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故事

“這株梅樹真的有一千多年了嗎?”等引路的僧人離開了,阿笙便圍那株古梅看着。花枝繁盛,梅花繽紛如雪,帶着勃勃的生機。這樣的一株梅花,除了表面上透出來的美好,其實還鐫刻着歲月的痕跡。歷史如同東流的水,滾滾而去,滔滔不絕。歲月流觴,時代變遷,這一株梅花一直都屹立在這裡,從來沒有變過。

老枝經過歲月的磨蝕自然也會腐朽,不過卻有新枝蓬勃而生。新舊交替從來都是生命的必然,也不知道這一株老梅這樣年年開放,歲歲結果的日子還有多久。

“是否真的有千年,誰也不得而知,不過世人卻往往願意去相信。不過,單是看着這樹,即便沒有千年,也必然歷史悠久了。”風墨樓淡淡的應着。寒風吹過,有花瓣如雪而下,落了幾人滿頭滿肩。梅花的淺淡香氣帶着寒冬的冷冽撲面而來,沁人心脾。

“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一株難得的古梅了。梅花固然哪裡都有,不過能夠歷經風霜,多年了還活的這樣好的,卻是極爲少數的。何況這株梅樹還年年開放,每年結的果子也多。說起來這樣的梅樹,怕是全國上下也極少的。”宋凌薇也饒有興致的看着眼前的梅花。即便是前世的大千世界,古梅的傳說也不多,她所聽聞過的也不過是五大古梅罷了,而且也早已經名不副實了。有些說是數千年的梅樹,其實那古梅早已經腐朽。所能看到的也不過百餘年的再生梅。或是新梅與腐朽的老枝纏繞,不分彼此,看着以爲是老樹生花。其實也早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古梅了。

這一株梅樹的確是十分難得的。若是在前世,必然是風景區裡的寶貝。

“這老梅我們也看了,不是說還有梅山嗎?我們現在去看嗎?”阿笙興奮的說着。

“你的精神也太好了,雖然說一路上都平穩,不過到底是冰天雪地的,還是歇上一歇再去賞梅吧!”宋凌薇一邊說着阿笙一邊帶着幾人進了屋。跟來伺候的下人在幾人賞梅的時候便已經進屋準備了,帶來的爐子也很快弄燃。等着幾人進了屋,屋裡已經佈置的暖融融的了。說到底,還是有錢的日子過得舒坦啊!

紅泥小爐燃着。很快壺中的水便沸騰了,下人連忙沏了茶端了上來。喝上一杯熱茶,身上的一點寒氣也就被驅散了,全身都暖洋洋的。喝了熱茶。又坐了一會兒。外面的雪已經停了,不過太陽還沒有出來,厚厚的積雪也還不容易消融。

“姐姐,外面雪停了,我們快點出去賞花吧!”看着外面的雪停下來了,阿笙便叫嚷起來,一看就知道,他的一顆心早就已經飛到外面去了。

“那就出去吧!也讓我們好好的看着這梅山是個什麼樣子。”宋凌薇看着阿笙這個樣子。便也招呼着幾人出門。這院子在正屋和廂房中間有一處小門,出了小門。便是後面的梅山了。在這個時節,來上香的香客倒是大多是衝着這後面的梅山而來的,所以那一道小門也就不上鎖,香客可以自行去後山。

那一道小門被推開,滿山的繁花便映入眼簾,多株梅花競相開放,層層疊疊,雲蒸霞蔚,繁花滿山,一片香海。一行人中只有風墨樓來過這裡,便由他帶隊,幾人都跟在他的身後。梅山之中並沒有開闊的道路,都是小小的小徑,到處梅枝衡倚,若非仔細,連那小徑也是不明顯的。

這個時候還不是梅山的梅花開得最好的時候,不過盛放的也已經不少了,看着也已經十分的震撼了。就是還沒有開放的梅花那也是花苞鼓鼓漲漲的了,似乎再有一陣風過就會鋪天蓋地的開滿一般。一路走,風墨樓也一路給幾人解釋着,梅山總共佔地有百畝,栽種梅花有千餘株,其中梅樹大小不一。梅山之上本來就有幾株野生梅花,品種不算稀有,不過開得卻好,每年都有不少遊人上山賞花。

在前朝的時候便有山中隱士在這山中種梅,這裡的梅花也就漸漸的多了起來。隱士常年居住在山中,種梅花,賣梅子而生,餘錢除去生活所需便都用來養育了梅花。後來不是讀書人仰慕那隱士,便多來此處賞梅,偶爾也會親手栽種上幾株梅樹。漸漸的,這裡也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梅山,梅花也栽種的越來越多。數百年來,梅樹一直都有栽種,也有一些老了腐朽了,死去了,便又有新的梅樹種上。

漸漸的,才成了今日的規模。而其中梅樹也自然大小不一,有數百年前還活着的老梅,也有這兩年才種上的新梅。梅花多了,自然色彩和品種也都多種多樣起來了,這梅山也更加的色彩繽紛。根據花色,這裡的梅花可分爲白梅、綠梅、硃砂(紅梅)、宮粉(粉紅)、黃梅等幾種。至於品種,也是種種不一,有常見的宮粉梅,也有名貴如鴛鴦梅之類的。

