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五十萬字的書,讀起來是要花上好一陣時間的,所以當一系列書評在各大報紙上刊登出來時,十二月份都已經拉開了它的冰雪大門。
沒得說,雖然兩本書都是掛着同一個名字,劇情大綱也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愛麗絲的這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當然和jk-羅琳迎來了千差萬別的對待。
那是1997年的某一天,一個單親媽媽在咖啡館中,用大量的碎紙片湊出了一本十幾萬字的兒童魔幻小說。雖然她在把這一整個系列6續推出後,迎來了業界的強烈反響併爲自己帶來豐厚收入,但那起碼也要等到第三部書正式出版才行。
原因無他,不是哈利波特屬慢熱性質,而是作爲一部長篇魔幻系列文學,羅琳的前一兩部都實在太薄了。信息量不足,又怎麼能讓讀者迅感受到魔法媽媽的美麗世界呢?
但放到愛麗絲這裡,就截然不同了。
先,她和羅琳最直接的區別,在一開始就是擺在明面上的。十億級企業家兼任的暢銷書作家,這樣一個有影響力的名人寫出一本書來,哪愁會沒有第一批銷量呢?當她的潛在讀者數量本就遠同期的羅琳百倍時,基礎的反應度當然也就同比增長了。
進而,就是最明擺着的厚度了。
早在數月前,矮腳雞圖書社就宣傳起了愛麗絲的長篇魔幻系列計劃,七年七部曲的兒童向題材,而且還是以學校爲主要故事生地,這可就明擺着,正好是整整一代人成長的睡前讀物啊。
一本書到手,一年不用愁,七本書到手,永遠不用愁,那些孩子正和“哈利波特”一個年紀的父母親,哪能不對這套小說翹以盼呢?
如此一個月下來,矮腳雞在全國境內售出了整整七十萬冊的銷量。畢竟這本書的價格真的不算太貴,三十美元買得五十萬字,這能給自家孩子講多少個月的牀頭故事?要麼怎麼說,女人和孩子的錢都是最好賺的,這整整七十萬的銷量中,父母親們的份額可是真沒少佔!
讀者基數無比龐大,基礎市場需求也非常繁盛,是以愛麗絲輕鬆就打破jk-羅琳的那種“多本書慢慢喚起熱度”的局面。當然,她畢竟也是對作品進行了三倍量的篇幅增加,與其說是提前了這種現象,其實更是信息量提前達標了。
一本五十萬字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自然就能起到羅琳前三本綜合下來產生的影響力。
所以,也就不怪呼在短短一個月後的88年年末階段,《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的文化版面,會被這部小說的評論徹底洗版了。
“掙脫了托爾金框架的新類型魔幻,生在都市中的神奇故事!”
“名著新星冉冉升起,一個屬於新魔幻的時代開始了!”
“七本書,七個學年,七扇奇幻的大門向一代人逐漸敞開!”
“古典魔幻與現代社會的完美融合,虛幻與現實的恰當交映!”
幾乎是井噴一般,一整個美國奇幻文學界都被這一本書炸了出來,即便第一批海外版纔剛剛登陸加拿大,但數以十計的領域內作家、評論家都已經忍不住了!
奇幻文學在歐美市場的展可謂繁盛,自五十年代的托爾金起,不算同時期的《納尼亞傳奇》等的誕生,在隨後的三十年裡,至少一打的作家都有寫出精妙絕倫的同類型故事。
從六十年代的《地海傳奇》六部曲不斷出爐,到七十年代的《安珀志》十部書逐一誕生,再到最近期剛出版的長篇系列《時光之輪》,無不是這整整三十年來最傑出的代表作,而在他們的陰影之下,更多的同題材故事也都在以系列的形式,不停百花齊放着。
但它們無疑都有個鮮明的特點——要麼是直接源自托爾金體系,要麼也都只是憑空構建一個嶄新的世界。即便《安珀志》頗有種多元宇宙世界觀的感覺,也依然屬於架空世界的範疇。
再一個典型特點就是——也和托爾金一樣,多少作者在力圖營造一種史詩般的浩瀚感。少年們的奇幻旅程,正義與邪惡的強烈碰撞,大多都是如此。
由此,《哈利波特》就像一顆灼熱滾燙的石子,被扔進了光滑如鏡的冰寒深泊中。
絕大多數評論人都有着共同的觀點,那就是愛麗絲將魔幻氣息完美地融合進了現代社會中,而她立足於英國的“地圖”,也着實給了這種魔幻充沛的歷史感和合理性。明明只是一部兒童向的校園冒險故事,但很多資深業界人士都憑藉其老辣的眼光,立刻認出了許多世界觀層面的訊息!
