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認真訓練,備戰2008!

9月24日,上午。

一大早辛莊訓練基地田徑場上,噗噗噗的腳步聲不絕於耳。

三圈的熱身跑之後,蘇祖正繞着體育場跑道慢走着將身體活動開,一邊雙手輕微地擺臂,似乎在模仿自己過彎道時候,重心的把握。

今年在200米項目上,蘇祖的進步很大,從成績上來說,遠遠超過100米。

這是因爲200米講究的中後半程的速度保持能力,在這點上,蘇祖連續兩年在亞高原的冬訓對於他的提升還是很明顯。

他不缺乏速度,缺乏的是速度的保持能力,在這一點漸漸補足之後,他在200米項目上的提升纔會如此巨大。

不過,蘇祖自己知道還有一些問題需要他在琢磨一下,技術還需要進步一的雕琢。他是100米短跑出身,在200米的彎道技術上就會顯得有些粗糙。

雖然後面通過訓練接力賽,第一棒和第三棒的彎道訓練,完善了不少,但和最頂級的200米選手相比,他自己可以感受到相對還是有些粗糙。

在身體重心把握和彎道加速上,達不到他在100米上的那樣圓轉如意。這一點也是當前100米選手多少的問題,像加特林和鮑威爾,兩人在200米上的穩定表現,就遠遠差於100米。

訓練的側重點不同,造成最後的結果自然不一樣。

和普通的選手在同場比賽的時候,還能通過硬實力來彌補這一點,但是在和同一水平的頂尖選手較量,任何一丁點細微的差距,都會成爲決定勝負的關鍵。

蘇祖在慢走經過彎道階段的時候,就再一次感受自己身體在這個階段處於高速時重心的把握和手臂擺臂弧度的大小。

200米和400米項目裡,到了選手最後衝刺的一個彎道,經常會出現軋道的情況,很多時候也就是選手在這方面的技術還不夠完美。

當身體進入絕對高速,或者達到一定疲勞程度時,無法更完美的把握住身體的重心,一不小心就踩線軋道,最後沒有了成績。

在有高倍攝像機覆蓋全場的今天,幾乎任何一點犯規的動作,到最後都會被查出來取消成績。

在原地繞場走了一圈之後,蘇祖感覺到身體漸漸已經活動開,方纔熱身時候帶來的有些急促呼吸感,到此刻也平復了下去,便準備繼續開始直接的常規100米和200米的適應性訓練。

這是2007年以來養成的訓練方式,每一天的清晨,都進行一段時間新跑法的適應。

身體的節奏和技術都是長期一遍又一遍訓練,使得肌肉記憶大腦反應都純粹成爲了下意識,是一種如同呼吸眨眼般的自然反應,完全成爲了一種本能,才能夠在賽場跑出理想的成績。

一般來說對於短跑運動員,如果驟然改變自己的跑法和節奏,起碼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夠完全重新適應。

畢竟扭轉人體的自然習慣,並且要達到先前水平甚至超越先前的水平,這是一個長期反覆練習的結果。

這就像是走路,普通人走路的方式各異,但是從軍之後,經過長期的隊列正步等各種軍姿訓練,幾年的時間就會完全變化。而這種變化如同是長期在軍中,完全融入身體本能,可能以後自然而然一輩子都會如此。

而如果兩年的服兵役結束,重新迴歸社會,可能一部分人在開始一段時間還會保持軍隊裡羊城的習慣,但慢慢地不出多場時間,又將重新迴歸到之前。

說到底,就是一個長期訓練反覆不斷的結果,將某些東西直接浸透到骨髓裡,成了身體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在真正高強度高水平的競技比賽中出現穩定甚至超出的發揮。

蘇祖能夠七八個月的時間就再次適應新跑法,並且打破了自己的極限,一方面是這種優化本身十分符合他的身體狀況,另一個也是他日復一日完全整個人都沉浸在訓練上面。

而且,蘇祖的自我感覺,他現在不但是要保持住身體養成的新的節奏和習慣,還應該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從2001年踏上短跑開始,他從一個門外漢,對於這些只是知道最粗淺的知識,甚至很多瞭解的訓練方法都是道聽途說。

