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 通融

關於謝二姑太太性子之事蘇氏也沒給大嫂多說過,所以也就聽了大嫂誇了二姑姐半天,還說和致遠看着就是很親熱,時刻牽着致遠的手,看到這樣陶氏就放心。

陶氏又給蘇氏說了阿滿母親也去了懷山府,去之前來府裡給陶氏告別,說在那開一個滷肉店,好守着兒子近點,母子也能經常見面,這個陶氏是贊成的。

蘇氏就說那張氏不容易,靠着自己雙手堅強的撫養大了兒子,照應阿滿這樣的兒子不是一般的要有耐心,想到這,蘇氏就想起董表妹,如果按照朱秀蓮所說的,董表妹就是一個失敗的母親了,正常的兒子她能撫養成廢物。

回到侯府,先去了太夫人那,她知道蘇氏回孃家,也等着,好知道女兒的事。

蘇氏就把大嫂的話挑着說了,太夫人聽陶氏誇女兒,那是咧着嘴笑道:“我家女就沒有不好的,特別是二妮子,當初你公爹也誇她,說她將來定會有出息,可不是?養出個狀元兒來,你族弟娶了二妮子,可是佔大便宜了,將來他兒子不得靠二妮子來照顧?沒準又是一個狀元哪。”

心真大?狀元不要錢?蘇氏跟着奉承幾句,不過心裡對二姑姐是服氣的,攤了廖家那個混人,還能教養出兩個出色的兒子,那就不簡單。

倆人正說的樂呵,外面人來說,宋家舅舅在門房那鬧着要見太夫人,太夫人大急,又看了看兒媳,忙說道:“老三家的,娘可沒讓你舅舅來,我不見他,這就讓他走。”

轉頭站起吩咐劉婆子:“快!問問咋回事。”

劉婆子出去問了門房回來說道:“老祖宗,宋舅爺欠了青樓銀子,帶人來要賬的。”

太夫人是恨的跺腳,“銀子不給,派人護送宋舅爺回去,不走就派人趕緊的去找宋四。”

又回頭對兒媳說道:“老三家的,你可別計較你舅舅,他肯定喝糊塗了,娘不見他,娘去佛堂唸經去。”

急匆匆一陣風就出了門,蘇氏要笑翻,這是怕她給神仙學舌?

還是侯爺出去給結了欠銀,宋舅舅還想賴在侯府,這時宋四急忙趕來說了原委。

宋家舅舅在莊子裡和宋英才鬥智鬥勇中,沒佔上風,就在背後打暈了他,偷着跑出去瀟灑,反正沒銀子到時找侯府就是。

宋英才醒來後,去找了養父,宋四是氣的忙撒人手去青樓賭坊找爹,聽說帶人去了侯府,緊忙趕來,給表哥一陣賠禮,讓人擡了父親就走。

回去後父親大吵大鬧,宋四一個狠眼看過去,嚇得宋淄濂不敢胡鬧,但也罵罵咧咧。

宋四讓人送了父親回他房,讓跪着的宋英才起來,可他說失職,提出扣除一年的薪水,宋四搖頭,這事不能怪個不到十歲的孩子。

他不僅沒扣銀子,還給了養子養傷的錢,宋英才磕了頭告退,宋四想了半天,就又去求了大表哥,找了個孤身的一個老年退下來的護衛,每天和養子輪班看着父親,宋英才畢竟年紀小,那個老護衛有功夫,倆人看個廢物老爹還是能看住的吧。

宋英才覺得被個老廢物給打暈逃走,是奇恥大辱,以後就跟着老護衛開始學拳腳功夫,在宋淄博沒了後,和老護衛成了感情上的祖孫,以後也奉養了那老護衛。

之後劉婆子來給三太太學舌,說太夫人每天的拜菩薩,說饒了宋家舅爺不敬佛祖之事,還給劉婆子叨叨,該給三媳婦點啥,好讓她給神仙通融通融,蘇氏是給老爺學了這事才哈哈的大樂。

三老爺最近是跑了好幾趟載物園,說去年就想搬進住兩月的,因事耽誤了,今年就去那,剛好馬上旻山六週歲了,去那過生。

蘇氏欣然同意,通知幾個兒子,都開始收拾,二奶奶孫氏和五奶奶徐氏很是高興,都來表示了感謝,六奶奶劉氏也是如此,九奶奶陶氏還是有些拘謹,蘇氏就一直放鬆語氣和她說話。

唉,爲了兒孫,她如此說幾句話,不算放低婆婆身份,只不過想陶氏慢慢能放開,別把婆家和別的府上對比。

三老爺接連的帶着老大去載物園,蘇氏等搬進去的頭幾天也去了,是去安排收拾,把正院給太夫人住,她和老爺就在小跨院裡住,反正也是暫時,將來能固定搬進來時,肯定是太夫人仙逝離府那時了。

太夫人的物品,蘇氏是帶着夏青和盧蘭去看的,讓她倆來收拾,如今劉婆子就每天跟隨太夫人,其他雜事都有夏青和盧蘭負責。

五月下旬,浩浩蕩蕩的去了載物園,侯爺親自送母親過去,這次就沒叫侯爺夫妻,東西物品都已經先送過去佈置好了,兒子們的,蘇氏都是讓她們自己收拾。

太夫人下了馬車,站在大門口,仰頭看門匾,還問身邊的大兒子那是啥意思,跟着的三老爺就解釋了,太夫人也聽不懂,只是點頭道:“這名起的好。”

