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一言不發。
底下的李善長也一言不發。
“咱難啊……”
起手就是吐苦水。
李善長心裡不爲所動,但面上表現的感同身受。
“陛下辛苦。”
“不如一切等塵埃落定之後在做計較。”
李善長現在也是趕鴨子上架。
他是真不想當這個宰相了。
命都當丟了!還當勞什子的宰相!
關鍵是他說了也得上面那位信不是?
但上面那位信嗎?
他只會覺得我要搞事情!
幸好皇后與太子還在,一切還有迴旋的餘地。
不然,趁早掛東枝得了!
朱元璋現在也很爲難。
他說啥這幫人現在都不信。
沒錯,他們連半信半疑都沒有!完全就是一字不信!
要不是自己打着妹子和標兒的名頭,這幫人都能給送關門羹!
個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
“言之有理……那就看看後面的新朝能有什麼辦法。”
老朱不對明朝皇帝做指望了。
就這場面,你把唐太宗拉來他也得重開!
大殿上又陷入難言的沉默。
……
【袁可立在上任的路上多次遭到亂軍襲擾。】
【他親自帶兵衝殺敵陣,連他六十多歲的夫人也親自上陣擂鼓助威。走一路殺一路,袁可立一行人才算趕到風雨飄搖的登萊。】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嗤笑一聲。
“亂軍?”
“怕不是專門瞄着新官的上任路,然後拿着頭顱去給新主子邀功吧!”
亭內的其他三人默默不語。
就遼東的這個局勢……難說他們心中是不是這麼盤算的。
但若真是如此想法……
大明可就成了笑話了。
太祖驅除胡虜,最後大明子民求功於胡虜……
這……
……
天幕上。
之殘破不堪的城市改頭換面。
海岸上修起堅固炮臺,海面上戰艦雲集。
市面上商旅往來繁榮。
……
【天啓二年,袁可立主動出擊,利用海上運輸優勢陸續清理遼東半島海面上的後金軍隊,以登萊爲通道,將大明與朝鮮、琉球等屬國的通道全數打通。】
【遼東海面成了大明船隊的天下。】
【天啓三年(1623)三月,袁可立的艦隊出沒於旅順、平山等地。】
【六月,袁可立與皮島毛文龍密切配合,多次襲擾後金部隊。】
【七月,袁可立的部將張盤一舉攻克金州,拿下旅順、望海堡等要地,收復遼南失地。】
【後金“四衛已空其三,沿海四百餘里之地奴盡棄之而不敢據”】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裹着被子坐在牀榻上,腦袋轉向二子。
“你們說大唐要不要在遼東組建只水軍?”
李世民抽了抽嘴角。
“打高麗?”
李淵“啊”了一聲。
“你總得給我留點功績吧?”
“你還全貪了!”
李世民嘴角抽動,眉頭跳動。
李建成在一邊看着呵呵樂。
“那,陛下!”
李世民將陛下兩字咬的死死的。
“錢從何處來啊?”
李淵驚訝的看着李世民。
從被子裡伸出手指着自己的鼻子。
“你問我?問朕?”
“太子之位都傳給你了,這不得是你想辦法嗎?”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
好好好!
拿我當朱標用了!
但這還真沒法反駁……
“兒子……盡力吧。”
李淵撇了撇嘴。
“這時候說那話。”
“爭太子時不說只是盡力了。”
李建成樂的哈哈大笑!
