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蘭無視了周書仁瞪眼,贊同的道:“兒子說的對,你的鬍子重新留吧,現在的確挺難看的。”
周書仁蠻喜歡自己鬍子的,他摸鬍子摸習慣了,又摸了摸,的確還重新留了,手感沒以前好了。
次日一早,竹蘭等的信件就到了,還一口氣來了三封,一封是給董氏的,竹蘭先看了容川的信,竹蘭瀏覽過後,“廩生啊,好,好。”
宋婆子也高興,只有周府後輩起來了,周府纔不會曇花一現,“恭喜主母了。”
竹蘭把信件遞給宋婆子,“拿去給小姐看看。”
宋婆子接了信,“是。”
竹蘭失笑的搖頭,容川很守規矩,哪怕和雪晗青梅竹馬定親,容川也不會單獨給雪晗寫信,只會在家信裡填上幾詢問雪晗的話。
竹蘭又看了另一封信,這是董家的信,竹蘭看過後放下,親家公能這麼果決,可見董家子孫後輩真沒可出息之人了。
否則,親家公爲了兒孫也會想別的辦法,而不是直接傷退了,斷了董家子孫的念想。
說到底,親家公的果決對周家最好,竹蘭看着信上的最後幾句,說什麼不給周家添麻煩,這是要人情呢,老狐狸啊!
三房,董氏看了信,心裡傷感,在老家的時候,她覺得董家很厲害,出來後,董傢什麼都不是,現在心裡複雜,爹只能傷退護家啊。
昌廉心裡是送了口氣的,年後,他沒少收到姐夫的邀請,他不擔心自己,他有爹撐着,他擔心岳家,還好岳父是明白人,“別難過了。”
董氏摟着相公的腰,她心裡難受,哥哥和侄子們哪怕一個有出息,爹也不用自己撐着董家,心裡悶悶的,董家沒了爹支撐,日後的董家該如何?
現在的姐夫在玩火,日後不知道會如何,難道董家要靠她?
這麼一想,董氏更鬱悶了,家裡要是好樣的還行,“如果日後董家上門,你不用顧忌我的面子。”
頓了下補了一句,“當然好樣的可以幫幫,不好的就算了。”
昌廉笑出了聲,董氏到底不是心硬之人,“爲夫聽娘子的。”
董氏心情好了許多,可手卻沒有鬆開,她不捨得鬆開,現在她能依靠的只有相公。
主院,竹蘭看着是老二,“你剛出外地回來,有事找我?”
周老二回來幾日了,“娘,玉霜也不小了。”
竹蘭知道周老二的來意了,“我知道,怎麼,你有看好的人家?”
周老二忙擺手,“娘,我哪裡敢啊,孩子們的親事,您和爹做主的。”
竹蘭沒錯過周老二的細節,周老二沒說謊,“沒人找上你嗎?”
周老二實誠的回着,“有不少人找兒子。”
竹蘭點頭,“你今個來是什麼事?”
周老二笑着,“我從丁管家的嘴裡知道娘給吳嚀買了宅子和鋪子,所以我想玉霜不小了,兒子準備去京城給她買宅子和鋪子做陪嫁。”
竹蘭眯着眼睛,周老二選京城買鋪子和宅子,這是想把玉霜嫁入京城啊,這是信周書仁能進京?難怪津州的人找周老二,周老二都穩如山呢,這小子的心思不小啊!
周老二沒等到孃的回話,“娘。”
竹蘭啊了一聲,“京城的鋪子和宅子可不便宜,這兩年京城的房價一直穩漲的。”
周老二挺了挺後背,
他讀書不行,可抓銀子是像孃的,“娘,兒子手裡有銀子。”
竹蘭一瞧,這是手裡的銀子不少,現在的幾房都很爲經營自己的產業啊,“你心裡有數就好,不過,進京是進京,你買了宅子和鋪子就趕緊回來,不該接觸的人,還是不要接觸的好。”
周老二將孃的話在心裡饒了一圈,“兒子記下了。”
京城,政殿內,皇上看着五個兒子,太子除外,其他的四位都是奔着差事來的,他手邊就是周書仁寫的摺子,津州的動靜,他一直知道,周書仁的辦法雖然麻煩,效果卻好。
尤其是現在知道隱藏的勢力,他更要把控好京城,周書仁果然是福將。
太子也是看過摺子的,心裡佩服周大人的心細,他甚至想,周大人要是在京城,一定比在津州強,只可惜一時半刻周大人是不能進京的。
太子看着幾個弟弟,這幾位消息倒是靈通,知道差事的好處。
二皇子心想,差事一定要拿下來,只要拿到差事,日後所有進出京城的人,他就有數了,只要盯住了可疑人員,抓老三幾個的尾巴就容易了。
二皇子,“父皇,太子大哥忙於政務膽子已經很重了,兒子願意替父皇分憂。”
三皇子心裡罵着老二,嘴上也不慢,“父皇,這差事是細活, 二哥他幹不了細活,兒子心細,兒子更適合。”
二皇子,“.......”
果然是老三,不踩他一下都難受。
四皇子插了話,“這要論心細,兒子纔是最細心之人,三哥,謝謝了。”
三皇子,“.......”
呦,老四個不要臉的。
張景宏纔是最心急的,幾個哥哥都又差事在身,他一個差事都沒有,他急着有差事,只有辦了差,才能經營自己的勢力,說來,他現在挺苦逼的,銀子縮水了許多,很多支持他的都跑了,想到這裡,“父皇,差事還是專心的好,幾位哥哥身上都有別的差事,兒子纔是最適合的。”
皇上側過頭,“太子,你的意思?”
太子,“兒子覺得。”
見幾個弟弟都看着他,瞧瞧緊張的樣子,他纔不會搶差事,他未來是要當皇帝的人,纔不會去辦差。
頓了一會才繼續道:“兒子覺得老五合適。”
幾位皇子想罵人了,太子一如既往的不招人喜歡!
皇上勾着嘴角,“那就老五了。”
二皇子到四皇子沉默了,早知道太子的建議這麼好使,他們一定先送禮的。
太子幽幽的想,他只是把父皇的話說了而已,父皇早就選好老五了。
次日,周書仁休沐,鄧秀才來津州了,周書仁示意鄧秀才跟他去書房,“京城有什麼事,需要你親自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