到現在六年多時間過去,他自己在不斷學習和結合自己身體的情況,已經漸漸理出了訓練的方式和重心。

這也是一個頂尖運動員漸漸走到後面的過程,因爲有理論指導,還有自己的切身體會,更能夠把握住那很細微的一點點的變化。

這也是田徑教練很多都是運動員出身的緣故,田徑尤其是徑賽這一類,不像球類的對抗性運動,是多人集體合作項目,要配合和技術。徑賽或者說很多如乒乓球羽毛球這一類的運動,都是一人成軍。

自己從新手入門,到一步步完善技術,登上頂端,這個途中經歷過的所有東西,幾乎都是可以給其他人蔘照訓練和吸取經驗的。

像卡爾-劉易斯、邁克爾-約翰遜這些運動員,到了職業生涯後期,基本上已經不需要教練給他們制定計劃,自己就能夠有的放矢的進行訓練。

這一點李志忠對於蘇祖也開始放得比較鬆,從去年蘇祖改節奏的訓練開始,訓練的計劃就漸漸由蘇祖自己主導、掌控訓練計劃和進程。

在後世蘇丙天2018年接連開始打破自己60米最好成績,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開始由他自己開始掌握訓練方式和進程,自我思考。

當然這不能否定之前教練給予指導訓練的意義說在,只是到了職業生涯中後期,大量的比賽和訓練經驗,以及對自身的瞭解,可以進行更細微的調整。

起跑線前,蘇祖雙腳踩上起跑器,開始俯身擺出起跑動作。

一起晨練出操的接力隊章裴孟、文勇易、蘇丙天和陳宇航幾人也都圍了過來,有幫忙喊口令的,但更多的都是在細緻地觀察着蘇祖的起步技巧。

這已經成爲了接力隊運動員們現在交流的常態,畢竟有一個頂尖的短跑選手擺在你面前學習,這可是可遇而不渴求的。

至於說從起跑的技巧到加速跑,途中跑以及最後衝刺階段的所有動作,並非適合每一個人,但只要動腦去思考和分析,總是能夠對應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預備!”

嗶!

哨音從章裴孟嘴中的哨子裡響起。

蘇祖起身,雙腳驟然蹬踏在起跑器上,起步加速,宛如一道狂風,驟然從幾人面前刮過。

運動員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會因爲有隊友在身邊注視着就受到一丁點兒的影響,依舊是保持着自己的節奏快速奔跑而出。

一趟又一趟的訓練開始,有蘇祖單獨自己跑的,也有蘇丙天或者文勇易幾人上場一起跑的,相互競爭,通過彼此之間的對照來完善自己的技術。

一個上午的時間,幾人就在跑道上進行各種訓練,訓練的方式從起步加速,到超距離的速度耐力等等,相互砥礪,相互促進。

“老李,蘇祖帶了個好頭啊。”

袁郭華出現在田徑場上的時候,看到接力隊的幾人訓練,朝身旁的李志忠不由有些感慨地說道。

中國接力隊在世界範圍內一直是弱項,在2003年以前在亞洲也經常被日本和泰國壓得擡不起頭,但自蘇祖出現後,2003年亞錦賽冠軍,2004年奧運會冠軍,2005年世錦賽第五名,2007年世錦賽第三名,一路走過來,從最開始陳建、楊光宗和沈運保,到現在的章裴孟等人,接力隊的魂已經漸漸有了。

一個團隊,有時候就需要這樣的氛圍。如同大阪世錦賽最後4×100米接力決賽後,四人蔘加尿檢,最後蘇丙天拖得時間很長,但即便是蘇祖也依舊會在走廊外等待着。

大家就是一個團隊,有競爭,有互助,一路朝前。

李志忠面帶微笑,對於袁郭華的感慨沒有多說什麼,事實上表率的作用是十分強大的。前人立了一道標杆,後人纔會想着去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現在田徑隊跑100米的小夥子的目標都是放在了10秒大關,這要放在全國紀錄還是10秒17的時代,很多人連想都不敢想。

“袁教練,師父。”

時間已經臨近中午,接力隊在田徑場一上午的訓練也接近尾聲,蘇祖在旁邊做了一會肌肉放鬆之後,走過來朝袁郭華和李志忠打招呼道。

“狀態還不錯啊,蘇祖,過兩天可是鮑威爾和蓋伊也都要來魔都參加大獎賽。”袁郭華笑着和蘇祖說道。

“名單確定了嗎?”

