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祠堂祭祀

全家人都喜歡的看着這個竹搖籃。

“爹!您這十幾天,就編的這個啊!”姚長海摸了把鼻子道,把眼中的淚意給逼了回去。

“沒出息,不就是竹編的搖籃嗎?”姚爺爺笑罵道。“怎麼樣!不錯吧!我曾經見南方賣過,咱買不起,還做不起啊!其實很簡單的。”

“謝謝,爹!”連幼梅無法表達心中的意思,只能最簡單的一句謝謝。

“謝啥子,俺給俺孫女編的。”姚爺爺笑着說道,臉上盡是慈祥地笑意。

“來……妮兒正好醒了,咱家妮兒試試爺爺編的搖籃。”姚奶奶先拿着小褥子鋪在搖籃裡,然後又裹着妮兒放進去,輕輕搖晃。

“真是好耶!老頭子,你說是吧。”姚奶奶笑道。

“咱爹的手藝沒的說。”姚長青說道。“什麼看一遍,就會編了。”

“怎麼羨慕啊!倒退三十多年,爹也編給你一個!”姚爺爺開玩笑道。“咱家長青也悠悠。”

“爹……”姚長青跺着腳不依道。

田勝利蹲下笑眯眯地說道,“嘿嘿……今兒就數咱妮兒最美了。”他伸出食指,拉拉妮兒的小手,“爺爺編的竹搖籃,好不好啊!”

“長青,你看她的手好小,妮兒胖嘟嘟的好可愛喲!”田勝利頭也不擡地笑着問姚長青道。

“是嘛!”姚長青有氣無力地說道,頭偏向了窗外。

“呵呵……”姚爺爺和姚奶奶相視一眼,立即起身道,“老伴啊!天差不多快亮了,咱倆該去五叔公那裡了。順便出去轉轉,聞聞春天的風。溜達着也該到祠堂外集合了。”然後又對着小輩們兒道,“你們也別誤了時辰。”

“知道了,爹!”

“是!爺爺。”

連幼梅笑着問道,“爹,這時候出去看啥景緻啊!”

“啥景緻,去年是金蛇狂舞,今年就是萬馬奔騰的景緻唄!”姚爺爺穿着衣服笑着說道。

“爹!您老可真幽默。”連幼梅也不得不讚嘆道,這回答可真是絕了。

跟在老人們身後,姚家幾乎是全家出動,去了祠堂。只留有還在坐月子的連幼梅和妮兒。

妮兒這一次,總算看全了姚家人的真容了。躺在炕上的妮兒打開天眼看到,典型的農家人,風吹日曬的,皮膚曬的一個比一個黑。一個比一個粗糙,一看就是勞動人民,撲面而來濃濃的鄉土氣息。

兩位老人乾瘦的臉上佈滿了象溝壑,又如車轍似的皺紋,深陷的眼睛露出了歲月沉澱下來的智慧的光芒,慈愛地看着衆小輩兒,從內心迸發出的精、氣、神,是不比年輕人遜色的朝氣與活力。

枯樹皮似的雙手,堅韌頑強地打造着平實的生活,爲小輩們兒遮風避雨。

對生活充滿了熱情,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應該說姚家人都是這般生活態度,始終都笑容滿面。

姚家的父輩明顯身高不如孫子輩,只是一般的個頭,生活的重壓下,他們也高不起來。而孫子輩,都是瘦高個,不過瘦得像麻桿。

也是這艱苦的年代,你也挑不出一個胖子來。啃着沒有多少油水的粗糧,還幹着重體力活,想胖也胖不起來啊!

ωωω¸Tтká n¸C〇

姚家人雖然黑了點兒,但都遺傳了父輩的一副天生的正直的好人臉,也就是五官端正,濃眉大眼,濃眉大眼的相貌總是讓人第一眼就留下親近的好印象。

唯一的兩個女孩兒也是樣貌精緻,只一點還是黑了點兒。

有道是一白遮三醜,雖然五官立體,精緻,但由於曬的黑,還是稍稍打了折扣。

不過這水潤清澈地雙眸閃着的淳樸、善良、嘴角噙着樂觀、開朗的笑容,精力永遠是那麼的旺盛。

姚爺爺的房間也是那麼的簡樸,佔據了半間房的暖炕,厚厚的石壁上是刷着桐油的木格子窗。窗戶的四周糊着泛黃的報紙,只留有中間一小塊兒是嵌着玻璃。

木製雙龍臉盆架,摞起來兩個的樟木箱子上,放着帶罩世紀座鐘,旁邊是綠色鐵皮網狀暖瓶,能看見裡面銀色閃閃發光的暖壺膽。牆角豎着一個炕桌。

竹編的兩張老圈椅子,分別放在一臺罩着藍底印花布的縫紉機兩旁。

炕頭櫃上,放着一個白色石膏毛主席的半身像,單色白瓷。下面還有一個紅色的底座,底座上三朵大大的向日葵,期間夾雜着綠葉,上面刻有一個黑色的‘忠’字。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過年是吉祥的日子,普天同慶,喜氣洋洋。

