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

作者辛苦碼字, 養家餬口, 跪求支持晉江正版, 一起讀書

“皇祖母,您說說, 這保成怎麼心這麼大那?昨兒個四阿哥, 今兒個大阿哥, 三阿哥。

明兒個會不會是五阿哥,六阿哥?”

康熙皇帝在太皇太后就像一個嘮叨的家人,在太皇太后面前走來走去,訴說小太子的‘惡劣’行徑。

“皇帝,明兒個不會是五阿哥, 六阿哥。” 小太子雖然親近兄弟,但是有分寸。

對於走路都不穩的五阿哥和剛剛出生的六阿哥,是不會耐煩帶的。這點太皇太后看的分明,聽着孫兒看似抱怨實爲炫耀的嘮叨也很淡定,她老人家就喜歡看兒孫圍着她撒歡兒。

“皇祖母, 孫兒這顆心啊, 提着那。”

“玄燁,你是大清的主子, 對天下人負責, 對太子負責。這自己家的奴才心大了, 該辦的就嚴辦。” 已經很少動怒的太皇太后,對於這兩天宮裡頭的風言風語,很是氣憤。

就一個‘胤祚’的名兒, 就把這些包衣奴才的野心給勾出來了。將來還不得要造反?

“皇祖母教訓的是。是孫兒不該顧忌六阿哥而猶豫。”康熙皇帝顧念着六阿哥,對於處理六阿哥身後的德嬪,甚至幾個包衣家就有所猶豫。但沒想到皇祖母會爲此動怒。

“以前啊,眼見着太子和天天伺候他的乳母親近,皇祖母這心裡頭着急啊。皇祖母年齡大了,精神不濟。皇帝您那又天天忙着國家大事,每個月能好好陪太子幾次?”

“可皇帝你自個說說,太子自從天花好了以後,所作所爲如何?不就是因爲他得天花的時候,你親自陪着他。保成人雖小,可心裡頭,明白着那,知道這宮裡頭,最親近的就是皇帝。”

康熙皇帝聽到太皇太后這番話,有點後怕,面色凝重起來。

這羣膽大的包衣奴才想幹嘛,要轄制他的太子不成?教唆太子不親近皇□□母和皇阿瑪,親近一個包衣出身的乳母。

想一想保成出生的那幾年,朝廷是真的困難,平定三藩的戰爭最辛苦的時候,康熙皇帝每天都忙的腳不沾地。

他真沒發現太子親近乳母太監們的問題。太子自從天花痊癒以後,主動和他親近了起來,他也以爲太子經過生死大劫,開竅了,長大、懂事了。

不光把自己的乳母送出宮榮養,和家人團聚,還主動更換了一批更懂事,更穩妥的宮女小太監。

每天,小小的身子坐在那張特意定做的小桌子後面,不吵也不哭鬧。安靜的看書或寫大寫,陪着他看奏摺。見過的大臣誰羨慕皇家有如此佳兒?

太子搬到毓慶宮自個住,他以爲小太子要長大獨立了,還有點心酸。誰知太子還經常跑他的乾清宮,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快要熄燈了。尤其是最近,天天等着他一起吃晚膳,晚上直接不回毓慶宮。

康熙皇帝心裡高興小太子一如既往的親近,父子關係更加親密,就替太子着想的更多些。

這次包衣奴才們弄得這起子流言流語,不就是要挑撥小太子和他的關係嗎?

說朕要開始寵愛各個兒子,說什麼都是朕的皇阿哥,要一視同仁了。說包衣出身的德嬪烏雅氏生的六阿哥,朕給取名胤祚,是有特殊意思另眼相看等等。 шшш●Tтkan●c o