“魔幻與科幻難道還可以兼容嗎?法師的魔力就是一種和電能相似的新品種能量,強橫的腦電波化作精神力影響微觀粒子的運動。神奇的基礎課《魔法理論》,讓我們這些自詡高貴的‘麻瓜’見識到了真正的偉力!”
“真奇怪爲什麼我們過去都沒有意識到。仔細想想,懸停咒和飛翔術,確實就是科學領域的反重力技術,難道魔法真的只是另一個層面上的高科技嗎?神奇的魔杖,好一句‘羽加迪姆-勒維奧薩’,少年羅恩施展了《星際迷航》的人類才能掌握的力量!”
“新類型的魔幻徹底敞開的它的大門,一年級新生的科學素養都遠諾貝爾獎獲得者,巫師終將統治現代社會!”
毫無疑問,太多的評論家都現了《哈利波特》最突出的特點了。甚至都不是它把一個奇異的世界插入到現實領域裡,而是愛麗絲作爲一名科技界的企業家,竟成功地把魔幻設定與現實科學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
“完全沒有任何違和感。十一歲的少年無能對巫師的授課提出質疑,校方的教學更是字字灼金,完美地將魔法體系的展歷史融合進現代科學技術史。什麼是魔法?魔法就是基於異能人類展的精英化高科技!”
“這究竟該被劃作魔幻題材,還是科幻類型?我不禁感到疑惑,愛麗絲用一整個章節敘述了哈利的第一堂《魔法理論》課,也讓我這個飽讀詩書的評論家受到了新教育的洗禮。具備可控放射性的魔法石,以改變基本粒子結構的方式達到點石成金的效果,這真不禁讓我想象,看着這一系列七部曲長大的一代人中,會誕生出多少個聰明絕頂的科學家?”
講道理,雖然美國人深受英國文化的影響,但奇幻類別的讀者數量畢竟是有限的。這裡到底還不是英國,比之《星際迷航》那種鐵定會紅火的類型,魔幻小說的忠實讀者充其量也就千萬人。一個月的時間賣出七十萬冊,但也依然還有着太多人的人根本沒看過它。
但這下可好,當海量的書評竟將它這樣一番描述後,井噴般的再版現象也就不足爲奇了。
居然完美地用科學解釋了魔法!?
講道理,要說歐洲人可能還會感到些反感,但這恰恰是命中了幾乎所有美國人的心啊!
聖誕前夜,正是家家戶戶爲大餐進行最後購物的時刻,但這一次的市區街頭,卻鮮少能看到市前排長隊的現象。反之,多少人都跑到了書店門口,即便手拎大包小卷,即使隊伍都沿着大街順着牆角轉到另一邊去了,人們依舊樂此不彼!
“我有預感,我兒子要是真把這《哈利波特》的七部曲給讀完了,他將來肯定能當個科學家!”
“我藉着小姨子的看過,真是太精彩了。你知道的,我可是個正經的物理學家,平時哪會去看什麼魔幻小說?結果你也瞧見了,我現在也來買了!”
“你們說,愛麗絲-王那顆腦袋瓜究竟是怎麼長的?那章《魔法理論》我也藉着同事的看過了,你是物理學家對吧,你覺得可行性怎麼樣?”
要說這一整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哪一部分,相信沒人會說是最後的《雙面人》。《魔法理論》,就是魔法理論,真不愧是校園小說,作者竟還真藉着教師給讀者們上了堂……而且是如此奇妙橫生的課程!
“我就想知道,愛麗絲是怎麼想出來的。”那物理學家排在隊伍裡道:“理論部分完全沒問題,只要你確實是個巫師就行……別笑,我是認真的。你們想啊,在法拉第之前,誰能想到電能的實際應用?那如果說,這些巫師的體內也有種奇異的生物能,再配合着那種能感知到基礎粒子波動的強大腦電波,明個所謂的咒語和魔法,可不就是順理成章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也不過如此,這位物理學家爲排隊中的顧客們答疑解惑,但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受到了愛麗絲的影響?
進而,又有多少科學家在看到了種種新聞評論後,難得地買了本魔幻小說,進而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