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太姥爺的寶貝

南宋李氏《瀟湘臥遊圖卷》,爲與李公麟同鄉的李姓畫家所作。相傳爲南宋的雲谷禪師雲遊四海之後,隱居於吳興的金斗山中。他不無遺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瀟湘山水,於是請一位姓李的畫家替他繪出瀟湘美景,將畫掛於房中,躺在牀榻之上,就能欣賞美景,故爲瀟湘臥遊。

這幅畫是乾隆皇帝最喜愛的山水畫,上面有乾隆的御題。

整幅長卷淡墨皴染一氣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筆痕。大片的留白,朦朧的山水,山色空濛,水到天際,大氣磅礴,讓觀者一時筆法墨意盡忘,完全沉浸在畫家營造出來的那片廣闊的境界之中,恍惚有神遊天外的感覺,完全就是個神品。當年這幅畫的價值甚至在《溪山行旅圖》和《富春山居圖》之上,清末爲小鬼子所得。

“淑英,再看一眼吧!這一別,還不知道,何時才能重見天日。”劉姥爺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卷軸道。

兩人是連連讚歎,愛不釋手,最終還是捲起來放進了樟木箱子。

妮兒打開天眼看着老爺子把畫作一幅幅的打開,難怪老頭子說是無價之寶,有馬遠的 《洞山渡水圖》 、 《寒江獨釣圖》 ,梁楷的 《雪景山水圖》 、 《李白行吟圖》 、 《六祖截竹圖》 、李迪的 《紅白芙蓉圖》 等等這可都是曠世名作。

好像擁抱、撫摸它們,伸出手,看着自己的小短手,只能望畫興嘆,她絕對只承認望畫流口水!而不是面部肌肉不受控制流下的口水。

劉姥爺又打開一個箱子,從裡面捧出一個青銅器,猛虎食人卣,是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也是日本藏華夏青銅器中最重要的兩件之一。另一件爲永青文庫的狩獵紋銅鏡,通高35.7釐米,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立意奇特。

它和許多出土於湘南的商代後期的青銅器一樣。紋飾繁縟,以人獸爲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這件作品究竟是要表現老虎吃人的兇猛,還是人獸和諧的天人合一,歷來說法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商代青銅器中很少有比這件更奇異複雜的了。

妮兒看太姥爺地眼神都變了,牛人耶!這可是小鬼子收藏十大華夏極品文物,也是國人最想要回來的。

妮兒毫不懷疑它們都是真品,這些古董歷經上千年。甚至更久遠,歲月會在它上面積澱下深厚的天地元氣,打開天眼的她,能清楚的看見上面金吉之氣。且看着它們能感受到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妮兒怎麼會認得出這些國寶,上上輩子沒事的時候就泡在圖書館。什麼書都看,讀得多了,自然就知道了。

文物是一個國家精神文化的載體,大量文物的流失會造成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裂痕,一個國家民族對歷史認知的缺失,華夏就飽受這種災難。

全世界各大博物館,私人藏家都收藏有華夏的文物。

有這樣一句話:要研究華夏的歷史。那麼請到日本去。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爲日本保存着大量的華夏古建築、古籍,以及難以計數的其他華夏文物。比如,日本古都京都就是當時日本仿照唐朝都城長安建造的。而這樣的古建築,在當今華夏已經難覓蹤跡了。

也正是出於如是的考慮,44年二戰期間。時任“戰區文物保護委員會”副主任的樑思成向美國盟軍提議,對日本本土的“地毯式轟炸”計劃中排除轟炸古都京都和奈良。美軍最終採納了樑的提議。京都和奈良古建築得以保全。

給外界留下的普遍印象是,華夏的海外流失文物主要集中在歐美。其實,現實並非如此。有權威專家指出,最龐大的華夏文物海外流失地很可能是一海之隔的日本。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的掠奪以及長期存在的非法走私。

自近代以來。因爲日本對華夏的滲透以及入侵,更大規模的華夏文物被日本有組織、有預謀地掠奪。

要給出一個精確的數字,並將劫掠的文物全部一一羅列,似乎不太可能。或許,這將是一個永遠無法揭開的謎,也是留給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永遠的痛。畢竟,被日本公然劫掠、巧取豪奪、敲詐勒索等方式劫掠的文物浩如煙海,即使進行系統統計也難以完全囊括。

日本最大的博物館。館內的9萬多件藏品中,包括有上萬件華夏文物,上自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畫,可謂無所不包。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館收藏有華夏的文物,珍品也是數不勝數,數量估計在數十萬件。

唉……妮兒可以理解老爺子的心思,當然遺憾了,比起那些現在還堂而皇之展覽在日本大大小小博物館的文物,能不心痛嘛!

