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千分之一的得失(四)

七月三十日的早晨,天上姬劉晴剛剛起身,還未來得及用早飯,便得知了一個叫她有些鬱悶的消息。

“什麼?一個時辰前周軍有千人離營而去?”輕輕拍了拍額頭,試圖想讓自己更加清醒些,劉晴一臉迷惑地望着那位前來稟告的太平軍將領。

“是的,公主。”那位太平軍將領抱了抱拳,恭敬說道,“據我軍斥候所言,那一千周軍士卒皆是騎兵,出營後望東北而去,我軍斥候追趕不及……”

劉晴聞言皺了皺眉,不悅說道,“爲何直到如今纔來稟告於我?”

“這個……”那位太平軍將領猶豫一下,面有難色地說道,“當時公主尚未起身,末將不敢叨擾……”

“……”劉晴無言地張了張嘴,揮揮手說道,“罷了罷了,下次若周軍再有任何異動,直接向我稟告!”

“……是!”

就在這時,帳外忽然響起一陣嘹亮的通報聲。

“報!——前方斥候有軍**稟呈公主!”

帳內的劉晴聞言一愣,當即沉聲說道,“進來!”

話音剛落,便有一名太平軍斥候大步走入帳內,叩地抱拳,急聲說道,“啓稟公主,方纔一刻之前,周軍大營有千餘騎兵出營,望東南而去!”

“東北?”一想起方纔也曾收到類似的情報,劉晴心中起疑,重複問道。

“是的,公主,東北!”

“……”揮揮手叫那名斥候退下,劉晴緩緩踱步在帳中,俏麗的臉上佈滿了疑慮。

一個時辰前,周軍千餘騎兵離營往東北而去……

方纔。又有一千騎兵離營往東北而去……

這就是兩千騎兵了……

那謝安究竟想做什麼?

懷着心中諸般猜忌,劉晴吩咐士卒準備清水,準備洗漱用飯。

一個時辰後,當劉晴用罷早飯,對着行軍圖猜測謝安的舉動時,卻又得到消息。周軍又有一千騎兵離營往東北而去……

“三千騎兵了……”

目視着擺在桌上的行軍圖,劉晴眼中不知不覺泛起幾分凝重之色。

別看對比雙方合計二十餘萬的大軍,那三千周軍騎兵顯得微不足道,可精於用兵的劉晴卻很清楚,三千騎兵,已經是一股足以扭轉一場戰鬥勝敗走向的強大軍事力量。

那謝安打算做什麼?

莫不是想偷偷放一支騎兵在外,用來騷擾我軍?

“是了!”釋然般地點了點頭,劉晴喃喃自語說道,“騎兵用於守衛營寨。無疑是大材小用,若我是那謝安,倘若決定死活都不出戰,多半也會將麾下的騎兵放在外面,給我軍施加壓力……哼,欺我軍缺少騎兵麼?嘖!”

說到最後,劉晴眼中隱約露出幾分嫉妒之色。

騎兵,永遠是兵家最看重的兵種。之所以受看重,並非是因爲它的戰鬥力。而是機動力,要知道被稱爲[大周第一騎兵]的東軍神武營,軍中每一位士卒都配置有兩匹強健的戰馬,這使得東軍能夠毫不費力地在一日內行軍百餘里、甚至是一百五十里,這是個什麼概念?

這意味着東軍能夠在不到兩日的時間內,從一個郡趕到另外一個郡。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追趕上它的行軍速度;這意味着東軍永遠比其餘任何軍隊有着充足的時間來搶佔先手。

曾經,劉晴也想過要打造一支騎兵,只可惜大周朝廷對於戰馬的管制實在太過於嚴格。

縱觀大周產馬之地,幽燕被燕王李茂佔據,李茂極其痛恨太平軍。根本不可能與太平軍私下交易戰馬;河西,乃東軍神武營牧馬的地方,大周朝廷規定,但凡是河西馬,盡皆供於東軍,不得私下交易;北地,大周朝廷最大的牧馬所在,也是大周國內大多數騎軍的戰馬來源,以近年來的情況而言,北地馬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又談何私下銷售;西涼天水,大周國內唯一一個尚未完全控制在手裡、由羌人主導的巨大牧場。

