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

當即,他就是把目光投向了財務部大臣吳熙,吳熙當即就是朗聲道:“衆所周知,隨着我國的工商業經濟發展,國際貿易的數額逐年加大,不論是進口還是出口,每年的數字都相當龐大,而海關關稅的收取,不僅僅是能夠爲帝國提供大量的稅收收入,同也對國內經濟民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槓桿作用。而目前帝國執行的關稅標準,已經是1866年制定的了,很多稅種已經不合時宜,爲了進一步促進關稅的收入,爲了初進國內民生經濟的發展,下面的人對海關關稅的調整呼聲非常大!”

隨着吳熙說着,各部大臣們也都是翻開着手中的文件,這是一份改革海關關稅的提案,不過諸人也沒有看的太多。

因爲海關關稅改革一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去年的時候就是已經開始了,內閣那邊的幾個部門的協調會議都已經不少了,但是因爲各部門的矛盾,所以一直沒能達成統一的意見,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拿出來到御前會議上來討論。

而凡是拿到御前會議上來討論的事,基本都是內閣那邊爭論比較大,在御前會議裡說是討論呢,但實際上就是進行最後的表決。

在御前內閣會議之前,基本上各部大臣都已經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實現都已經做好了拉攏、利益交換等準備,是贊同還是反對早已經是有了預定。

提出海關關稅改革的,最早是農林部那邊,他們希望降低農產品,以及農產品加工產品的出口關稅,尤其是生絲製品以及棉花製品、茶葉製品這三樣。

要知道,關稅可不僅僅收取進口關稅,這出口一樣得交關稅,而是生絲和茶葉這兩樣帝國的傳統優勢出口商品,出口關稅一直都是比較高昂的,比如生絲的出口關稅,可是達到了百分之十二。

而最近幾年,英國人在印度那邊廣泛種植廉價茶葉,導致帝國的茶葉出口面臨着印度廉價茶葉的競爭,1877年的時候,帝國的茶葉出口重量在持續了數十年的連續增長後,首度出現了下滑,這引起了國內工商業以及農林業的廣泛關注。

尤其是農林業部門,這茶葉種植可是關係到數以百萬計的農戶生計,一旦出口受創,儘管還有着國內的龐大市場,但是總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希望降低出口關稅,進而降低茶葉的出口成本,用以和印度的廉價茶葉進行競爭。

生絲嘛。雖然沒啥競爭對手,但是出口關稅加上國內各個環節的稅收,導致生絲行業承擔了非常繁重的稅收,這稅收高了,生絲的價格自然也就降低不了。

儘管生絲依舊是奢飾品,但是價格太高的話,也不利於擴張國外的市場。

因此生絲行業是希望能夠降低稅收,把生絲的價格降低一部分,好讓生絲的市場從西方的上流社會階層逐步進入中產階層,大幅度擴大生絲製品的市場。

一包生絲在五百圓的時候,生絲製品在國外市場,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口能夠消費得起,但是如果降低到四百圓的時候,那麼這個數字將會成倍提高,有可能是百分之二,甚至百分之五的人口可以消費得起。

這將會給帝國的生絲帶來更大的市場總容量,這裡頭的單件利潤雖然少了,但是總利潤卻是會更多。

除了出口關稅外,進口關稅也同樣如此,比如爲了降低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國內對高端的工業設備一直都是採取低關稅的政策,但是這樣固然讓國內的企業降低了成本,但是另外一方面卻是壓制了國內機械行業向高端設備進軍。

本來國內的機械行業的技術水平就不如英法德這些國家,要想發展的話,只能採取價格上的優勢,就和早年的低端機械設備一樣,當年的國內機械設備生產企業就是靠着價格優勢,逐步佔領國內市場,並把國外的同類產品給幹掉。