說實話,康熙皇帝對自己親自教養的保成還是有信心的。

他一方面是念着剛剛出生的六阿哥,一方面也是想着先看看,保成到底會不會有沒有什麼想法。結果保成壓根兒不知道這些流言,今兒個還把大阿哥,三阿哥帶來了乾清宮。

奴才隨主子,毓慶宮的宮女太監也是和他們小主子一樣不問世事。得了,晚上就給保成送兩個靈活得力的小太監過去。

既然這羣包衣已經被養大了胃口,就不能再留。

下了決定,康熙皇帝就想着怎麼處理纔好,畢竟是伺候宮裡頭各位主子多年的包衣世家,牽扯前朝,就怕處理不好引起動亂。

首先命令內大臣費揚古大人和裕親王福全調兵過來,緊接着就抓捕了這次動靜最大的幾個主犯,抄家徹查。整個過程雷厲風行,沒露出一點的風聲。

但是這一清查,查出來大事兒了。

這幾家貪污的金銀首飾數目堪比皇帝的內庫,有些更甚至是私藏皇家御製的珍寶玉器。更是拔出蘿蔔帶出泥,幾大包衣世家無一倖免,就連康熙皇帝的乳母家都有涉及。

平時在這些狐假虎威的包衣們跟前受了委屈的官員,更是趁機使勁打壓,一時間御案上全是彈劾這些包衣奴才的摺子。

朝野震驚,京城的老百姓天天議論紛紛。

康熙皇帝發了雷霆之怒,流放的流放,砍頭的砍頭。這一番折騰下來,國庫滿了,內庫滿了,內務府人員少了一半不做事領薪水的。老百姓都在誇皇帝主子爺鐵面無私,英明神武。

發泄過後的皇帝陛下看着滿庫房的銀子,躊躇滿志。

那些被牽連的宗室貴親們,在這當口當然是不敢出頭,官員們各個顧着自保,最近的朝堂上難得的一片和諧。

德嬪烏雅氏出身包衣,雖然沒被降位,但是被撤了綠頭牌,六阿哥胤祚也被下旨,抱給了惠妃納蘭氏也就是大阿哥胤褆的額娘撫養。後宮嬪妃被嚇到了,大小主子們都老老實實縮在自己宮裡頭不露頭。

想了想,康熙擡腳,卻轉了個方向,不回御書房,去慈寧宮。他打算和太皇太后好好嘮嘮,這個不省心的保成啊。

“皇祖母,您說說,這保成怎麼心這麼大那?昨兒個四阿哥,今兒個大阿哥,三阿哥。

明兒個會不會是五阿哥,六阿哥?”

康熙皇帝在太皇太后就像一個嘮叨的家人,在太皇太后面前走來走去,訴說小太子的‘惡劣’行徑。

“皇帝,明兒個不會是五阿哥,六阿哥。” 小太子雖然親近兄弟,但是有分寸。

對於走路都不穩的五阿哥和剛剛出生的六阿哥,是不會耐煩帶的。這點太皇太后看的分明,聽着孫兒看似抱怨實爲炫耀的嘮叨也很淡定,她老人家就喜歡看兒孫圍着她撒歡兒。

“皇祖母,孫兒這顆心啊,提着那。”

“玄燁,你是大清的主子,對天下人負責,對太子負責。這自己家的奴才心大了,該辦的就嚴辦。” 已經很少動怒的太皇太后,對於這兩天宮裡頭的風言風語,很是氣憤。

就一個‘胤祚’的名兒,就把這些包衣奴才的野心給勾出來了。將來還不得要造反?

“皇祖母教訓的是。是孫兒不該顧忌六阿哥而猶豫。”康熙皇帝顧念着六阿哥,對於處理六阿哥身後的德嬪,甚至幾個包衣家就有所猶豫。但沒想到皇祖母會爲此動怒。

“以前啊,眼見着太子和天天伺候他的乳母親近,皇祖母這心裡頭着急啊。皇祖母年齡大了,精神不濟。皇帝您那又天天忙着國家大事,每個月能好好陪太子幾次?”

“可皇帝你自個說說,太子自從天花好了以後,所作所爲如何?不就是因爲他得天花的時候,你親自陪着他。保成人雖小,可心裡頭,明白着那,知道這宮裡頭,最親近的就是皇帝。”

康熙皇帝聽到太皇太后這番話,有點後怕,面色凝重起來。

這羣膽大的包衣奴才想幹嘛,要轄制他的太子不成?教唆太子不親近皇□□母和皇阿瑪,親近一個包衣出身的乳母。

想一想保成出生的那幾年,朝廷是真的困難,平定三藩的戰爭最辛苦的時候,康熙皇帝每天都忙的腳不沾地。

他真沒發現太子親近乳母太監們的問題。太子自從天花痊癒以後,主動和他親近了起來,他也以爲太子經過生死大劫,開竅了,長大、懂事了。

不光把自己的乳母送出宮榮養,和家人團聚,還主動更換了一批更懂事,更穩妥的宮女小太監。

每天,小小的身子坐在那張特意定做的小桌子後面,不吵也不哭鬧。安靜的看書或寫大寫,陪着他看奏摺。見過的大臣誰羨慕皇家有如此佳兒?