梅山的高處建了些屋舍,最高的地方是“觀梅軒”,至於屋舍有“暗香閣”之類的,屋舍典雅,名字也精美的很。這些屋舍多是學子們出資所建,前朝就有了些,陳舊之後也一直有修繕,後來也慢慢的建上了些,規模倒是越來越龐大了。

而櫳翠庵也有個同梅山相關的故事,據說建立櫳翠庵的原是前朝那位隱士的未婚夫。兩人都是豪門子弟,門當戶對,自幼便定了親事。後來發生了很多事,男子家中因爲當年襄王謀反一案所牽連,男子家中便敗落了,族中成年女子都被砍了頭,年幼的女子和男眷則被刺配三千里。幾年之後,男子逃離發配的地方回京來找女子,不過那個時候女子已經成親,並且有了兒女,生活美滿,再也沒有插足的地方。

兩人相見的時候也只談世事弄人,女子給了男子一大筆銀錢,讓他隱姓埋名的過上一生,這一世始終是辜負了他了。

男子也是有骨氣的,便帶着銀錢離開了。男子自幼飽讀詩書,又聰慧的很,可謂是智勇雙全之人。離開了京城之後,不知什麼原因便去了燕地。(……)

第167章 新婚夜(二)第155章 重陽(一)第98章 屈辱第266章 親人第140章 太女第430章 追趕第258章 密談第174章 情毒第142章 男女之事第370章 種地第263章 洞房第8章 市集(一)第316章 酒宴第222章 胎動第229章 風皇(一)第165章 再婚第304章 條件第52章 新奇菜蔬第428章 相會第325章 小家回憶第31章 愛第262章 親生父親第403章 吳家之行第354章 歸程第37章 生辰(一)第211章 元宵賞燈(二)第47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第189章 雙喜臨門第354章 歸程第49章 解毒第104章 庸醫第104章 庸醫第341章 醫坊開張(一)第274章 暈倒第304章 條件第174章 情毒第60章 弟弟第148章 墜崖第402章 探望孩子第210章 元宵賞燈(一)第87章 鳳後第338章 飲宴(二)第204章 大年初一(二)第141章 原因第128章 蜜餞(二)第405章 全家進宮第57章 往事第42章 皇宮第409章 憂愁第254章 駙馬(一)第420章 親密(一)第72章 蓮開第261章 醉酒第153章 父女第375章 姐弟婚嫁(三)第72章 蓮開第179章 虛位以待第123章 索歡第246章 烤全羊第98章 屈辱第236章 女兒第180章 交待第127章 蜜餞(一)第235章 辭別第173章 看對眼第94章 中風第22章 習武第281章 動心往事第281章 動心往事第328章 久違的黑涼粉第7章 山間採藥(二)第362章 百日(一)第365章 要個孩子第192章 古梅第392章 貴客造訪(三)第190章 梅花第389章 緣分第160章 身孕第391章 貴客造訪(二)第169章 輪椅第285章 逃婚對象第356章 攆人第70章 帶走第362章 百日(一)第104章 庸醫第105章 表白第6章 山間採藥(一)第116章 認親(二)第308章 高手第386章 除夕守夜第385章 一筆勾銷第355章 觀看雪蓮第248章 牧草種植(二)第202章 介紹第291章 梅花茶第2章 酆都第96章 願不願意?第110章 晚宴第369章 愜意生活第70章 帶走
第167章 新婚夜(二)第155章 重陽(一)第98章 屈辱第266章 親人第140章 太女第430章 追趕第258章 密談第174章 情毒第142章 男女之事第370章 種地第263章 洞房第8章 市集(一)第316章 酒宴第222章 胎動第229章 風皇(一)第165章 再婚第304章 條件第52章 新奇菜蔬第428章 相會第325章 小家回憶第31章 愛第262章 親生父親第403章 吳家之行第354章 歸程第37章 生辰(一)第211章 元宵賞燈(二)第47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第189章 雙喜臨門第354章 歸程第49章 解毒第104章 庸醫第104章 庸醫第341章 醫坊開張(一)第274章 暈倒第304章 條件第174章 情毒第60章 弟弟第148章 墜崖第402章 探望孩子第210章 元宵賞燈(一)第87章 鳳後第338章 飲宴(二)第204章 大年初一(二)第141章 原因第128章 蜜餞(二)第405章 全家進宮第57章 往事第42章 皇宮第409章 憂愁第254章 駙馬(一)第420章 親密(一)第72章 蓮開第261章 醉酒第153章 父女第375章 姐弟婚嫁(三)第72章 蓮開第179章 虛位以待第123章 索歡第246章 烤全羊第98章 屈辱第236章 女兒第180章 交待第127章 蜜餞(一)第235章 辭別第173章 看對眼第94章 中風第22章 習武第281章 動心往事第281章 動心往事第328章 久違的黑涼粉第7章 山間採藥(二)第362章 百日(一)第365章 要個孩子第192章 古梅第392章 貴客造訪(三)第190章 梅花第389章 緣分第160章 身孕第391章 貴客造訪(二)第169章 輪椅第285章 逃婚對象第356章 攆人第70章 帶走第362章 百日(一)第104章 庸醫第105章 表白第6章 山間採藥(一)第116章 認親(二)第308章 高手第386章 除夕守夜第385章 一筆勾銷第355章 觀看雪蓮第248章 牧草種植(二)第202章 介紹第291章 梅花茶第2章 酆都第96章 願不願意?第110章 晚宴第369章 愜意生活第70章 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