然後大手一揮,說了聲進去,那姿勢蘇氏咋看咋和三老爺如出一轍,不愧是母子倆。

一路的進去,太夫人很歡喜,四處的打量,頻頻點頭,誇兒子收整的好。

往裡面走,一路上的風景怡然,花紅柳綠的,到了正院,看到如此規模,太夫人進去就坐在主位上,都沒讓侯爺攙扶,動作利落。

坐下後,擺了個老封君的造型,好等着兒孫見禮似得。

三老爺是讓大哥坐下後,就吩咐幾個成年兒子各自回自己院子,午飯來一起聚餐。

蘇氏帶着從和去了小跨院,從和早就牽着雪蓮和八娘子往她們屋子跑去,要給姐妹顯擺下。而從和就和父母一個小跨院住着了。

兒子們那三老爺交代下去就撒手不管,蘇氏也不上心去看,媳婦自會把屬於她們的小院收拾好,不必她要插一槓子。

小家就是他們自己過,在沒有出現大事的時候,當媳婦的最怕也最煩外人,特別是婆婆來插手自己家裡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

都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這也是二奶奶孫氏對婆母從心裡恭敬的緣故吧,因爲蘇氏從來不干涉她的生活。

837 譁然180 全體拜佛002 好脾氣的蘇氏841 郝家256 好父善夫370 成了566 白蓮花721 像我唄376 有喜178 三座佛像471 捐款485 絕子散711 山野閒客618 花會297 春雪夏墨156 夜哭郎312 霸道808 新宅子如何?661 針梳756 鐵嘴304 負面情緒377 同騷536 江南之事093 雙宿雙飛581 點名034 醬菜治好了孕吐254 六奶奶有喜371 耳聞知不如目見之153 三太太又冒新主意572 謝家年223 親有過諫使更508 巴掌印805 侍衛202 胡攪蠻纏太夫人043 梅園裡的小娘子們830 八面559 發薪水157 晉王府011 二兒媳的苦惱223 親有過諫使更967 左手摸右手767 謝奶爸243 親子和庶子293 多能幹呀230 賢淑夫人840 設想775 省銀子783 孝子628 五奶奶891 只要有你631 拜訪812 方舟251 古人思維399 堵心483 胡鐵想娶親611 送禮502 冒然428 魚和熊掌683 突驚701 哭訴192 遺傳學的重要性710 喜事連連104 有了後孃就有了後爹845 改變309 無心插柳882 廖家往事061 現世報787 白首之約870 安陽的心思367 宋四媳婦592 纏磨158 庶出也是香餑餑031 繼續噴574 組團205 三太太的演技757 多大臉212 三姑奶奶的功勞042 宋十三娘子851 奇怪之事275 算賬850 戳子517 門第553 真男人207 太夫人的歪理156 夜哭郎518 死皮賴臉442 乾孃240 慈安071 臭美的三太太493 三姑奶奶的幺蛾子816 抱錯兒子了?026 三老爺的驚嚇830 八面557 兄弟仁義527 路遇054 洗三906 日漸消瘦253 宋四的心思648 事畢687 絆倒
837 譁然180 全體拜佛002 好脾氣的蘇氏841 郝家256 好父善夫370 成了566 白蓮花721 像我唄376 有喜178 三座佛像471 捐款485 絕子散711 山野閒客618 花會297 春雪夏墨156 夜哭郎312 霸道808 新宅子如何?661 針梳756 鐵嘴304 負面情緒377 同騷536 江南之事093 雙宿雙飛581 點名034 醬菜治好了孕吐254 六奶奶有喜371 耳聞知不如目見之153 三太太又冒新主意572 謝家年223 親有過諫使更508 巴掌印805 侍衛202 胡攪蠻纏太夫人043 梅園裡的小娘子們830 八面559 發薪水157 晉王府011 二兒媳的苦惱223 親有過諫使更967 左手摸右手767 謝奶爸243 親子和庶子293 多能幹呀230 賢淑夫人840 設想775 省銀子783 孝子628 五奶奶891 只要有你631 拜訪812 方舟251 古人思維399 堵心483 胡鐵想娶親611 送禮502 冒然428 魚和熊掌683 突驚701 哭訴192 遺傳學的重要性710 喜事連連104 有了後孃就有了後爹845 改變309 無心插柳882 廖家往事061 現世報787 白首之約870 安陽的心思367 宋四媳婦592 纏磨158 庶出也是香餑餑031 繼續噴574 組團205 三太太的演技757 多大臉212 三姑奶奶的功勞042 宋十三娘子851 奇怪之事275 算賬850 戳子517 門第553 真男人207 太夫人的歪理156 夜哭郎518 死皮賴臉442 乾孃240 慈安071 臭美的三太太493 三姑奶奶的幺蛾子816 抱錯兒子了?026 三老爺的驚嚇830 八面557 兄弟仁義527 路遇054 洗三906 日漸消瘦253 宋四的心思648 事畢687 絆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