太子搬到毓慶宮自個住,他以爲小太子要長大獨立了,還有點心酸。誰知太子還經常跑他的乾清宮,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快要熄燈了。尤其是最近,天天等着他一起吃晚膳,晚上直接不回毓慶宮。

康熙皇帝心裡高興小太子一如既往的親近,父子關係更加親密,就替太子着想的更多些。

這次包衣奴才們弄得這起子流言流語,不就是要挑撥小太子和他的關係嗎?

說朕要開始寵愛各個兒子,說什麼都是朕的皇阿哥,要一視同仁了。說包衣出身的德嬪烏雅氏生的六阿哥,朕給取名胤祚,是有特殊意思另眼相看等等。

說實話,康熙皇帝對自己親自教養的保成還是有信心的。

他一方面是念着剛剛出生的六阿哥,一方面也是想着先看看,保成到底會不會有沒有什麼想法。結果保成壓根兒不知道這些流言,今兒個還把大阿哥,三阿哥帶來了乾清宮。

奴才隨主子,毓慶宮的宮女太監也是和他們小主子一樣不問世事。得了,晚上就給保成送兩個靈活得力的小太監過去。

既然這羣包衣已經被養大了胃口,就不能再留。

下了決定,康熙皇帝就想着怎麼處理纔好,畢竟是伺候宮裡頭各位主子多年的包衣世家,牽扯前朝,就怕處理不好引起動亂。

首先命令內大臣費揚古大人和裕親王福全調兵過來,緊接着就抓捕了這次動靜最大的幾個主犯,抄家徹查。整個過程雷厲風行,沒露出一點的風聲。

但是這一清查,查出來大事兒了。

這幾家貪污的金銀首飾數目堪比皇帝的內庫,有些更甚至是私藏皇家御製的珍寶玉器。更是拔出蘿蔔帶出泥,幾大包衣世家無一倖免,就連康熙皇帝的乳母家都有涉及。

平時在這些狐假虎威的包衣們跟前受了委屈的官員,更是趁機使勁打壓,一時間御案上全是彈劾這些包衣奴才的摺子。

朝野震驚,京城的老百姓天天議論紛紛。

康熙皇帝發了雷霆之怒,流放的流放,砍頭的砍頭。這一番折騰下來,國庫滿了,內庫滿了,內務府人員少了一半不做事領薪水的。老百姓都在誇皇帝主子爺鐵面無私,英明神武。

發泄過後的皇帝陛下看着滿庫房的銀子,躊躇滿志。

那些被牽連的宗室貴親們,在這當口當然是不敢出頭,官員們各個顧着自保,最近的朝堂上難得的一片和諧。

德嬪烏雅氏出身包衣,雖然沒被降位,但是被撤了綠頭牌,六阿哥胤祚也被下旨,抱給了惠妃納蘭氏也就是大阿哥胤褆的額娘撫養。後宮嬪妃被嚇到了,大小主子們都老老實實縮在自己宮裡頭不露頭。

怔楞了片刻,胤礽什麼也沒說,先吩咐魏忠把昨天他整理的資料送到造辦處,當然,洗護用品,肥皂之類的方子都送到了太醫院。接着詢問了黃履莊和孫御醫那裡的情況,有沒有留什麼話給他。聽到兩個院子都沒有問題,小太子纔開始用他的早膳。

喜梅姑姑和春蘭姑姑都是一臉的喜氣洋洋,手腳利落的伺候小太子收拾妥當,陪着小太子去慈寧宮,慈仁宮,乾清宮磕頭請安。

太皇太后摟着小太子,摩挲着小太子瘦下來的臉頰,很是心疼。

她人是老了,可是眼睛沒花,尤其心裡頭,亮堂着那。這個宮裡頭,除了皇帝,只有太子的眼睛裡頭,是純粹的真誠,把她和皇太后當家人一樣的孝順。沒有膽怯害怕,沒有故意的討好,坦坦蕩蕩的惹人疼。

“太子可一定要注意身體,這身體好了,才能做事,才能吃喝玩樂。記住了嗎?”

