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剛修好後院呢,不是說二郎娶媳婦的時候就住到後院裡去麼。”
老太太又吃驚了,就算這次過年是在京城,明年也要回來了啊,明年二郎還要娶媳婦呢,小七兒及笄,三郎也要圓房了不是?
“奶,後院是修給以後回來省親時方便住下的,到那時大哥肯定有了孩子,二哥娶了親,三哥和小七兒……”
“呵呵,子鴻的屋到是能騰出來,可是小滿又要嫁了,回孃家也要屋住不是?還有彩霞、小秋,小七兒這是出於長遠考慮呢。”
子維笑了笑,小七兒是不想家裡還成天忙於農事,卻無暇去享受發家之後的富裕和安樂。因此變着法子減少大家的活兒。
可是現在問題就膠着了,一邊是堅持要走的小兄弟,一邊是各種不放心、對家裡又各種放不下的大人……
方楊氏若有所思,方劉氏六神無主。
方誌誠還沉浸在當年的事情裡,有些感慨時光轉眼就十年了,當年那個餓得昏到在自己面前的小小女娃,如今已經長成大閨女了,也終於回去她的家了。
還好,她沒有拋下三郎。
原本他曾擔心這麼一天,怕小七兒回到家人身邊後和三郎的親事就不作數了,纔想着給三郎說個平妻也好。
後來三郎寧死也不屈服,可嚇壞他了。就那一次,他是再也不敢亂想、亂說、亂做了。就是那一次做錯,至今他們父子關係還沒有修復呢。
後來小七兒要去京城談生意,他也不知怎麼了,就是覺得心裡不踏實,生怕小七兒會一去不回的樣子。
當看到小七兒原樣回來,並未有啥不同,他的心才安定下來。這兩年小七兒一直在成長,三郎也考了舉人,一直陪伴在她身邊沒有分開過。
如今小七兒終於真的回到家人身邊去了,卻也沒有和三郎分開,這樣的結局纔是他想看到的。
小七兒既找到了家人,又仍然是他們老方家的小媳婦。這個結局纔是他最想要的。
“你們先去吃飯,咱們商量商量,明兒一早給你們答覆。”方誌忠見兩邊僵持不下,只得開口,先哄他們吃飯了再說。
“你們慢慢商量,反正你們去,咱們就多等一天,你們不去,咱們明兒一早就出發。”子維難得強勢地說道,氣得他爹也揚起了巴掌,只是打不下去罷了。
“爹,你一直是個明白人,也一直很支持小七兒,這回咋就擰着了呢。”子維看着他爹想打又捨不得的模樣,不由好笑,便嘀咕了一句。
方誌忠怔了怔,心裡頓時有些轉過彎兒來。四郎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看來所有的答案只能去京城聽小七兒自己說了。
“爹,咱們去找二叔商量商量。”方誌忠便看向老爺子,自是有些妥協的意思。對於孩子們的堅持,他們也只能妥協了,不然看得住明天,也看不住後天啊。
只要他們又回了縣城,就能自己離開了,護衛們都在縣城呢,也不能將他們關在屋裡關到過年呀。
大人們都走了,子旭也被抱走了,走時還激動地嚷嚷着:“明兒別忘了我呀!明兒別把我丟下呀!”
已經六歲的孩子因是家裡最小的,平日還是看得比較嬌氣的。此時被他爹抱着就沒放下來過。
●ttκá n●C O
見又有希望了,小兄弟們也沒再堅持不吃飯了,方楊氏連忙去廚房給他們把在鍋裡熱着的飯菜端出來,然後坐到了子維身旁。
“四兒,你從小到大都沒這麼強橫過呢,今兒這是咋了?是小七兒教你的招麼?”
“娘,你想多了,小七兒只讓我收到信兒就務必要帶你們進京去,不要耽擱,免得又下大雪路上不好走。”
“是呀,主要是德昌州和咱們這邊一樣冷,進了徐霍州就會好點兒了,新陳州就算南邊了,就是下雪也沒那麼大,不會封路。”
子雅聽了便幫着說話。
“咱們青陽縣剛下了第二場雪,這個月應該不會再下了,等第三場雪來時,咱們都過德昌州了。”已經九歲的子鴻立刻說道。
“不怕!不怕!只要不是大雪封路,咱們有車有馬,跑快點就是了!”子勝一邊大口吃飯一邊開口。
“……”聽着幾個孩子那麼熱絡的說話聲,方楊氏卻只覺無語。這一大家子人要在這樣的時候出遠門,本就是千難萬難的。
也就只有這些孩子才能無憂無慮了啊。
吃了飯,子雅還是跑去大雜院通知小滿她們了。
見他們這麼堅持完全沒有迴旋餘地的樣子,方楊氏就知道沒得選擇了,嘆了口氣,就回屋去整理箱籠,準備出門的衣裳了。
其他人也沒心思做別的,就蹲在南屋門口,等着爺和爹回來。他們必須今晚知道結果,明天才好執行計劃。
二爺到是沒那麼多糾結,在聽了事情經過之後便提了三個問題。
小七兒的身世在京城裡,雖說她約好安全之後來信兒讓大家進京,可她現在情況如何?這個安全是個怎麼安全法?
小七兒家裡是個什麼情況?她娘已經不在,她爹又是個渣的,她在那個家裡過得好嗎?三郎他們又是如何安排的?
二郎明年要成親,是在京城還是回青陽縣?或者在京城等開了年就把親事辦了,然後大家一同回來?他們是如何安排這事兒的?
大家都被他問得一臉茫然,因爲一直以來對小七兒的信任和倚重,反倒讓他們忽略了這些問題,只想着他們自己會安排的、他們自己會有主意的。
結果……二爺的三個問題讓他們有些擡不起頭來了。
“那就去吧,明兒收拾收拾、要處理的事情趕緊處理,志信去趟鎮上,把這事和枝兒說說,既然大家都去,就一起去熱鬧熱鬧吧。”
於是老爺子開了口,又看向方誌忠:“老大,老三同你一塊兒回來的,如今是在縣城裡,還是又去了哪裡?”
“他在縣城,說要看看帳目,不能悶頭拓鋪,也要看看各地經營情況。再同總帳房交接一下,趕在年關前把帳目都算出來。”
方誌忠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