這些年來,藉着與秦王李慎合作的便利,劉晴私下也購置了一批戰馬,但是數量卻遠遠不足以編組一支騎兵,畢竟秦王李慎也打算組建騎兵,他的戰馬也是從西涼天水一帶購置,只有在最開始的時候,爲了表達友好,李慎象徵性地替劉晴購置一些戰馬。

說到底,三王與太平軍眼下儘管是合作同盟關係,但是雙方都很清楚,一旦擊敗了大周的兵馬,秦王李慎得勢,或者太平軍得勢,那麼他們兩者間的同盟關係勢必會破裂,既然如此,秦王李慎又如何會做大太平軍的勢力,導致日後尾大不掉、不好收場呢?

正是因爲這種勾心鬥角的同盟關係,劉晴至今也無法編組起一支三千人的騎兵,而對面的謝安,一派就是三千騎兵,這如何不讓劉晴心中嫉妒?

更有甚者,根據廣陵刺客送來的情報,劉晴知道謝安麾下那八萬大梁軍中,至少有兩萬騎兵,還有三萬槍戟步兵與三萬弓弩兵。

劉晴不止一次地幻想,如果她手中有這八萬大梁軍,別說拿下江南諸郡縣,她甚至有把握打到大周的京都冀京去,可惜的是,那是大周的地方勁旅。

相比較而言,她手底下雖說有十五萬人,但是幾乎有大半僅僅只有一杆武器,只有小部分人有鎧甲護身,兵甲齊備,其餘士卒,甚至連最基本的皮甲都沒能裝備於全軍。

而這,也正是劉晴有些看不起謝安的地方,明明你有着如此裝備優良的大梁軍,卻只知道龜縮在營寨裡,而更讓劉晴感到鬱悶的是,由於兩軍裝備相差太遠,她還不能夠去派人強攻謝安的營寨,除非她像伍衡所說的那樣,能夠狠下心來,用數萬將士甚至是十餘萬將士的性命推倒謝安的營寨。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

而這,不是劉晴想看到的。

三千騎兵……

劉晴擡手揉了揉額角,儘管閉着眼睛,但是整張行軍圖卻清晰無誤地浮現在她腦海當中,針對那三千周軍騎兵有可能會出現的地方,逐一做出判斷。

但是。她想來想去,也沒想到什麼,畢竟這鄱陽湖一帶,也只有鄱陽湖的東岸山林是她太平軍囤積糧草的糧倉,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是值得防範的地方。

難道謝安派出那三千騎兵,是打算襲擊我軍糧倉重地?

看似是往東北去,實則是暗中迂迴到南邊來?

仔細思忖了半響,劉晴微微搖了搖頭。她不認爲謝安有膽量派出一支孤軍深入她太平軍勢力腹地,在她看來,若是那謝安真有這個膽量,就不會龜縮在營中,死活都不出來應戰。

換而言之,那三千騎兵應該是爲了伺機騷擾我軍而用,給我等施加壓力……

想到這裡,劉晴暗自點了點頭。當即喚來一名將領,叫他吩咐全軍。日夜戒備周軍騎兵的騷擾。

或許有人會覺得,既然劉晴已算到此事,爲何不想辦法吃掉這股騎兵呢?

要知道,騷擾不同與進攻,基本上是很難做到完全防範的,只能做到心存警惕。

什麼叫做騷擾?

那三千騎兵入夜時提着銅鑼在太平軍營寨外大聲敲打、大聲吶喊。攪地十五萬太平軍睡不安穩這也叫騷擾,可這種事有辦法杜絕麼?你剛剛帶着人追出營去,人家騎上馬就跑了,你兩條腿怎麼可能跑得過人家四條腿?