“謝烏庫瑪麼關心,胤礽記住了。胤礽一定注意休息,現在那兩個院子,都有大哥和三弟幫忙跟進着。”

“胤礽來慈寧宮之前,把一些有關洗護,頭髮或者面部的想法或者方子的圖稿,都送到太醫院了。等太醫們過幾天弄出來,先送過來給您看看。烏庫瑪麼,您有什麼特別想要的物件兒,就吩咐胤礽一聲,胤礽給您弄出來。”

小太子恭恭敬敬的回答太皇太后。剛剛一路走過來,雙頰泛着運動後的紅暈,眼睛亮晶晶的,滿滿的孺慕之情。

“太子的孝心,烏庫瑪麼知道,太子記得不要在這方面費神。讓太醫院和造辦處他們自己多用心,多試驗幾次。不要遇到大小問題就跑毓慶宮勞煩你,知道嗎?烏庫瑪麼用着那個精油就挺好,隔幾天按按捶捶,身上輕快多了。”

“記住了,不費神。都是太醫院的太醫們的功勞,胤礽就動動嘴巴。烏庫瑪麼放心。”

陪着太皇太后又聊了一會兒,讓老人家安心,小太子才慢吞吞的來到皇太后的慈仁宮。

和太皇太后一樣,皇太后也是關心他的身體。勸他安心休養,不要多思多想等等。

胤礽明白皇太后是在真心的勸誡他。這位年少入宮的蒙古太后,經歷了太多的忽視和慢待,現在雖說有太皇太后護着,康熙皇帝孝敬着,日子舒坦了。可是對於生活,尤其宮裡的生活,卻還是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緊不慢的過着每一天。

這份不爭不搶,不驕不躁,寵辱不驚的性子,讓宮裡的人都發自內心的敬着她,包括小太子。

“皇祖母,孫兒讓太醫院弄了一些洗護頭髮,或者洗臉用的發膏,乳液。過幾天給您送過來,您看看喜歡不。”

“皇祖母這裡都好着,那個精油就夠用了,太子可不要勞神弄那些。去和你皇阿瑪好好說會話。皇上啊,其實很關心太子。”

皇太后最近一直擔心小太子的處境,現在康熙皇帝終於把小太子放出來了,又怕小太子心裡存着疙瘩,就對着小太子諄諄教誨。

“你昏迷的那三天,你皇阿瑪自己沒好利索,又要處理國事,卻還是一有空就去毓慶宮守着你。太子要好好謝謝你皇阿瑪,知道嗎?”

細細的把那三天康熙皇帝對小太子的關心着急說了一遍。皇太后就怕啊小太子和康熙皇帝犯倔強,到時候,吃虧的不還是小太子嗎?胳膊啊,擰不過大腿。

“孫兒記住了。孫兒告退。”

和太皇太后,皇太后的談話,讓胤礽有些心情沉重。

拒絕被抱着或者做攆,小太子堅持自己走,幾步一歇,慢悠悠的晃着,終於到了乾清宮。

此時已經是午時了,小太子站着御書房前面的庭院裡,等着小太監通報康熙皇帝。

陽光暖暖的照在小太子的身上,似乎是在給他鼓勵。小太子站在這好像久違了的乾清宮的陽光下,只覺得眼前好像金星亂冒,一道一道細碎的陽光,好像爭搶着要鑽進他的腦袋裡。

胤礽雖然不知道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康熙皇帝把看守他的侍衛撤了,但是他站在這裡,精神觸絲就已經感受到了,康熙皇帝那強烈外露的氣息,那是對他的憤怒和不滿。

果然,等了一會兒,樑九功大總管走了出來,帶着和往常一樣的,和善的笑意,跟小太子說康熙皇帝在接見大臣,可能要等好久。接着傳了康熙皇帝的口諭,讓小太子不用等他,安心呆在毓慶宮休養,把身體養好了先。

