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阿哥事

第7章 大阿哥事

“兒臣還學舞劍了,師傅都誇兒臣武藝好呢!誰敢惹皇阿瑪煩憂,兒臣便收拾誰去!”

明明大阿哥說這話的時候極認真,衆人不該笑的,可就是這份兒天真的認真,才叫人覺得大阿哥可愛至極,就不說太皇太后和殿裡的丫頭們了,便是康熙爺也忍俊不禁的,叫這童言童語一驅心中的不悅和陰霾。

一旁的小太子爺和二格格也稀裡糊塗的跟着起鬨,結結巴巴的也跟着大阿哥說打仗,便是後宮衆人都到了,太皇太后和康熙爺面上都還笑意不減。

“臣妾給太皇太后娘娘請安,給萬歲爺請安,不知娘娘和萬歲爺笑什麼呢,臣妾還未進殿便聽到了。”

太皇太后免了衆人的禮賜座,總歸能來請安的滿打滿算也就這五六位,不消得刻意立規矩,便都叫人坐得近近的,也顯得熱鬧些。

先開口的這位是英妃鈕祜祿氏。

自去年皇后赫舍里氏故去,她便是康熙爺後宮中位份最高的一位了,她阿瑪又是輔政大人一等公遏必隆,此前雖受鰲拜一事連累,然從前的風光卻是泯滅不得,康熙爺若再立後,英妃必是不二人選。

說來合該是最尊貴體面的人了,偏她身子素來不妥,身子孱弱的像是一張紙。

眼下才將將十七,便給人香消玉殞之感了,再好的綾羅綢緞、珍貴珠寶擱在她身上也只顯得堆砌,只顯得幾分氣質如水,叫人見之可惜。

今兒英妃難得來一趟,太皇太后娘娘看着她那蒼白的臉也不忍問病情,便只笑着解釋一句罷了。

“大阿哥說要替他皇阿瑪出去打仗,說是要做咱們大清的巴圖魯呢!”

“都說三歲看老,咱們大阿哥小小年紀就這樣勇武,以後定然厲害着呢!”英妃笑着,當即便想伸手去抱康熙爺懷裡的大阿哥,她入宮多年膝下也沒個一兒半女的,如今看見誰的孩子都滿心的喜歡。

康熙爺無不許的,也是憐惜英妃,這便將大阿哥送到英妃懷裡,只是大阿哥吃得胖,生怕英妃細胳膊細腿兒的再摔着孩子了,便稍護着些,便叫人瞧着二人稍有些親密了。

後宮衆人見狀倒是沒什麼好心頭不爽的,總歸英妃這身子也不能侍寢,便是再同康熙爺親近又能如何。

唯一人面上掩不住的緊張,坐在凳上都身子前傾的厲害,手裡的帕子都絞得變形,好似但凡大阿哥不妥,她便能第一時刻撲上去似的。

不必說,這位就是大阿哥的生母惠貴人了,玉琭站在一旁細瞧,也是好好認認在場的主子,免得衝撞了誰。

惠貴人瞧着也是約莫二十左右的年紀,大眼睛鵝蛋臉,黛眉並未細緻的修便比旁人顯出幾分英氣來,大阿哥眉眼便是隨了惠貴人的,想來長大了是個俊逸的長相。

然還沒等着玉琭打量完,便聽得大阿哥哼哼唧唧的聲兒:“疼!疼!要阿瑪抱、要阿瑪抱!”