可你若是完全不管、置若罔聞吧,很有可能人家騷擾一兩次後。假戲真做,直接夜襲你軍營了。

所以說,面對這種事,就算是劉晴也只能叫麾下將士心存警惕,她甚至傳下命令,若是那支大周騎兵當真在入夜時前來騷擾,預備一支兵力嚴防周軍夜襲,其餘士卒安心入睡,休要去管營外之事。

不可否認,這是應對這招的最佳辦法了。

除此之外,周軍營寨再無任何動靜,太平軍方面,天權神將魏虎照例前往周營外搦戰,可這回,那謝安甚至都不露面,僅僅只是派了幾個口齒伶俐的小將跟魏虎對罵,罵地魏虎七竅生煙。

雙方在對罵了一兩個時辰後,魏虎就撤兵了,周軍也未出營追趕,雙方沒有任何兵力上的損失。

對此劉晴並不感覺意外,相比之下更叫她疑惑的是,那三千離營的周軍騎兵並未在入夜時騷擾太平軍的營寨。

次日,也就是八月一日,湖口周軍大營每隔一個時辰又派出一支千人的騎兵,一共三支,與昨日的情況一模一樣。

唯一有所區別的是,今日那三支周軍騎兵,是衝着東南去的。

這讓劉晴心中更加迷惑,吃過早飯後,對着行軍圖苦思冥想。

而這個時候,天權神將魏虎則再次帶着部下去謝安的周軍大營罵戰。

可能有了這方面經驗的關係,今日魏虎倒也沒有被周軍將士的罵聲激怒,到了傍晚時分便很爽快地帶着人撤走了,就彷彿他此行的目的根本不是去逼謝安出營應戰,而是單純跟周軍的那一撥士卒對罵一番,待時辰到了,雙方各回各的營、各做各的事。

第三天,也就是八月二日,好似終於有了些許改變,儘管周軍營寨依舊是按點派出了三支一千人的騎兵,但是這回,這三支騎兵所前往的方向各不相同,一支往西面彭澤郡方向,一支往西南豫章郡方向,還有一支,竟然入駐了距離湖口軍營四十里外的一個漁村,向附近當地的漁民徵用舟船。

當得知這個消息時,劉晴着實吃了一驚,面色動容地死死盯着行軍圖,臉上表情連連變換。

說實話,謝安派了一支騎兵去彭澤郡,劉晴並不感覺驚訝,畢竟前兩日見謝安不上當,劉晴就知道,自己失去了一顆重要的棋子。

彭澤郡知府於瀝,這個太平軍好不容易扶持起來的江南大郡知府,已經暴露了他身爲太平軍內細的事實。

甚至於,在劉晴看在,若是那謝安稍有頭腦的話,連豫章郡知府孔焉已暗中向太平軍靠攏的事也能猜到。

因此。無論是謝安派兵去彭澤郡、還是豫章郡,這都不出乎劉晴意料,問題在於,謝安此番舉動僅僅只是想轉移她的注意力,還是真打算趁機先行拿下那兩個郡城。

彭澤郡,儘管感覺十分可惜。但是劉晴心中已當它屬於了謝安,說到底,她只是扶持了像於瀝的幾個人控制了彭澤郡,郡城內的軍民依然還是聽命於大周朝廷。儘管其中有許多人心中對大周朝廷亦懷有恨意,但要他們像於瀝那樣協助她太平軍,那些人是不敢的。畢竟十七年前大周軍隊血屠金陵城,一氣殺了近乎十萬人,這着實嚇住了好一批江南百姓。