李世民憋得臉色通紅。
房間裡充滿快樂的氣氛。
……
【如果說這幾次勝利,還只是針對後金不識水性,那麼接下來,袁可立更是讓後金體會到了明軍真正的爆表戰鬥力。】
【天啓三年九月,一直捱打的後金大軍深入到旅順、金州地區瘋狂劫掠,被早有準備的袁可立一一擊退。】
【天啓三年十月,旅順血戰起。】
【袁可立的愛將張盤趁夜發起襲擊,與後金大軍打了一場硬碰硬的野戰,殺得八旗“器械、銃炮俱擲棄而奔”。】
【天啓四年正月初三,聚兵而來的上萬八旗精騎,再次在旅順城下大敗虧輸。】
【面對袁可立一套水陸並進的打法,無論野戰、夜戰、攻堅戰,“滿萬不可戰”的八旗在這三年裡都輸得一塌糊塗。】
【戰場上節節勝利的同時,袁可立還給後金搞了個“窩裡反”。】
【經過袁可立的努力,努爾哈赤的女婿劉興祚被成功策反,毅然決定投奔大明。】
……
{還真沒聽過這人的名字,他跟袁崇煥啥關係?}
{他倆唯一的關係就是同年進士,其餘沒關係。}
{那這人是真的挺厲害。}
{確實,史載努爾哈赤從舉“七大恨”起兵直至進關問鼎中原,沒有輸過一場戰役,甚至連較大的戰鬥都沒輸過。}
{而遼東明軍卻先後經歷了薩爾滸、遼瀋、廣寧、松山四場全軍覆沒的敗仗,每次都是損失十幾萬人、幾十萬石糧餉的完敗。}
{原來中間他輸過啊,還真以爲初期八旗滿萬不可敵呢。}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也不笑了。
永琰與和珅把頭低得死死的。
馬上得天下,滿萬不可敵。
這是祖傳定下的基調。
誰也不能動。
難怪這人名不見經傳。
他是正面打破了“神話”
打破了“滿萬不可敵”的“天命”
……
大明·崇禎時期
朱由檢瞪大眼睛看着“問鼎中原”四字。
“努爾哈赤不是死了嗎!”
“他的鬼魂問鼎中原啊!”
“一派胡言!妖言惑衆!”
朱由檢在幹清宮內跳腳破罵。
然而背後的衣服已被汗水打溼。
……
大明·天啓時期
本來不情不願的朱由校頓時變了顏色。
“放了熊廷弼。”
魏忠賢一點疑惑都沒有,絲滑轉身離去。
朱由校看着努爾哈赤四字,眼睛通紅。
……
大宋。
趙匡胤搖了搖頭。
“真是……一點也不覺得意外啊。”
趙德昭則有些鬱悶。
“胡人再次入主中原……”
趙匡胤看着這個傻兒子,拍了拍他肩膀。
“還會奪回來的。”
“分久合,合久分。”
“一個朝代也就兩三百年,看開就好了。”
……
【袁可立在擔任登萊巡撫期間,與後金前後交手七次,每一次都以完勝告終,把隆隆推進的後金八旗牢牢壓制在遼南之外。大明遼東邊防壓力得以減輕。】
【但就像每個朝代末期總有令人惋惜之事一樣。】
【袁可立無論在前線多厲害,也擋不住背後放的暗箭。】
【此時朝堂上突然蹦出一羣人說袁、毛之間有矛盾,與前線不利。】
【這幫人裡既有閹黨也有東林黨,而共同點則都是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
【他們輪番彈劾袁可立,以至於天啓都看不過去,而袁可立則以大局爲重,選擇“功成身退”】
【而他的離職也成了明朝登萊防務的轉折點。】
【曾經與袁可立密切配合的毛文龍,從此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
【最終發生了己巳之變。】
【而歷經九十年的修訂,三百三十二卷的龐大篇幅,涵蓋明代幾乎所有的重大人物事件。其涉及之廣,人物史料之翔實,都堪稱獨步古代典籍的《明史》】
【卻對這位巡撫,隻字不提。】
【其個人著作乃至記載其事蹟的史料一度都被焚燬。】
【讀書人寫文章時提到此人姓名就是殺頭大禍。】
【紀念他的牌樓也被悍然拆除。】
【有關袁可立的一切記載都被抹除。】
【直到一聲炮響後,曾被埋沒的史料才陸續重見天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