這聲兒疼可叫在場衆人都跟着心頭一緊,尤其是惠貴人,甭管什麼規矩不規矩的,只見她一個箭步便衝了上去。

“臣妾得罪,前兒大阿哥不小心墜了小馬,雖是沒什麼要緊的,可這腿上膝蓋子上難免青一塊兒紫一塊兒的,想來是碰着了,臣妾給大阿哥揉揉便是了。”

這話雖是不得罪人的,字字句句都不敢說是英妃不會抱孩子,可惠貴人抱大阿哥的動作卻是不容人耽擱片刻,說是從英妃懷中將大阿哥搶過來的也不爲過。

英妃尷尬慌亂鬆手,飛快的擡眼瞧了瞧萬歲爺和太皇太后的神色,見二人果真稍有不悅的,這便連連福身賠不是,也忙跟着惠貴人蹲下來去看大阿哥去。

“可是我碰着大阿哥身上的傷了?要不要叫太醫來瞧瞧,受傷可不能叫孩子硬抗的。”

這宮裡的孩子實在是太嬌貴了,用子嗣來構陷人的手段更是層出不窮,除了一兩個確實福薄,其餘孩子的夭折多多少少都有些貓膩。

英妃平日裡抱病深居簡出,身子都這樣了也沒什麼心思同人鬥,她自認沒得罪了惠貴人,今兒來請安也是臨時決定的事兒,抱大阿哥更是一時興起,誰知道竟出了這樣的岔子,英妃關切大阿哥的話還未說完,這會子竟急得有些上不來氣了,眼前都發昏着。

“阿哥是哪兒疼?額、、、給您瞧瞧。”

惠貴人着急大阿哥呢,哪兒顧得上回英妃的話,連對着大阿哥都險些以額娘自居,她不過區區貴人,私底下同自個兒的孩子親近就罷了,明面上是斷不能越過去身份和規矩的。

偏大阿哥要哭,眼淚都在眼眶子打轉兒了,惠貴人也跟着紅了眼睛,壓着急切一寸一寸的將大阿哥從頭到尾捋一遍去,得虧夏日裡大阿哥穿得薄,惠貴人卷着大阿哥的袖子和褲腿兒細細的看,這纔在小孩兒腿肚子上找到了幾個紅印子去。

康熙爺和英妃忙湊過去看,那印子有棱有角的,康熙爺和惠貴人不約而同瞥了眼英妃旗裙上幾個裝飾用瑪瑙珠子,這才瞭然。

英妃顯然也是意識到了,白着臉緊忙又朝康熙爺福身:“都是臣妾的不是,抱大阿哥時竟忘了身上的衣裳不合適着,以後臣妾再不會這樣大意了,還請萬歲爺責罰。”

倒也不是人故意的,康熙爺沒得拿這事兒就朝英妃發作的理兒,至多點提個兩句罷了,惠貴人心裡明白的很,雖是心裡見不得旁人傷她兒子半點兒,可明面上怎麼都不能做出什麼計較的樣子來。

且還不等着康熙爺開口呢,惠貴人便也先抱着大阿哥朝康熙爺和英妃福身去,一開口便是勸慰的話。

“娘娘不必如此自責,也是大阿哥存不住淚,忒大驚小怪了些,娘娘素來最是疼愛大阿哥的,也跟娘娘親近,左右不過是些小事兒,娘娘不必放在心上。”

“照看孩子也確實是難事兒,就不說娘娘您了,就是妾身時而得見大阿哥也是手忙腳亂的呢。”

(本章完)