正因爲如此,謝安只要亮出身份。輕而易舉就能拿下彭澤郡,畢竟於瀝已被他控制在手中,彭澤郡內並沒有什麼有資格主事的官員。

相比之下,劉晴更納悶謝安派另外一支千人騎兵前往西南豫章郡的目的。

在她看來,因爲彭澤郡知府於瀝的關係,謝安多半也開始懷疑豫章郡知府孔焉,因此,他很有可能打算先剷除孔焉。

而這對劉晴來說。確實是個問題。

豫章郡的情況跟彭澤郡大同小異,劉晴不過是或控制、或扶持了一些地方郡縣的長官罷了。郡中軍民卻不知情況,這也正是彭澤郡知府於瀝被謝安拿下後,他那日隨行的四千彭澤郡官兵並沒有什麼暴動的原因。

說到底,太平軍總歸是叛軍,怎麼可能堂而皇之地控制江南諸郡縣,要真如此。[八賢王]李賢早帶兵打過來了,怎麼可能還有那雙方相安無事的三年?

而相比於前往彭澤郡與豫章郡的兩支千人騎兵,最叫劉晴感到心驚的則是最後那一支千人騎兵,入駐到那個漁村向當地漁民徵用舟船的那一支。

謝安好端端的徵用舟船做什麼?

難不成想從長江逆流而上,操舟船駛入鄱陽湖。從側面襲擊我太平軍?

開玩笑!

雖說大梁軍的士卒出身中原,並不是像大周大部分北方軍隊那樣不習水性,但即便如此,亦非我太平軍將士的對手。在地面上或許大梁軍因爲裝備上的問題能夠以一敵二,可若是在水中,自己軍中一名士卒能殺對方好幾個!

忽然,劉晴眼中泛起幾分驚色。

糟糕……

莫不是那謝安打算叫騎兵渡江,前往南郡江陵支援[八賢王]李賢?

是了!

那傢伙怎麼也說大周朝廷的重臣,而且是位極人臣、官至一品,不可能真是庸碌、愚昧之輩……

原來如此……

彷彿想到了什麼,劉晴臉上浮現出幾分似笑非笑的笑容,喃喃自語道,“怪不得死活都不出營應戰……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啊!——將我十五萬太平軍堵在湖口,暗中派精銳騎兵去支援李賢,如此一來,既可以叫我軍毫無進展,也可以叫李賢得以脫困……等等,這麼說的話,莫非前兩日那六支千人騎兵,也是爲了支援李賢?”

七千騎兵……

儘管劉晴知道那多半不是針對自己太平軍,可亦暗自對三王報以擔憂,畢竟三王若是敗地太早,這就意味着[八賢王]李賢能夠騰出手來,揮軍南下,助對面的謝安前後夾擊她太平軍,這絕對不是劉晴想看到的。

幸虧自己早兩日請陳大哥去幫秦王李慎,否則若是被那謝安的奸計得逞……

劉晴後怕似地拍了拍胸口,當即派出一支斥候去長江沿岸監視,看看是否有漁船逆流而上,前往南郡江陵。

可叫劉晴感到驚愕的是,次日天明,在長江沿岸監視的斥候來報,江面上沒有看到任何的舟船。

心中驚疑的劉晴當即又派人去那個小漁村,卻發現昨日還在那裡的那支千人周軍騎兵,今日竟然消失地無影無蹤。

而更讓她感到震驚的是,前往彭澤郡與豫章郡的那兩支周軍千人騎兵,亦消失了蹤跡。

整整九千騎兵,竟然憑空消失地無影無蹤?

額頭不知不覺地滲出了汗珠,劉晴初次感覺到了不安。

“想不明白,想不明白……那謝安究竟想做什麼?”

整整一日,劉晴站在帳內桌旁,死死盯着那行軍圖,苦思着謝安的意圖,只想地香汗連連,就連想番催促她強攻周軍大營的副帥伍衡亦顧不上招呼,隨口敷衍幾句便讓伍衡退下,弄得伍衡心頭很是火大。

懷着極其不安的心情,劉晴一直到很晚才入睡。

睡着睡着,她忽然被一陣若有若無的聲響驚醒,那彷彿是兩根鐵棍敲打的聲音。

一臉煩躁地披上外衣,劉晴步出帳外,很是不悅地詢問守候在帳外的親兵。

“何處喧鬧?”

