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欺人太甚
“倒也不瞞顏珠兄,弟弟我其實早心有所屬的,只是甚是膽小,也不敢打聽心儀人的消息,只是暗自喜歡,不敢聲張半分,着實卑微。”
李元格一正經起來他那張臉極具欺騙性,好似真如他說的那般癡情。
可京中但凡知道李元格的,誰不曉得這紈絝子弟整日流連勾欄瓦舍,小小年紀便開始用藥,將身子都玩壞了,他在外頭亂來就罷了,去年還有逼迫良家之惡行,弄得人家破人亡,他未曾婚配便養了外室,險些還生出個外室子來。
若非他額娘硬是叫人綁了那外室,壓着人灌下去一海碗紅花,硬生生落了那外室腹中的孩子,李元格這般年紀只怕早早的就當了阿瑪了。
說來也是造孽,先前那外室的事兒鬧得大了,便是他沒刻意關注,也聽說了些個風言風語,被那一碗紅花折騰着,那外室險些去了半條命,末了壞了身子也伺候不了了,李元格連銀子也不給人半分,就這麼將人趕了出去,也不知那女子可還有命活。
顏珠腹誹着,面上卻是不顯,只管嘆李元格一句深情,繼而給人遞了話,問李元格所慕何人,李元格自是不客氣,當即說了是德貴人的妹妹,小烏雅氏。
“先前弟弟也只是在路上偶然得見小烏雅妹妹,自此心便回不到自個兒身上了,也不敢打聽小烏雅妹妹年紀幾何?可曾定了親事,只怕知道了小烏雅妹妹有了心儀人選,弟弟可要心碎了。”
顏珠時而爲僖妃遞消息進去,自是知道後宮女眷們家裡的狀況,這會子便直細細道來。
“元格弟弟可是多慮了,前兒我給家中五弟物色夫人時,倒也聽喜娘提過京中未曾婚配的貴女們,小烏雅氏便是其中之一,她家中也尚在相看,暫無合適人選。”
“我雖不知小烏雅氏面貌,可只看年歲倒是同弟弟相配的,只是門第、、、、、小烏雅氏若是配弟弟可是高攀了,不過總歸弟弟喜歡便是,只管去請了喜娘問問送了帖子,保準成事。”
有顏珠這話,李元格心中頓時有了數,他只想想那小烏雅氏的容貌便覺得有些心癢難耐,這會子連家也顧不上回了,直半道兒下了車,去尋了京中有名的喜娘去了。
顏珠好心,還叫弟弟過來同他擠一擠,讓給李元格一輛馬車去,省得耽誤了李元格好事。
李元格那兒動作倒也不慢,總歸知道銀子給到位了,那喜娘媒婆可是連陰陽婚配都敢牽紅線的。
有些規矩李元格不懂,便請了自個兒尚在病中的老孃吳氏給操持些,見自家兒子好似收了心,真要喜歡了那小烏雅氏安心過日子了,吳氏一高興,病也跟着好了大半兒,這便連連請人登門烏雅家遞名帖八字,恨不得兩日內便將這小烏雅氏給兒子娶來。
塞和里氏哪兒見過這般陣仗,一開始亦不明白此李家爲何如此對玉玳熱絡,後來細細一打聽,這才曉得那李元格是個混蛋來着,他姐姐安嬪又處處針對玉琭,這親事她是萬萬不肯替玉玳答應的。
可耐不住李家難纏,半個月裡竟叫人登門一二十次,便是她緊閉府門一概不見,也擋不住李家太太請了別家的說情,這是聯起手來逼迫她的玉玳往火坑裡跳呢!
塞和里氏沒法子了,原還不願意給懷着身子的女兒添麻煩,可這事兒已然不是她能替玉玳推脫得了了,這便叫派人往宮中給玉琭遞了信兒去。
玉琭收到這信兒時已然是當日下午了,她正跟着康熙爺在幹清宮中躲清閒,說是來伺候筆墨的,可她自來康熙爺這兒便沒挪過窩兒,倚在貴妃榻上寫寫畫畫。
邊朝康熙爺和樑九功打聽京中年紀門第的合適的小爺,邊小口小口的用着點心零嘴兒,還時不時的給康熙爺投喂些個。
誰道一接了家裡的信兒,可把玉琭氣得不成,當即將手上的信捏成了一團子去,咬牙切齒得厲害。
“簡直欺人太甚!”
康熙爺豈能見得玉琭動氣,忙撂下了硃筆上前攬了玉琭去,揉了揉玉琭緊攥的拳頭,說來他還是頭回見玉琭這樣動怒,一雙小鹿似的眼睛裡盛滿了怒,更顯晶亮有神,小臉兒繃着,更是可愛了幾分。
不過眼下可不是欣賞玉琭的時候,康熙爺忙出聲兒關切,原叫人將家書直接送來,便是生怕玉琭無趣,既是家書至,玉琭看了定然開懷,誰道還惹人惱了,下回他可得叫人探探口風,再挑給玉琭看信的時機纔好。
“怎麼了這是,誰惹咱們貴人生氣了?叫朕瞧瞧,朕爲你做主。”
玉琭繃着臉沒着急開口,只將手上的信展平了,遞給康熙爺看去,見康熙爺也跟着微微不悅了,這才委委屈屈的道了一句。
“還沒見過這般強逼着人嫁的,人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眼下可倒好,成了李家之命李家之言了,我好歹還是爺的貴人呢,福成也大小有個官職,竟還被人欺負至此。”
康熙爺冷哼一聲兒,倒也惱李家的放肆:“朕因戰事擡舉他李家幾分,誰道竟養出他們的不識好歹來了,他李家將你、將你們家都不看在眼裡,且不知私底下又如何過火的。”
“再等着剛阿泰得了軍功回來了,他兒子跋扈得怕是連公主郡主都不看在眼中了!”
玉琭看事看小,只氣那李家欺人太甚,康熙爺則以小見大,從李元格的跋扈紈絝、吳氏的無度縱容,看出李元格的阿瑪剛阿泰、安嬪、乃至於整個李家都是心浮氣躁,都是眼高於頂的。
李元格此人康熙爺不甚瞭解,可安嬪入宮都半年了,康熙爺卻是瞭解得多。
安嬪平日便慣是個不識時務惹人厭煩的,聽聞私下裡還總瞧不起人,時而有對下頭貴人常在們頤指氣使的事兒發生,素來愛諂上欺下的。
瞧着安嬪,她弟弟能做出這般事兒便也不奇怪了,可見這是李家家學淵源,是家風傳承,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從根子上壞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