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

春節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但因各地習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後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還有的地方初一在家裡祭拜之後,還要去祠堂祭祖。

大約8點,姚灣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相攜一道,到了祠堂。

祠堂的香案上已經擺好了祭祀的祭品。

古時天子以牛、羊、豕作爲祭品,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自然不免有力不從心之虞。故而,後世的民間祭祀,也有以雞、魚、豬等充充作三牲來用的。

魯迅在小說《祝福》中也曾經描述女傭們準備祝福祭神的牲醴時說:“殺雞,宰鵝,頭豬肉,用心細細的洗。”這裡雞、鵝等一些其他小動物也用上了。

不過姚灣村大隊飼養的牲畜早就支援國家建設了,所以祭品都是用蒸的大饅頭,饅頭捏成雞、魚、豬的形狀。

祠堂裡,村裡的男人們按照輩分的大小排排站,目前來說姚灣村輩分最高的是五叔公,他站在最前面領着男人們向祖宗神位跪拜叩頭、燒香。

跪拜完畢後,頭髮已經花白的五叔公唸叨着樸實的祭文:

今天在這個祥和喜慶的日子。

我們向上天的先人們祈求平安的日子。

你們的子孫會承接先人的遺願……告慰先祖,永賜吉祥。

“別怕……別怕……是祠堂內放鞭炮,奶奶們在打腰鼓呢!”連幼梅抱着妮兒,輕輕拍道。

“真是的,都解放了,婦女能頂半邊天了,女人們依然不能進祠堂祭拜……”連幼梅噘着嘴道,語氣可是非常怨念,“這好似春雷的腰鼓聲,說不定就是女人們的抗議。呵呵……說笑呢!”

妮兒打開天眼望去,祠堂的青石板鋪就的空地上,打腰鼓的女人們多是奶奶級或者媽媽級的。

真如蘇軾在詩中也說:“腰鼓百面如春雷。”

衆鼓手在頭路鼓子的指揮下,精神振奮,狂跳起舞。場中只見鼓槌揮舞,綵綢似虹,鼓聲如雷,震撼大地。奔放的情緒,強烈的氣氛,上百人齊齊揮舞,令人神情激動,讚歎不已。給以巨大的鼓舞和一股勇往直前的激勵。

這時候溫婉、慈愛的奶奶們,媽媽們,敲打出不輸於男人的粗狂和豪邁。

奶奶們表演輕鬆愉快、瀟灑活潑、動律較小、沒有較大的跳躍動作,屬於較爲文氣的一種腰鼓。

就算文氣,可打腰鼓的花樣,少說也有二十來種,如“仙鶴展翅”、“大海翻滾”、“金雞獨立”、“上山打虎”等等。

而這臉上喜悅的心情一點兒都不做假。

畢竟是奶奶級的,這要是跳躍,旋轉閃着腰了,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鼓聲停下,這祭祖儀式纔算完畢。

行跪拜、頌祭文、放鞭炮,打腰鼓,儀式雖然簡單,絡繹不絕的人們卻是一臉的虔誠,作爲一種鄉村的傳統儀式,之所以一直傳承下來,凸現的不正是傳統文化本身包含的凝聚的功能。

不論是在家祭祖,還是祠堂祭祀目的都一樣,就是要凝聚人心。國人通過祭祀活動,追憶先祖,傳承孝道,涵養德性,在對生命表示敬畏的同時,表達報本感恩之情,抒發弘道揚善之志。

祭祀後馬上舉行分享祭品禮儀,每人就一口饅頭,多了也沒有。

從祠堂出來,年老的長輩們各自回家,等着晚輩們來拜年呢。

由於全村人同姓居多,一路上,見到的無非是叔伯兄弟嫂嬸等等,笑語盈盈,招呼不停,見了老人孩子,趕緊遞個利是送上幾句祝福,互相問候一番。還有同學或友好年前建了新房的、剛結婚不久的、生了小孩的,都會在稍後去探訪,問問近況,寒喧一番。

姚家在村裡的人緣很好,所以這一出去,幾乎是快到晌午了才陸陸續續地回來。

姚爺爺和姚奶奶早早的回來了,因爲來拜年的人也不少。

也是快到中午了,纔沒有人來了。

一上午家裡就熱熱鬧鬧的,喧囂不止。

妮兒躺在炕上今兒總算把姚家人給認全了,人可真多。

由於用天眼過度,累的不輕,迷迷瞪瞪的。

不過這年味兒可帶着濃郁地鄉土氣息。

早早回來的大娘和三大娘麻溜的做飯,主婦們也是挖空心思,用大白菜變出的花樣差不多能擺一個白菜席:芥末白菜墩、菜心拌涼菜、五香辣白菜、醃白菜、醋熘白菜、炒酸菜或燉酸菜、油潑梅乾菜等。