第333章 太過擡舉第773章 前路艱難第929章 兩全之法第736章 漲了輩分第65章 冊封聖旨第503章 走得太順第923章 晾她一晾第538章 暗自處置第268章 護身擋災第678章 亂了套了第155章 猶如打臉第30章 嗚嗚咽咽第98章 得見家人第519章 腿腳有異第767章 拉攏機會第349章 功在千秋第578章 果真龍子第394章 怪嚇人的第267章 王嬪發難第915章 迎天子駕第822章 內心動搖第398章 兩全之法第40章 強求不來第820章 刺客驟亡第478章 稱心如意第414章 得五阿哥第387章 投鼠忌器第324章 出宮觀禮第237章 孩子發動第858章 勝在臉上第230章 接連夢魘第861章 心思深沉第217章 蠢笨東西第287章 以下犯上第426章 求個心安第483章 是我命苦第255章 別費心思第478章 稱心如意第322章 接連發問第270章 愛深責切第84章 立立規矩953.第953章 遁逃了事第891章 意欲其死第819章 脣槍舌劍965.第965章 烏雅義女第109章 皇恩浩蕩第889章 遠離是非第232章 竟是永興第769章 手腕強硬第732章 皇后駕崩951.第951章 此仇必報第232章 竟是永興第715章 遴選福晉第355章 布庫比試第496章 突然發動第602章 最大笑話第268章 護身擋災第627章 敞開心扉第871章 知道內情第65章 冊封聖旨962.第962章 防備福晉第920章 機敏識趣第640章 即將發動第836章 逐步處置第66章 細細的查第487章 當孩子哄第657章 好惡知美第403章 留得一手第809章 昭寧不平第2章 天大福分第752章 十分快活第85章 臘八時節第602章 最大笑話第795章 意欲結親第329章 琢磨不透第421章 兩次探望第158章 不再瞞着第179章 觸目驚心第246章 奶孃謝氏第438章 沉默相守第140章 暗地手段第778章 挑釁行爲第752章 十分快活第882章 大難臨頭第442章 演給誰看第782章 東宮有喜第817章 爭論不休第925章 謀逆之心第553章 你別碰我第750章 都三十了第41章 歡喜半晌第741章 小心侍奉第439章 形勢嚴峻第546章 壞了事兒第613章 不能開口第759章 心頭鬱結第218章 一個把柄第840章 極有骨氣第486章 賴這規矩
第333章 太過擡舉第773章 前路艱難第929章 兩全之法第736章 漲了輩分第65章 冊封聖旨第503章 走得太順第923章 晾她一晾第538章 暗自處置第268章 護身擋災第678章 亂了套了第155章 猶如打臉第30章 嗚嗚咽咽第98章 得見家人第519章 腿腳有異第767章 拉攏機會第349章 功在千秋第578章 果真龍子第394章 怪嚇人的第267章 王嬪發難第915章 迎天子駕第822章 內心動搖第398章 兩全之法第40章 強求不來第820章 刺客驟亡第478章 稱心如意第414章 得五阿哥第387章 投鼠忌器第324章 出宮觀禮第237章 孩子發動第858章 勝在臉上第230章 接連夢魘第861章 心思深沉第217章 蠢笨東西第287章 以下犯上第426章 求個心安第483章 是我命苦第255章 別費心思第478章 稱心如意第322章 接連發問第270章 愛深責切第84章 立立規矩953.第953章 遁逃了事第891章 意欲其死第819章 脣槍舌劍965.第965章 烏雅義女第109章 皇恩浩蕩第889章 遠離是非第232章 竟是永興第769章 手腕強硬第732章 皇后駕崩951.第951章 此仇必報第232章 竟是永興第715章 遴選福晉第355章 布庫比試第496章 突然發動第602章 最大笑話第268章 護身擋災第627章 敞開心扉第871章 知道內情第65章 冊封聖旨962.第962章 防備福晉第920章 機敏識趣第640章 即將發動第836章 逐步處置第66章 細細的查第487章 當孩子哄第657章 好惡知美第403章 留得一手第809章 昭寧不平第2章 天大福分第752章 十分快活第85章 臘八時節第602章 最大笑話第795章 意欲結親第329章 琢磨不透第421章 兩次探望第158章 不再瞞着第179章 觸目驚心第246章 奶孃謝氏第438章 沉默相守第140章 暗地手段第778章 挑釁行爲第752章 十分快活第882章 大難臨頭第442章 演給誰看第782章 東宮有喜第817章 爭論不休第925章 謀逆之心第553章 你別碰我第750章 都三十了第41章 歡喜半晌第741章 小心侍奉第439章 形勢嚴峻第546章 壞了事兒第613章 不能開口第759章 心頭鬱結第218章 一個把柄第840章 極有骨氣第486章 賴這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