經過這些年的積累,國內的不少企業也是嘗試着向高端產業進軍,但是這些高技術產品的研發成本本來就很高,而且生產成本也不低,性能上自然也和國外最先進的產品有所差距。

這種情況下,海關那邊還對國外的同類產品徵收非常低廉的稅收,那麼國內的高端設備製造企業就很難依靠價格優勢獲得市場了。

畢竟性能比人家的有所不如,這價格又少不了多少,其他的企業主肯定不會抱着什麼愛國之類的情操,然後不買更好的進口貨,而是買質低價格卻不低的國產貨。

七十年代開始後,國內一些大型機械設備製造企業,聯通其他國內一些進軍高端工業製造的企業,就是開始了漫長的關稅公關,試圖讓帝國提高對高端設備類產品的進口關稅。

不過那個時候帝國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對高端機械設備的需求量非常龐大,爲了扶持國內企業的發展,帝國一直都是堅持對高端設備的進口採取低關稅的政策。

但是時間一年一年過去,情況也是會逐漸改變的,這兩年工商部那邊也是慢慢把重心轉移到扶持高技術產業來,所以也是希望對一些能夠國產的同類進口高端產品適當的提高關稅。

他們也不要求能夠獲得和機織布這樣的近似懲罰性的高額進口關稅,只希望能夠把關稅提高到正常水平,好給國內高端設備製造企業一個生存的空間。

關稅一事可是會影響到方方面面,降低出口關稅還好,但是你要是提高進口關稅的話,其他國家又不是傻子,自然會相對應的對帝國的出口商品提高進口關稅。

比如帝國擡高呢絨、機械設備的進口關稅,人家英國人回過頭來就會提高生絲和茶葉的進口關稅。

要知道當年帝國和英國人就關稅一事,可是反反覆覆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拉鋸式談判才確定下來的。

帝國縱然可以單方面提高某些商品的進口關稅,但是別人同樣也會跟進並提高帝國某些出口商品的關稅,這樣一來,到時候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所以關稅一事,不僅僅是需要考慮到國內的需求,同樣還得考慮國際反應,需要的是找出一個折衷方案來。

而關稅的複雜性,也是內閣那邊爭執不下的原因所在。

這些大臣們爭論了半個小時後,還是沒有達成一致的協議,按照往常的慣例,這個時候一般就會進行表決,不過這個時候,卻見林哲突然開口:“你們幾個都聽了,有什麼意見也說一說!”

林哲這一開口,當即就是讓下面的一羣人爲之一愣,而後他們就是反應了過來,陛下這不是讓大臣們開口,而是讓四位皇子開口。

這是怎麼回事?

很多大臣的心裡頭瞬間就是浮現了諸多想法,要知道雖然多年前就有皇子列席旁聽御前會議,但是就算是旁聽了好幾年的皇長子林碃,也是從來沒有在御前會議上發過言,一般這四個皇子都是隻聽不說的。

而今天,林哲卻是讓這幾個皇子也發表看法,一時間好幾個大臣都是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然後都是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詫異。

難道說,今天開始,皇子們就要正式參政了嗎?

而皇子一旦開始參政,是不是意味着陛下已經決定正式考慮立儲問題了?

也許,懸而未決已達二十年之久的儲君之位,將會迎來它的主人了!。

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341章 辦學難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5章 縣令相邀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617章 出巡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16章 賊軍來襲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38章 身陷危機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394章 餓狼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46章 他敢打嗎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80章 扶持軍工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3章 見黃宗漢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14章 自籌軍費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89章 湖州之危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7章 募兵買槍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289章 慘勝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391章 進城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34章 危機!第94章 狂傲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
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341章 辦學難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5章 縣令相邀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617章 出巡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16章 賊軍來襲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38章 身陷危機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394章 餓狼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46章 他敢打嗎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80章 扶持軍工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3章 見黃宗漢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14章 自籌軍費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89章 湖州之危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7章 募兵買槍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289章 慘勝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391章 進城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34章 危機!第94章 狂傲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