吃的是三合面的饅頭,普通的白麪、棒子麪、小米麪的一種混合所蒸的。

口感比純麪粉的要粗糙不少,但要比棒子大渣面,要細膩多,起碼不拉嗓子。

吃完午餐,收拾停當後,長輩們都歇着,忙活了幾天,就爲了這兩天。

第130章 爬山(一)第259章 安置第339章 難!!第113章 聚餐第397章 父子夜話第78章 劉家第473章 修遠回來了第264章 炒花生第414章 棄嬰第335章 啥人都有?第466章 連成天第87章 姚家的反應第441章 被堵了第305章 捱揍第392章 回門第269章 孫國強第320章 拖拉機第71章 悲劇?第412章 又是一年麥收時第129章 打掃戰場第254章 開開眼第279章 割尾巴第486章 練兵第302章 團聚第54章 田姑爺無後顧之憂第92章 餘波(三)第275章 刨地瓜第301章 姚三伯第106章 採蜜忙第63章 照相第136章 耶!‘勝利’第428章 訓練第169章 所見所聞(二)第126章 農場(二)第444章 考大學第430章 變化第146章 看病(二)第272章 旅程第323章第302章 團聚第318章 過年第361章 風波(二)第257章 拔毒第150章 遠行第270章 成了第96章 劉姥爺真是豁出去了第116章 修煉第176章 全城行動第63章 照相第43章 抓子兒第257章 拔毒第17章 大道第182章 倦鳥歸巢第421章 我要當兵!第255章 定心第240章 是好?是壞?第483章 結婚(一)第168章 所見所聞(一)第342章 一盆冷水澆下來第328章 怎一個巧字了得!第262章 收花生第268章 脫粒難!!第113章 聚餐第45章 十里村第441章 被堵了第87章 姚家的反應第121章 老夫老妻第48章 緣由第69章 泡腳第243章 不怕……第185章 紡花第277章 愁完桃子,愁地瓜第394章 小貓宴客第486章 練兵第171章 難題第320章 拖拉機第68章 博遠的承諾第477章 真相第355章 結婚的代價……第208章 衝突第478章第462章第386章 新來的政委(一)第252章 一步一步來第222章 絕不放棄第77章 又照相第219章 ‘雞飛狗跳’第164章 及時雨第306章 該打,不愧……第188章 奇第28章 稀罕物堤310章年關第151章 分析第278章 跟雞過不去第276章 分地瓜第279章 割尾巴第197章 爭執第197章 爭執第173章 解決之道(二)第466章 連成天
第130章 爬山(一)第259章 安置第339章 難!!第113章 聚餐第397章 父子夜話第78章 劉家第473章 修遠回來了第264章 炒花生第414章 棄嬰第335章 啥人都有?第466章 連成天第87章 姚家的反應第441章 被堵了第305章 捱揍第392章 回門第269章 孫國強第320章 拖拉機第71章 悲劇?第412章 又是一年麥收時第129章 打掃戰場第254章 開開眼第279章 割尾巴第486章 練兵第302章 團聚第54章 田姑爺無後顧之憂第92章 餘波(三)第275章 刨地瓜第301章 姚三伯第106章 採蜜忙第63章 照相第136章 耶!‘勝利’第428章 訓練第169章 所見所聞(二)第126章 農場(二)第444章 考大學第430章 變化第146章 看病(二)第272章 旅程第323章第302章 團聚第318章 過年第361章 風波(二)第257章 拔毒第150章 遠行第270章 成了第96章 劉姥爺真是豁出去了第116章 修煉第176章 全城行動第63章 照相第43章 抓子兒第257章 拔毒第17章 大道第182章 倦鳥歸巢第421章 我要當兵!第255章 定心第240章 是好?是壞?第483章 結婚(一)第168章 所見所聞(一)第342章 一盆冷水澆下來第328章 怎一個巧字了得!第262章 收花生第268章 脫粒難!!第113章 聚餐第45章 十里村第441章 被堵了第87章 姚家的反應第121章 老夫老妻第48章 緣由第69章 泡腳第243章 不怕……第185章 紡花第277章 愁完桃子,愁地瓜第394章 小貓宴客第486章 練兵第171章 難題第320章 拖拉機第68章 博遠的承諾第477章 真相第355章 結婚的代價……第208章 衝突第478章第462章第386章 新來的政委(一)第252章 一步一步來第222章 絕不放棄第77章 又照相第219章 ‘雞飛狗跳’第164章 及時雨第306章 該打,不愧……第188章 奇第28章 稀罕物堤310章年關第151章 分析第278章 跟雞過不去第276章 分地瓜第279章 割尾巴第197章 爭執第197章 爭執第173章 解決之道(二)第466章 連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