不想爲難樑九功,也不想站在這裡枯等,讓康熙皇帝爲難。

披着乾清宮這一身暖暖的陽光,小太子機械一樣的,麻木的迴轉他的毓慶宮。

或許那天晚上不告訴皇阿瑪附身的真相,比較好。可是不說,他還是他嗎?明明正主兒也在場。所以,如果可以選擇,小太子還是會告訴選擇告訴康熙皇帝,甚至在他當初剛剛附身,清醒過來的時候。

腦袋裡面亂哄哄的,好像幾個小人在裡面打架。胤礽只覺得他好累,堅持着跨進毓慶宮的大門攔,走進寢殿,倒在牀上,就這麼睡了過去。

再次醒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喜梅姑姑給點了蠟燭。眯了眯眼睛,小太子想着要早日把蒸汽機弄出來,他騰出時間,也好安安心心的早點把電燈給弄出來。

吩咐一聲傳膳。小太子細嚼慢嚥的享用着着御膳房的手藝。神態平靜,完全看不出一點兒白天的影子。喜梅姑姑鬆了一口氣。她就怕小太子被皇上寵慣了,現在呼啦啦的突然被皇上拒絕見面,會受不住。

這個宮裡頭,那有榮寵不衰的理兒?誰都要早早晚晚的,經這一遭兒。

皇上當年不也是被先帝爺忽視嗎?小時候出天花,據說都只能靠蘇麻喇姑照顧。

而小太子那,是真的吃嘛嘛香的狀態。他覺得,既然是做了自己不會後悔的事情,那就夠了。康熙皇帝沒有阻止他的各種研究,現在更是讓他行動自由,這也就夠了。

本來就不是屬於他的親情,那就不要自尋煩惱。企圖強求的話,不過是憑白給其他人添加負擔。不管皇阿瑪要生氣到什麼時候,或者這輩子都這麼着了,也只是本應如此。

太子這情商爲負值的想法,如果被康熙皇帝知道了,估計會更生氣。可惜小太子活了這麼久,包括他上輩子那失敗的婚姻生活,都沒有教會他如何和人正面積極的相處。

可能上帝在造人的時候,給了你智商,就拿走了你的情商,這個真的是很公平哈哈哈。

自覺想通了的小太子又開始了他吃了睡,睡飽了寫寫畫畫,修煉心法,想辦法早日把橡膠和蒸汽機制造出來的生活。

兩三天出去轉一圈兒,到慈寧宮,慈仁宮,乾清宮磕頭請安。當然,在乾清宮的時候,是直接在御書房門口磕了個頭,就回毓慶宮。

他也就不知道,康熙皇帝這幾天在御書房裡面,聽說小太子乾脆利落的磕了頭,轉身就回毓慶宮的回報,每次都氣的暴跳如雷。

洗髮護髮,還有面部保養,肥皂啊這些東西,有了方子,很好弄。剃鬚刀也難不住造辦處的大師們。這些東西都在十來天裡,快速的被研究出來。

實驗合格後,先給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佟佳貴妃包括小太子的毓慶宮,都送了不同味道的幾套。讓主子們賞臉用用,看喜歡哪種味道。

宮裡主子們用了都說好,很快的就風靡了整個京城。火柴雖然還不是後世的安全火柴,卻還是收穫了老百姓們的喜愛。

而剃鬚刀則得到了滿漢蒙老少爺們的捧場,不用專門找時間找剃頭匠人修面刮臉修鬍子,每天早上起來,自己拿着剃鬚刀,對着玻璃鏡,打上肥皂,刷刷幾下,就成了。

這些東西,大大的方便了大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就是縫紉機有點難,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消息靈通的京城人們在知道縫紉機的用處後,都在翹首以盼。

“奴才聽說啊,連太皇太后,皇太后她們都派人盯着這個縫紉機,催着造辦處那。” 魏忠主管一臉的驕傲,與有榮焉。

傍邊的春蘭姑姑,拿着尚衣監新剛剛弄出來的毛線和織針在認真的練習,聽到這話,接口道:“奴才也聽說了,很多老百姓在家給太子殿下唸佛那,說那個肥皂啊,火柴啊,讓他們天天做家務活,輕鬆了好多那”。

