠第196章 王三公子第55章 燕氏姐妹第58章 孕事風波第69章 拜年,事發第192章 讒言,算計第86章 逆轉,虐渣第136章 解除術法1第97章 雁門關失守第63章 闖宮第26章 危險來臨第119章 廟會偶遇2第7章 打個商量第198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185章 長公主府 繁星點點的夜空第181章 聽牆角第109章 齊聚杳然樓第142章 三頭蟒蛇第5章 番外完第210章 淑妃求見第146章 逃出生天第4章 打秋風第47章 衝突第3章 老鄉見老鄉第166章 碩鼠與奸細第69章 拜年,事發第39章 禮物第174章 赤火金蓮第211章 大結局第144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120章 初吻,回憶
第164章 離開突厥王城第183章 冰雕節夜宴第44章 爭執第69章 拜年,事發第70章 對戰王老三第187章 冤家路窄第76章 打拐,皇后娘娘中毒第27章 最牛釘子戶第183章 冰雕節夜宴第15章 天上掉下個美男子第51章 天上掉下個林哥哥第77章 泄漏,伏擊第210章 淑妃求見第165章 兩江總督第85章 夜遊豐都城第130章 大義滅親第3章 老鄉見老鄉第155章 竇娥冤第155章 竇娥冤第171章 陰謀起第133章 進展第37章 家人第72章 找茬,麻辣香鍋第106章 原由第98章 落幕,返京第8章 去鎮上趕集第83章 渣渣對對碰第125章 天網恢恢第172章 楚離中寒冰掌第195章 喜宴上的算計第134章 噩夢第187章 冤家路窄第23章 協商建廠第204章 出人命了第205章 銀狼谷,玉穗第145章 皇家陵墓第1章 又被下放到農村第13章 衆小遇襲第174章 赤火金蓮第63章 闖宮第126章 漂亮的反擊第2章 鄉間生活第186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23章 協商建廠第42章 拜壽第78章 一家四口團聚第115章 開業,極品親戚第133章 進展第11章 童養媳第93章 迷魂陣第164章 離開突厥王城第178章 死亡谷歷險記3第83章 神仙姐姐的由來第106章 原由第136章 解除術法1第96章 武林大會2第207章 好心有好報第191章 劉氏餘孽案第108章 京都七小第122章 闊少爺和窮小姐1第20章 生意上門第76章 打拐,皇后娘娘中毒第1章 又被下放到農村第19章 牆頭記第208章 交出兩個孩子第2章 鄉間生活第94章 營救,相認第142章 三頭蟒蛇第83章 渣渣對對碰第143章 念奴嬌海蘭珠第196章 王三公子第55章 燕氏姐妹第58章 孕事風波第69章 拜年,事發第192章 讒言,算計第86章 逆轉,虐渣第136章 解除術法1第97章 雁門關失守第63章 闖宮第26章 危險來臨第119章 廟會偶遇2第7章 打個商量第198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185章 長公主府 繁星點點的夜空第181章 聽牆角第109章 齊聚杳然樓第142章 三頭蟒蛇第5章 番外完第210章 淑妃求見第146章 逃出生天第4章 打秋風第47章 衝突第3章 老鄉見老鄉第166章 碩鼠與奸細第69章 拜年,事發第39章 禮物第174章 赤火金蓮第211章 大結局第144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120章 初吻,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