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梅聽罷,撲通一聲坐在地上哭了起來。王春蘭見勢便也跟着哭了起來。一邊哭着,一遍罵柳喬喬心狠,說他們不過是想從自家弟媳這裡帶點點心回去給孩子們吃。她這個弟媳居然要將她們當做賊人來處置。
柳喬喬至始至終都保持着微笑,看着他們。
“過去,你們總是以這種方式分別在我娘和我婆婆那裡告狀討好賣乖,害的我每回都要被責罵,甚至責罰。如今我已不是過去那個任人欺負的柳喬喬了。實話告訴你們吧,我真的不吃這一套。我再給你們一次機會,要麼你們就一直哭鬧下去,知道知縣衙役們過來將你們帶走,最後送你們入獄。要麼就趕緊給我起來簽字畫押。保證再也不踏足我的店鋪和家。”
柳喬喬厲聲呵斥的模樣,還是有些震懾力的。
就連一旁的翠兒與春月都激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我,我保證不再給你做工便是。之前,之前做的幾日的工錢我也不要了。行嗎?”王春蘭見勢頭不對,趕緊起身,對柳喬喬說道。她告誡自己,可千萬不能簽字畫押,否則就相當於白紙黑字的承認了自己偷盜了。
“工錢?嫂嫂在說笑吧?咱先不提工錢的事,就先說說,你如何將之前的虧空補上吧。今日,你們不僅要簽字畫押,還得將之前虧空的錢財一一給我補上。若是不然,我定報官處置。倒時候可別怪我不講親戚之情。”
就是要讓她們知道,她柳喬喬絕不是好惹的主。
偷了她一兩,必得用十兩銀補上才行!
“我,我就幹了這一次而已。現下便將這包袱裡的桂花餅還給你,也清了。我工錢也不要了。就算咱們兩情了,好不好?”
“就這一次?”柳喬喬開始敘述這幾日的損失,“昨日我庫房中的桂花餅少了兩筐,冬瓜糖少了足足有二斤。前日裡,桂花酒少了五斤,店鋪賬面上的銀錢少了五十文。這些,我可都用筆一筆一筆記下了。”
“什麼?”王春蘭與李月梅同時發出驚歎聲。
沒有想到的是,她居然早就產生懷疑了,並且對庫房裡那碼放成山的貨物數量了如指掌。
“我記得律令裡提到過,若是出現偷盜行爲,令對方損失嚴重者,便要以十倍的價錢賠付給對方,並且砍掉左手作爲警示。”柳喬喬的一番話,說的兩位嫂嫂膽戰心驚。
“你——”李月梅還想說些什麼,卻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只得老老實實的將包裹交給春月,接過翠兒手裡的紙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畫了押,才說道:“錢,我沒有。命倒是有一條。我已近簽字畫押了。你也不是缺那幾兩銀子的人,便放我們一碼吧。”
王春蘭見李月梅已經簽字畫押了。也只得上前簽字。與李月梅說了同樣的話。都不肯賠付銀錢。
柳喬喬沒再計較下去,如今終於能將這兩個蛀蟲從她店鋪裡趕出去。日後量她們也不敢再來招惹。這就已經是她最想要的了。至於損失的錢財方面嘛,權當做花錢買清淨吧。
二人簽完字後,便匆匆離開。
柳喬喬開心極了。眼下,店裡家裡終於乾淨了。待她重新招新人進鋪子幫忙,讓翠兒學着管理店鋪。她也好放心的去辦其他事情。
隔日,張友芳早上叫李月梅一同來上工。李月梅只借口說身體不適,便不來了。沒想到到了店裡發現王春蘭也沒有來。於是張友芳便有些疑惑。
柳喬喬便將昨日發生的事情一一告訴了張友芳。
張友芳全然一副吃驚的表情。對於這件事,她全然不知。
柳喬喬笑着說,她知道,便讓張友芳到前面跟翠兒一起照看店鋪。
她再招些人手過來做這些雜事。
貼了招工啓事在店門口。很快便有四五人前來應聘。
“翠兒,今日如何,可有招到合適的人?”
用完午膳後,柳喬喬問翠兒。
“夫人,今日上午店裡的顧客實在是太多了。確實有來找工的,我讓他們下午再來。”
待翠兒說完後,張友芳補充道:“其實我有留心注意到前來找工的人。有兩個我看着話不多,忠厚老實,是個肯埋頭幹活的。晚些時候她們若來了,弟媳可再看一看。”
柳喬喬眯了下眼,覺着張友芳甚是不錯,說話辦事很是圓滿周到。於是便把招工的事情交給她負責了。下午她要待在後廚研發新的零食。
柳喬喬在後廚花了一個時辰做了幾道她甚是滿意的食物來。
一是貓耳朵。當時炸魚鱗就是仿着貓耳朵做出來的。用麪粉捏着小貓耳朵的模樣,再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撈起,撒上霜糖,便成了這好吃的貓耳朵零食了。
另一道是仙草凍。
她上午跑了一趟花屋村村後的後山,去後山山腰處看了看那片仙草田。如今已到了仙草長成的季節,柳喬喬割了兩筐回來,回到家中,便動手製作起來。
先用涼水將仙草淘洗乾淨,然後將仙草放在石臼裡舂成爛葉渣狀。而後全數取出,放入大鍋中,用小火熬煮。另一隻鍋裡放滿一鍋水,倒入一把米,將其煮成米湯。煮仙草這邊的鍋中,待一鍋水煮沸蒸發至只剩下三分之一時,用篩子濾水,將多餘的仙草渣過濾掉,只剩下仙草汁,將米湯也進行過濾,留下米漿。而後再將兩者混合到一起過濾一遍後,倒入鍋中繼續以小火熬煮,直至湯汁變得濃稠。便可出鍋裝盆冷卻。
準備好這道仙草凍後,柳喬喬便使上了之前擺攤趕集的一套傢伙式,駕着馬車來到寧王府附近。開始大聲的叫賣起來。
“好吃的牛孚仙草凍咧!好吃的貓耳朵喲!”
因着柳喬喬叫賣的食物名稱都是大家從未聽到過的。所以很快便吸引來了附近的居民和行路人。
“貓耳朵還能吃嗎?”來買東西的人,更多的是好奇。
“這位婆婆,其實貓耳朵能不能吃我不知道。不過我做的這個東西不是真的貓的耳朵。只是形狀相似。所以便形象的稱作貓耳朵罷了。”柳喬喬從專門製作的一個封閉的鐵罐子裡,用製作的竹夾子夾了一塊貓耳朵給前來的這位老夫人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