“可不是嗎,太子殿下,那個剃鬚刀,奴才們是用不上,但是宮裡頭都在說,那些官老爺,兵老爺都說用着好,他們的鬍子啊,早上起來自個兒動手刮刮。別提多方便了。

怕太子殿下天天呆在毓慶宮寂寞,這幾個衷心的宮人,經常趁着小太子精神頭好的時候,和小太子說一說,他們聽到看到的零碎消息。

說老百姓都在誇太子殿下聰明能幹,說老百姓對於小太子想着他們的生活便利,感恩戴德。

小太子聽着老百姓都在誇他,非常開心,“衣食住行,衣服在最前面。既然大家都能接受還挺喜歡,孤就把孤知道的,能想到的都寫出來,或者畫出來。交給武英殿印刷出版。”

在嘟嘟的資料庫裡面,找出來各種好洗耐用的合成面料,材料製法的相關書籍,包括現在的毛衣毛褲,羽絨服,甚至各種羊絨面料等等。

小太子慢慢的整理了半個月,詳細具體,簡單易懂的語言,配上惟妙惟肖的西洋畫,《衣物面料的延伸》這本書就被送到內務府武英殿,印刷出版。

又把他抽着空閒時間就寫幾筆的那本,包括後世各個國家冬裝的經典款式,潮流飾品等等的類似服裝飾品設計的書,命名爲《冬裝》,也送到了武英殿,印刷了五百本。

魏忠小總管親自請命,帶着幾隊侍衛,擡着書,送到了倭黑大人的府上,當面交給阿茹娜格格。

“給格格請安,格格,我們太子殿下讓我給你傳個話,說你要是看着這書好,送送人也行,不夠的話讓武英殿再印刷。”

小太子清楚這個時代,不管出來什麼新鮮的東西,要給皇家先用過,看過。他想着阿茹娜格格要送很多人,就一下子要武英殿印了五百本。

“謝謝太子殿下想的周到,正好今年的年禮,就是這個了。”

“烏庫瑪麼,彩頭。” 四阿哥雖然不懂老祖宗們和哥哥們說的話,但兩位老祖宗要賞東西還是聽懂了,跟着湊熱鬧吆喝。

“哎喲,我們的四阿哥也要彩頭,太皇太后,皇太后,您看我們的四阿哥趕巧也在這兒,可不能偏心。”佟佳貴妃見兩位老祖宗開心,也跟着湊趣兒,嬉笑討賞。見者有份啊,這不四阿哥還有三年也可以去上書房了。

“都有份,都有份。哎呦,五阿哥胤祺也有份” 五阿哥胤祺目前路都走不穩,天天吃了睡睡了吃。養在皇太后跟前兒,一般不大出門。不過有什麼好處大家也都不會忘了他。

“胤禔/胤祉謝烏庫瑪麼,皇祖母。” 見宮裡兩位巨頭興致都這麼高,兩位阿哥趕緊的謝恩。三阿哥是滿滿的高興,大阿哥卻是在心裡後悔的吶喊,他討厭讀書啊啊啊。

“胤禔,胤祉,既然太子保證了,你倆可也要信守諾言。否則的話,烏庫瑪麼可是會要你們皇阿瑪罰你們的吆。” 太皇太后看着面色緊張的大阿哥,提醒道。

“烏庫瑪麼放心,胤祉一定努力。胤祉喜歡背書。” 三阿哥胤祉滿口保證。

大阿哥看此刻殿裡的人都這看着他,壓力更大。但還是不得不開口:“烏庫瑪麼,胤禔也保證。” 大阿哥恨不得時間倒流,給在毓慶宮“口嫌”的自己狠狠幾個拳頭。

“烏庫瑪麼,胤禛也保證。”小機靈的四阿哥跟着哥哥們有樣學樣,引得殿裡的人都哈哈笑起來。

自我感覺今天的家人交流互動完成的很好,小太子心裡很滿意。回到毓慶宮,吩咐春蘭做好槐花點心和涼拌香椿芽後給三個兄弟送過去,就開始今天的大字練習。

來到這個世界,最讓胤礽覺得困難的學習就是毛筆字。在他那個時代,毛筆字是隻有那幾個帝星華夏大家族的嫡出子弟們,纔會有機會學習的一項藝術。

他們的家族世代在偏遠的小行星上討生活,雖然到了爺爺那一輩因爲做機甲設計開始有了些名氣。但是這些古老的琴棋書畫等等技藝,族人們卻都是不大懂的。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嘿嘿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