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國際會議

年長的宗室們徹底退出舞臺,保成也毫不吝嗇,凡是識趣的,其子孫都在朝中安排了好的差事,又時常多有賞賜,老牌王爺們很是滿意。其餘頑強抵抗的八旗見了,也不由得想要服軟了,只可惜,畢竟他們錯過了最佳的表忠心的時機,再加上裡面確實有那麼一批頑固不化,什麼事兒都要跟保成來一番抵抗的硬骨頭。保成又是個小心眼的,等着合適的時機一點一點的將這些人的職位換成了自己人。其中,被安排最多的並不是鈕鈷祿家,而是赫舍裡家。自從索額圖做了那次糊塗事後,赫舍裡家就再沒出現過什麼精彩的人物,如今保成上位,本沒有想起他們來,還是愛蘭珠和老康提醒了,畢竟是親生額孃的孃家人,後門開太大不行,但是完全忘到腦後更加不行,人家會說你絕情,一個仁君不應如此。既然老子娘都這麼說了,保成自然是要照顧親身額孃的母家人的,好容易在裡面挑了些還算能用的,安排了位置,這讓整個赫舍里氏對保成感激涕零,赫舍裡家總算是重新走進了大清上層的視線,保成也算是對他死去的親額娘有個交代了。

越南的情況暫不細說,如今印度幾乎三分之一已經落入直親王手中。印度也不是鐵板一塊的,奧朗則布是個戰爭奇才,然而他並不是一個仁慈的君主,相反,他是一個徹底的暴君,印度本國對他心懷不滿的人就有很多,還有其他很多被迫屈從的附屬國更是對之恨得咬牙切齒。直親王攻打印度,一開始大清每隔三月運送糧草,直到後來,幾乎是深入印度後,保成開始寫信,教導直親王如何施行殖民政策,另外又派出去周君恆,他是保成的伴讀之一,漢臣,武力值方面絕對比不上羅科,但是爲皇帝教化大清新產生的奴隸,使其逐漸接受大清的統治,這點,羅科完全比不上人家。周君恆頂着大清駐印度總督的頭銜,全權代表大清皇帝,由大清皇帝親自指定。除了周君恆,此次前往印度的還有皇帝的兩個小弟弟,小十三和小十四,打包送到直親王這裡了。讓直親王帶着,也不要他們真的上場殺敵什麼的,就是先熟悉熟悉戰場,實踐與理論知識相互對比一下,要是有什麼穩贏的小仗讓他們練練手也行,過兩年再送回來。另外小十一和小十二則是跟着純郡王熟悉海戰去了,對於皇帝此番安排,朝中大臣終於微微放心了,四個小阿哥走的是武職,將來肯定也是跟他們的哥哥一樣出國打仗去的,如此起碼剩下的那四部暫時是保住了。

周君恆三人到達印度殖民地時,印度平民百姓大多已經不再抵抗,完全軍事化管理,直親王派親兵過來接他,到了軍營,印度本地官員都在,見了他們全都下跪,右手觸摸他的腳尖,在之後又摸自己額頭。周君恆和十三算是鎮定的,面無異色的接受這番他壓根不熟悉的禮節,十四很不適應,尤其那羣印度人聽了他跟十三是皇帝的弟弟後,差點用額頭碰他的腳!他差點沒有一腳踹出去,太不習慣了!

“這是翻譯。”直親王大咧咧的拎過來一個書生來,“有什麼想知道問他,有需要支援的告訴達海,他會通知本王。”直親王又指了指周君恆身邊的那個小兵,正是一路帶着他過來的那個。這是一種保護也可以說是監視,周君恆好似沒察覺一般,客氣又感激的神色,拱手笑道:“多謝王爺。王爺這句話,真是給了下官一顆定心丸。”

直親王擺擺手,“如此,就交給你了,本王還有要事。”

“下官恭送王爺。”

直親王點點頭,開開心心的領着兩個小弟弟走了。他出國征戰快兩年了,過年都沒能回去,此時能見到親兄弟,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一手拉着一個,直嚷着一醉方休。兩個小弟弟見他們大哥這般高興見到他們倆,心裡真是慰貼,果然還是親兄弟好啊。