蘇祖略有些吃驚,倒沒想到兩人在大阪世錦賽之後又馬上趕魔都來參加大獎賽,這種競爭和挑戰慾望,確實很強。

“鮑威爾剛剛贏得了2007年國際田聯世界田徑決賽男子100米冠軍,而泰森-蓋伊在世錦賽結束之後一直在大阪休整,就是爲了準備來魔都參加大獎賽。”

魔都是蘇祖的主場,他肯定是會參賽,而蘇祖對於鮑威爾和泰森-蓋伊都來參賽,還是有些意外的。

蘇祖和鮑威爾還有蓋伊都分別在不同場合有過交手,但三個人同出現在一場大獎賽裡,這樣的場景還是比較少的。

尤其是在蓋伊進入巔峰,開始成爲世界前二前三的短跑選手之後,也就只有去年的國際田聯總決賽和今年的世錦賽,三個人正面一起跑過一場,不然大部分的比賽都會有分開。

像去年蘇祖和鮑威爾的六場黃金聯賽大戰,某種程度上來說,雖然相互比賽提高了關注度,但是連續的失敗也讓鮑威爾的商業形象受到了影響。

自那之後今年的一般大獎賽,三個人基本很少有同時出現,偶爾一場有兩人的競爭就已經爆燃了衆多人的眼球。

而按照蘇祖原本的看法,魔都大獎賽頂多也就蓋伊會來參賽,鮑威爾參加了國際田聯總決賽,應該不可能再來中國參賽,9月23日結束德國斯圖加特的總決賽,9月28日就是魔都大獎賽,這還是有些奔波的,可沒想到到兩人竟然都氣勢洶洶的都來參賽了。

蘇祖心中有些啞然失笑,也覺得自己有些小視了兩人對於冠軍和麪對挑戰的決賽,如果是換一個角度,自己肯定也是如此。

這一點上來說,也能看到兩位頂級短跑選手除了商業價值的考量外,依舊有着對於自身,對於對手都想再次超越和突破的決心。

鮑威爾經過一系列的起起伏伏,某種角度上可以說心態已經更加平和,也更加能夠直視挑戰,畢竟2006年六場黃金聯賽和蘇祖的挑戰即便是現在也爲人所津津樂道。

而泰森-蓋伊,某些迷信的角度來說,他自己本身對於魔都的八萬人體育場就有着不同尋常的感受。

這種感覺是很主觀的,運動員比賽,總會對一些比賽場地有着莫名的親切感,會在這些地點創造各種最好成績和奇蹟。

像洛桑對於劉陽宇,魔都對於泰森-蓋伊,紐約對於博爾特,幾人都是先後幾年在特定的場合有着較大的進步,或者職業生涯的重大轉折,創造個人最好成績甚至是世界紀錄的地方。

“這次的魔都大獎賽有點像大阪世錦賽的精華版啊,參賽選手幾乎囊括了國際田壇的全部高手。”

袁郭華已經實現有了解過參賽的名單,知道這次魔都大獎賽的參賽陣容比起往年更強大。很多參加完大阪世錦賽之後的選手,幾乎都沒有離開,直接轉道魔都來參加大獎賽。

“對了,章裴孟,你參賽的項目準備給你改一下,改成200米,100米換成蘇丙天上場,大家都多感受一下和世界頂級選手比賽的感覺。”李志忠跟着補充道。

章裴孟點了點頭,也沒提什麼疑問,直接道:“100米直接讓蘇丙天上就可以了,如果麻煩的話,200米的話我不跑也行的。世界頂級選手比賽的感覺,我們每天都在體驗吶。”

這話一說完,幾人都笑了起來。確實,他們一直都和蘇祖訓練,要說和頂級選手訓練比賽,確實是每天都在體驗。

當然,真正的賽場和平常的訓練還是不一樣,心理壓力,狀態的好壞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章裴孟之前已經連續參加過幾次魔都大獎賽男子100米的比賽,這一點是之前隊裡協商過的。在當前階段,除了蘇祖意外,隊裡100米項目屬章裴孟的潛力最大,尤其是在中後半程的能力,比文勇易要出色得多,是隊裡看好重點培養的對象。

所以在自己家門口的大獎賽,基本上能夠拿到參賽名額,都會讓章裴孟上場。

蘇祖在旁邊卻是聽出了隱情,開口問道:“師父,蓋伊不跑100米,而是跑200米?”