“啊……啊……”震驚地還在後面,隨着劉姥爺打開一個個箱子,妮兒的嘴巴就再也合不上了。

她‘看見’了什麼……唐寅的寒秋圖,范寬的山水圖,宋徽宗的聽琴圖,張旭的天下第一草書肚痛帖,王曦之的蘭亭集序,雖然是唐代的摹本,但件件都是書畫絕世之作。

劉姥爺又打開一個箱子,從裡面拿出一把寶劍,劍長5尺,劍柄特長, 劍鞘用名貴鯊魚皮製成,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光是看着這劍鞘就知道里面的寶劍堪稱價值連城。

劉姥爺的手腕輕輕一震,劍鞘被震了下來,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劍身寒氣襲人,周圍霧氣升騰,劍柄上的九龍在霧氣中躍然若騰,如夢似幻的。

“爸,這九龍寶劍,幾經易手,還能完好如初真是難得啊!”劉淑英讚歎道,“要真是跟着戴笠上了飛機,結果也是機毀人亡,大火燒了數個小時,就成了破銅爛鐵了。”

妮兒咂舌,這是‘九龍寶劍’。這是乾隆的陪葬品,因軍閥盜墓,九龍寶劍輾轉流入特務頭子戴笠手上,在此之前還有兩個特務也曾經擁有過。其中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川島芳子,不過詭異的是,拿過這些寶劍的人,全都死於非命,像是受了詛咒似的,也讓九龍寶劍增添了神秘色彩。

九龍寶劍非漢家傳統之劍,而是結合了蒙古式的彎劍,其劍身略彎,劍柄很長,上面刻了9條龍。而這九條龍卻又是根據漢家周易的九九歸一的寓意而雕刻的。周易中的九九歸一是輪迴的意思。

乾隆熟讀漢書。知道天道是一個輪迴,人如此,朝代政權也如此,要想永遠統治奴役漢族是不可能的事,乾隆帶此劍陪葬是寓意爲死而復生。通過輪迴來永遠奴役漢人。

真是白日做夢,奴役二百多年還不夠啊!是不是想我真的還想再幹五百年!

寶劍鑄成之後寒氣滲人,似有漢人冤魂付於其上,九龍劍本是一把陰劍,在陽世使用此劍爲不祥。

啊……她想起來了,荊浩真跡神品,上面書有乾隆御題。鎏金佛像。硯臺,金剛經、佛經、瓷器、琺琅彩件件都是乾隆的陪葬品。

妮兒腦門畫了個大大的問號,這些可以說是稀世珍品怎麼會在這兒。

在華夏,歷朝歷代對掘墳盜墓行爲,皆視爲大逆不道,要處以極刑的。但從有土葬習俗、陵墓中附葬有價值物品開始。掘墳盜墓之事就開始了,從沒有斷過。

特別自春秋時期厚葬之風盛行後,盜墓開始作爲一種發家致富的途徑,而成爲最古老的職業之一,雖然有砍頭之險而不禁。

縱觀古今。有名有姓的盜墓者多如牛毛,東陵大盜孫殿英絕對數的着的。不但是盜墓名人,當然更是狂人!

近代由於軍閥混戰,盜墓之事更是層出不窮,特別是在民國初年出現的軍閥盜墓,加重了這股盜墓之風,形成新一輪盜墓高潮,上到帝王皇陵,下到公卿墳墓,基本上盜了個遍,有些不只一遍。

而帝陵中,乾隆皇帝應該是最大的古董玩家及收藏家了,其在位六十年,且當了四年太上皇,在這期間廣收名畫古帖、珍異古玩、各種玉璽等,甚至死了之後也將這些奇珍異寶當做陪葬;然而在1928年,東陵大盜軍閥孫殿英以演習爲名連挖掘慈禧及乾隆兩座陵墓,還將陪葬珍寶洗劫一空!