印度殖民地的局勢並不複雜,目前分成兩派,消極派和積極派。積極派是痛恨奧朗則布的,對於這位暴君的各種暴虐行徑,再也不對其抱有希望,對於大清軍隊的到來,反而認爲是上天派來的使者,真是各種配合;另一種消極派,可是說是還有愛國之心的,這部分人認爲奧朗則布應當被審判,但這是印度的事兒,就該印度自己解決,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臣服於另一個國家。然而,消極派就算心中不接受大清,卻又不敢真的有所行動,他們就像歷史上半殖民時代的華夏一樣,沉默着,等待一個真正的救世主,麻木的看着大清的軍隊一點一點蠶食他們的國土。他們相信,終有一天,會有人拯救他們,卻不知自救。

周君恆和那位翻譯書生談了整整三天,這才正式的接見了印度大小官員,並且宣讀了大清皇帝的聖旨,拿出了總督的印章。他並沒有立刻改變印度的官僚體制,還是那些官員,值得一說的是,其中還有來自不丹的王子。由於神山的存在,大清軍隊不可能在神山用兵,所以,便從不丹進攻**。不丹很早以前就自願當大清的屬國,大清要對印度用兵,他們真是求之不得,配合十分積極,如今,大清在印度的殖民地已經到達戈勒克布爾,戰線一直沿着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是**的神山,對於大清的八旗士兵自然也是有特殊意義,是心靈的慰藉。戰事一直如此順利,所有人都覺得這是神山的保佑。

隨着大清的進攻,印度內部又不斷出現起義,奧朗則布的軍隊大多正與大清軍隊周旋,印度國內各路貴族爲鞏固地位,紛紛擁兵自立,此時,印度已經出現了分裂的影子。印度內部的起義原因大多來自於奧朗則布對非伊斯蘭教徒的人頭稅,以及破壞了宗教自由等等,大清人無法理解印度人民對宗教的狂熱,但這不妨礙周君恆在這上面做文章。周君恆先是上摺子說明了印度此時的國情,重點介紹了其國內各種宗教,保成很快明白了周君恆的意思。特下旨,大清領土內,信仰自由,宗教自由。當然這個領土,自然是大清在印度的領土,大清本國內保成絕不可能讓宗教踩在皇權上面。而印度的宗教,自然也是大清扶持的。由於保成的這道聖旨,更多的印度人民靠向大清,有時候,大軍路過小城鎮,竟沒有什麼抵抗的,守門的人自己將門打開了。

景綿7年,大清皇帝三十歲大壽。這是個整數兒,朝臣們希望皇帝能大辦一場,好讓他們能表表忠心。原因是,保成終於滴水穿石般的,用了七年的時間,一點一點的將重要的位子上全部換上了自己人,這就跟溫水煮青蛙似得,等到八旗們回過神來的時候,朝上幾乎已經沒有他們說話的分了。爲什麼說幾乎呢,皇帝大力提拔漢臣是一回事,皇帝還愛用八旗中層又或者大姓兒分家的,就是不用主家的!第一眼看過去,滿朝三分之二重臣還是滿人,但是再一看,壓根就跟他們家族沒多少關係,差不多都是出了五福的,就跟元夫人孃家和鈕鈷祿家一樣,同是姓鈕鈷祿氏,其實已經沒有多少關係了。八旗上層怕了,皇帝的手段讓他們心驚,真不愧是聖祖皇帝一手教出來的,忍功一流。再不能這樣下去了,空守着祖上的榮光,身上的血脈,這些壓根不能支撐他們,一旦離開前朝,不出兩代,家族就要玩完!難道要讓自己的嫡子嫡孫以後看着分家人的臉色過日子?絕對不能這樣!