可能是注意到了劉晴臉上的不悅,那幾名親兵低了低頭,有一人小心翼翼說道,“啓稟公主,並非是我軍,此聲響來自周營……”

“周營?”劉晴面色微微一變,雙眉皺起,細心傾聽,她這才發現,那個彷彿金屬敲擊般的聲音有着某種莫名的節奏,絕非是胡亂敲打。

“叮,叮叮……”

“叮叮叮,叮叮……”

繼而,在遙遠的東邊,隱約亦傳來了類似的聲音,彷彿是與周營遙相呼應。

“叮,叮叮……”

“叮叮叮,叮叮……”

緊接着,四面八方皆陸陸續續傳來類似的聲音,可能是隔得很遠,就算是在如此寂靜的夜裡,也顯得似有似無,若不仔細傾聽,很有可能會誤以爲風聲而忽略。

“叮,叮叮……”

“叮叮叮,叮叮……”

暗號麼?

是周軍主營用來聯絡在外騎兵的暗號麼?

這個暗號到底是什麼意思?

等等……

這麼說,那九千騎兵並沒有離開,就在自己這十五萬大軍四周?

就在劉晴暗暗心驚時,這些聲音都消失了,寂靜一直持續到一個時辰後,這些聲音再次響起。

而令劉晴感到不安的是,這次傳來聲音的位置,還有敲打的節奏,都與上回有着細微的差別。

他想幹什麼?

那謝安究竟想幹什麼?