從說鮑威爾和蓋伊都要來參賽開始,蘇祖就一直在想,三人應該不會是同臺比賽纔是,不然這樣重磅的消息,早應該炒得沸沸揚揚了。

“不是蓋伊,是鮑威爾。”李志忠搖了搖頭,“他們的經紀人在和組委會溝通的時候就有強調過這一點,蓋伊和鮑威爾無論哪個項目都可以和你同場,兩人對於和你比賽的心情很迫切,但是三個人同場的話則不能接受。挑戰你是挑戰世界紀錄,但如果三人同場,則變成了競爭排名的比賽,這對於他們兩方的商業價值不利。”

說着李志忠指了指章裴孟和蘇丙天還有文勇易幾人,道:“這次大獎賽隊裡讓章裴孟和文勇易兩人蔘加男子200米比賽,你們還沒有在個人項目上和鮑威爾這樣的選手跑過,去感受下大賽氛圍和頂級短跑選手的實力。200米也不是鮑威爾的專項,不過這次大獎賽,牙買加的另外一位實力選手博爾特沒有來,他應該就是最強的了。至於蘇丙天,你和蘇祖一起跑100米,積累一下大賽的經驗,最好爭取能夠跑出個人最好成績。”

說到最後,李志忠的語氣漸漸肅然了起來,“機會難得,你們都知道大獎賽的名額是因爲在我們國家舉辦,你們幾個才能拿到,我希望你們能夠把握住機會,感受下大賽氛圍,爭取在明年8月份前能夠跑出A標的成績。”

一時之間,在場的衆人也都收起了嬉笑的神色,認真了起來。

2008年奧運會男子100米的達標標準是10秒21,200米的達標標準是20秒59,按照當前田徑隊裡的情況,除了蘇祖外,在一二百米項目上最有希望達標的就是章裴孟和文勇易兩人,兩人在國內的一些賽事裡,已經能夠跑進10秒30。

而蘇丙天因爲年齡和進入國家隊訓練時間較少的緣故,現在最好成績還在10秒30開外,但一年之內能不能跑出奧運會A標,現在大家誰也說不清楚。

但整個田徑隊內部,從馮書庸、餘立偉、到李志忠和袁郭華幾人,現在都希望能夠多幾個一二百米的達標選手。

現在除了劉陽宇一枝獨秀外,石東鵬和新人小將季鵬都跑出了達標成績。

蘇祖看着章裴孟和蘇丙天幾人眼睛似乎閃亮得發光一樣,擡起頭看了眼遠處辛莊訓練基地的條幅。

不知何時,除了慶祝他再次打破世界紀錄和劉陽宇奪得世錦賽110米欄冠軍的條幅外,又多了一條——認真訓練,備戰2008!