這一次,八旗貴族表忠心很徹底,他們直接剪掉了自己的長辮子,光光的腦門蓄起了頭髮,不消幾個月,整個京城已經看不到一個大辮子,取而代之的是一頭乾淨利落的短髮。此時人們對於短髮的髮型還不大講究,大多都是個板寸頭,只有像裕貝勒那樣的騷包纔將自己的一頭的烏髮打理的襯臉型又顯氣質。自然,蓄髮令的出現,有些漢人也試着留了長髮,直接被拉到剃頭匠那邊,幾下兒就結了,再有那挑戰規矩的,保成殺雞儆猴砍了幾個,一個個都乖了。蓄髮令明文規定了,髮長不得過下巴,意思是你的臉有多長就能留多長的頭髮,想要長頭髮,讓你老孃給你一張馬臉得了!

保成心裡是不想勞師動衆的,但是此次大壽,不得不大辦了。各國像是說好了一般,千里迢迢過來賀壽,尤其大清的屬國,更是皇帝帶着兒子公主恭恭敬敬的對着保成三跪九叩,賀禮也是盡全國之所能。如今的大清對屬國的控制並非歷史上空有名頭沒有實質了,每一個屬國,大清都有總督駐守,各屬國的經濟條件保成很清楚,此次賀壽,很多屬國確實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只是在大清看來,也就僅此罷了。另有千里迢迢而來的歐洲各國,以及不請自來的倭國,俱都送上了豐富的賀禮,客人們如此用心,大清的皇帝自然是要熱情招待的。

誠郡王和理貝勒無疑是最忙的,蒙古親王和附屬國交給了誠郡王,剩下難纏的全都是理貝勒在周旋着。這裡有三個氣勢洶洶的國家,荷蘭、大不列顛和倭國,他們是來討說法的。荷蘭和大不列顛比較上道,和大清也比劃過好多回了,不得不承認,他們海上霸主的位置必須再加一個了。他們不介意多加一個人瓜分好處,畢竟地盤那麼大,分一點出去也損失不了什麼。只是,這位新加入的侵略夥伴貌似不大守規矩,越南早已經被他們握在手裡了,你突然橫刀一插,派個王爺出來,拿着一封血淋淋的信,說你是正義的使者,要代表月亮消滅我們!要不要臉啊!正義的使者會幹着搶劫的勾當,會娶了人家的公主做情婦,會奪了越南國王的政權?!當然,一個越南他們損失的起,大不列顛號稱日不落帝國自是有其本錢的!一個小小的越南,就當禮物了,爲了將來能在亞洲奪取更多的利益,現在的一點損失都是值得的。是的,大不列顛和荷蘭此次派遣使臣,就是來談判的。大清皇家海軍幾乎將大清周圍海域包圓了,國外的任何船隻沒有大清的允許,誰也甭想進入大清海域哪怕半海里。如今,很多附屬小國更是背後有靠山,口氣也硬了,比如朝鮮,也敢襲擊大英帝國的商船。朝鮮那點戰力,大不列顛和荷蘭自是看不上的,他們忌憚的是大清。君不見,倭國不過是海盜搶了朝鮮一點東西,朝鮮跟主子一哭,主子立刻派了海軍打的倭國喘不過起來,這次也不得不過來探探情況了。大不列顛和荷蘭的目的很簡單,越南我們不要了,其餘的地盤,大家憑本事,大清總不可能一口氣都能吞下吧!相互合作,互通有無,纔是我等大國的友誼之舉嘛!另外,就是希望大清開放一條海道讓我們過來做生意,大清的海域是有限的,以前大清海軍強悍,他們只得從其他地方繞道,如今,大清把附屬國的海域也算上了,這壓根就是斷人財路麼!你照顧手下小弟我們理解,那我們走正規流程,建立邦交好了,這總行了吧!

大不列顛和荷蘭等歐洲國家還好說,大多都是衝着生意來的,衝着殖民地劃分來的,人家是誠心誠意的來談判的,自然是好應付。倭國倒是有點奇葩,本以爲是來撒潑的,誰知道一照面就是不斷鞠躬外加委屈哭訴。哭訴的理由很奇葩,說倭寇就海盜,就是一羣流民啊,根本不關倭國朝廷的事!更加讓他們傷心的是,同樣是大清的屬國,爲何大清偏幫朝鮮?禮部的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都不記得何時倭國也是大清的屬國了?記得皇上還是太子那會兒,大婚時,倭國並非以屬國之資過來的,如今真是不要臉的厲害,見打不過大清,上趕着黏上來。你黏上來也沒用,咱們大清皇帝說了,永遠不接受倭國爲大清屬國!