劉晴隱約已有些焦躁不安了。

八月三日當夜,[天上姬]劉晴一宿未曾閤眼,滿腦子都是那富有節奏感的叮叮聲。

ps:話說,還有人猜章節名?好吧,讓大傢伙贏一回。

第82章 皇城風雨(五)第7章 鴆羽之厲,勝似猛毒(六)第10章 婚禮第64章 欲亂的冀京第33章 迷霧第78章 攻守互換(二)第55章 樑丘對長孫:世間妖孽何其多第54章 南公府一行第25章 轉機?第46章 致命破綻?!第20章 強攻第9章 拉關係第19章 招攬人手第77章 棋盤之外:自作主張的棋子第27章 兩軍並進:殺機暗藏第52章 迷茫的第三日(八)第67章 荊州南陽的牛(三)第76章 京師動亂前夕第2章 喜訊?(二)第64章 因勢利導,插個棋子而已第67章 裂痕第45章 棋高一着第64章 因勢利導,插個棋子而已第40章 勢如破竹第69章 江陵攻略(三)第23章 異人而思第69章 隱患第11章 被救後的日常第66章 籠罩京師的腥風血雨第128章 籌碼(二)第84章 將星隕落第65章 荊州南陽的牛第8章 隔閡第45章 不眠之夜!(四)第60章 塵封的回憶第42章 看得見吃不着是一種折磨第82章 絕生之谷,決勝之谷第3章 李賢的委託(二)第62章 談判第13章 宿醉第59章 鑿船之夜第65章 荊州南陽的牛第18章 登門(二)第26章 敵暗我明的局勢(二)第74章 殺潰一切,半柱香的武神(二)第68章 醒悟的北疆第124章 見識的差距:自遭惡果第80章 皇城風雨(三)第38章 驚愕的第二日(三)第53章 日久生情?(三)第50章 泄密?第79章 逼第10章 拉關係(二)第45章 刺客第35章 我就是站着看……真的第63章 心中的掙扎(二)第62章 心中的掙扎第125章 齊聚襄陽第88章 封賞責罰第42章 籌備第89章 匪夷所思的變故(四)第91章 軍師更替第50章 迷茫的第三日(六)第11章 心照不宣第30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二)第1章 大軍開拔第85章 兄弟!第7章 鴆羽之厲,勝似猛毒(六)第75章 殺潰一切,半柱香的武神(三)第19章 招攬人手第5章 鴆羽之厲,勝似猛毒(四)第5章 調戲第76章 回憶時間軸(五)第72章 隱患第70章 各方態度(四)第37章 賭注(二)第115章 似曾相識的感覺(三)第43章 攻城前夕第49章 避戰?逼戰!第135章 狙擊之戰(二)第86章 匪夷所思的變故第51章 進擊的枯羊(二)第25章 敵暗我明的局勢第96章 不遜樑丘皓的怪物第28章 盛宴,劍拔弩張(二)第17章 投石問路第109章 計中計,局中局(二)第36章 千分之一的得失(三)第15章 隱情第44章 驚愕的第二日(九)第65章 李壽的戰鬥(二)第83章 猛虎出籠第29章 挑釁謝家長婦?作死!第120章 至兇的毒計第16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女人(二)第99章 秦王的軟肋(二)第31章 被擒的鬼姬第78章 皇城風雨第35章 會試(一)
第82章 皇城風雨(五)第7章 鴆羽之厲,勝似猛毒(六)第10章 婚禮第64章 欲亂的冀京第33章 迷霧第78章 攻守互換(二)第55章 樑丘對長孫:世間妖孽何其多第54章 南公府一行第25章 轉機?第46章 致命破綻?!第20章 強攻第9章 拉關係第19章 招攬人手第77章 棋盤之外:自作主張的棋子第27章 兩軍並進:殺機暗藏第52章 迷茫的第三日(八)第67章 荊州南陽的牛(三)第76章 京師動亂前夕第2章 喜訊?(二)第64章 因勢利導,插個棋子而已第67章 裂痕第45章 棋高一着第64章 因勢利導,插個棋子而已第40章 勢如破竹第69章 江陵攻略(三)第23章 異人而思第69章 隱患第11章 被救後的日常第66章 籠罩京師的腥風血雨第128章 籌碼(二)第84章 將星隕落第65章 荊州南陽的牛第8章 隔閡第45章 不眠之夜!(四)第60章 塵封的回憶第42章 看得見吃不着是一種折磨第82章 絕生之谷,決勝之谷第3章 李賢的委託(二)第62章 談判第13章 宿醉第59章 鑿船之夜第65章 荊州南陽的牛第18章 登門(二)第26章 敵暗我明的局勢(二)第74章 殺潰一切,半柱香的武神(二)第68章 醒悟的北疆第124章 見識的差距:自遭惡果第80章 皇城風雨(三)第38章 驚愕的第二日(三)第53章 日久生情?(三)第50章 泄密?第79章 逼第10章 拉關係(二)第45章 刺客第35章 我就是站着看……真的第63章 心中的掙扎(二)第62章 心中的掙扎第125章 齊聚襄陽第88章 封賞責罰第42章 籌備第89章 匪夷所思的變故(四)第91章 軍師更替第50章 迷茫的第三日(六)第11章 心照不宣第30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二)第1章 大軍開拔第85章 兄弟!第7章 鴆羽之厲,勝似猛毒(六)第75章 殺潰一切,半柱香的武神(三)第19章 招攬人手第5章 鴆羽之厲,勝似猛毒(四)第5章 調戲第76章 回憶時間軸(五)第72章 隱患第70章 各方態度(四)第37章 賭注(二)第115章 似曾相識的感覺(三)第43章 攻城前夕第49章 避戰?逼戰!第135章 狙擊之戰(二)第86章 匪夷所思的變故第51章 進擊的枯羊(二)第25章 敵暗我明的局勢第96章 不遜樑丘皓的怪物第28章 盛宴,劍拔弩張(二)第17章 投石問路第109章 計中計,局中局(二)第36章 千分之一的得失(三)第15章 隱情第44章 驚愕的第二日(九)第65章 李壽的戰鬥(二)第83章 猛虎出籠第29章 挑釁謝家長婦?作死!第120章 至兇的毒計第16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女人(二)第99章 秦王的軟肋(二)第31章 被擒的鬼姬第78章 皇城風雨第35章 會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