慈禧的陪葬由於《愛月軒筆記》和事後被盜的寶物很吻合,但是乾隆的陪葬品,知之甚少,多數被匪兵給毀了或者不知所蹤。

匪兵只識金銀珠寶,那些藝術珍品被野蠻地毀壞。 大頭兵多爲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民, 狗屁不通,根本什麼都不懂,真正有價值被他當成了垃圾,要麼扔,要麼就是毀。簡直是在踐踏,令人心痛。

只是妮兒好奇,這些東西怎麼到了老爺子的手裡,有機會好好的問問。

劉姥爺輕撫着書畫珍品,感慨道,“想當年只挽救了這些。”

“爸,您老就是再有本事,也抵擋不了人家的手裡的槍。好漢還難敵四手。”劉淑英寬慰老人家道。

孫殿英盜了東陵,在他洗劫了七天七夜走後,當地的土匪、村民蜂擁而至。老爺子混入其中,與其他人只知道搶金銀珠寶。

老爺子更看重書畫,地宮中狼藉不堪,破碎的瓷器,字畫被焚燒的痕跡,氣得他直跳腳,看得心痛連連。

最終也只有搶救了一少部分,甚至有些還有燒焦的痕跡,縱然他的修復本事,也不可能讓‘枯木逢春’。

唉……

通過他們談話,妮兒知道這十八口樟木箱子裡的珍品,一部分是從小鬼子、漢奸手裡搶來的,一部分是在乾隆墓挽救回來的,還有一部分是老蔣逃跑時他在層層密密重兵把守中,居然還能盜出來一部分。真是牛人耶!

不管如何只要還留在這片土地上就成。

“淑英都拿給妮兒。”劉姥爺沉痛地說道,顯然情緒還沒有從那場浩劫中恢復過來。

妮兒躺在搖籃裡,手撫摸着樟木箱子,連箱子帶物品,一起收進了須彌戒裡。

“爸,你看。”劉淑英高興地說道,“這下倒是省事了。”

“看來咱家妮兒很能吃嘛!”劉姥爺柔柔地笑道,慈愛地看着她,輕輕撫摸着她胖嘟嘟的臉蛋兒。

接着兩人把書畫一件件的整理好,重新放回箱子,擡到妮兒面前,足夠她肉呼呼的小手摸得着。

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就這麼消失不見了。

劉姥爺正準備把九龍寶劍插回劍鞘時,奇異地事情發生了,劍身上升騰的霧氣,急速了朝妮兒掠去。

“爸,爸……你看。”劉淑英嚇得地拍着老人的胳膊道。

劉姥爺嚇得扔掉寶劍,抱着竹搖籃就朝屋裡走,可惜還是晚了一步,劍身上那一層神秘的白霧被妮兒盡數吸收了。

劉姥爺嚇得放下搖籃,抱起妮兒,着急道,“妮兒沒事吧!你沒事吧!別嚇我啊!”

劉淑英也上前道,“爸,怎麼會這樣,妮兒沒事吧!”

回答他們的是妮兒咯咯的笑聲……

劉姥爺把妮兒遞給了劉淑英,執起她的手腕,卻發現被她吸收的白霧,順着經脈有意識的緩慢的流走,瞬間煉化乾淨。

“怎麼會這樣。”劉姥爺不可置信地看着還在咯咯直笑的妮兒。

“怎麼了。”劉淑英好奇地問道,看爸的樣子,好像不是着急上火的樣子,而是震驚的樣子。

“沒事,這些霧氣對妮兒沒事。”劉姥爺搖頭輕笑道,“而且還被妮兒吸收了。”

“這,陰煞入體,且那把劍被斥爲不詳,陰氣極重,妮兒怎麼可能沒事。”劉淑英不敢相信,執起妮兒的另一隻手腕,眼睛越瞪越大,嘴巴張的能吞下一個雞蛋。

“爸……”劉淑英擡眼喊道。

“淑英,妮兒這麼小,居然能煉化煞氣爲我所用。也許真的能耶!就算不能,對她未來的生活有好處。”劉姥爺激動地說道,“看我們妮兒還笑呢!”

當然笑了,不愧是九龍寶劍,沾染了龍氣,能溝通天地元氣。雖然埋藏底下多年,陰氣極盛,也逃不過妮兒的手掌。

ps:

感謝開心珞巴、小小寒月投的粉紅票!!