雖然歷史上,倭國對於中國是一段永遠跨不過去的恨,但是此時,區區一個彈丸之地,兵力又是如此不上臺面,保成壓根不會將他們放眼裡,只不過就是爲了保險起見,早早捏死算了,省得夜長夢多。皇帝的意思就是大臣的態度,倭國使臣沒有得到任何解釋,並且,唯有他們的王子被請出了皇宮,其他國家的國王或者王子之類的,全都住在紫禁城的,剩餘的隨團人員由於安置不下,這纔在宮外給他們另外安置的地方。大清這種態度,讓倭國十分憤怒,卻又得憋着,大清的軍隊就在對馬島,虎視眈眈的,隨時有可能打過去,這時候鬧事,不是招災麼!

“很遺憾威爾士親王,對於貴國的國書,我國大清皇帝陛拒絕了。”

“爲什麼!?”威爾士迅速的跟旁邊的人說了幾句,那人翻譯道:“記得多年前,貴國曾派使團遊歷歐洲各國,跟大不列顛也有很多往來,爲什麼現在卻不行?”

“我國皇帝陛下十分擔心貴國皇室的品行,一個無法對臣民公平公正,縱容惡徒屠殺伯爵一家,並且幫其掩蓋罪行的皇室,其信譽實在讓人懷疑。”

威爾士親王頓時臉色鐵青,多少年前的事了,大清人竟還記着!況且,這是大不列顛的事兒,他就不信,大清的皇室就沒有偏幫過誰!兩國邦交,竟然還扯到私人恩怨上,到底誰的能力值得懷疑啊!

“威爾士親王,大不列顛的好意大清十分感謝,也很希望能與貴國達成邦交往來,這對大清對大不列顛都是好事不是?”理貝勒笑容可掬的看着威爾士,後者緊鎖着眉頭,糾結半晌,終是問道:“大清的條件。”

“很簡單,威爾士親王是個仁慈的皇族,萊爾伯爵犯下如此重罪,並且對您撒謊利用您的仁慈,您依舊原諒了他,只是這樣的罪人不能再留在大不列顛了,您只好流放了他。”

威爾士親王僵硬的扯出一個笑,“閣下說的對......”

“王爺英明。如此一來,相信貴國必定很多人會讚美您的公正和仁慈。”

威爾士親王扯了扯嘴角,“那麼,我們來談談合作吧。”

理貝勒笑的春暖花開一般,“自然可以。”

之後的談判合作就比較黑暗了,就如歐洲各國所想的那樣,大清只是一個國家,吞不下整顆地球,與其見面就槍地盤,搶了不知道能佔多久,後面跟着又要被別人搶,不如大家坐下來,什麼事兒都能談不是麼?反正被瓜分的又不是自己的國家,如今正好是拼國力的時候,各自都認爲自家武力都不弱的,肯定能分一塊大的。保成這次大壽,直接促成了一次國際會議,當然,他本人是不可能參加的,如此具有爭議的會議,各國皇帝都沒有出面,全是由王子或者王爺出面,既表達了這是朝廷以及各國皇室的意思,又爲將來留下餘地。

大清作爲代表的是理貝勒和羅科,理貝勒純粹是來打嘴仗的,羅科是負責選地盤的。只有羅科和保成才知道,選哪個地方,對後世大清纔是最有利的,雖然如今看着,都是荒蕪之地,有些還是沙漠,送了別人都不要的。但是,如何讓各國認爲大清是勉爲其難收了這些地,另外還能再分一大塊的,就要看理貝勒才智了。