蘇祖輕輕地吸了口氣,“2008年奧運會,真的不遠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是韓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男子短跑巔峰時代開啓第三百零六章 崛起的泰森-蓋伊第六十四章 前兆性中暑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米半決賽(完)第三百五十一章 百米決賽(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展望第二百九十八章 勞倫斯和奔馳第三百七十四章 歡迎你,教練!第三百三十一章 蘇祖日記(本章第一人稱)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米半決賽(完)第一百二十七章 步步朝前第三百八十九章 鳥巢巔峰(百米決賽) 萬字大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比蒙障礙第一百三十六章 賽後第一百一十章 有賊第八十二章 體育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賽後第二百五十六章 上場吧第九章 秋收(下)第二十五章 跳遠第三百八十三章 男子100米預賽第二百六十章 都柏林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三百六十八章 2007最後一賽(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設想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是終點第二十一章 200米預賽和跳高第二十三章 200米決賽第三百九十五章 即將落幕第四十章 打架第二百七十五章 章裴孟的採訪第二十六章 跳遠(二)第三百零三章 心態調整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力賽第一輪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米第一輪(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五星紅旗飄揚第一百一十九章 六月第三百八十九章 鳥巢巔峰(百米決賽) 萬字大章第六十二章 有人破紀錄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第一百九十六章 雅典奧運落幕第三十三章 練到吐第三百九十七章 最後一場(大結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賽開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一樣的點火儀式第二百九十八章 勞倫斯和奔馳一百八十六章 普通人第四十五章 第一場預賽第二百六十章 都柏林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好,艾倫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賽準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頒獎儀式第三百二十二章 巔峰對決(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男子100米半決賽(下)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第三百一十章 羅馬黃金聯賽(三戰鮑威爾)第一百六十五章 賽前小事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4×100接力大戰(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二百七十四章 爲誰全場高呼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第三百二十二章 巔峰對決(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米半決賽(完)第一百八十五章 200米複賽(下)第三百零六章 崛起的泰森-蓋伊第二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零四章 抵達林茨第三十二章 莊教練第一百九十三章 最後的決賽第一百五十章 室內世錦賽開幕第六十四章 前兆性中暑第一百四十三章 設想第二百七十二章 魔都黃金大獎賽開幕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一百零三章 60米新紀錄第三百六十章 不想出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臨時停賽第一百零七章 等待高呼第一百六十九章 準備複賽第一百八十章 大魔王第二百二十四章 比蒙障礙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場預賽(中)第四十八章 第一第三百零八章 洛桑洛桑(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需要訓練搭檔第二百八十二章 躲不開的邀請第一百九十六章 雅典奧運落幕第一百九十七章 回國一週第六十二章 有人破紀錄第三百二十六章 記者發佈會第四十九章 潛力耗盡?第六十九章 不糾結第二百八十九章 多哈第三百四十八章 百米半決賽(三)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含義第一百七十五章 爲你驕傲第三百四十六章 百米半決賽(一)
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是韓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男子短跑巔峰時代開啓第三百零六章 崛起的泰森-蓋伊第六十四章 前兆性中暑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米半決賽(完)第三百五十一章 百米決賽(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展望第二百九十八章 勞倫斯和奔馳第三百七十四章 歡迎你,教練!第三百三十一章 蘇祖日記(本章第一人稱)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米半決賽(完)第一百二十七章 步步朝前第三百八十九章 鳥巢巔峰(百米決賽) 萬字大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比蒙障礙第一百三十六章 賽後第一百一十章 有賊第八十二章 體育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賽後第二百五十六章 上場吧第九章 秋收(下)第二十五章 跳遠第三百八十三章 男子100米預賽第二百六十章 都柏林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三百六十八章 2007最後一賽(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設想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是終點第二十一章 200米預賽和跳高第二十三章 200米決賽第三百九十五章 即將落幕第四十章 打架第二百七十五章 章裴孟的採訪第二十六章 跳遠(二)第三百零三章 心態調整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力賽第一輪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米第一輪(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五星紅旗飄揚第一百一十九章 六月第三百八十九章 鳥巢巔峰(百米決賽) 萬字大章第六十二章 有人破紀錄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第一百九十六章 雅典奧運落幕第三十三章 練到吐第三百九十七章 最後一場(大結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賽開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一樣的點火儀式第二百九十八章 勞倫斯和奔馳一百八十六章 普通人第四十五章 第一場預賽第二百六十章 都柏林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好,艾倫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賽準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頒獎儀式第三百二十二章 巔峰對決(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男子100米半決賽(下)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第三百一十章 羅馬黃金聯賽(三戰鮑威爾)第一百六十五章 賽前小事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4×100接力大戰(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二百七十四章 爲誰全場高呼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第三百二十二章 巔峰對決(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米半決賽(完)第一百八十五章 200米複賽(下)第三百零六章 崛起的泰森-蓋伊第二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零四章 抵達林茨第三十二章 莊教練第一百九十三章 最後的決賽第一百五十章 室內世錦賽開幕第六十四章 前兆性中暑第一百四十三章 設想第二百七十二章 魔都黃金大獎賽開幕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一百零三章 60米新紀錄第三百六十章 不想出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臨時停賽第一百零七章 等待高呼第一百六十九章 準備複賽第一百八十章 大魔王第二百二十四章 比蒙障礙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場預賽(中)第四十八章 第一第三百零八章 洛桑洛桑(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需要訓練搭檔第二百八十二章 躲不開的邀請第一百九十六章 雅典奧運落幕第一百九十七章 回國一週第六十二章 有人破紀錄第三百二十六章 記者發佈會第四十九章 潛力耗盡?第六十九章 不糾結第二百八十九章 多哈第三百四十八章 百米半決賽(三)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含義第一百七十五章 爲你驕傲第三百四十六章 百米半決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