第128章 治療第317章 想摺子第332章 小貓晉級第198章 後續第111章 都知道了第58章 女兒經第350章 懷孕第226章 自救第324章 公社第400章 露天電影第430章 變化第368章 有驚無險第354章 炸窩第88章 姚家的反應(二)第322章 春耕第110章 姥姥來了第69章 泡腳第319章 野趣第25章 花牌第124章 病情加重第362章 密謀第354章 炸窩第128章 治療第159章 呼……可算是讓你喘口氣第122章 奇癢難耐第55章 應了第180章 暫時分別第222章 絕不放棄第393章 母女、婆媳第210章 來得及嗎?第3章 鬱悶啊……第262章 收花生第96章 劉姥爺真是豁出去了第282章 佈陣第429章 離別第466章 連成天第135章 甜中帶酸第97章 太姥爺的秘密第404章第61章 糾結第316章 大花傳信第286章第91章 餘波(二)第234章 打麥場上歡樂多第75章 洞房第455章第341章 忙!!第431章 起復第72章 滾牀第392章 回門第185章 紡花第112章 齊聚第28章 稀罕物第426 大拉練第316章 大花傳信第454章 該死的匯率!第58章 女兒經第259章 葉幗英第24章 父女閒話第304章 “暴君”第454章 該死的匯率!第355章 結婚的代價……第437章 集體行動第77章 又照相第97章 太姥爺的秘密第430章 變化第64章 回家第438章第17章 大道第362章 密謀第52章 牛棚暖心第400章 露天電影第94章 上樑第38章 妯娌閒聊第403章 打出去第424章 檢查團第145章 看病第471章 留下第250章 沿街叫賣(二)第429章 離別第18章 兩塊布料第127章 逮到了第444章 考大學第237章 良種第246章 君子廚藝第258章 神秘的來客第160章 新的一天第191章 忙忙碌碌的一天第442章 一言難盡第255章 定心第334章 實施第259章 安置第299章 殺豬第449章 相女婿第451章 風雲突變第462章第295章 銷路第209章 他……他們想幹什麼……第135章 甜中帶酸第453章 夏穗歸來
第128章 治療第317章 想摺子第332章 小貓晉級第198章 後續第111章 都知道了第58章 女兒經第350章 懷孕第226章 自救第324章 公社第400章 露天電影第430章 變化第368章 有驚無險第354章 炸窩第88章 姚家的反應(二)第322章 春耕第110章 姥姥來了第69章 泡腳第319章 野趣第25章 花牌第124章 病情加重第362章 密謀第354章 炸窩第128章 治療第159章 呼……可算是讓你喘口氣第122章 奇癢難耐第55章 應了第180章 暫時分別第222章 絕不放棄第393章 母女、婆媳第210章 來得及嗎?第3章 鬱悶啊……第262章 收花生第96章 劉姥爺真是豁出去了第282章 佈陣第429章 離別第466章 連成天第135章 甜中帶酸第97章 太姥爺的秘密第404章第61章 糾結第316章 大花傳信第286章第91章 餘波(二)第234章 打麥場上歡樂多第75章 洞房第455章第341章 忙!!第431章 起復第72章 滾牀第392章 回門第185章 紡花第112章 齊聚第28章 稀罕物第426 大拉練第316章 大花傳信第454章 該死的匯率!第58章 女兒經第259章 葉幗英第24章 父女閒話第304章 “暴君”第454章 該死的匯率!第355章 結婚的代價……第437章 集體行動第77章 又照相第97章 太姥爺的秘密第430章 變化第64章 回家第438章第17章 大道第362章 密謀第52章 牛棚暖心第400章 露天電影第94章 上樑第38章 妯娌閒聊第403章 打出去第424章 檢查團第145章 看病第471章 留下第250章 沿街叫賣(二)第429章 離別第18章 兩塊布料第127章 逮到了第444章 考大學第237章 良種第246章 君子廚藝第258章 神秘的來客第160章 新的一天第191章 忙忙碌碌的一天第442章 一言難盡第255章 定心第334章 實施第259章 安置第299章 殺豬第449章 相女婿第451章 風雲突變第462章第295章 銷路第209章 他……他們想幹什麼……第135章 甜中帶酸第453章 夏穗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