第10章 鬥婆婆第88章 警醒了第99章 懷孕了第61章 像羅科第11章 關禁閉第27章 交換了第82章 迎回宮第42章 起殺心第74章 親征了第26章 青姨娘第101章 生孩子第43章 明白了第97章 退位了第59章 計分表第109章 小公主第78章 封賞了第34章 出去玩第96章 過渡文第23章 立太子第21章 挨板子第50章 在意誰第25章 露餡兒第97章 退位了第43章 明白了第65章 長大了第19章 罰跪了第44章 厚臉皮第51章 筆友兒第84章 帕切爾第71章 試探着第37章 對抗戰1第85章 見媳婦第76章 造反麼第18章 當奶孃第109章 小公主第32章 和好了第87章 住哪裡第63章 出閣了第41章 妥協了第24章 出宮了第50章 在意誰第94章 賜婚了第94章 賜婚了第14章 選奶孃第109章 小公主第31章 打架了第68章 巡塞了第68章 巡塞了第76章 造反麼第75章 求出戰第97章 退位了第2章 爲兄計第97章 退位了第111章 婆媳劇二第76章 造反麼第9章 成親了第34章 出去玩第101章 生孩子第87章 住哪裡第49章 難產了第82章 迎回宮第41章 妥協了第99章 懷孕了第23章 立太子第68章 巡塞了第77章 離間計第41章 妥協了第100章 要生了第42章 起殺心第104章 密謀第75章 求出戰第35章 買玩具第8章 選秀了第8章 選秀了第10章 鬥婆婆第29章 要兒子第80章 溝通後第52章 聯手麼第17章 進宮了第51章 筆友兒第85章 見媳婦第82章 迎回宮第71章 試探着第58章 相愛麼第61章 像羅科第3章 殺鰲拜第110章 婆媳劇第111章 婆媳劇二第85章 見媳婦第111章 婆媳劇二第82章 迎回宮第21章 挨板子第75章 求出戰第34章 出去玩第8章 選秀了第26章 青姨娘第98章 後宮鬥第30章 娃娃車第54章 毓慶宮
第10章 鬥婆婆第88章 警醒了第99章 懷孕了第61章 像羅科第11章 關禁閉第27章 交換了第82章 迎回宮第42章 起殺心第74章 親征了第26章 青姨娘第101章 生孩子第43章 明白了第97章 退位了第59章 計分表第109章 小公主第78章 封賞了第34章 出去玩第96章 過渡文第23章 立太子第21章 挨板子第50章 在意誰第25章 露餡兒第97章 退位了第43章 明白了第65章 長大了第19章 罰跪了第44章 厚臉皮第51章 筆友兒第84章 帕切爾第71章 試探着第37章 對抗戰1第85章 見媳婦第76章 造反麼第18章 當奶孃第109章 小公主第32章 和好了第87章 住哪裡第63章 出閣了第41章 妥協了第24章 出宮了第50章 在意誰第94章 賜婚了第94章 賜婚了第14章 選奶孃第109章 小公主第31章 打架了第68章 巡塞了第68章 巡塞了第76章 造反麼第75章 求出戰第97章 退位了第2章 爲兄計第97章 退位了第111章 婆媳劇二第76章 造反麼第9章 成親了第34章 出去玩第101章 生孩子第87章 住哪裡第49章 難產了第82章 迎回宮第41章 妥協了第99章 懷孕了第23章 立太子第68章 巡塞了第77章 離間計第41章 妥協了第100章 要生了第42章 起殺心第104章 密謀第75章 求出戰第35章 買玩具第8章 選秀了第8章 選秀了第10章 鬥婆婆第29章 要兒子第80章 溝通後第52章 聯手麼第17章 進宮了第51章 筆友兒第85章 見媳婦第82章 迎回宮第71章 試探着第58章 相愛麼第61章 像羅科第3章 殺鰲拜第110章 婆媳劇第111章 婆媳劇二第85章 見媳婦第111章 婆媳劇二第82章 迎回宮第21章 挨板子第75章 求出戰第34章 出去玩第8章 選秀了第26章 青姨娘第98章 後宮鬥第30章 娃娃車第54章 毓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